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培养对象是为企业一线提供必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课堂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環节,实训课的教学则处于其中最为核心的位置。以中职电类专业实训课程为例,电类是一个十分注重技能水平应用的专业,对于“毕业即就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实训课的实践教学质量特别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最终决定着专业建设乃至于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一、将ISO质量管理融入中职电类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意义
在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对实训课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国情实际和发展趋势,在教学改革中尝试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如果能建设性地将ISO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要求显著提升实训课教学质量以及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提前引入给学生,同时抓实学生学专业技能、塑职业素养两个层面,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供应,更能促使中职教育管理从传统经验型向办学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转变,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引领学校持续和健康发展。
二、将ISO质量管理融入中职电类专业实训课中的着力点
(一)建立一支技术、管理复合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无论提供怎样的产品或服务都会基于质量第一的前提。而IS09001标准融汇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最典型的质量管理实践,其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和原则。职业院校教师来源较为广泛,既有科班出身,也有企业转岗而来。对于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熟悉了解程度,差异性较大。要想把ISO标准要求转化到教学实践应用,我们必须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个导向由来已久,如通过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指导教师、建立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制度等都是很成熟的做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大家更侧重于对新设备、新技术和专业技能操作方面的学习培养,而忽略了对企业文化、制度等管理方面理论实践的覆盖,导致实现的“双师”其实并不完善,从而在学生培养上存在短板。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在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加大对企业管理方向的学习认知,进而掌握足够当今社会上优秀企业制度、文化等基础管理理论,行成一支能文能武、真正意义上具备全面“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
同时,教师还必须将ISO质量管理的细则要求选择性移植应用到教学工作上,能将标准化操作程序、工艺标准等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编制并完善能保证质量行为结果的体系文件;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准确、规范地向学生进行示范操作演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准确、有效的指导,对学生实训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发展方向,其实施方式和ISO质量管理的宗旨一样,都是由上至下贯彻执行。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善中职电类专业实训课教学的关键性举措,同样也可以帮助ISO质量管理在其中的有效融入,促进中职电类专业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预期。此外,也需要在该项工作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端正对待学习的态度,并且充分重视自身技能学习的质量管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行为,从而在后续参与到工作实践期间拥有更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表现。
(三)形成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文件体系
质量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质量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是规范实训教学工作和全体人员行为,达到质量目标的质量依据。因此,制定相关质量体系文件就是指导、监督实训课程开展的核心工作。
如图1所示,质量体系文件是一个金字塔的形式,作为塔尖的第一层次文件是质量手册,属于纲领性文件,用于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涵盖在实训课程中教师想要达到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要想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需满足的组织架构、岗位工作职责等。第二层次文件是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对实训质量手册的一种继续、一种详细化,包括文件控制、不合格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过程控制文件等,这些是针对质量管理从上至下全过程对应编写的控制性文件,用于各环节的指导应用。第三层次文件是作业指导文件,即作业指导书,俗称SOP。实际上第三层次文件是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具体操作的指南,如针对某个实训项目编制的实训指导书,评价、检测标准等。第四层次文件则为质量记录,质量检验记录、质量控制记录等,是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载,如学生自测自检报告、教师对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成果的成绩评价等。
(四)创建工学结合下的教学组织
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原则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而实训课的教学也就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见图2。
图2 PDCA模型
“Plan”,在教学组织上任课教师需将教学设计与企业文化、质量要求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方式、师资配备等方面,对接企业质量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企业对员工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能够相对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专业教学按照企业管理要求调整和改革教学模式。
“Do”,教学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过程,质量管理既针对教师“教”,也对学生“练”进行监控,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实训项目或产品、技能培养等教学过程。
“Check”,对最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如课上对学生实训成果的评分,统计关键质量指标的达成情况,课后专业部对学生评教、学生成绩的检查等,如发现质量缺陷后师生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
“Action”,要求师生应始终以挑战天花板(提高测试成功率、成品率,工艺性等)、降低地板(降低故障率、成本等)的方向和精神去追求更高的质量目标,以实现持续改进。
(五)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对于实训课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掌握师生双向教和学的质量效果,充分暴露出缺陷不足,从而进行反思改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以为了实现ISO质量管理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入,便有必要构建起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机制。例如:在工学结合背景条件下,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可以试推行“3︰4︰3”制,即第一项主要考核指标为职业操守和素养,包括遵章守纪、爱护财产,尊重同事、文明礼貌,熟悉岗位、动手能力强,合计占30%,由企业指导教师制订评分标准;第二项工作业绩以下达的实训任务为基准,完成绩效指标(时长、质量、成本、安全等)的为良好,超额完成指标10%以上的为优秀,完成指标90%(含90%)以上的为及格,低于90%的为不及格,此项指标占40%,由企业指导教师制订评分标准;第三项教学业绩,包括实习表现日记(占5%)、工作页(占20%)、实训总结(占5%),此项指标占30%,由学校指导教师制订评分标准。定期由校企双方讨论评价指标,实现不断优化。
(六)持续关注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它是以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目标,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质量的循环过程。在电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学生要完成诸如拖动线路安装、电子线路焊接等实训任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如短路、作品不通电等)。为此,我们引入质量管理中的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他检。通过质量预检机制,尽可能降低质量异常的发生率。而在实际发生异常后,教师应该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建议,师生一起完成改进过程。持续改进会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任何一方一旦发现不足,就应改正,并认真总结形成书面记录,逐步完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从本文介绍和在实践教学中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在中职学校电类实训课上,教师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讨,着力将ISO质量管理融入其中,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在教學过程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学生掌握丰富的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毕业之后以优秀的综合素质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进而逐渐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优秀人才。
[课题: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ISO质量管理在中职电类专业实训课上的应用研究+QZJ20200668。]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