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建 孙晓霞 刘桂荣 秦兴华
(1,3.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研究所,北京 100012;2,4.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研究》编辑部,北京 1000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艺术学科升门之后的第11年。该年度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甚夥,在艺术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等方面,都有较多亮点。
基础理论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始终坚持的一个领域,各方学者多有参与,该年度相关成果丰富,显示出学科整体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这个重大历史节点,艺术学人在重新理解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复杂关联,提炼百年来中国艺术理论的特质,界定现代中国艺术学的历史特性等方面皆有较大突破,为未来的艺术学科发展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宋伟认为,理解和把握“艺术与社会”这一“总体性问题”对于回顾和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百年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谢纳、杨先艺等人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和百年中国艺术思想进行了分期总结,使得现代中国艺术学科的历史脉络更为清晰,自我认知和定位更为准确。凌继尧将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蘖期(1921—1993年)、确立期(1994—2010年)和繁荣期(2010至今)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艺术学理论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彭锋在百年历史长河中理解艺术学领域的“中国学派”,主张以“写意”和“事件”作为今日艺术学“中国学派”的美学和社会学基础,将中华美学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创造出当代的艺术理论。
该年度艺术学界愈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艺术的理论根植于自身的历史,于是,“问道”古代艺术理论,从古代艺术的知识体系、概念源流及审美风格等方面寻求支撑。这显示出中国艺术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自觉。
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年着眼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并在2021年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韩子勇主编的“新时代文化艺术思想研究文库”一套九本,其中李修建、孙晓霞编《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精选了2016年以来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电影电视学、戏剧戏曲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军学者的文章21篇,加上编者撰写的《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研究报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近年来艺术学界对“三大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2021年12月,中国艺术学理论年会以“多元融通视域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为主题,围绕“世界文化格局下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独特价值”“中国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目标、方法与途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中国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与中国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关系”等议题展开研讨,凸显了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及其古代文化传统特色。可以说,艺术学界立足中国传统,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回应时代命题,有序推进了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
过去十年中,围绕学科定位、学科边界等问题,学界发生过持久而热烈的争鸣,但难有定论。2021年度,艺术学人注重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来确证艺术学科的内涵特征。
