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屈云艳,熊周璇,高 梅,张婷婷,曲蒙蒙,余海滨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续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阻塞、结构重塑、肺泡结构改变[1],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和劳力性呼吸困难[2],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3]。COPD患者急性加重和肺功能加速下降、住院、再入院和死亡风险增加,导致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4]。COPD的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症状并降低未来发生恶化、疾病进展和死亡等事件的风险[5]。尽管近几十年来制定了各种治疗策略,但目前西医低流量吸氧、祛痰、抗感染、解痉平喘的治疗方法仅侧重于缓解症状,逆转肺功能恶化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非常有限[3],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及不良反应,患者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有效的COPD治疗药物。现代药理学认为,中药成分中有改善肺功能、保护呼吸系统、抗炎杀菌等功效[6],在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缓解呼吸肌疲劳、提高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7-8]。中西医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住院患者大多病情复杂,西药治疗有其标准化流程,但临床中药处方多样,因此探寻中药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对临床治疗及日后新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真实世界数据是指收集患者真实临床环境中的数据资料,是区别 “特定的临床研究场景”下产生的数据。在对临床药物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时,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应用效果的评价证据[9]。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COPD的基地建设单位,全国COPD中医诊疗中心;医院COPD患者资源丰富,病历记录详细可靠,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满足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需求。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真实病例,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分析中药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及候选中药新药筛选提供依据。
1.1资料来源 全部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1年1月1日—2021年6月1日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且被诊断为COPD的患者“健康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的数据信息,提取呼吸科住院病例,共收集8 728份。
1.2病例筛选 ①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西医诊断为COPD的病例,姓名、性别、年龄、中西医诊断、证型、中药饮片名称等信息记录完整;②排除死亡的患者;共纳入8 456份。
1.3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信息科将HIS系统中的数据导出,收集COPD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中西医诊断名、饮片名称等诊疗信息,参照《中药学》[10]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1]对纳入病例涉及的中药药名、药性、药味、归经、分类等进行规范化处理,药名规范化处理:如“苏子”统一为“紫苏子”,“清半夏”“法半夏”统一为“半夏”,“蜜紫菀”统一为“紫菀”;药性规范化处理:如大热统一为热;药味规范化处理:味甘苦拆分为味甘、味苦;归经规范化处理:肺脾经拆分为肺经、脾经;中药分类规范化处理:“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统一为“补虚药”;最终以规范化后的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
1.4数据挖掘分析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对高频药物、药性、药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核心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因子分析,从而分析研究中药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
2.1纳入病例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8 456例服用中药治疗的COPD患者,其中男6 141例,中位年龄69岁;女2 315例,中位年龄67岁;男∶女=2.65∶1;好发年龄段在61~80岁。
2.2中药频数分析 共涉及中药465味,总计药物使用频次213 654次,其中高频中药32味(频数≥2 000次),累计频次114 433次,占总频次的53.6%,排名前5位的中药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川贝母、半夏、陈皮、茯苓、白术。见表1。
表1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频(频次≥2 000次)中药
2.3中药功效分类 对465味中药功效进行分类,排名前10位的中药总累计频率达92.07%,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平肝熄风药、化湿药。见表2。
表2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功效分类情况
