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杨 杜常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明确为“十四五”时期推进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习主席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认为整体论、协同论、开放论是系统观念指导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对加强和巩固军队党的建设起到方法论指引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中的整体论,把整体的效益和功能作为根本归宿和出发点。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层次和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整体处于支配地位,要素不能凌驾于整体之上。
系统整体之于构成要素起统领作用,要素不能脱离体系而孤立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大于局部,整体决定局部。毛泽东指出,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个道理。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贯彻这一基本方略,规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独立的、直接的、全面的领导,体现在党对军队全局方方面面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党领导人民军队一整套制度的总和,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证,要充分发挥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的统领作用。党对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装备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和政法工作领导的法规制度,都是这个制度体系的组成要素,也是整体推进党对军队全部工作实施领导的有机构成,都不能脱离体系而孤立发展。
关键要素之于系统整体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维持系统整体的形态、特征、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旦轻视甚至忽略这些事关全局的关键局部,轻则成为系统整体功能的短板弱项,重则导致整个系统崩溃瓦解。回顾党的建设史,整个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非系统不平稳发展。革命战争年代,从“左”、右倾错误,到机会主义问题,再到军阀主义倾向,除客观原因外,在方法论指导上同样出了问题,主要是缺乏系统观念。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特殊性,各部队依托根据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分割一方,远离中央,军队党的建设各抓各管,不成体系。在这种不平衡不稳固的情况下,党内一旦出现政治路线斗争,局部问题就会演化为全局问题,甚至有亡党亡军的危险。张国焘分裂党叛党、王明不服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等问题,都是过分突出局部,忽略系统整体。直至延安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局部服从全局这个道理,就是坚持系统观念来处理党的建设问题。整风运动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对党的建设有全面加强。通过审查党员成分、加强党内教育、坚持集中领导、破除山头势力、强化党管干部、厉行党的纪律等形成一整套切实有效巩固和加强党的措施。正如刘少奇所讲,“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苏共从1946年把“红军”改为“苏联武装力量”开始,逐渐放松党对军队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削弱了军队党的建设,造成解体时苏军无所作为。新时代,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这六个方面在军队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缺一不可,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统筹。强固军队党的建设,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覆盖、要素齐全,涵盖军队各个领域,贯穿备战、建设、改革全部过程,没有真空地带,没有模糊空间。
坚持系统观念中的协同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系统结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来协调。结构合理,则能协同各方要素与有利条件,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带动构成要素性能提升,推进系统整体目标实现。
同一复杂系统的内在联系,是错综交织甚至千变万化的。这些结构关系绝非均质,有的发挥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规定系统内在矛盾关系发展。作为普遍存在和终极原因的“相互作用”正是辩证法所谓的“矛盾”。有的矛盾关系规定着系统整体与其他矛盾关系的发展。毛泽东曾说,“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善于抓住军队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更要善于抓住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努力寻求实现系统整体效能的最佳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指明军队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的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同时,协调好其他矛盾关系,以整体支撑重点突破。军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加强军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聚焦备战打仗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其中,政治建设是根本,思想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支撑,作风建设是主题,纪律建设是保障,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反腐败斗争是政治任务,备战打仗是落脚点出发点。每一项建设都是极端重要的子系统,必须协调推进。
从系统演化形态概观,本质是矛盾运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呈现为系统的涨落波动。不同时空条件下,不同状态的波动对军队党的建设推动作用不同。秋收起义部队在极其险恶外部环境压迫下,三湾改编首创“支部建在连上”,保证红军生存发展。当前,平稳波动往往能够推动军队党的建设进步发展,剧烈波动可能对军队党的建设有严重危害。敌对势力利用社会变革、军队改革的波动期,对我军党组织体系实施攻击和破坏。西方敌对势力污蔑我军是党的私军私产,甚至调查军队党员身份,企图将中国人民、人民军队和共产党剥离开,把党内“四个不纯”“七个弱化”等问题无限放大恶意批评,对我展开全面攻击,暴露出攻击和破坏我军党的建设的险恶意图。应在加深对系统演化趋势认知的基础上,有预见性地采取相应协调措施主动干涉系统的涨落进程,确保军队党组织体系整体稳固。注重建立党组织与党员生死相依的紧密联系,确保党员对组织的高度信任和依赖。实现军队指挥管理体制、作战力量编成与党组织体系完全融合,打通党领导作战与指挥员指挥作战的堵点,加快组织领导反应速度,强固各级党组织对备战打仗保证能力,推进党组织体系实现平战一体、动态平衡、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中的开放论,必须着眼于系统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开放循环,实现有益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保证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封闭系统即切断系统自身与外部环境交换传递,终将走向无序、沉寂直至解体。
开放性是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军队党的建设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从党创立人民军队开始,就汲取苏联红军开展党的建设的经验,结合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实际,不断丰富发展,从支部建在团上到支部建在连上,从党代表制到政治委员制,从遵义会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到军委主席负责制,从民主集中制到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等。党领导人民军队实现一个个伟大创造的背后是我党我军始终坚持博采众长、开放包容的系统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军队党的组织体制发生深刻变化,把军委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军委政治工作部、纪委、政法委“一枝开三叶”,设立战区委员会、设置联合党支部,等等,无不体现出军队党的建设在继承创新中发展突破。要与组织形态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与备战打仗主责主业相衔接,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立足最残酷的战争环境,瞄准最先进的军事力量,确保战区体系内党组织领导链路有效运转和旅营作战部队党组织具备抗打击抗摧毁能力。以创新来巩固,以发展来加强。
开放仅是系统演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并不意味着开放必然导致发展。恰恰相反,许多系统在开放中没有发展起来,走向了崩溃。究其原因,系统从外部环境引入了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军队党的建设作为一个创新发展的系统引入有益的世界政党组织领导经验、军事强国军官管理方式等,但同样会输入危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风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军这次改革评论谨慎,这是对我军改革乐见其成吗?答案显然不是。他们希望中国军队改革尽可能模仿西方军事制度,尤其在领导体制上最好全盘西化,就能打开这支“难以撼动的革命化军队”的一个缝隙,实现蚁穴毁堤的目的。对此,必须高度警惕并重点防范。
提出系统观念在党的中央全会上是第一次,是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重要科学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局,要以系统观念来思考和筹划,推动军队党的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