河南高校设置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省思

2022-11-07 07:09王玉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教郑州河南

王玉丰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100)

随着国家及各省“十四五”教育规划的陆续颁布和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又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各省的高校调整与设置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必须要牢牢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精准对接国家政策体系,找准抢抓机遇的着力点、突破点,敢于超前设计,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力争为河南社会经济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调整、扩张与整顿:减损下挫期(1949—1977)

1949年以前,河南只有两所高校,即国立河南大学和私立焦作工学院。解放前夕,这两所学校的部分师生还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挟持到苏州办学。1949年5月开封解放后,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立即决定,以解放区中原大学的一部分为基础在国立河南大学校址重新组建新的河南大学,并任命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吴芝圃兼任校长。随后,为适应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省政府将开封高中与开封师范学校两校合并,于1951年组建了河南师范专科学校。这为河南高等教育日后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种子。

1952年,全国开始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的调整精神,焦作工学院迁至天津组建中国矿业学院。同时,河南大学随华北区高校进行了第一次调整,该校的医学院、农学院从本部分离出去,并各自独立组建河南医学院、河南农业学院。1953年,中南区高校院系开始调整,河南大学作为该地区的重点又被给予第二次调整,该校水利系调往武汉大学水利系,财经系调往武汉的中原大学财经学院,畜牧兽医系调往江西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调往华中农学院,行政学院单独设置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校。校本部仅保留文、理两个学科,共计六个系部,并由综合大学逐步改建为师范类高校(1954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改称开封师范学院)。整体来看,1952年河南高校的调整为当时中南地区高校乃至全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都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但客观地讲,对河南大学的两次调整,使得这所历经多年才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被拆分得支离破碎,不仅整体实力大大削弱,元气难以恢复,而且由于学校性质变更为师范类院校,致使该校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剧减,严重制约了学校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更为遗憾的是,此次对河南高校的调整,多为院系整体单向调出,而非双向调入。例如,焦作工学院整建制迁出河南,这不仅仅是减少一所高校的问题,而是使河南永远失去了一个历史悠久且日后成为211高校的优质高教资源。总之,此次河南高校调整,导致河南在水利水电、冶金矿山、财经政法、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处于劣势甚至断层状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南人才的整体储备与经济发展。而且此次调整使高教资源本就匮乏的河南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同时失去两个优质高校不但客观上造成河南高教难以弥补的直接损失,更成为河南人民心中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隐痛。

1958年“大跃进”开始,河南高等教育也开始了政策性扩张。不到一年时间,高校数量就由原来的7所增加到42所;而到1960年,高校发展更迅猛,当年仅经省部级以上批准的高校就达到67所(同期,湖北为70所),而地市以下自办的高校就更多到难以统计。随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全国高校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压缩,经过3年多的整顿,到文革前的1965年,河南全省仅保留高校12所。而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周边省份的高校存量都比河南至少多4所以上。例如:湖北压缩保留高校23所(比河南多出近一倍),陕西保留高校21所,河北保留高校17所,山东保留高校16所。实事求是地讲,这一次压缩调整由于缺乏经验,做法上有些偏左,其中全省师专全部裁撤,一所不留!河南电力学院、郑州铁道学院、河南化工学院等一些基础尚可的工科高校也没能保留下来。而且,这一时期,全国先后有三次确定“重点大学”的机会,但河南高校(包括郑州大学在内)从未有一所被列入其中[1]329-330。也正是这几年全国高校的压缩、调整、划重点,基本奠定了日后全国211、985高校的初步格局。这次压缩调整客观上使得河南高等教育的地位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全省高校存量仅比人口数量较少的云贵、内蒙强一些。