首先是理论模型建构方面。张道一认为,“中国的艺术学”包含三方面的意思:中国的、中国人做的、中国艺术的。艺术学理论的知识模型应该包含三层:第一层是技法性的理论,关注艺术实践中基本功的训练;第二层是创作性的理论,关注创作的规律和方法;第三层是原理性的理论,研究宏观的、抽象的艺术理论问题。夏燕靖认为,艺术学理论应包含四大理论结构模式:一是基础理论,即史、论、评的交叉融合;二是交叉理论,即艺术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三是应用理论,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四是艺术与技术的跨界研究。此外,学界强调以历史观照理论现实。王廷信通过梳理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学发展史指出,艺术学之所以走向独立,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是因为艺术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生发出的问题超越了哲学、美学、文学等。艺术学必须建立起符合自身逻辑和特性的学科结构、学科平台,探索适合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应用理论研究。董占军阐释了中国传统“四部”学科体系中的“艺术”等概念,分析了西方艺术学思想传入、学科分类体系引进对中国学界开展艺术学学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影响,同时结合中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完善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是确立学科研究路径和方法方面。王一川认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进路有如下几条:一是以艺术门类研究为基础;二是以艺术跨门类研究为主干,探索两门或多门艺术之间的互动和交融现象;三是以艺术普遍性研究为导向,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普遍性或共同性;四是以艺术行业应用型研究为拓展。龙迪勇指出,艺术的理论研究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既要从一般原理出发,经过逻辑推演得出具体的结论,也要从具体的现象或问题开始,通过不断的归纳、概括或综合,得出一般性结论。
令人瞩目的是,该年度国内还出版了多部内容翔实、视野开阔的艺术学基础理论著作,对艺术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王一川《艺术学理论要略》(北京大学出版社)系统介绍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缘起、问题意识、总体构架、焦点话题,梳理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遗产等分支学科间的相互关系;李心峰主编《艺术学核心素养》(中国文联出版社)内容涵盖艺术学概说、一般艺术学学科群、特殊艺术学学科群、艺术理论传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兼顾通俗性和可读性;姜耕玉、刘剑《新编艺术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立足于艺术学学科属性开展艺术原理研究,以艺术创作为中心形成艺术原理理论架构,兼具理论开拓和学科发展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学理论中国经验的探索成效。
这些成果或以历史观照现实,或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剖析,内容涵盖艺术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理论模型、本体性质、研究路径及现实效应等方面,推动了艺术学理论的系统化发展。
该年度艺术学理论界在形而上的艺术本体探索、形而下的具体门类艺术体系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是对艺术本体的研究。张法从本质定义、历史源流及类型特征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艺术”这一问题。高建平在《艺术边界的超越与重建》中梳理了现代艺术体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认为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并不存在超验性区隔。金永兵、张清莹以丹托对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的批判为切入点,阐述对艺术本质的理解。董丽慧深入分析了行动主义艺术、实在论唯物主义艺术、当代性理论架构这三种探讨“后当代艺术”的主要路径。相关研究为艺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刘春阳《艺术理论建构的知识学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很好地解答了艺术理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该书从艺术理论知识系统的专业化、体制化入手,对其知识类型、性质与属性进行分析,分析了艺术理论建构的制约因素,阐发了艺术理论建构与学科建制之间的关系,呈现了艺术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外在约束,论证了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合法性及理论研究的自洽性。
二是探究如何更好地将中国古典艺术体系与近代引入的西方现代艺术体系融为一体,构建当代中国的艺术体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组持续关注现代艺术体系的类型学问题,先后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等单位,就艺术与文学的关系、摄影作为艺术、美术作为艺术等艺术门类与一般艺术学的关系展开讨论,积极思考现代中国艺术体系架构的多种可能。 此外,尹德辉梳理了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中艺术概念的演进历程;孙晓霞考察了“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思想中艺术概念的复杂性;张泽鸿从反艺术和反美学两个视角来解析当代西方艺术理论的出场方式;为更好地了解西方对启蒙时期所形成的艺术思想史的反思,《艺术学研究》刊发了彼得·基维与詹姆斯·波特探讨克利斯特勒“现代艺术体系”的两篇译文。以上研究皆立足于中国立场,揭示学界在运用西方理论对古代艺术理论、现代艺术体系、美学等进行研究时存在的知识错位问题。
