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应用研究及作品赏析

2022-11-06 12:05张瑜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船歌柴可夫斯基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总是令人充满憧憬,自然流淌出的旋律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抒情的曲调拨动人的心弦,让人遐想无限。将这些作品应用到现代影视作品和歌曲作品中,同樣会令人感到震撼。文章以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为蓝本,探讨音乐艺术的应用与融合之美,旨在为经典音乐赏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3

1 《六月-船歌》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应友人之邀,创作了12首独立的钢琴曲,这12首钢琴曲共同构成了《四季》钢琴套曲,《六月-船歌》便是其中之一,因其代表六月,而被广泛称为《六月-船歌》[1]。从主奏乐器特点来看,作品中呈现出钢琴独奏或协奏元素,这使音乐表现力及音乐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音乐艺术的角度理解,钢琴在演奏中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其与水的交融性尤为突出。博姆的《喷泉》、肖邦的《雨滴》、贝多芬的《月光》都充满了与水相关的元素,使钢琴拥有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曾表示,在听完《月光》第一乐章后,好似看到了一叶小舟静静地停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他所描绘的画面也正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所在,这种独特的感受让音乐不仅仅是听觉艺术,更成为全方位情感的输出,让聆听者获得共情、共景的体验,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亦是如此。

2 《六月-船歌》在影视作品和歌曲作品中的应用

2.1 在影视主题曲中的应用

2021年6月,由周游执导的谍战电视剧《叛逆者》在央视热播,该剧讲述了主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寻求正确的救国道路,完成信仰蜕变成长的故事。其中,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旋律贯穿全剧,作为剧中的主题曲,用意浪漫而温馨,体现了对远方的向往,带有一丝悲情,把时局动荡、战乱不断的悲剧美学渲染到了极致,赋予了“船歌”不同的音乐形象。

部分网友在观剧后纷纷表示:“片头曲奠定了这部剧的审美。”诚然,在影视作品中,音乐往往只是一种情感陪衬,不能喧宾夺主,但也不能否定音乐在影视呈现中的价值。正如网友所评价的那样,《叛逆者》的审美与《六月-船歌》紧密关联,造就了影视剧在情感及声乐领域的成功。

事实上,《六月-船歌》在《叛逆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二者保持着极高的契合度。大部分人或许有这样一种体会,即单独欣赏音乐作品时,会感觉作品很抽象,难以达到渐入佳境的效果。但若将音乐作品与影视作品结合,抽象感就会越来越弱,观众能够借助影视呈现逐渐“看懂”音乐,这种画面感与体验感的结合,为音乐作品的全方位呈现带来了创新。

剧中男女主“四手联弹”时,《六月-船歌》的音乐逐步由画内音转变为画外音,这种巧妙的过渡和处理,让观众对《六月-船歌》的旋律印象深刻,再配合唯美的影视背景,这首钢琴曲成了两人的专属背景音乐。虽然这种处理手法在影片中很常见,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风险,但《叛逆者》显然实现了成功突围,其以一种看似传统却极富新意的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

2.2 在影视插曲中的应用

在另一部广受关注的影片《雏菊》中,《六月-船歌》的音乐艺术魅力再次得到了呈现。该片由香港知名导演刘伟强执导,韩国影星全智贤领衔,影片以黑帮为背景,讲述了由一名警察、一名逃犯、一名画家共同书写的凄美爱情故事,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与紧张刺激的枪战等都非常吸人眼球。影片中的插曲《六月-船歌》的旋律,把忧愁、委婉的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好像在静静地诉说着男主角暗恋女主角却不能表白的心事。

我梦寐以求的爱,原来近在咫尺

但我惘然不知,只是无言看着你

在影片《雏菊》中,钢琴曲《六月-船歌》始终发挥着稳定引导的作用,从开始到结束就如同一朵静待绽放的雏菊,而影片情节也随着音乐节奏变化。影片情节随着舒缓的节奏不急不慢地展开,《雏菊》让影片情节与音乐的结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韵律起伏间流转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让人念念不忘,缓缓流动的伴奏声部,让音乐的表现力、冲击力变得更加强烈,给人留下优美的印象。在影片《雏菊》中,音乐又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淡淡的忧伤,缓缓讲述着凄美浪漫的爱情童话,令人久久回味。钢琴曲抒情性、移情性、绘画性、调性的变化,在电影中和情节融为一体,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2.3 在歌曲作品中的应用

另一首与《六月-船歌》有紧密联系的是周杰伦的作品《琴伤》。《琴伤》收录于专辑《惊叹号》中,该曲获得了第一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年度MV”奖。《琴伤》的创作灵感来自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周杰伦对其进行再编曲、再创作,将其作为主旋律贯穿全曲。分析《琴伤》的创作风格可以发现,这首歌曲是古典乐加说唱乐的创新力作,曲调与歌词完美结合,整首曲子充满了神秘浪漫的气氛,弹奏细节的处理从容自然,隐含着淡淡的哀伤,间奏的最后又与《六月-船歌》的主题相呼应,既完整又有新意,能让听众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延续了周杰伦一贯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和嘻哈表现形式相结合,确实可圈可点。

《琴伤》为听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夕阳下的大海上,轮船甲板上站着一名中世纪美女,她正默默眺望着远方,此时一阵琴声从船舱飘来,仿佛在诉说着难以言喻的美丽与感伤……作品是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犹如海面上的一道道微波,既让人沉醉于美丽的风景,又令人产生无限遐想。舒缓的第一部分主题温柔且忧郁,好似在告诉听众或画卷之外的人,河面上的孤寂正在慢慢流淌,这种强烈而又具象的听觉冲击赋予了《琴伤》灵魂,给人以震撼之感。

