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贵 上饶师范学院 周加兵 宁夏大学
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平均每周上网时长逐年攀升,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44.3%。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型媒介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新型媒介为青少年带来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广泛性和多元性的同时,也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和社会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型媒介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屏幕时间过长、新型媒介内容不健康、用眼距离和姿势不合理等问题。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良使用新型媒介会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性影响,过长的屏幕时间会压缩睡眠时间,从而影响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可能会导致肥胖、身体姿态异常等问题。除影响体质健康外,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症等,因此如何有效干预青少年新型媒介的使用、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问题。
针对上述热点问题,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多次提倡,创设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和塑造社会性人格,减少肥胖、近视和相关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在运动干预与新型媒介使用问题的关系上,国内外现有研究表明,运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手机依赖问题,本研究将对于手机依赖问题归因和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拟为提升青少年手机依赖等问题的社会性干预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连续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99.2%,高普及率的同时,也表现出新型媒介使用的低龄化的特点。在相关研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6.8%的学生在5岁之前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国外相关研究也指出青少年使用新型媒介表现出多元化、低龄化和被动性的特点。本研究基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等视角,探究青少年使用新型媒介的现状。
首先,从青少年使用新型媒介的地域特征来看,相关研究指出城乡各地域青少年新型媒介的使用率都较高,其中县级市青少年新型媒介使用率为94.51%,远高于地级市的65.33%,而乡镇村的青少年使用率为51.47%。另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手机依赖发生率为23.40%,城市学生发生率高于乡村地区。
在农村留守儿童使用新型媒介的特点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新型媒介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的相关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新型媒介主要有电视(91.2%)、电脑(75%)、网络(61%)智能手机(46.03%)、刊物只占17.7%。在具象研究中,课题组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上网娱乐的占比超过半数,且8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使用新型媒介时对于眼睛保护意识淡薄;在城区学生使用新型媒介的特点方面,在深圳市宝安区18所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区青少年电子产品的拥有率为47.4%,其中46.8%的学生在5岁之前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其中每日屏幕时间超过两小时建议屏幕时间的学生占比为15.7%,而在周末时间每日屏幕时间超过两小时的学生占比为34.8%。从新型媒介使用目的来看,以完成线上作业为目的的学生占比60.5%,其次是娱乐和社交15.0%。
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青少年使用新型媒介的年龄差异来看,高中生发生率略高于初中生,并表现出随着学段的提升,电视和影碟等新型媒介的使用率逐渐降低,手机和电脑等新型媒介的使用率逐渐提高;而在性别差异层面,初高中生新型媒介使用每日屏幕时间上男生长于女生。
首先,从新型媒介自身特点来看,在分析学生新型媒介不良使用的原因时表明,新型媒介具有直观具象的传播媒介、趣味多元的内容和便利的参与形式,易使使用者产生愉悦感和成功感。因此,新型媒介自身具有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为手机依赖行为的养成奠定基础,诱导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
其次,从个体因素来看,使用新型媒介的知识观念是过度屏幕暴露的重要原因。在性格特质层面,在分析手机依赖产生原因的相关研究中指出,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与自身是否自信乐观和与教师的关系是否融洽,前者发生手机依赖的概率低于后者,而在男女生遭遇到心理忽视和虐待时,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促使青少年通过手机等新型媒介进行自我表露和寻求认同。
再次,在家庭环境层面,父母的自身行为和教育观念能够间接强化手机依赖行为;在教养方式上,田跃娟在比较城乡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的内在机理的研究中指出,相比较权威严格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型与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产生手机依赖的概率更高,城市学生发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概率高于农村学生;在父母个体情况层面,在影响儿童青少年每日平均屏幕时间的因素相关研究中,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越高,可能限制使用新型媒介的内容和时长;另外,父母使用屏幕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由此会减少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应地会增加青少年过度使用新型媒介的可能性。
最后,在学校环境层面,同伴行为作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同伴行为是催化学生屏幕过度暴露的重要推手。在校园氛围方面,校风班风对于手机依赖发生之间存在关联性,良好的校风班风有助于降低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而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城市学生携带手机上课的比例高于农村学生,这可能与学校手机管理制度有关,而这直接导致城市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的比例也高于农村学生。