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观念的博弈与和解虽不再是艺术学界的热点、焦点,但依旧是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针对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间的类型差异,陈岸瑛认为,建立在现代艺术类型基础上的艺术理论,需要将“作品如何反映世界”这一旧问题转化为“世界如何进入作品”,建立一种既能解释和评价传统艺术,也能解释和评价现代艺术的“统一场”艺术理论。这些贯通中西、古今的理论发掘,以深度思考形成客观判断,提出合理方案,矫正了中国艺术学的发展方向,完善了中国艺术学的理论架构。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推进,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也被纳入理论维度。彭锋提出,艺术学理论应该在单学科研究基础上,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从纵向交叉和横向交叉中形成某种超学科结构。周计武认为,在新文科视野中,要以艺术的跨媒介研究为抓手,系统梳理并建构跨门类、跨学科的艺术学理论知识谱系。当然,除了学科自身的反思与观照外,艺术学科维度的拓展深化更多表现在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比较艺术学研究取得突破。张法分析比较了中国、西方和印度三大文化在形式美上的异同。他认为三大文化在与世界互动中建立的思想不同,从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式美理论。张法进一步指出,中、西、印艺理的不同,产生了对形的基本因素的不同强调,如在点上,西方是实点,中国是气点,印度是空点;在线上,西方是外形线,中国是气韵线,印度是情味线。而在色的方面,“西方在焦点透视法和光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近代色彩学”,在现代光学基础上又形成与之不同的色彩理论;“印度在时间一维观上产生的色的理论以是—变—幻—空为基础”;中国则“由气而生,形成了由黑、白二色到青、赤、黄、白、黑五彩而展开的色的理论体系”。
艺术哲学再次受到重视,成为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一个重要的理论生发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在2021年联合举办“艺术与时间: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就“艺术作品的时间意识”这一议题展开研讨,学界反响热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于2021年11月举办了艺术哲学系成立大会及相关学术活动,建立起国内首个艺术哲学研究系部。这些努力彰显出艺术与哲学在对话层面的新型关系。
艺术社会学研究方面也有相关成果产出。卢文超探讨了理查德·彼得森的文化杂食观念及学术领域围绕文化杂食的性质和内涵问题所展开的论争。周计武考察了比格尔在批判社会学框架中对艺术体制的批判。李素军梳理了乔治·迪基艺术体制论的提出,与曼德尔鲍姆对“家族相似”概念的反思以及丹托“艺术界”理论的承续关系。此外,2021年12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与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委会联合举办了“新文科视域下的艺术社会学研究高端论坛”,围绕“时代镜像与艺术体制”主题展开研讨,将目光聚焦于新文科背景中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艺术媒介研究是近年来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其研究呈现为两条路径。一条是聚焦媒介本身,探讨艺术媒介的内涵与外延,致力于媒介理论的建构和延伸,如常培杰通过对格林伯格艺术媒介观的辨析,认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进程是“物质媒介”与“形式媒介”的角力过程,当代艺术的可能道路是以观念为媒介,跃回感觉领域。另一条是从跨媒介、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当代各种新兴艺术形式,如赵奎英聚焦当代跨媒介艺术,认为其具有复杂“共感知性”和“具身空时性”两个根本特征,“结合多种媒介并注重媒介间相互关系的跨媒介艺术并不致力于创造理想的、幻觉的统一性、总体性,而是指向更为现实的、真实的多元共生性”。
艺术与科技的学科交叉方面,陈旭光讨论了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媒体艺术美学革新与艺术理论的扩容问题;周建新、王梁宇聚焦于数字技术和交互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数字交互艺术,认为其具有静态艺术活态化、单维艺术多维化、艺术欣赏通感化等诸种形态特征;宗祖盼、赵雪彤考察了数字交互艺术的审美与创意这两重原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于2021年10月举办了“视见无界——新文科建设中艺术与科技交融高峰论坛”,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科技之‘思’”“科技美学与未来生活”等重要议题。