《琴伤》

周杰伦

海天 连线的 地方是那夕阳

木造 的甲板一整遍 是那金黄

你背光 的轮廓就像剪影一样

充满着想象 任谁都 会爱上

琴键声 在船舱 随海风 回荡

竟有一种 属于中世纪才有的浪漫

微笑眺望远方 是你的习惯

歌词与旋律紧密贴合,使人沉醉其中。《六月-船歌》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其经过当今流行歌手的演绎和再创作,重新绽放耀眼的光芒。

3 《六月-船歌》作品赏析

为什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时常被运用到现代影视剧或歌曲作品中呢?或许通过深入了解柴可夫斯基就能明白个中原因。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其成就在于构建了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当然这种音乐体系颇具个性,与贝多芬等音乐名家的作品有显著区别。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中更多地汇聚了俄罗斯风格,也对贝多芬交响乐进行了继承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创新之后,柴可夫斯基成长为交响音乐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用自己的音乐理念及音乐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艺术追随者,使音乐语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体系来看,其作品涉及面相当广泛,几乎触及了所有音乐体裁和音乐形式,其中以交响乐为重心。他的音乐作品既有对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音乐成就的继承,又有对西欧音乐元素的深度融合,蕴含许多新元素,打破了原始文化差异带来的局限,使音乐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和冲击力。这种跨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素融合,使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及戏剧性特征日益浓厚,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创新魅力。

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后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芭蕾舞剧《天鹅湖》也在观众心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艺术价值非凡[2]。1892年,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圣彼得堡首演。柴可夫斯基的成功可以说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其作品大多诞生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民族及社会背景让他的音乐充满了明快和欢乐的情绪,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其后期作品逐步转入悲剧性道路。从创作风格及情感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柴可夫斯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他凭借自己对生活及社会背景的理解,以音乐符号的形式进行情感传达,这也是他音乐作品极具画面感的根源所在。

其中,柴可夫斯基《降B大調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奥运会选手获得金牌时在领奖台上奏响的音乐。由此可见,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它既具有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元素,又是古典音乐中的经典,称之为世界音乐遗产的一部分都不为过。

《四季》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全曲由12首附有标题的独立钢琴小曲组成,与12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六月-船歌》和《十一月-在马车上》最为流行,《六月-船歌》展现了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旋律非常优美,又带有一丝伤感,是柴可夫斯基《四季》套曲中最好听的一首,也是12首小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

《六月-船歌》以3拍为主体,利用与节奏之间的融合反映出一种舒适、安静的状态,但该歌曲并没有完全按照刻板的模式,即在沿用3拍的基础上,在首尾两段积极融入4/4拍。柴可夫斯基通过结构上的创新,让《六月-船歌》这首歌曲被重新定义,赋予了乐曲全新的动态变化感受,旋律整体表现出摇曳和感伤,而4/4拍的节奏又表现出悠闲平稳(见谱例1),凸显了《六月-船歌》的鲜明主题,其中的语言及情感变化特征明显,极大地增强了《六月-船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船歌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钟爱的一种小型音乐体裁,以6/8拍居多,但这首乐曲的主部是4/4拍。

另外,音乐还被柴可夫斯基赋予了个性化气质,如利用多样化旋律及和声语汇,将和声色彩推向了高潮,让音乐中的感伤与气氛更具特色,彰显了《六月-船歌》的鲜明主题[3]。音乐采用了旋律小调的形式,调性为g小调,节奏“强-弱-次强-弱”表达鲜明,给人带来仿佛置身于河中小船的感受。中段节奏逐渐活跃,由4拍转到3拍,展现出流水的乐趣。在第三段旋律下,音乐和时空交错,直至结束,小船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在音乐的开端,有浪漫,有怅惘,有缠绵,有摇曳,所有的这一切都令人沉醉。音乐由引子开始渐入佳境,利用旋律的变化一路而上,犹如小船从远处缓缓驶来,音乐刚刚达到高点又急剧降至弱慢。从音乐的中部开始,旋律主题也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主题旋律向大调迁移,声部加厚,如同微波荡漾,细腻而又惆怅(见谱例2)。随着音乐的渐强,速度愈来愈快,一串长琶音的进行,犹如湖水的涟漪延伸到了远方。

《六月-船歌》篇幅短小,却运用了许多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具有俄罗斯风情的油画,让人们感受到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与浪漫派音乐的完美结合。柴可夫斯基这首《六月-船歌》,与不同影视作品结合,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其不仅拥有俄罗斯民族气质,还具有情感与审美特质,是一首音乐巅峰之作。同时,该曲依托独特的美学内涵,传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文化,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匠心及审美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品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4 结语

经典作品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六月-船歌》就是很好的体现。柴可夫斯基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既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又可以让人领略到音乐描绘的宏大场景,给予我们视觉、听觉和情感方面的多维冲击,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尹雪芳.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分析[J].当代音乐,2018(1):77-78,82.

[2] 郭轶.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的美学阐释[J].音乐生活,2018(9):76-77.

[3] 张浩.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创作和演奏分析[J].戏剧之家,2018(18):57-58.

作者简介:张瑜(1972—),女,上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船歌柴可夫斯基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南湖船歌
往事
汉江船歌
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
柴可夫斯基的难言之隐
《六月船歌》与《威尼斯船歌》(Op30.No6)对比
散文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