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追求和谐,以和谐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和理解的和谐不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所理解的数的比例的和谐,而是人与天地、人与社会、人与内心的和谐。这种和谐观念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怎样生成的,其当代价值是什么,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古典美学最为核心的范畴。《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之声如果恰到好处,就是“和”。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归根结底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华夏民族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对于“和”的追求,也决定了乐在中华民族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的历史生成与乐的功能的演变密不可分,或者说,乐的功能演变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典美学和谐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乐的功能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神人以和,二是乐以调风,三是天人合一。
首先是神人以和。华夏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周而复始地往复移动,从西伯利亚高原上吹来的寒冷干燥的气流和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温暖湿润的气流在这里的交锋,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在这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繁衍生息。春天,随着太阳从南回归线的北移,气温逐渐回升,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降雨逐渐增多,人们开始耕耘土地,种植谷物;夏天,随着太阳的不断北移,到达北回归线,气温不断升高,暖湿气流继续增强,降雨充沛,万物生长;秋天,随着太阳的南移,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干冷气流逐渐增强,天气渐凉,雨水减少,作物成熟;冬天,随着太阳的继续南移,气温越来越低,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干冷气流进一步增强,万物肃杀,同时也孕育着新一年的希望。这种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了华夏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华夏民族的先民们正是在这种一年四季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在白天黑夜无尽的循环中,体验到大自然的韵律和德性,享有大自然的富饶物产,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这种韵律和德性就是乐,就是和。
然而,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的循环并不总是恰到好处,确切地说,恰到好处的循环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并不常见。如果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弱了,那么降雨量就会偏少,雨带就会南移;反之,降雨量就会偏多,雨带就会北移。这样就会造成某个地区的干旱或洪涝灾害,谷物歉收,造成饥馑和灾荒,导致华夏民族的先民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彼此征战。华夏民族的先民们不理解这种饥馑和灾荒是一种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自然现象,只能把它看作神对他们的惩罚。在这一历史时期,掌管四季运行和风雨雷电的神对原始先民来说是一种超自然的异己力量,是一种恐怖的、令人敬畏的对象。由于神的力量浩大无边,先民们所能做的唯有祈求神的恩赐与原谅。于是就有了对神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是诗、乐、舞的合一。也就是仪式之人手里拿着干戚、羽旄,口中念着咒语,跳着舞,向神表达自己部族的愿望。这种诗、乐、舞的合一可统称为乐,“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在他们的原始思维中,既然乐源于天地之和,那么乐也能够促成天地之和。也就是通过人间的制礼作乐和祭祀仪式,达到娱神的目的。当神获得满意之后,它就能恢复天地之和,使四时有序,风调雨顺。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帝曰: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最初并不把乐看作抒发情感或供人愉悦的东西,而是赋予乐沟通人神、促进人神和谐的神圣功能。不过,神人以和是所有原始文化的共同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呢?有学者指出:“在‘人神以和’中,神是自然的代表和主宰,人通过仪式与神和并与自然和。人神以和是所有原始文化的共同现象,很好理解。但在原始文化人神以和的共性中,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呢?可以从‘人神以和’演化出‘乐以调风’体察出来。”
其次,乐以调风。乐以调风的观念是中国原始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点。随着实践能力的增强,繁衍生息于中原大地的华夏民族的先民们逐渐认识到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与神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本身就是自然现象。当华夏民族的先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个理性化的时代就到来了。这种理性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色,对于此后中国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以神为代表的自然界也就转化为以风为代表的自然界。这个风最初也是神,甲骨文中有四方风,也有四方神。随着先秦理性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把一年四季气候周而复始的变化看作纯粹的自然界的风的作用。当华夏民族的先民们用风来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的时候,就赋予了乐新的功能,那就是乐以调风,也就是通过乐达到四时有序、风调雨顺的目的。当四时有序、风调雨顺的时候,就没有了饥馑和灾荒,没有了部族之间、部族内部为争夺生活资源而进行的争战,民风就会归于淳朴,风俗就会向善,这也就是移风易俗。《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乐、舞一体,这里所说的诗,也就是乐。乐以调风和移风易俗,就是乐的功能演化的第二个阶段。
最后,天人合一。乐的功能的发展演变从神人以和到乐以调风,显示出先秦理性化因素的增强,神的因素逐渐降低。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发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风的作用,风也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于是,他们开始用自然界自身的运行来解释自然界现象。这就把神的因素彻底排除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了。《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体现的就是神的因素排除在生活世界之外的观念。当神的因素彻底排除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后,乐的功能就不再是神人以和、乐以调风了,而是通过乐呈现天地之和、天与人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其内心之和了。“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疚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其意思是说,古时天地日月各顺其理,春夏秋冬各按其时;民德昌盛,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没有反常现象,这就是大顺。于是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圣人参悟天地之大道,以为人间之法度,道德修正而天下始大定。然后正定六律,调和五声,吟唱《诗》《颂》。如此之音乃德音,德音才能称得上乐。由此看来,正是先有了天地之和、四时之和、民德之和,然后才有了圣人对天地之和、四时之和、民德之和的感悟,并在这种感悟的基础上制作了乐。乐就是天地之和、四时之和、民德之和的显现和象征。所以,乐并非自然之声,也不是具有节奏和韵律的一般乐音,而是有德之音。它是圣人的理想社会图景,是清平盛世的气象,是天地之道的显现。“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也”。有了天地之和,才有乐。通过乐,天地之和才得以显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乐与和不可分割。和不仅是天地之和,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讲,和是天人合一之和。只有达到了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与地之和、天与人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其内心之和,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的和。乐的功能就是促进天人合一之和,呈现和象征天人合一之和。
