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明,梁志红,范静,刘春萌,朱晓虹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 054000)
美育课程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根据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政策导向为高职开展美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文科”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的“先手棋”,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新文科”背景下的美育课程是指在传统文科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重构与组合,打破学科界限,以多样化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方式,引导学生建构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在掌握基础人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激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形成健康品格,为学生未来在职场中更好地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匠心演绎与创新呈现是铸就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根基。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几千年历程中,在天文、水利、冶金、建筑、纺织、制瓷等行业领域都有着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营造法式》《梓人遗制》《考工记》等中华传统典籍中包含着大量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审美,中国古人拥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然而目前大多数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受限于中学时代文史知识的欠缺,对人文类课程重视不足,因此往往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基本了解和认知,因此在高职美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中国古代美学、哲学为基础,以实际案例为线索,以经典文献为依据,向学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打下基础,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筑牢文化根基[2]。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场景可能不局限于国内,广阔的国际视野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目前工科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看,学生文化能力不足反而导致过度“自信”倾向的产生。学生往往因对外国文化了解不多、外语成绩欠佳,又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数理化”应试思维固化,缺乏对人文知识的关注和学习,认为人文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因此缺乏跨时空、跨文化、跨国界的思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当中,未来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还需要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国际化视野作为支撑,因此在美育课程内容构建过程中,需要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融通中外文化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传统高职美育课程往往以艺术理论、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职业场景、专业思维渗透较少,理论性强,无论是网络课堂还是实体课堂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文科”的背景之下,高职美育课程内容中应当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文科、理科、工科内容,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将专业知识与美育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现职业之美、工艺之美、科技之美、创新之美等内容,让学生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为其创新能力发展注入活力。
美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主要“阵地”,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一门重要课程。美育通过展现人文精神之美、职业之美、工艺之美、科技之美、创新之美、工匠精神之美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以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独立健全人格,为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文科”背景下,为了提升育人效果,高职美育课程首先要在课程内部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以往的文化艺术知识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其次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构建美育“主线”课程(必选课)和“专业+美育”“辅线”课程(选修课)的新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场景,构建有针对性的美育提升课程,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建筑之美”课程,立足美育课程中“造型艺术”模块,融合中国古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道技合一、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形成积极的职业身份认知。最后,要利用美育课程德育优势,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灵活的开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
首先,要根据职业场景及学生需求的不同构建特色化的课程群,实现“专业+美育”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职业场景的不同,设计特色化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例如为建筑类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园林之美”课程,以提升审美能力,拓展专业思路为导向,为学生打开专业创新之门;为装备制造类专业开设“工艺美学”课程,通过了解古今中外典型工艺美学原理以理解经典作品,培植工匠精神;为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中外民俗”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助力其养成跨文化视野。“专业+美育”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拓宽专业视野。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提前形成职业认知,通过健康审美观的培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其次,以灵活化的开课方式打造师生交流平台。告别传统教室的限制,以丰富多彩的开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将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如表1所示)。利用网络课堂优势,打破传统课堂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将美育课程中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在网络平台上直观展示给学生。通过若干次线下指导保证学生学习进度及学习质量。通过讲座形式在纵向深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美育相关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座谈(“美育教师+专业课教师”“教师+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等)制造交叉学科中碰撞出的知识亮点,监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兴趣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如展演、小型竞赛,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多样化的开课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育人效果。
表1 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
最后,开发活页式教材,保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美育“主线”课程(必选课)和“专业+美育”“辅线”课程(选修课)的新模式还需要灵活的教材作为支撑,除了传统的美育教材之外,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学情变化、专业差异开发品种多样的活页式教材。活页教材从形式上来讲,可以不再局限于纸质实体教材,也可以基于网课平台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制作组织活页式教材,打破实体、虚拟的界限,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辅助材料。活页教材创作从主体来讲,不局限于教师本人,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课题组”形式完成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实际学情、了解学生的关注视角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实现教材的动态化调整。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职业教育要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从工科高职院校的实际学情来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理论学习兴趣不足,这就对美育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美育课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减少理论讲授时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转变。
美育课程区别于其他理论课程,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在艺术的浸润中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在理论学习环节中,避免“做题”这种单一枯燥的学生参与形式,在网课资源建设中,在授课教师指导下,教师要给学生分配相应章节,鼓励学生结成小组,完成相关内容的整合、案例的搜集整理等工作。在讲座和座谈中,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并结合感兴趣的话题、以青年人的视角开展讲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理论知识[3]。在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抓住学生兴趣点,结合时事热点,寻找美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开展引导教育。在活动组织策划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担任总策划、总导演、策展人、编剧、演员等角色。在从理论学习到美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要打造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增强学生体验感。
加强高校美育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配好美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美育相关实践场所和展陈空间,除了文件中罗列的大型艺术场馆外,可围绕“书法”“音乐”“舞蹈”“茶艺”等主题开设小型美育实践场所,不仅能够满足美育授课需求,打破时间限制,让学生随时体验与实践,而且也可作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场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就展陈空间而言,除了展示艺术作品之外,也可以展示学生的实训成果,如产品零件、设计图纸、工业产品等,让不同专业学生直观感受“技艺之美”和“劳动之美”。展陈空间还可以改造成学生戏剧、音乐排练场所、小型音乐厅等,成为多功能美育场所。
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相对成熟的学生群体,为美育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高职学生社团现状来看,往往活动效果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美育课程将有效整合学生社团活动,激活学生对艺术的立体认知和想象。例如在构建“端午节”活动时,可以由音乐社团、朗诵社团共同呈现屈原作品朗诵,由书法社团呈现屈原名句的多字体书法展示,由汉服社团展示端午节的节庆仪俗,由文学社来设计屈原主题戏剧改编,由戏剧社团演出改编剧本。最终以文字、视频、演出多种形式留存实际成果,作为全体学生了解“端午节”和屈原的“教材”,实现美育实践活动的良性循环。活动中要以美育课程教学团队为指导,以学生社团为引领,不仅形成了多个艺术门类的立体呈现,而且也实现了学生参与者的美育实践。
总之,高职美育课程要从实际学情出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新文科背景下对美育课程的构建、课程群开发、课堂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应当打破文理科界限,打破艺术门类界限,在跨界与整合中寻求专业和美育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实际学情要求美育应当注重实践,在美育全过程实践中,要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人文素养的本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