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的艺术史,一直与美术史意义上的艺术史纠缠不清。2021年度以“艺术史”为名的论著很多,本文在梳理时尽量避开以专门性美术史为对象的论著,但鉴于其中的部分论著具有一定范式意义,本文也将其囊括在内。该年度艺术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术学界对艺术史的质疑声音最大。李永强认为,艺术学理论下属的艺术史研究具有通史性质,学者需要精通各个艺术门类,难度极大。他指出,有些学者写作的艺术史著作,在分析书画作品时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艺术史教育和研究亦显得空泛,缺乏深度。由此,他主张艺术史应该做成专门史。
张法指出,中国古代艺术“不但有自身的肉骨筋血结构,而且有内在的精神气质”。他梳理了中国传统艺术观所包含的结构与层面,对“从原始仪式中的礼、文、艺一体,到夏商周突出的礼之艺,到秦汉时彰显的文之艺,到魏晋南北朝时的术之艺,到唐宋元明以来繁荣的文人庭院的玩之艺、都市演艺的伎之艺、生活生产的工之艺”,进行了共时性总结。他强调:“中国古代的艺术,有自己的命名词汇、体系结构、本质特征,只有对之有了原貌性的了解和理论性的掌握,对中国古代艺术的书写,方可得出接近历史实际的结论。”这意在提醒学界注意中西方艺术观的巨大差异,对于我们建设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艺术史研究虽然面临不少质疑,但仍有不少学者积极从事学科建设,夏燕靖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主张建构艺术史学科,近年他积极投身其中,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连续刊发5篇相关文章,分别探讨了艺术史的概念界定、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艺术史学的研究范围、认识论与方法论等问题。夏燕靖认为,“艺术史是一个具有史学整体性的认知概念,是对人类艺术活动代表性印记的整体观照”,“应该将艺术活动与对象置于人类文明史、文化史,乃至各类专门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在研究方法上,艺术史“要以历史科学的整体性与特殊性互异多元的辩证统一观,来对艺术史的史料、实证、史述、史识和史观等加以匡正,从而揭示包括艺术发展进程在内的多重结构与多样层面”。他强调,“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应以‘知识谱系’这种基本树状为参照”,揭示“‘知识谱系’具有的学术理路、学术价值和学科知识生成,进一步挖掘艺术史学与整个史学研究所具有的内、外在联系,探索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诸多知识领域问题,为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知识资源”。对于艺术史学理论的基本构成,夏燕靖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思考:依据门类艺术史学及相关学科建构跨门类、跨学科史学理论的必要性;艺术史学理论建构离不开史学范式的相互作用;从治史经验到艺术史学理论系统建构的学术进程”。
此外,夏燕靖还在其他文章中指出,可以运用比较艺术学的方法,通过对历史的比较,跨界域、跨学科间的比较,理性地看待艺术史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这些论述深化了学界对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的理解,对于构建艺术史学科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在西方艺术史领域,该年度无论是译介还是相关研究,都有重要成果问世。
孙晓霞《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18世纪》(文化艺术出版社)就是一部重头之作。作者有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对古希腊至18世纪2 000余年间的艺术观及艺术学科前史进行了梳理与论述。该书史料丰赡,理路清晰。其中指出,从古希腊到18世纪,既是西方“技艺”概念的演变过程,即“技艺”从其无所不包的兼容状态,逐步分化为“自由技艺、机械技艺”“科学、人文科学、美的技艺”“技术、工艺、艺术”等,又是艺术学从其“前科学”发展到“艺术科学”和“艺术学科”的过程。作者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等阶段的探讨尤见功夫,众多以往不被艺术学界关注的思想家,以及大学、修道院、自然科学等与艺术相关联的语境都被挖掘出来。此外,该书还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学界研究较多的思想家,从“技艺”的角度给予新的阐释。作者还着眼于当前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可以说,该书不仅填补了国内西方艺术学科研究的空白,对于中国艺术学未来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该年度的一部译著《艺术史导论》(贺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样值得关注。该书由汉斯·贝尔廷等15位德国学者联合撰写,1983年首版。全书共17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艺术史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有4章,讨论如何界定一件艺术品的原始状态;第三部分内容最多,共12章,介绍了阐释艺术品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全书论述条理清晰,介绍西方艺术史研究时采用了许多新颖视角,对于国内艺术史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史的关注是该年度西方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马躏非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分为三个阶段,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整体性描述。