经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正式形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和谐观念的简称就是和,也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对于此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无尽的辉煌。它以理性的光辉抵御了宗教统治的愚昧和黑暗,它对人与其内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强调,使中华民族成为古代最重视文化和教育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存在方式,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造法则。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当原始的诗、乐、舞合一的祭祀仪式分化为诗歌、音乐、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之后,虽然那种娱神的因素逐渐烟消云散了,但和谐仍然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基本法则和无上追求。于是,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方式、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呈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特点。与西方古典艺术注重逼真的模仿和再现外在现实所创造的辉煌艺术成就相比,中国古典艺术注重内心对于世界的感悟所创造的艺术成就毫不逊色。中国古典艺术不是像西方艺术那样浓墨重彩,而是富有神韵的青绿山水,代表着中国文人外表的雅致,内心的宁静,表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追求。
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是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原则遭到了瓦解;在西方的地理知识和宇宙学说面前,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天地之和与道德的宇宙遭到了瓦解;在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学说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伦关系的原则遭到了瓦解。总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遭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瓦解。在这种冲击和瓦解之下,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艺术表现也不能不随之改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对此,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有着很好的概括和总结。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人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著了一个霹雳,因想道,堂堂中国为什么会衰败到这步田地?都为的是制度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那急先锋就是康有为、梁启超一班人。……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的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从要求物质层面的变革到要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再到要求文化的全面革新,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一条主脉,也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的历史过程。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是中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由浅入深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国传统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而西方文化建立在主客分立的基础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被抛弃之后,西方文化和西方美学的主体和客体矛盾斗争的观念就逐渐占据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失落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失落了,与之相应,中国艺术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也走向了抛弃传统、学习西方的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近现代作品所反映和表现的不再是和谐观念,而是人与自然的斗争、阶级与阶级的斗争、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当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发生变化的时候,作品的艺术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中国古典小说劝谕性和道德说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小说对阶级矛盾和人内心挣扎的表现。与这种思想内容变化相应,中国现代小说抛弃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普遍采取一种线性叙事结构。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叙事上所采用的都是一种圆形结构,叙事的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表达的是一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中国现代小说学习和借鉴的是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采取的是线性叙事结构,叙事的起点和终点是不重合的,表达的是“进步论”的现代观念。与小说相比,音乐领域发生的变革更加显著。在思想内容方面,很多作品所表现的是民族的觉醒和革命斗争,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的是西方交响乐的形式,像《黄河大合唱》《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样的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和民族的思想觉醒和勇敢斗争,而且采取了交响乐的表现形式,那种宏大的气魄、激昂的旋律是中国民族音乐所不具有的。只有这种形式,才能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勇于斗争的精神气概。不仅小说和音乐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也是如此。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抛弃传统观念、学习和借鉴西方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艺术汲取了营养,得到了革新,获得了发展,但是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失落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当中国近现代艺术不再把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作为自己的追求之后,就失去了中国艺术的底蕴和特色,无法再续写曾经有过的辉煌。