新型媒介不良使用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社会人格的塑造和社会适应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使用新型媒介,合理干预青少年适应新型媒介,降低新型媒介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性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运动干预是降低青少年手机不良使用行为的重要手段。其生物学机理为受试群体在进行短时间体育锻炼时,其神经系统兴奋中心的变化,会使得原先处于高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同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神经-体液调节趋于完善和优化,有利于提高受试群体提升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于自身认知的改善,改善专注能力和注意的分配能力等,降低手机依赖对于受试群体身心健康的负性影响,以此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运动干预降低新型媒介不良使用行为发生的运动方式来看,户外运动降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关联性。以户外拓展运动为运动干预手段,改善青少年群体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实验组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其戒断反应、社交安慰、心理变化和突显行为具有明显改善,得出户外拓展运动对于手机依赖行为具有改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学者分析了不同运动技能形式降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在探究体育活动与团队认知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正向干预的一项研究中,以篮球运动为开放性运动技能、跑步和八段锦为闭锁性运动技能和以知识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团队认知为干预手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闭锁性运动技能的干预效果,相比较开放性运动技能和团队认知干预更加持久,其内在机理可能与闭锁性运动技能的具身认知性,有利于提高受试群体的专注力和执行机能;而开放性运动技能对于手机成瘾的戒断性和逃避性,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内在机理可能在于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提高受试群体的决策力和自控能力;除此之外,团队认知组的干预效果优于闭锁性运动技能,其内在机理可能与团队认知干预的情境性和团队意识有关。
再者,在运动干预的不同人群和不同运动强度降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相关研究中,在运动干预对不同学生群体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指出,运动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中职生与高校生的手机依赖现象,不同运动强度对于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中等运动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
最后,在运动干预降低手机依赖行为产生的男女差异层面,有学者以篮球、羽毛球和排球等为运动干预手段,进行12周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概率,其中男生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女生。现有研究中,在运动干预降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性别差异层面,女生在戒断反应和突显行为层面的干预效果要优于男生群体,而男生群体在社交安慰和心理变化层面的干预效果要优于女生群体。作者提出运动干预与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关联性中,性别在微观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效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运动干预青少年新型媒介问题的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学界主要集中于运动干预降低青少年新型媒介使用负性影响的运动项目选择层面,涉及户外运动与开放性运动技能和闭锁性运动技能。而对于不同运动强度、运动频数和运动时间降低青少年新型媒介使用负性影响的不同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由于男女生身体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差异,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具有不同的作用,运动干预降低青少年新型媒介负性影响的性别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
除此之外,现有研究中关于手机依赖和屏幕时间等新型媒介使用问题的评价标准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研究尚不完整,缺乏统一标准。另外,在涉及青少年手机依赖等新型媒介使用的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因素等方面,对于社会氛围和学校教育相关内容的缺失、忽视青少年成长重要场域—学校的重要影响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隐形影响等内容。
因此,从总体来看,青少年新型媒介使用问题的社会性干预相关研究中,目前国内外研究更多局限于横向主体层面,缺乏纵向衔接研究。而从横向研究层面来看,目前社会性干预青少年手机依赖问题缺乏横向贯通,首先,干预主体相对单一,主要寄托于学校制度的严控和家庭教育的引导等方式,但是缺乏主体间的联动和同向发力,从而导致青少年生活场域的割裂和干预力度的不均等,难以产生协同和集群效应;其次,干预手段相对单一,目前干预手段研究热点集中于运动干预,横向层面的知识教育、劳动教育和美学教育等干预手段等研究较少,青少年24h活动中运动干预占比仅仅是一小部分,如何在横向层面丰富青少年生活方式,拓宽生命生活体验厚度问题研究相对较少。而从纵向研究层面来看,目前社会性干预青少年手机依赖问题缺乏纵向衔接,首先,从年龄差异性来看,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注意力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在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结合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运用社会性干预手段降低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从干预手段衔接来看,社会性干预手段的相关研究相对是静止性的,仅仅只是集中于某个时间节点,缺乏干预手段的衔接。因此,青少年手机依赖等不良使用新型媒介的社会干预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