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迪士尼动画对万氏兄弟早期动画创作的影响

2022-11-06 05:12:27陶斌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迪士尼

摘要:迪士尼动画对我国早期动画创作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我国早期动画创作始终受“他者”的影响,蹒跚学步;另一方面,迪士尼动画为我国早期动画探索者提供了学习的养分,动画制作技术及经验的积累为新中国的动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厘清其中的脉络,可深入理解我国动画在被动跟随、顺应、模仿之外,以主动的姿态,带着民族文化的印痕,遵循自洽的逻辑,投入动画民族化的形塑历程。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创作;万氏兄弟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0-04

动画艺术是舶来品,传入我国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考察我国早期的动画历史,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动画创作深受美国动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在模仿学习美国动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受到“他者”的影响。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动画历史进行考察有重要意义,只有厘清其中的脉络,才能更加深入地探析我国动画的话语建构和嬗变历程。

1 迪士尼动画的进入与万氏兄弟动画的起步

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动画迅速崛起并进入我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迪士尼动画中的卡通明星犹如真人明星般,成了国内观众热捧的对象。除了动画电影作品,这些卡通明星的相关漫画作品及衍生产品也不断涌现。此外,当时的期刊大量刊载其卡通明星,如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匹诺曹、小飞象等等。报纸也大量刊载关于迪士尼本人、迪士尼动画作品介绍、迪士尼动画制作技术的文章,甚至有媒体专程赴美采访迪士尼,从业者赴美学习迪士尼的动画制作技术,掀起了交流和融合的热潮。万氏兄弟中的万超尘曾赴美学习考察美国的动画技术,其中就包括迪士尼动画公司。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迪士尼动画在国内独领风骚,对中国动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整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动画的创作过程中,万氏兄弟都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20世纪20年代对美国动画制作技术进行摸索和学习之后,万氏兄弟(只有万古蟾一人参与制作)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完成了,并大获成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大量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取材广泛,角色以动物为主(见图1),万氏兄弟对1935年之前创作的动画片进行了如下总结。

卡通片多取材于童话或科学故事,也有不少是描写现实生活,而应用象征手法的,效果最好的,大概要富于滑稽意味,而说教的色彩不可太浓。

万氏卡通的主角,多半用小黑猴、黑猫、黑狗、小白兔等,有时也用墨水画的小人作主角。……它们虽然都是谑化了的动物,但我们却希望它们能够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1]。

可以说万氏兄弟对什么类型的题材和故事能吸引观众是非常清楚的,说教过多肯定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滑稽和搞笑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但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境况之下,一味搞笑肯定是不行的。万籁鸣曾回忆,“那个时期我们绘制了十几部动画短片,从内容看,大都是宣传爱国主义、号召进行反帝斗争的,也有一些属于振聋发聩,意在改变积弱、奋起自强的”[2]。所以那时的动画创作在内容上多自发担负起宣传和教育的责任,至于滑稽搞笑,则是从角色的外形和动作等形式层面实现的,“从形式看,我们开始运用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夸张等手法来烘托作品,强化人物,突出主题。这些动画片使人看起来确有酣畅淋漓的感觉,都收到了较大的鼓动效果”[2]。当然形式上的设置,如角色外形和动作设计深受早期进入我国的弗莱舍兄弟动画和迪士尼动画的影响,从万氏兄弟设计的“笑面猴”形象,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迪士尼米老鼠的影子。无论是头身比、头部五官,还是手脚形状、手臂和腿的橡皮管样式,都可以看出明显的模仿痕迹(见图2)。但是这种模仿只是表面的、外在的模仿,迪士尼的设计是为角色动作夸张变形服务的。万氏兄弟当时并未真正了解迪士尼角色四肢橡皮管状设计的目的,在动作设计方面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万氏兄弟也曾在当时的报纸杂志等媒介上发表文章,谈到了迪士尼动画的影响。在迪士尼众多的动画角色中,米老鼠的形象传播得较为广泛,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中的笑面猴角色深受迪士尼米老鼠形象的影响。它在万氏兄弟多部动画和漫画作品中作为主要角色出现,除了上文提及的《大闹画室》,还在《纸人捣乱记》中作为主角出现,“继之万氏兄弟又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绘制《纸人捣乱记》,仍以笑面猴为主角,寓意和《大闹画室》差不多”[5]。随后笑面猴形象在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中作为主角出现,“他们又完成了一部有声对白卡通画,剧名为《骆驼献舞》,这卡通画的主角,也是本报每周刊出的《笑面猴》中的主角”[6]。同时,该形象也作为漫画形象在各类杂志上刊载,可以说,笑面猴是万氏兄弟动画起步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2 从《白雪公主》到《铁扇公主》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是《铁扇公主》,这是我国早期唯一的动画长片。这部影片诞生于迪士尼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横扫世界之时。当时的白雪公主潮流席卷上海,以白雪公主为广告形象的商品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铁扇公主》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白雪公主》成功的影响。