文革10年,河南高校惨遭破坏。尤其是1968年至1969年间,由于中苏边境冲突,国内外局势紧张,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郑州大学等8所院校按照“撤、并、迁、散”的原则,被疏散到边远农村。校本部被抢占挪用,学校仪器遭受严重破坏,大量图书散失,一些珍贵图书甚至被当做“封资修”大毒草遭到焚毁。例如:郑州大学先后被赶到邓县、遂平建战备疏散点;开封师院被迁到灵宝、杞县办农场;河南农学院被搬迁到许昌,转为许昌农学院;焦作矿院被两次强令下放到原阳农村办工厂;郑州粮食学院甚至一度被撤销建制遣散[2]159-160。而这期间,还不得不提“中科大南迁河南被拒”一事。当时,中国科技大学的外迁意向目的地为河南南阳。然而,当时的河南省高层只同意该校在平汉路以南的唐河、新野一带的山区丘陵地带,建立临时疏散战备点;若在南阳建校,他们表示有困难。南阳地区的同志甚至说:“土地有的是,3000亩、5000亩没问题,但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3]1-3这一当时河南高层的决策失误,致使河南又一次与“中科大”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失之交臂。尽管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制,河南本省高校都自身难保,但痛失如此优质的高教资源并被安徽截走,对河南高教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但无论如何,尽管河南高教历经院校调整的波折、“大跃进”的曲折与“文革”的挫折等诸多不幸和困难,河南高校设置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56年创建“郑州大学”,该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师资分别来自东北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其中不乏像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这样的知名专家。可以说,郑州大学的建立,不仅填补了河南没有综合性大学的空白,增加了高校总量,也为河南高教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总之,河南高教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截止到1977年底,河南省共有高校12所(郑州大学、郑州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郑州粮食学院、河南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豫北医学专科学校、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师范学院)。其中,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2所[4]783-784。这些高校2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创建、重组与发展:改革兴盛期(1978—202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后,全国各条战线进入全面的拨乱反正,河南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春天,河南高校设置取得了重大突破。1978年,河南省委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并设立省文教委员会,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全省增设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专科学校、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等10所高校(详见表1)。

1979年,轻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分别在郑州创建两所部属学校,即郑州轻工业学院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0年5月,纺织工业部将原郑州纺织中专升格组建为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郑州纺织工学院)。1981年,在原郑州师专的校址基础上筹建河南第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河南财经学院。同年,在商丘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创建商丘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设置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并将前期迁往此地的郑州师专撤销。1983年,创办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同年河南财经学院正式招生。1984年,在郑州创建河南商业专科学校,在新乡创建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在洛阳创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同时,在新乡、开封、驻马店、平顶山等市分别设置1所师专。在信阳设置豫南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河南省政府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在平顶山市创办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1993年更名为河南城建专科学校)。同年,在郑州设置河南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河南体育技术专科学校等3所专科学校。1986年,利用华侨捐资在郑州省委3所创建黄河大学;另外在南阳设置张仲景国医大学。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到1983年期间,经省政府批准,分别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安阳创办并设置6所短期职业大学。截至1987年底,河南高校由1977年的12所,迅速发展到47所,净增加35所(具体设置进度详见表1)。

表1 河南省高校设置进度表(1977—1987)

注:1.本表所列高校名称及对应年份以国家批准设置日期及校名为依据,不含已更现名。2.本表1983、1984、1985年数据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应年份不同,特以括号标注。

从表1可以清晰看到,短短10年时间,河南高校数量翻了近3倍。显然,在高校设置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伴生出一些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师资、校舍、图书设备、住宿条件与招生人数增加的矛盾上,进而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的发展。而且,由于当年许多新设置的高校建校时间较短,办学规模很小,通常在1000人左右,一些专科高校在校生甚至不足800人。例如,河南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88年专任教师只有42人,学生仅仅171人,根本达不到国家的基本办学标准。因此,从1988年开始,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并结合河南实际,对1978年以来新建的高校进行充实整顿,并确定河南机电专科学校、河南商业专科学校等13所高校为重点整顿对象,以充分发挥这些高校的办学潜力。同时,将办学条件较差的河南体育专科学校并入郑州大学,将办学资质不足的张仲景国医大学与南阳大学合并组建南阳理工学院(专科)。1991年2月设置河南公安专科学校。