文苑仲探讨了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研究,作者指出,豪泽尔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研究跨越艺术门类和学科的藩篱,确证了一种艺术史研究的可能模式,为当下我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诸葛沂聚焦于尼可·哈吉尼柯劳1973年出版的《艺术与阶级斗争》一书,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及核心论点进行了清晰梳理。诸葛沂还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本雅明的艺术观作了新的阐释。冯白帆、孟尧翻译了安塔尔发表于1966年的一篇重要文章。该文对沃尔夫林、德沃夏克和阿比·瓦尔堡等人所主张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批判,指出当时艺术史研究的封闭与滞后。此外,文章对建构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通过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构建艺术史与相关人文学科进行融合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
另有论文关注了马克斯·德沃夏克的艺术史研究,对其中的历史主义维度进行了讨论。李昊阳探讨了T.J.克拉克艺术史观中的“否定”逻辑。姜宇辉对于贝尔曼的艺术观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探寻一种作为激情程式(pathosformel)的艺术史。《美术观察》于2021年度推出了秦兆凯的12篇系列译文,其中,A.L.瑞斯和佛朗西斯·波哲洛《何谓新艺术史?》、迈克尔·海特和夏洛特·科朗克《女性主义、艺术和艺术史》、琳达·纳克琳《为什么从未有伟大的女艺术家?》等皆为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文章,值得关注。
近年来,艺术史领域涌现出一些新的思潮,如神经艺术史、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数字艺术史等,在2021年受到相当关注,成为年度的一大研究热点。
神经艺术史(Neuroarthistory)于 2005 年由英国艺术史家约翰·奥尼恩斯(John Onians)正式提出,是艺术史的前沿研究之一。2021年,支宇和李天鹏合作的两篇文章对神经艺术史进行了探讨,他们梳理了神经艺术史的学科缘起、技术手段与理论前景,分析了神经艺术史的理论范式与方法论特征。但神经艺术史的阐释效力也遭到了西方学界的质疑。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教授马修·兰普利就是持批评态度的学者之一。他犀利地指出,神经科学最多只能描述个体的大脑状态,但这远远不能解释人文学科感兴趣的文化和艺术对象。这一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全球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是艺术史研究的另一热点,美术学界对此尤为关注,2021年度相关研究成果丰富。荷兰学者凯蒂·泽尔曼斯和威尔弗莱德·范丹姆主编《世界艺术研究:概念与方法》(刘翔宇、李修建译,中国文联出版社)的英文版于2008年问世,收录了全球16位学者的文章,在欧美艺术史学界具有相当影响。该书将世界艺术研究视为对视觉艺术进行的全球性和跨学科研究,突出强调了三个根本性主题:艺术的起源、跨文化比较、文化涵化引起的艺术变迁。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艺术研究中的全球视野、艺术研究中的多学科视角(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学、地理学、美学和人类学等)、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生物进化基础、比较研究方法、艺术研究中的跨文化交流。该书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艺术史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亦高扬世界艺术研究,他认为世界艺术研究在全球传播、历史维度和地理维度上都有其独特优势,“要取代新艺术史,成为艺术史和相关学科的主导话语”。国内学者对世界艺术的理解有所差异,朱青生认为世界艺术史是各个文化主权国家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整个世界有史以来的文明及艺术的认识和解释。全球艺术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在艺术和艺术史上的体现,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盛崴通过对若干西方艺术通史类著作的分析,指出具体和微观层面的全球艺术史研究更具有灵活性,能够有效地在同一时期不同文明和区域艺术之间建立起联系,进行共时性的历史叙事。范白丁则对西方学界自16世纪以来的几种世界艺术研究进行了梳理。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史带来了新的可能。数字艺术史和跨媒介艺术史是近年艺术史研究的前沿话题。周宪主编《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曾刊发多篇译文与论文探讨这一主题。周宪撰文指出,数字艺术史依据数据挖掘和计算方法,为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图景。在他看来,数字艺术史范式有其方法论优势,在本土语境中,发展数字艺术史研究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周计武对赛德尔迈尔和格林伯格的艺术史观进行了梳理。作者指出,“跨媒介艺术史旨在以艺术跨媒介性的目光重写艺术与艺术观念的历史”,“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艺术史的书写是可能的”。
