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萍(教授)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江苏苏州 215104)
早在2016年10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了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将管理型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2021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政策指导、经验总结和应用推广,推进管理会计在加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有效实施经营战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见,国家是需要管理会计人才的,而高职学校是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摇篮,为此,高职财会教育需要将顶层设计落地生花,因为,高职学校肩负着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地预测和正确地决策,推进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必须将管理会计列为重点培养方向,探索如何利用《管理会计》课程载体,培育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乃是财会类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的。它源自德国,其核心是强调个体行为能力培养。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工作过程为路径,以师生互动及生生合作的行动为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知识、能力的自我构建,从而建构行动导向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需要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而实践教学契合了这些特点,且也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征:擅长于操作类实践的学习方式,乐于获取直接经验。因此,实践教学适应了高职学生的这一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第4号)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这些政策文件都突出和强调课程改革需要企业参与,才能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保证。
首先,我们在对部分中小企业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管理会计知识、技能要求的调查基础上,分析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借助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平台,优化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完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管理会计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设计了《会计职业岗位对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要求调查表》,分别选取了10家中小型企业单位,通过到企业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开展会计职业岗位对管理会计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的调研,同时搜集招聘网站对会计专业人才要求的相关信息,经过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约90%的企业要求高职学生要有过硬的管理会计专业理论功底,要求会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编制预算、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等。这些需要我们通过《管理会计》课程实践系统的教学、实训和实习去完成。(2)72%以上的企业需要懂得管理会计的“管理型”会计人员。而普通会计技能人员已经过剩,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重视《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我们对10所高职院校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1)课程目标与企业需求缺少契合度。80%以上的学校,在确定《管理会计》教学目标前,缺乏深入企业实践调研,没能深入细致地了解管理会计岗位的职业素养、知识及应用能力等要求,因而使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与企业实际需求度有偏差,缺乏实用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2)实践体系有缺项。75%以上的学校《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不完整,缺少岗位认知和实际工作流程的参观学习等;偏重课中练习和训练,即课内习题训练、案例分析和课后练习;缺少实习演练,课后缺失学生撰写管理会计实践报告这一环节,以致《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狭隘、不全面。难以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3)实训、实习缺平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50%以上的学校生均实训设备不达标,实习机会很少。教学仪器设备无法有效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此外,一些学校也不重视管理会计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削弱了实践教学质量。(4)实践教材落后于教学,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体验。(5)实践方法不科学。68%的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实践方法偏重于课堂内的习题训练和案例分析,偏重于定量分析,忽视对学生定性分析能力训练,而面对实际工作中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定性分析能力培养和挖掘对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促进作用。(6)师资能力不达标。首先,当前高职校专业教师90%以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的,其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会计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其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很多专业教师失去时间从事实践工作;再次,由于企业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保密性、追责性,专业教师难以直接参与,这使实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7)校外实习难奏效。虽然高职学校都有一些校外实训基地,签定过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协议,但是由于企业的营利目标和学校的育人目标的不一致,加上会计资料本身的高度保密性,使学生难以获取货真价实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因而校外实训、实习效果并不理想。
1.借助校企业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平台,协同攻坚实践教学难题。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注入新元素,提供新营养、新内容、新思想、新帮助,有利于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能凸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势,高职学校借助产业学院可将企业、工作和职业三个重要实践相关的要素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和工作任务,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工作要求,在工作场所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践操作,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开发管理会计实践模块,完善管理会计课程实训、实习教材建设。通过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导师,一起研发、编写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管理会计实践模块和课程实训、实习教材,最大限度发挥实践教学的效用。
3.整合实训、实习资源,加快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管理会计技能训练为基础,通过整合建立管理会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企业整体处理体验中心,与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成立管理会计导师工作室,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企校”双方协同育人机制,将技术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培育高度融合,共研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资源,共培双师型队伍。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它以“任务”贯穿始终,需要学生即学即用,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建构知识结构,使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技能、体悟理论,力促其技术技能的形成。为此,高职学校需要构建以真实教学环境、真实教学内容、真实教学过程为核心的三层三段工学结合、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三层为:课程学习前认知实践、课程学习中三段递进式实践、课程学习后的调查实践;三段为:课程学习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是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1.学前的认知实践。环境感知是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因而环境感知是人们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学生在缺乏实践环境感知情况下,学习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通常都会感到空洞、抽象,不易理解,难以直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借助校企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由双师型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参观企业和财务机构业务流程和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感知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探索欲,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学习决策。
2.学中三段递进式实践。“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的转换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库伯,2008),学生通过实训能获取知识和实践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能激发他们自我探索的能力和转换来创造知识的兴趣。为此,设计和实施好课程实训就尤为重要。
单项实训:教师根据《管理会计》课程章节内容安排学生分步实训,以课程配套习题训练为主,结合产业学院的单个案例任务,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综合实训:教师借助产业学院平台将教学目标设计转化为生产经营中的综合工作任务,将管理会计的各个知识点融合其中,将教学标准转化为实训要求,促使推进教学内容具体化和任务化。学生通过产业学院平台领取综合任务,进行自我操作和探索,运用校企双导师指导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实现深度学习和精准操作,工学结合,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则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整个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做”为中心转变,同时教师将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达成融入技术技能的考核中,使教学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岗位实习:教师利用产业学院让学生进行管理会计岗位实习,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企业真实任务,如战略管理岗、资金管理岗、成本管理岗和绩效管理岗工作任务的实际操作,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直接参与到职业工作过程,通过动手、动脑的直接职业体验,从中发现问题,探索方案,解决问题,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和岗位经历的欠缺,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开拓创新的职业意识和自主探究、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招录标准。
3.学后调查提升实践。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需要学生实践调查的。学生《管理会计》课程学完后,将产业学院的实践、实习结论拓展延伸至校外更多的企业去调查、去再次实践,教师和企业导师可指导学生带着教与学中的问题和疑惑到更多的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教师和企业导师帮助分析调查结果,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再次提升,使学生在快速了解管理会计行业发展动态、知晓职业标准、丰富职业体验、拓展专业视野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高职学校借助校企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平台,进行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将任务贯穿始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和工作任务,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工作要求,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注入新元素,提供新营养、新内容、新思想、新帮助。通过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有效将管理会计学科知识与工作场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工学结合、知行并重的高职教育特色,有效完善了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通过构建《管理会计》课程学前的认知管理会计岗位和实际工作流程、学中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以及学后的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三层三段递进式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使课堂、实训场所和职业环境相结合,学生、导师、职业角色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职业工作过程和体验到职业要求,有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会计课程实训、实习制度和实训、实习教材建设;整合实训、实习资源和企业资源,加快产业学院的运营制度设计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完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功效,学生能因此直接获得工作场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经验,其在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获得心智技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