表1 最小误差值的优化结果

1993年至200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河南高教调整的重点也放在打破条块分割、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高教结构上,高校总量在前期调整的基础上适度增加。1993年民办黄河科技学院(专科)正式列入高校统计。1995年,在郑州设置郑州电力专科学校。1998年,隶属水利部的黄河水利学校与黄河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并拉开了全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序幕。同年7月,国家以高教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共建、合并、划转”为主要方式,对全国高校进行跨行业、跨区域地大幅度调整,原部委所属的郑州工业大学、郑州粮食学院、郑州纺织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洛阳工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工业高专、洛阳工业高专等8所院校,划归河南管理。1999年5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专科院校获批设置。2000年,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工业大学与郑州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也与开封师专、开封医专完成实质性合并。

2000年以后,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国家除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外,还积极鼓励高校依托自身优势举办独立学院,并将专科院校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同时允许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全面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真正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本科院校设置为例,从2000年3月开始,以教育部批准洛阳师专、安阳师专、民办黄河科技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为起点,到2021年底,河南全省共设置本科院校41所。其中,以专升本方式升格为公办本科院校的22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院校12所(具体设置情况详见表2)。就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设置而言,河南充分利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期,多途径、多形式办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高职高专院校总量由2000年的32所,提升到2021年的99所。其中,公办院校72所,民办院校26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5]305-307。

表2 河南省本科高校设置进度表(2000—2021)

注:本表所列高校名称及对应年份以国家批准设置日期及校名为依据,不含已更现名。

总之,经过不懈努力,河南的高等教育格局有了巨大改变,以往高教基础薄弱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曾经多年积累的历史欠账也得以弥补。截至2021年12月,河南高校总量由2000年的52所增加至156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86%,全面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阶段,这是河南人民的幸事与骄傲。

三、面对历史与现实的省思:当前河南高校设置与发展三问

回望河南高等教育70多年来的发展,有高教大发展的狂热与喜悦,也有高校调整下的无奈与悲怆。既要看到河南高校设置蓬勃发展下取得的成绩,也不能忘记曾经大起大落的历史教训。显然,认真总结高校设置的历史经验、理性反思当下高校设置的问题所在,是河南高教管理者和研究者的现实责任与职责。

第一问:河南本科高校设置是地区平衡,还是核心集聚?

从本科院校分布来看,目前,省会郑州有26所本科高校,占全省本科高校的一半;在省会之外的城市中,新乡有7所本科高校,暂居全省第一;全省18个地市中,鹤壁、濮阳、漯河、三门峡、济源等5个地级市尚未设置本科高校。不过,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已分别与濮阳、鹤壁、三门峡、漯河市政府联合办学,并在这些城市建立了教学点(详见表3)。就本科高校流动来看,开封、洛阳两地由于受郑汴洛一体化影响,该地区所在高校有向省会集中的趋势,其中河南大学已在郑建设新的校区。而且,部分非在郑的民办高校也有向郑州周边聚集的趋势,如商丘学院在开封建了新校区,安阳学院也已在原阳建了新校区。

表3 河南省普通高校按地市分布统计表(本科)

客观地讲,高校设置深受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非行政干预或人为情绪所能左右。一般而言,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核心区域”往往是高校设置的重要地区,毕竟这些地区政策传导快,经济相对发达,交通、生活、医疗都比较便利,容易聚集人财物,也利于高层次人才凝聚与流动;边缘地区则常常不具备上述优势,而且信息环境相对闭塞,上升空间相对狭小,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与整合,优秀考生也大多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读。这显然不利于当地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众多民办高校向郑州汇聚并建立校区,也能自证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因此,河南本科高校今后设置应配合中原经济区的整体建设,以郑州为核心,并尽可能向郑州周边100公里以内的地市如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地布局。这既能缓解郑州高校设置的用地压力,也能促进郑州周边辐射区域的联动发展,并能带动这些地区人文环境的改变与发展。

第二问:河南高校发展是整体提升,还是重点突破?