此外,该年度在艺术史资料整理方面亦颇见成绩。刘金柱、杨钧、卢茂君编《民国艺术史料丛编总目提要》(大象出版社),对《民国艺术史料丛编》中的436部著作进行了解题。继2020年的《近代艺术史研究资料汇编》后,刘晨主编《近代艺术史研究资料续编》(全16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收录了18种图书、54种期刊。李碧、彭志两位年轻学者亦编成《近代艺术史论著集成(第1辑)》(全20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录了1908—1949年间出版的艺术学著作58种。另,几部集刊在2021年度亦推出新著,如周宪主编《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出版了第7、8辑,沈语冰主编《艺术史与艺术哲学》印行第2辑,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主编《艺术史研究》发行第24、25辑。
艺术批评以史论知识为基础,指向艺术作品、创作者、接受者和艺术现象等批评对象,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连接体”。2021年度的艺术批评在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方面皆有收获。
该年度艺术批评理论研究深度、广度兼具,既有对艺术批评本体的深入思考,又将批评视域扩展到史论层面,体现了学者的学术担当。
艺术批评理论的建构是艺术批评的根本,是艺术批评活动的立足点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完善的基本点。该年度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喜人。彭锋认为,新世纪以来,艺术批评处于危机之中,原因在于它的“居间”特性使它受到艺术实践与研究的挤压,而在捍卫身份时艺术批评又走向极端,加剧了危机。基于此,作者提出要建立起作者、作品、读者的联系,采用“对话式的艺术批评”方式。张峥、王睿亦认为,当下艺术批评理论研究的历史起点不明,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文学批评、艺术门类批评交织而边界不明,指出西方艺术观念对于中国艺术批评的适用性问题,进而指出当下的艺术批评存在着忽略“文本”、过度理论化、过度西方化等问题。这反映出学界对西方路径的反思、对本土资源的挖掘,以及重构中国艺术批评的愿望。
艺术批评的“阐释”或“解释”是批评活动展开的重要一环。彭锋继2020年对批评中的“描述”进行阐发后,2021年继续撰文阐述了批评中的“解释”。他认为,解释旨在阐发意义,比描述更有弹性;解释分为形式分析、意义解释和理论阐释,意义解释表现为意图主义解释,理论阐释表现为反意图主义解释;通过解释,可识别作品风格、明确作品范畴,风格和范畴都与作品的意义阐释密切相关。陆扬提出了当代阐释的四种理路:小说家艾柯反对“过度阐释”,主张阐释应有边界;哲学家罗蒂主张阐释即使用;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反对不温不火的阐释,认为阐释也需要合理想象;理论家张江认为阐释本质上是“公共阐释”,应具有“共通理性”。作者将这四种阐释模式视为以阐释本身为阐释对象的“元阐释”。常培杰则认为,艺术批评应朝向艺术本质,艺术本质是艺术批评的原点,唯有如此,才能探索“未来艺术”。以上研究立基于哲学而对艺术批评自身发问,必然有助于学理的深化。
2021年度重视历史视域中的艺术批评研究,营建出艺术史的论域,在史评结合中展开思考,凸显了历史意识。金影村基于美学与艺术相合相分的艺术史变革探讨了当代艺术批评的路径和走向,他指出,当代艺术批评中“美的回归”演变成一种具有当代风貌且不失社会关照与人文关怀的 “新感性”。如果说金影村的论述是对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关系的暗指,那么王端廷则直接发问:“是批评,还是历史?”作者通过深入剖析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异同,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指出艺术批评相较于艺术史的独特性,并认为批评家与艺术家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可以创造新的艺术价值,而批评家需要努力成为未来艺术史家眼中诚实的对话者。
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方面,学界讨论多停留在丹托等人建构的多元主义中。杨娟娟从阐发《十月》学派批评家哈尔·福斯特提出的“抵抗的/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入手,质疑丹托等人对前卫艺术“最核心的批判性维度”的回避。这一讨论有助于后现代艺术批评的“解蔽”。王志亮认为史密斯建立的星球叙事和当代艺术三分法,是西方艺术批评界内部反西方中心主义的一股话语力量,并基于此探讨了当代性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坐标问题,指出“当代性理论因其选取的样本主要是在西方语境中生效的中国当代艺术”,所以无法“完全摆脱西方视角的偏差”。
艺术介入是当前学界的热点话题,周彦华基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语境,将西方介入性艺术批评归纳为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两种模式,以此提出非西方的新艺术介入社会模式,即“社会主义的民主模式”,力图参照中国历史经验为西方世界提供方案。这一融合历史语境、社会介入、中国立场的交互式研究具有启示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