20世纪的历史证明,西方近代文化并不是没有问题的。西方近代文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造成了许多危机和社会问题。这种危机和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国家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平等、连续不断的战争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和谐观念的价值充分显现出来。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方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压迫进一步导致了这些地区的落后和贫穷,这种国家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平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带来了国家与国家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尤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最。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四年之久,参战国达31个,波及六大洲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战争的结果是1000余万人丧生,2000余万人致残,同时造成欧洲各国经济与财政破产,物价飞涨,生产力锐减,生活必需品极为短缺,人民生活极度困难。不仅战败国是如此,即使是战胜国,也同样如此。惨绝人寰的战争带给欧洲人极大的心灵创伤,许多人陷入悲观迷茫和理性危机之中。在整个世界还没有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6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的深渊。像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达利的绘画《内战的预感》、毕加索的绘画《格尔尼卡》、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等现代派艺术就是这种社会现实状况和心灵危机的艺术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大搞军备竞赛,世界仍然时时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再加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致使地球逐渐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种种危机证明,如果沿着西方文化的方向发展下去,人类将会遇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人类的未来发展就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可以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近代工业文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思想观念的批判,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根本问题,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成为区分不同文明形态的标志。近代工业文明追求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带来了西方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是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代价的。对于这种工业文明,恩格斯进行了批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导致的人类困境,西方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很早就进行了反思。他在其著作《西方的没落》中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反对:
这种使各大文化都把我们当作全部世界事变的假定中心,绕着我们旋转的流行的西欧历史体系的最恰当的名称可以叫作历史托勒密体系。这本书里用来代替它的体系,我认为可以叫作历史领域中的哥白尼发现,因为它不承认古典文化或西方文化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占有任何优越地位——它们都是动态存在的个别世界,从分量看来,它们在历史的一般图景中的地位和古典文化是一样的,从精神上的伟大和上升的力量看来,它们常常超过古典文化。
在斯宾格勒之后,很多富有远见卓识的西方思想家都对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既然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就能够为其提供思想资源。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追求天人合一之和,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之和的重要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看来,人生存于自然之中,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就应当取法自然、合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中国古人逐渐生成了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以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来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以拯救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弊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不是不发展,也不是退回到农耕文明去,而是一种合乎生态文明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一种先进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可以促进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世界。从文化的多元性来看,有欧美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等,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有可能会导致战争。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平等方面都远远高于非洲、南美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同样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不安。当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加大分歧和冲突的风险。尤其是当某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偏见和霸权观念来对待和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歧的时候,世界就会陷入冲突和战争的巨大风险之中。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爆发的局部冲突和战争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世界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正是西方近代文化不断扩张的结果,如果世界继续沿着目前的方向和道路发展下去,将会遇到更加不可预料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解决当今世界危机、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处理国际和国内公共事务的原则,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出了中国声音,赢得了世界的赞同和尊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具有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和是“和而不同”之和,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儒家正是把这种思想作为处理社会事务的原则,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与西方全球主义的模式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共识上提倡真正的全人类价值,而不是所谓的普遍化的西方价值;在制度设计上尊重当前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秩序和规则,强调主权平等,反对帝国霸权;在文化上,主张尊重多样性,各文化间和而不同,包容互鉴,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普世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寻求与其他多元文明取长补短,合作共进的积极探索,它承载了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可以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和谐观念,可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总之,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文明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在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体验到宇宙的节奏和韵律,并把这种节奏和韵律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关系的理想状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和。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失落了。不过,西方文化的扩张也给世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可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资源,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