2.4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特点分析 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对治疗COPD中药高频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特点分析得到: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类,每味中药仅具有1种药性,累计药物频次114 433次,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见图1。药味分为苦、甘、辛、咸、酸、淡、涩七类,每味中药可具有多种药味,累计药物频次174 344次,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苦、甘、辛、淡、咸、酸。见图2。归经分为肺、脾、胃、心、大肠、肝、膀胱、肾、胆、小肠、心包、三焦十二类,每味中药可归于多条经,累计药物频次21 877次,前五名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胃、心、大肠经。见图3。中医临床治疗COPD处方用药以温、平、寒之性为主,甘、苦、辛药味为多;归经则以肺经为主,其次分别为脾经、胃经。
2.5高频药物功效分类统计分析 32味高频中药功效统计结果示,中药治疗COPD临床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见表3。
表3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数≥2 000次的32味中药类别
2.6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的Apriori 算法对频次≥2 000的32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将最小支持度设置为35%后,最小置信度设置85%,最大前项数设置为2,共得到11项关联规则,11组关联规则增益>1,即均为有效规则。见表4。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治疗COPD整体使用中药的关联网络,点的大小代表中药频数,线条的粗细和颜色的深浅与药物之间相关性的强弱有关,线条越粗、颜色越深,则药物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强。共得到19味中药的关联网络图(见图4)。其中川贝母与半夏、陈皮、茯苓、苦杏仁、白术,半夏与陈皮、川贝母,陈皮与川贝母、半夏,茯苓与川贝母、半夏等药物之间关联紧密。
表4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2.7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频次≥2 000的32味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 KMO值为0.654(>0.5),提示数据间的相关性较强,Bartlett 球形检验P<0.001,说明变量之间不独立,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获得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提取因子载荷系数≥0.4的中药变量组成公因子,共得到10个公因子,记作 F1、 F2……F10。见图5及表5。
表5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频药物公因子信息
2.8聚类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上述高频中药(频数≥2 000)进行聚类分析,度量区间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通过Ward方法构建树状聚类,选取组间联接的聚类方法,获得树状图(见图6),在相对距离20处进行截取,可将中药大致分为11类,记作 C1、C2……C11,见表6。
表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树状图药组提取
COPD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喘脱”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载:“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为肺胀之名首次出现之处。中医认为,COPD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不调,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淤血相互影响所致。此病多属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载:“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其本虚是指患者的肺、脾、肾、心亏虚,其标实是指患者存在痰浊、水饮、血瘀。近年来,中医药在COPD临床治疗中展现出独有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气道黏蛋白高分泌[12],使肺部炎症因子降低,肺部功能得以改善,携氧能力提高[13],从而使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咳”“痰”“喘”症状减轻,运动耐力提高和肺功能衰减延缓,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14-16]。因此,本研究以临床真实数据为依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临床治疗COPD的方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用药提供更多参考。
3.1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本研究共涉及中药465味,功效分类主要是化痰止咳平喘药,包括川贝母、半夏、苦杏仁、紫苏子、款冬花、紫苑、桑白皮、葶苈子等,其次为补虚药,如白术、甘草、黄芪、太子参、麦冬、山药、党参等;利水渗湿药,如茯苓、薏苡仁,此外还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等。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临床常用药物的功效多集中于补肺健脾、清泻肺热、燥湿化痰、活血化瘀、降气平喘等,这也与COPD“虚痰水瘀”的病机相符合。
3.2高频药物、药性、药味、归经情况 高频药物共32味,以性温、微寒,味苦、甘、辛,归肺、脾、胃经的药物为主。前5位中药由高到低依次是川贝母、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用药频次最高的单味中药为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川贝母含川贝碱等生物碱性成分,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抗菌等功效[17]。
高频药物药性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COPD为本虚标实之证,《素问·通评虚实论》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可辨别疾病性质,反映邪正的盛衰。虚证多由于年老体虚,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日久使体内正气不足、脏腑亏损严重所产生的证候宜用温药补之;实证为体内邪气过盛所产生的证候宜用寒药攻之,COPD的邪气主要为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及厨房油烟。中医认为烟为辛热秽浊之物,能助湿生热,故多选用清热泻火、润燥化痰等作用的寒性药物。但在临床的辨证施治过程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之间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随证治之。