1940年《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时,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這样一来,不少资本家眼红了,跃跃欲试,也想摄制一部中国的动画长片”[2]。因此,制作动画长片最重要的资金问题解决了。虽然万氏兄弟当时筹备的动画长片不是《铁扇公主》,但“既然美国人可以搞表现他们西方民族特色的《白雪公主》,我们当然也可以搞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铁扇公主》”[2]。上述内容是万籁鸣的晚年回忆,大致描述了《铁扇公主》诞生的背景,也交代了《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之间的关联。总之,《铁扇公主》被提上制作日程,一方面有资本助力的借《白雪公主》东风之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万氏兄弟追求具有民族风格动画的决心。

万氏兄弟要制作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消息也引起了时人的关注,《影迷画报》曾详细描述当时情况,特引如下:

本来预算每一部卡通长片的成本是五万元,但现在则以各种原料价格的飞涨,须超出原定成本甚巨,因此几位投资的所谓股东间,发生了意见,有拆伙的趋向。于是万氏兄弟的摄制长片卡通计划,便受到了挫折。

这就不能不推崇张善琨氏的卓识魄力,他听得了这消息,以为这是为中国电影史争取光荣的事,应该加以鼓励与援助,于是从中经人介绍之下,万氏兄弟就很迅速的(地)投到新华的部下,完成了合作手续。现在,张氏特地下令,在丁香花园摄影场内,建设起可容三百人同时工作的大画室一所,专供万氏兄弟以及其部下,作为工作领域。

……

现在,已决定第一部作品是「铁扇公主」,取材于「西游记」说部,预算三百人工作的结果,每月可以完成一本。大概每一部的长片卡通须九本至十本。所以「铁扇公主」最迅速须于明年春季继(即)可以与观众相见。

最近已有一百余人在开始工作了,本刊得到最名贵的主角样张数纸,兹刊登于本刊中,这还是中国影坛上的一个新的创举,我们以爱好电影的立场,敬祝其早期成功[7]。

从上述引文可知当时《铁扇公主》的筹备情况,以及加工制作地点、人员规模等详细信息。如图3所示的角色造型,同时在《影迷画报》上公开,其中除了孙悟空的造型还能看到迪士尼角色造型的影响之外,其他三个角色的造型已具备了脱胎于我国民族艺术形式的鲜明风格,这对中国动画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铁扇公主》的艺术风格还是具有迪士尼动画的倾向,“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的《铁扇公主》,它的内容是民族的,而在造型风格和动作表演等方面,仍然可以看出狄斯耐卡通的影响”[8]。孙悟空的造型很明显演变自万氏兄弟早期的动画形象笑面猴,而“笑面猴”形象又借鉴了弗莱舍兄弟的动画形象以及迪士尼的米老鼠形象,所以孙悟空的造型有比较明显的美式动画风格。动作表演也受弗莱舍兄弟动画和迪士尼动画戏谑风格的影响,如猪八戒把自己一只耳朵从头上取下当作扇子用的设计,以及孙悟空被火追赶,腿部快速动作时,采用加流线的方式表现速度感。场景设计也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如影片开头场景中的山、云的绘制方式明显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强调光影和体积,又如芭蕉洞的外景设计则受到《白雪公主》中的城堡场景的影响,画面的纵深感、空间感都营造得极为立体真实。