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研究涉及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体制、文化工业、技术等多个方面,视角开阔,问题意识清晰。诸葛沂对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作文本分析,认为该著作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用于现代艺术史研究和艺术批评,目的是拯救形式主义。李艳丰认为阿尔都塞对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将结构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起来,推动了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批评范式的生成。王春苑阐发了克劳斯提出的重要术语“视觉无意识”“无形式”,揭示其对现代主义的解构及建立的另类现代主义艺术史观,以及将艺术批评推进到“社会美学”的批评转向。法兰克福的批评理论一直被学界重视,凌羽乔探讨了德国新电影运动对晚年阿多诺“文化工业”观点的影响。汪尧翀从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文本出发,阐述了该文提出的技术批判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及其被学界忽视的原因,将之视为“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谢俊以本雅明和阿多诺往来的信件为文本,探析本雅明的唯物主义文艺批评观,指出本雅明的“瞪大眼睛去呈现纯粹事实”的方法凸显出“物”的独立性。肖海鸥《批评家的作为》从批评家主体视域出发,详细论述了弗莱的思想体系、批评活动和他的形式主义理念所引发的论争等,深化和扩展了对弗莱的研究。
2021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艺术批评话语的讨论影响很大,学界从话语体系、价值、资源、观念、使命、数字时代语境等多个角度展开,彰显出对建构中国艺术批评话语体系的热切期盼及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担当。
1.相关讨论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仲呈祥基于《意见》明确提出:“文艺评论要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进而强调要“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加强文艺评论三思》中,仲呈祥提出三点思考:“一是如何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发挥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作用”;“二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指示,一定要联系实际,落实到位”;“三是要在文艺评论与艺术教育中自觉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美育精神”。周星、任晟姝提出新时代文艺评论机制须守正创新,从“坚守价值观、强化时代观、追求审美观、辨析文体观、建设评论观”五大全新视角出发,发挥“审美引导”“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履行“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时代使命。这些论述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
2.提倡建构中国本土批评话语。《中国文艺评论》策划的《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专栏,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价值进行了重估。王廷信指出了厘清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思想根源,重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价值,对构建中国特色批评话语和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的必要性。他认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思想根源依然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其知人论世的关联方法、日常体验的言说方法、以心感物的认知方法和感通万物的思维方法,对当下的文艺批评仍然有效;其话语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此外,还有学者对学院艺术批评进行了反思。张颖在归纳现有四种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完全异质的批评话语”——“当下即得的知觉话语”,以此反思当下的学院化批评。这种反思切中当下艺术批评带有普适性的、诉诸知识话语的学院化时弊,对于形成切近自身的艺术批评具有重要启示。
互联网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传播等产生了广泛影响。2021年度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批评探究主要围绕其样态、变化、体系、传播、价值等问题进行。
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多样性和变化是学者关注较多的问题。周星、周达祎总结了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发生的诸多变化。尹鸿、陶盎然认为“互联网改变了文艺评论生态,评论与创作、专业与业余、评论者与读者的边界被打破,评论影响的深度、广度、方式、效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评论场域随之形成”。