高频药物药味以苦味为主,甘、辛味次之,药味对五脏有重要的滋养作用,COPD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苦能泻能燥,甘能补能缓能和,辛能散能行,临床上可达到功补兼施的效果。
高频药物归经主要为肺、脾、胃、心、大肠,与该病病位相符合。邪气壅肺,肺气宣降不利,久则肺虚;肺脾同病,脾为肺之母,日久脾失健运,致肺脾俱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会致疾病预后不佳。肺朝百脉,可助心行血脉,肺虚日久,治节失调,可致心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使大肠失润,燥屎内结。因此,COPD临床治疗中应追其本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且要注意脾胃的调护。
3.3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情况 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条关联规则,其中置信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川贝母→麻黄+苦杏仁、川贝母→桑白皮、川贝母→麻黄、川贝母→紫苏子+半夏、川贝母→苦杏仁+半夏、川贝母→苦杏仁+陈皮、川贝母→紫菀、川贝母→紫苏子+茯苓、川贝母→苦杏仁、川贝母→紫苏子、川贝母→太子参。川贝母、麻黄、苦杏仁、桑白皮、紫苏、半夏这6味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配伍出现,临床辨证施治体现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之法,为COPD的基本治法。通过关联网络图可以直观看出,关联性高的19味中药为川贝母、太子参、地龙、厚朴、半夏、五味子、黄芪、黄芩、麻黄、麦冬、陈皮、茯苓、苦杏仁、紫菀、紫苏子、白术、甘草、款冬花、桑白皮。通过对19味中药分析可发现为六君子汤合桑白皮汤加减。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方以甘温和缓之品补脾,脾为肺之母,则可达到肺脾双补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六君子汤可以通过调节磷酸酶的活性、延缓细胞凋亡、抗病毒感染,从而间接达到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的作用[18-20]。桑白皮汤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经热深,喘嗽痰多者,方以微寒的清热化痰药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白皮汤具有抗炎平喘、镇咳祛痰、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等作用,从而改善COPD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改善感染指标[21-22]。
3.4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情况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F1为桔梗、百部、苦杏仁、川贝母(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因子F2为半夏、陈皮(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理气药),因子F3为款冬花、紫菀、地龙、蝉蜕(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因子F4为山药、甘草、白术(补虚药、补虚药、补虚药),因子F5为五味子、麦冬、太子参、黄芪(收涩药、补虚药、补虚药、补虚药),因子 F6 为丹参、川芎、当归(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 因子F7厚朴、砂仁、薏苡仁(化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因子 F8 为紫苏子、葶苈子(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因子F9为桑白皮、黄芩(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因子F10为鸡内金、麦芽(消食药、消食药)。在COPD的治疗中,主要以化痰止咳平喘药和补虚药为主,常与理气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配伍。
聚类分析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之间很大程度上相似。聚类分析结果发现:C1中药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效,C2中药功效为清泻肺热、化痰平喘,C3中药功效为疏风解表、止咳平喘,C1、C2、C3与F1+F3+F9药物组成相似,为桑白皮汤药物组方加减,有清肺泄热、降逆平喘之功效,临床可用于COPD痰热壅肺证[23]的治疗。C5中药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C6中药功效为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C8中药功效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C9中药功效为补气健脾、燥湿利水,C11中药功效为益气健脾、生津润肺,C5、C6、C8、C9、C11与F2+F4+F5+F6的药物组成成分相似,为六君子汤组方加减,有补肺健脾、降气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临床COPD肺脾气虚兼血瘀证[23]的治疗。C4为紫苏子、葶苈子,C5为半夏、陈皮,C7为薏苡仁、砂仁、厚朴,C4、C5、C7中药均有燥湿化痰, 宣降肺气的功效,也体现了水饮与COPD患者病因之间的关联性。C10为消食药与F1药物相同。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对比可以进行看出,两者分类药物可以相互对应,也提示真实世界COPD的治疗遵循一定的规律。
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研究药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找出临床治疗COPD 整体药物的组方规律和常用配伍。综上所述,临床治疗COPD常用中药药性为温、平、寒,药味为甘、苦、辛味,归肺、脾、胃经。COPD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随证治之”的原则,选用补肺健脾、清泻肺热、燥湿化痰、活血化瘀、降气平喘功效的药物,体现了COPD“虚痰水瘀”的病理因素。通过不同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均发现临床关联性强的高频中药为六君子汤合桑白皮汤加减,主治肺脾气虚、痰热壅肺证,提示该证型为COPD高发病人群。临床针对该人群研发中药新药、中成药,可以使COPD患者获益。中成药相较于传统中药饮片服用更方便、价格更低廉,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期望能为COPD的治疗及中药新药、中成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