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2022-11-05 07:28魏章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内热骨性活动度

魏章龙

415000 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疼痛脊柱科,湖南常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复杂的外周关节慢性骨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对象为中老年人,影像学表现为骨赘形成、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或者致残[1]。造成骨性关节炎的原因较多,例如年龄和其他原因导致无菌、慢性关节软骨等,退行性变化主要是关节囊、滑膜、关节边缘愈合组织形成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疾病症状以疼痛、肿胀为主,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疗法、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疗法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非甾体药物,但是常规治疗方式的疗效并不显著。研究发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内热针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本研究分析内热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男31 例,女27 例;年龄49~78 岁,平均(63.59±3.39)岁;病程3~6 个月,平均(4.58±0.87)个月;文化程度:小学15 例,初中29 例,高中11 例,高中以上3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8 例;年龄50~77 岁,平均(63.52±3.73)岁;病程3~6 个月,平均(4.54±0.83)个月;文化程度:小学14 例,初中28 例,高中12例,高中以上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通过X 线检查发现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关节缘骨赘形成,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病情标准参考《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

排除标准:①全身感染性疾病、关节创伤史者;②关节局部化脓、感染、破损者;③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者;④认知及精神功能障碍者。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所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生产厂家:沈阳药大雷允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046)、氨基酸葡萄糖胶囊(生产厂家:永信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008)与普瑞酮胶囊(生产厂家:卫材株式会社川岛工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30052)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用药剂量为0.1 g/次,1 次/d;氨基酸葡萄糖胶囊的用药剂量是480 mg/次,3 次/d,持续治疗6 周;普瑞酮胶囊用药剂量是50 mg/次,3次/d,持续治疗6周。

研究组实施内热针治疗,依据患者查体结果分为3 次治疗。第1 次针对髌骨下缘周围治疗,紧贴髌骨下缘周围布点,呈弧形排列,在此弧形下方相聚2 cm处,做平行的第2条弧线,每条线约6~8点,以碘伏消毒后选用直径0.7 mm的3号内热针,垂直进针,经皮肤、皮下、髌韧带、内外支持带、髌下脂肪垫,直达膝关节骨面,针柄连接加热端,42℃恒温加热,时间20 min,治疗结束后期,拔出内热针,局部按压止血3 min,应用络合碘消毒1次。第2次针对膝关节内侧区域治疗,布点在膝关节内侧肌肉韧带附着点,以记号笔标记,常规消毒后,针尖斜向前下方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方向进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面,治疗方法同上。第3次对腘窝周围进行治疗,布点在膝关节后侧,股骨髁上方,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处,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股骨内外侧髁骨面骨面,治疗方法同上。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治疗效果:根据《实用骨科学》《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内容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3]。a.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疼痛明显,对生活存在影响;b.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疼痛缓解,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c.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对于日常生活无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情况。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骨性关节炎指数与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膝关节疼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析,膝关节功能应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分析,骨性关节炎指数应用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分析,膝关节活动度通过患侧膝关节主动伸直和屈曲的角度差值分析。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VAS、Lysholm、WOMAC 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nVAS(分)Lysholm(分)WOMAC(分)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58 7.06±1.322.15±0.35 22.67±7.6885.78±11.09 75.68±20.16 19.26±5.3864.38°±10.76° 129.65°±17.67°对照组 58 7.09±1.282.52±0.31 22.65±7.6180.69±11.53 75.42±20.72 21.42±5.0264.26°±10.67° 118.62°±18.92°t 0.1246.0260.0142.4230.0682.2350.5623.244 P 0.90100.9880.0170.9450.0270.5740.001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膝关节疾病,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生人群,常伴随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游离体病变等[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病等,主要症状为活动受限、膝关节僵硬、疼痛等,对于日常生活存在严重影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5]。目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措施为缓解疾病症状、应用关节软骨保护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机制作用获得了新进展。

双氯芬酸钠、氨基葡糖糖和普瑞酮胶囊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脂氧酶,能够显著缓解疾病症状,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6]。

中医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纳入“骨痹”“痹证”范畴,标为血瘀痰凝和痹阻经络,本为肝肾亏虚[7]。内热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式,通过内热针治疗,可发挥柔筋、舒筋等作用,通过对于针体进行加热,保证热力均匀地传导在病变部位中,具有温热性刺激,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清除无菌性炎症,修复痉挛变形的肌肉组织,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提高[8]。内热针疗法结合了热疗与传统针灸的效果,持续温热可实现温经通络的效果,具有行气活血、改善代谢的效果,可显著降低神经兴奋性,进而产生镇痛效果[9]。内热针疗法可实现“以针代刀”的效果,以人体组织解剖学为基础,对于软组织密集部位实施治疗,可显著缓解肌肉痉挛、疼痛情况,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VAS、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 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与张智等[10]研究中的数据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证实内热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内热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理想的价值,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与骨性关节炎指数,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内热骨性活动度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内热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冷内热的荒诞与苦痛:地域空间的炼金术——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解读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