面对艺术批评的新变化、新问题,周星等指出,文艺评论的媒介生态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重新思考文艺评论的发展方向、价值标准等问题。尹鸿等提出要重构文艺评论的体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专业理性和网络修辞是新生态下新批评所应形成的共识”;王一川指出了文艺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严格的文艺活动和泛艺术活动的区别;二是对当前文娱乱象须以行政管理手段从根上进行治理;三是普通“粉丝”群体或个人同不良平台或不法商人应区别对待;四是引导“粉丝”群体摆脱盲目的明星崇拜,朝向真正的艺术鉴赏轨道;五是对青少年的文艺兴趣进行引导。
艺术批评相关研究体现出学人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对今后的学理研究和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视域和广义的文艺范围,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研究有待开展。
2021年度的媒介艺术批评成果丰厚,视角多维,内容覆盖领域宽广,既有对媒介艺术批评基本理论的探究,也有基于现实问题的探讨,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势。相关研究包括媒介艺术批评的伦理、新场域、话语转型、批评生态、传播、公共性、影响、有效性、研究方法与写作路径、价值引领等诸多方面。
1.媒介艺术批评理论研究。冉华认为,“媒介生长论”意味着文化思维模式、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的新变,在“媒介生长论”的论述框架内获得“伦理转向”的新媒介文艺批评是一种在场的、过渡性的、历史性的实践现象。钟舒以媒介学为视角研究新媒体艺术批评,将媒介作为一种批评介入的视野,考察媒介化观看与交往对艺术范式的影响,探讨媒介化研究为新媒体艺术批评提供的启示。倪晓文阐释了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和“媒介技术批判”三大核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揭示其对当前媒介生态治理和建构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2.媒介与艺术批评变化关系研究。李震论述了媒介自身的突变及其引发的文艺批评属性变异。他指出,在媒介哲学本体化的过程中,文艺批评属性由学术论坛变异为公众舆论场,表现出公众性、话题性、对话性和多元性特征。新兴公共领域由于公共性缺位而批评乱象丛生,应在学术和实践层面进行重构。作者基于媒介本体变化,探讨了文艺批评的属性变化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化时代文艺批评公共性重建的基本原则,凸显了学理性。朱其结合自身经历描述和分析了网站聊天室、微博、微信群、Zoom(多人手机云视频会议软件)和腾讯视频会议等社交媒体的变化,指出媒介的“转场”意味着艺术评论、公共讨论的功能变迁和拓展。这种基于个人经验而进行的学理探讨避免了学院化话语的疏离,与张颖的“知觉话语”颇有呼应之感。
3.媒介艺术批评的形态、传播与生态研究。张慧瑜探讨了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媒介形态、社会治理与传播机制,认为在数字时代应充分发挥数字媒介的主体赋权功能,形成良性的、社会参与的公共媒介空间。宋刚对“微时代”自发批评的历史、特征和功能进行了阐述,主张发挥自发批评的在场性,规避其负面影响,处理好自发批评和其他批评类型的关系,以此构筑当下良好的有机文艺批评生态。崔晓《媒介融合时代网络文艺与艺术批评论稿》多维度探究了媒介与艺术批评问题,对网络文艺和艺术批评从文艺本体、叙事策略、传播受众、融媒跨屏、观众心理、文本改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步入正轨的艺术学理论在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颇有后来居上之势,在总结百年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特性、推进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完善学科架构、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及扩展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维度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创新,又有思想的纵深发展。艺术史研究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者深刻认识到艺术史研究的复杂性,在尝试厘清艺术史边界与范围的同时,力图在宏观的史学视野中建构艺术史学。研究者对西方艺术史尤为关注,既有学术史研究论著,又有大量的译介性成果,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神经艺术史、数字艺术史等成为研究热点。艺术史文献整理在2021年度成果喜人。艺术批评研究取得突破,但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拓展之处:其一,立足中国视域的研究整体不足,尤其是古代研究偏少;其二,中西比较研究较少,缺乏深度和广度;其三,艺术批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面对学科定位、自身建构、中西资源运用、数字与人工智能时代冲击等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切实回应;其四,对现实问题的探究需立足实际,视野开阔,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研究路径。
总而言之,2021年度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既有传统理论的深化,又有现实新问题的探讨,既有宏观视域的立体审视,又有具体文本、人物和问题的深入剖析,凸显出艺术学人的问题意识、理论学养、现实情怀和学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