总之,无论是投资还是制作规模,《铁扇公主》都是我国早期空前的一部动画影片,正如文中所言是“一个新的创举”。虽然艺术风格还未完全摆脱迪士尼动画的影响,但是其自觉追求民族艺术风格的探索,为之后美影时期第一个动画黄金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万超尘与迪士尼的交流互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和美国的往来较为密切,也有记者专门考察过迪士尼,并在报纸和杂志上做过相关报道。

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万氏兄弟中的万超尘曾赴美国进行长达一年半的关于动画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专门考察了迪士尼公司,对迪士尼动画的制作流程、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与迪士尼本人有过沟通。当时的杂志《影音》曾刊载万超尘在美国考察时写给万籁鸣和万古蟾的一封信,信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其在美国考察的经历。其信息量较大,是研究万氏兄弟的比较珍贵的资料,引用分析如下。

籁鸣、古蟾我哥:

弟自来美,即随时随地的(地)对于动画绘画艺术和彩色摄影洗印等技术,无不深加留心考察。所以每日俱在耳听和目观实习和试验当中费去了整天的光阴。曾到各处去参观,归来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关于动画绘画技巧及一切表现方法,其间很多与我们所绘摄之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片《铁扇公主》大致相同。回溯我们弟兄所取择的绘画摄制等技术路线,与美国各动画电影公司作一比较,算得没有走错。不过在国内所使用之器材拙劣,设备简单,最大缺点还是不能摄制洗印彩色片。因此国内的动画电影不能振作起来。故弟在美特别注重动画电影之彩色摄影洗印等技术工作。取彼之长补我之短,将来回国,以实习和试验的详情,报告公司当局采择。下面系弟在美活动的情形,特作一简短的记述[9]。

通过万超尘的考察分析,横向与美国动画进行比较,万氏兄弟早期艰辛的动画制作环节及动画制作技术的探索与美国动画较为一致,“算得没有走错”。两国动画的差距其一在设备器材上,如万超尘考察时期,迪士尼已经有了先进的多层摄影台;其二在摄影之后的洗印技术上,我国彩色动画的制作是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真正实现的。因此,万超尘在美国考察学习的重点就是先进的彩色摄影洗印技术。除了考察各大动画公司之外,他还专门去了当时生产摄影器材的柯达公司,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先进彩色影片摄制技术的学习,“该公司有一种彩色片(Dye Transfer Process);是用一种染色的方法制成,颜色新奇鲜艳。并派专门人员将其方法当众试验,成绩不恶。弟看罢归来即着手研究”[9]。这些技术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色动画的制作研发有莫大的助益。

约友作伴,同至加拿大参观国家影片署(National Film Broad),有该署动画电影部门的人员招待,看到不少绘摄技术方面的东西。该公司所出之动画短片,与美国不同,别具作风。

往波士顿哈佛大学参观该校所设立醫学用的(Film Service)。虽系一小型摄影场,但内有医学用的动画绘摄机构,经招待者解释和参考后,才知道利用动画绘摄技能,在医学片中摄制活动说明和图表方面有了他(它)的重要性[9]。

除了彩色摄影洗印技术之外,对于摄影本身的技术考察也是重要的方向,不仅考察了动画公司的摄影技术,还对哈佛大学医用的拍摄机构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动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正如上述引文,万超尘这次考察行程除了美国本土,还到了加拿大,对其国家的动画制作技术进行了观摩、交流和学习,大大拓宽了眼界。

除了技术上的考察学习,万超尘还积极地与美国动画界进行沟通交流,《铁扇公主》一片也于这一阶段在美国公开放映。

近得纽约动画公会(Screen Cartoon Union)主任(Mr.Pepe Ruig)之介绍,为纽约动画公会会员。又由该会出函介绍给好来坞动画公会会长(Mr.Murie Howard)见面。适该会正开会讨论会务……会后并放映中国动画电影长片《铁扇公主》。映完弟又作简短演词,介绍本片内容及绘制经过,各会员见到东方风味的动画电影皆认为新奇[9]。