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21年底,河南高校已达156所,高校总量在全国已排第三名,仅次于江苏(164所)、广东(160所)。然而现实是,河南优质高教教育资源稀缺,能在全国高校按综合实力排名100以内的高校很少,而“双一流”建设高校仅1所;不仅许多新升格的本科高校整体实力不强,那些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的老牌本科高校与同类院校相比较,竞争优势也不明显。可以说,河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却远非高教强省。这种尴尬与困境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一定人为因素,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相反,这一窘境理应转化为河南人民提高本省高教实力的动力。

显然,仅一所郑大远远无法满足河南对优质高教教育资源的需求,提高全省高校的整体实力才是高校设置的题中之义。因此,河南高校设置与布局要有敢于突破现有高校“211”“985”格局的限制,大胆创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沉心静气、扎实发展,切实推动全省高校布局与设置向科学、合理、有序、规范的方向前进。要着力提升高校供给侧的源头把控,确保供给质量,力促各高校集中优质资源跨越发展,依托优势学科提质进位,要真正让办学基础好、效益好、勇于创新的高校获得向上发展的充足空间,不搞人为设限与行政干预,不借“高校分类发展”的名义阻碍高校发展,要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让各高校在依法自主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与培育各自的长处与特色。在着力打造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建设的同时,既要大力支持老牌本科院校对标行业院校、同类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支撑服务能力,办成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的高水平大学;也要对新建本科院校给以全力帮助与扶持,强化这类院校的应用研究基础,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在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设置要有前瞻性和针对性,既要大力扩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资源,引导优秀专科院校升格;更要引导高职高专院校与所在地区和行业紧密对接、联动发展,不断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努力推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不断向上攀登。

总之,河南高教要吸取以往高校调整的经验与教训,既要实现高端突破,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也要统筹兼顾,把肩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推向新的发展平台,以满足河南人民对优质高教资源的不同需求。

第三问:河南高校设置是超前占先,还是优化调整?

从河南高校设置进度看(详见表2),近20年增加的高校大多数是在原有中专学校、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设置重点在于总量提升,查漏补缺,以弥补历史欠账。在增量高校中,能够真正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接的高校并不多,而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高校则更少。因此,今后河南高校设置必须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气魄,要真正着眼于未来,瞄准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深度对接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抢滩占先,敢于超前布局与设置高校。例如,面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科技的直接影响,迫切需要高校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有所作为,那么河南理应依托现有理工资源组建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软件学院以充分发挥出高校的科研价值和引领作用。又如,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应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组建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学。再如,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方向,能否调集全省力量组建新能源科技大学?这些问题都值得高教研究者发散性思考。

表2 最大误差值的优化结果

另外,从河南本科高校的科类性质来看(详见表4),目前理工类高校最多,有22所,占全省高校的38.59%;其次是师范类高校,有15所;财经类高校有10所;农林、医药类高校较少,均为3所,仅占5.26%;政法类高校2所;而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本科院校尚未设置。

表4 河南省普通高校按科类性质分类统计(本科)

由上表可见,河南高校的科类设置尚不完善,科类布局也不甚合理,不仅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而且科类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例如,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农业类本科高校仅3所,且基本上是河南农业大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显然与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地位不相符。而在3所医药类本科高校中,还有一所是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学院,医药类院校的整体实力也很难满足河南提升基础医疗水平的现实要求。而在57所本科高校中,师范、财经类院校等文科高校偏多,二者合计占43.85%,且财经类院校中有一多半为民办院校。就理工类高校而言,除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6所老牌本科院校外,其余16所均为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实力亟待提升,且各高校的专业设置雷同现象很突出,专业特色不明显,优化调整的空间很大。

因此,河南高校设置要善于抓住历史性大机遇,要以河南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敢于并善于打破高校传统边界,大胆调整与创新,坚决撤销、淘汰、停办劣势学科,果断增加、培育、扶持新兴学科,不断增强高校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着力提升各高校服务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与实力。

(说明:1.本文行文时所用部分高校校名与现在校名不符,为还原历史事实皆采用当时的校名行文。2.本文使用“高校”指代普通高校,除特别注释外均不含成人高校。)

猜你喜欢
高教郑州河南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梦启郑州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