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章
——从名碑中管窥大唐风采

2022-11-07 10:33田瑞媛
文史月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晋祠晋阳李渊

◇ 田瑞媛

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于次年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18—907),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前期,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经历了武周时期持续发展繁荣后,唐朝在开元、天宝年间进入了全盛阶段,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力雄厚,声威远播,万邦来朝,称“开元盛世”。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各国国君、使臣及各行各业人员纷至沓来,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遍布世界的唐代文物、唐人街等,均说明了唐代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频繁,体现了唐代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唐”这个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普遍的标记之一。唐朝为什么定国号为“唐”?本文通过对李唐晋阳起兵的讲述和对唐代名碑《晋祠之铭并序》《晋祠藏华严石经》的释读,向人们展示大唐盛世的风采。

晋阳起兵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西周时期属于古唐国。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末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历史,曾是北朝霸府、大唐北都、中国第三大都市,以其“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自然地理优势,北踞雄关,南跻中原,既是军事战略重地,又是民族融合、互市贸易的舞台和枢纽。一千四百年前,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兵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王朝,开启了大唐盛世之门。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各地武装反抗行动风起云涌,统治集团内部众叛亲离,地方贵族官僚纷纷拥兵自立,割据一方,中原遍地烽烟。隋炀帝南避江都,及时行乐,苟且偷安。就在隋炀帝醉生梦死于江南美景之中时,三千里外的晋阳城里,太原留守李渊的府邸之中,一场兵变正在紧张地密谋策划。

这场兵变的主角李渊出身关陇军事贵族,家世显赫。李渊祖父李虎是北周开国功臣,被追封为唐国公。父亲李昞也是北周高官柱国大将军。李昞与李渊父子两代先后袭封唐国公之位。隋代北周后,李氏家族是皇亲贵戚,李渊更加官高位显。隋朝末年,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执掌兵权,受命镇压造反武装。他虽被委以重任,但生性猜忌的隋炀帝对这位表兄弟其实并不信任,不断派人监视他,并曾流露出恨其不死之意。李渊如同坐在火山口上,朝不保夕,所以早已萌生反意,只是等待时机而已。他的次子李世民素怀壮志,早已与晋阳令刘文静、亲信裴寂等筹谋,结交豪杰壮士,联络四方人马,积极做好了起兵准备。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瓦岗军进攻东都洛阳,与官军决战,隋军主力被各地武装力量牵制;而隋炀帝滞留三千里外的江都,道路隔绝,对北方已失去控制。看到时机成熟,据守晋阳的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经与幕僚等密议,决定诈称接到隋炀帝的密诏,以防突厥、高丽为名,在太原、西河等地广招兵马。受隋炀帝委派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察觉情况有异,准备对李渊采取行动。五月十五日,得到密报的李渊先行一步,将二人抓捕入狱。

随后,李渊集团拟订了攻取长安、占领关中的战略计划。六月,李渊秘密召回长子李建成、女婿柴绍等,在晋阳聚兵三万,七月正式兵发长安。由于隋炀帝暴政不得人心,沿途百姓、官吏纷纷归附,十月已兵临长安城下,出兵时的三万人马也已聚合成了二十万大军。

唐军于十一月攻占长安,李渊迎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恭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并自封大丞相,晋升唐王。入城后,废除隋朝苛政,约法十二条,获得了百姓支持。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五月,李渊废掉傀儡隋恭帝,正式登上皇位,建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仍以长安为都城,成为唐朝开国皇帝。

贞观之治

唐朝为什么定国号为“唐”?可以在《晋祠之铭并序》碑里找到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现藏于晋祠博物馆贞观宝翰亭)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珍藏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617年晋阳起兵时,李渊父子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神灵佑护,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顺利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唐代诸帝对“王业所基”之晋阳尊崇有加,先后在晋阳设北都、北京,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个重要城市。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天命之年的太宗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于是亲撰铭文,制此丰碑。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大臣的职名。

《晋祠之铭并序》序文1003字,为骈俪体,铭文200字,为四言体,共计1203字,28行,每行44字—50字不等,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行文铿锵上口,自如纵横,引古论今,富有哲理。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四部分:

首先,提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来把握军政要点。“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接着,他赞美唐叔虞“承文继武,经仁纬义”,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文中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运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晋祠的山光水色作了人格化的描述。“悬崖百尺,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又描写晋祠建筑的富丽堂皇,“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意思是指蓬莱与昆阆是神仙美景,可与晋祠胜境相比,还稍有逊色之处。至于月烛星桥,流光溢彩,更像在人间仙境了。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至神人共怒,四海腾波。他的父亲李渊顺天应民,得到拥护,从而统一了中国。

最后,他说唐室政权固然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但“克昌洪业,实赖神功”,为此,刻石立碑,以报神恩。结尾并祝“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用此期望唐室天下,得保万岁无疆。

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的墨宝。据传他曾派萧翼化装书生前往灵隐寺,与拥有《兰亭序》真迹的辩才和尚交友,设法取得了这一书法瑰宝。真迹到手后,他每日临写,就寝时还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仔细品味,用心观赏,并在死后将其随葬昭陵。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文中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雷同。清人齐羽中评论说:“其书气象函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李世民在世时,对此碑就十分珍爱,曾将此碑拓片作为礼物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了。

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五次游晋祠,都对唐碑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唐太宗文韬武略的仰慕之情,总结了历代统治者武力攻取天下,文教巩固政权的必然规律。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通读全文,不难明白唐朝国号的由来。首先是在历史行为上,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反隋时,祭祷于晋祠,祈求古唐国始封诸侯唐叔虞的护佑;其次是在治国理念上,李渊父子向往古唐国700余年的盛世局面,希望新国家能治理得如古唐国一样受人拥戴,长治久安,故立国号为“唐”。李世民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精心治理国家,唐朝百废俱兴,兴盛发展,取得大治,史称“贞观之治”。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记载着尘封往事的千古名碑《晋祠之铭并序》必将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神奇的艺术魅力,流芳百世,辉耀古今。

武则天,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执掌政权近五十年,其中称帝十五年。执政期间,“政由己出,明察善断”,任用贤才,朝政清明。她重视农桑,鼓励生产,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国力得到增强。她发展了科举制,首创殿试和武举,繁荣了文化,重新夺回了安西四镇,巩固了边防。她上承贞观时期的大治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虽多有争议,不过纵观政绩和社会发展状况,武则天可称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是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晋祠藏华严石经》碑刻局部(现藏于晋祠博物馆十方奉圣寺)

《晋祠藏华严石经》碑刻局部(现藏于晋祠博物馆十方奉圣寺)

武周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在建宗立说、传译经纶,还是镌刻石经、保存传播佛教经典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晋祠藏华严石经》正是这一时期中国佛教文化辉煌成就的实证。受武则天邀请,于阗高僧实叉难陀携八十华严梵文善本来到长安,于圣历二年(699年)主持翻译完成《华严经》八十卷。约700—704年,由当朝著名书法家吕仙乔、宋之问等主持把经文首尾完整地镌刻于方形石柱之上。每卷分上、下二石,全部石经数应是一百六十通,连同补刻、复刻之石,应略多于此数。石经无盖无座,无雕饰,上下一致,高低参差,宽窄不一,刻石大小一般以每卷字数多少而选定。多数为高一米以上的四面刻,也有少数五面、六面或八棱形石柱。石经由武则天亲自作序,经文中出现了武周造字14个,对武周造字的比勘有着重要的意义。《晋祠藏华严石经》为传世八十卷《华严经》的石刻祖本,是我国石经雕刻史上的著名文物,是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佛教文化遗珍,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唐代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石经由当时著名书法家吕仙乔等人书写,书体大多为小楷,少数为隶书,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书法艺术风格,虽多为楷书,但风格多变,书体或圆润遒劲、或清秀流畅,充分显示出唐代楷书的艺术风貌,书刻俱精,堪称盛唐时期世界文化交流汇集的杰作。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世界上树立了繁荣昌盛的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大唐文化璀璨夺目,唐朝周边属国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日本等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深受影响,乃至对欧洲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盛唐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融合东西,贯通古今,绵绵不断地影响着后世。

猜你喜欢
晋祠晋阳李渊
晋阳胜景
只买500匹马
只买500匹马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晋祠周柏
李渊起义
李渊:江山是哭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