《铁扇公主》一片除了在纽约动画公会放映过,在万超尘考察迪士尼公司时也放映过,迪士尼本人也观看了该片,并与万超尘讨论绘制拍摄等技术问题,对迪士尼公司的考察给万超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一切设备为各动画电影公司之冠,足资国内摄制动画电影之借镜”[9]。

刻下由好来坞动画公会会长之介绍已进入联合动画电影出品公司(United Productions of Screen Cartoon Studio)内实习。每日工作八小时。该公司有最新式机械设备,能拍特艺彩色片,即(Technicolor),又可拍黑白片。弟除練习使用此种机械外,并另绘该机械全部详图,俾便仿制。(狄司尼动画电影公司里也爱采用此种机械)[9]。

动画制作过程中,拍摄环节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万超尘这次赴美学习另一大收获是学习了此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绘制了详细的机械图纸,回国后采办了一台动画摄影设备。1949年后,我党接管此设备,将之交予上海电影制片厂,万超尘也在此时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继续从事动画创作,动画片《谢谢小花猫》就是使用该设备摄制的。此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摄影台设计,也是万超尘作为美影厂总技师负责的。

综上可知,万超尘这次考察不是单纯的访问式学习,而是在美国动画机构联合动画电影公司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掌握了当时美国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这些技术的积累不仅对万氏其他兄弟(万籁鸣、万古蟾)的动画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也直接作用于“十七年”时期我国的动画片创作。

4 结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动画创作以万氏兄弟为主线,其间更有钱家骏、范敬祥、沈子丞及中国卡通社一群年轻学生加入。但是,纵观这一时期,我国动画创作还处在摸索、模仿阶段,迪士尼进入动画创作领域之后迅速攀到顶峰,傲视群雄,可以说我国动画的初始阶段笼罩在迪士尼巨大的阴影之下,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从模仿学习到创造经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方面,弗莱舍兄弟动画、迪士尼动画在我国广泛传播,为万氏兄弟、钱家骏等早期动画探索者提供了学习的养分,动画制作技术及经验的积累也为新中国的动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万氏兄弟在这一时期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在美术形式和主题内容上进行民族化的探索,如万古蟾为早期真人电影《父母子女》绘制的动画短片《岳飞》,就参考了我国传统绘画样式和线条,《铁扇公主》则有意识地从我国传统戏曲中汲取创作养分。当然,这些探索都在初始阶段,并未形成风格,中国动画创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真正成熟,但这些尝试为中国动画创作民族化播下了宝贵的种子。

参考文献:

[1] 万籁鸣,万古蟾.闲话卡通[J].明星,1935(1):19.

[2] 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执笔.我与孙悟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71,87.

[3] 深公.米开鼠的来历[N].新闻报本埠附刊,1933-07-15(05).

[4]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等.万氏卡通笑面猴[J].明星,1935(3):1.

[5] 林云之.中华民国电影史[M].台北: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建设委员会,1988:225.

[6] 筱棠.万氏卡通画家成功史[N].新闻报,1934-12-23(06).

[7] 佚名.新华摄制长片卡通[J].影迷画报,1940(6):4.

[8] 张松林.寻觅美术电影民族化的足迹[C]//中国电影年鉴(1985).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71.

[9] 万超尘.中国动画专家在美考察(给万籁鸣万古蟾的信)[J].影音,1948(6):9-10.

作者简介:陶斌(1976—),男,江苏宿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迪士尼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如果迪士尼的公主们真实存在……
中外文摘(2020年24期)2020-12-30 11:22:56
都想做“中国迪士尼” 但IP开发似乎没那么容易
玩具世界(2018年10期)2019-01-19 01:12:20
迪士尼与Netflix如何相杀?
玩具世界(2017年8期)2017-02-06 03:01:43
民间故事探索中国动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20:11
解析角色表演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29:07
“中国民间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启示和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5:04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40:55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25:27
把握实验动画创作中的“实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