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李贵
浙江省温州市钱勇体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钱勇名师工作室”)由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钱勇老师主持。笔者有幸于2016年成为钱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近6年来,笔者从“工作室学员”变为“工作室助理”,从“参与学习”到“协同策划”;工作室由“市级工作室”成长为“省级工作室”,从“个人学习”到“辐射他人”。特别是钱勇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工作室学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感受颇深,特此结合学习经历,谈谈“理念导行,‘四力’提升”策略(图1)。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工作室学员的要求是专业上求上进,因此“阅读”成为学员的必修课。钱勇名师工作室将阅读作为特色项目,采用多元阅读的方式,激活体育教师精神的原动力。
图1 “理念导行,四力提升”策略模型图
为了激励学员养成阅读的习惯,工作室以“阅读札记”为载体,让大家记录阅读的收获和体会。阅读札记的文体包括文章出处、精句摘抄、理解转述、案例分析、应用拓展五个部分。“案例分析”和“应用拓展”部分是将文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每个学期工作室都会发几本必读书目给学员。例如本学期下发了《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指导》《项目化学习设计》《中小学体育(排球)教学设计与示例》等书籍,要求学员每月专题读一本。同时,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重“活动”而轻“阅读”的现象,工作室通过“任务型阅读”“主题型阅读”“兴趣型阅读”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钱勇老师常常会说:“每天改变一点点,争取一点点改变,但将来改变的绝不是一点点。”这句话也是学员相互勉励坚持阅读的动力。学员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实践困惑的答案,可以在“阅读”中研究教学实践的问题,也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习生活的情趣。
工作室经常会采取“拆读”和“共读”的方式,分工阅读某一本书。这种形式既有合作,又有交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1月工作室举行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论》阅读交流活动。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的专著,它围绕体育课程教育的价值、教学设计和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可以说是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专著。“共读”这本书后,在分享交流环节,工作室叶星老师和大家分享他的阅读经历,他说这本书特别难读,经常会读到不熟悉的概念,这个时候就要去查文献。最初他两个小时只能勉强看一页,后来慢慢地可以一个下午看3~4页。叶星老师总结了阅读要用四个“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刚开始看的时候大声读出来,然后边读边用笔记。这样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越来越用“心”,也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笔者认为,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读书,读好书,要学会真正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吸收书中精华为我所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常态课教学,这是体育教师真正的价值所在。当工作室需要承担公开课任务时,学员会积极接任务并参与讨论,潜心打磨。课堂是践行工作室理念的主阵地,努力呈现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可以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工作室会开展系统的课堂研磨活动,夯实教学实践力。
工作室追求的教学主张是“技体融合、品德无痕”。在课堂研磨中,知识技能目标上追求技术体能巧妙融合,在品德目标上追求无痕渗透。工作室团队研磨时会按照“导师解读讲授—团队感受理解—学员实战演练—团队交流研讨—学员内化提升”五个环节进行。从“导师解读讲授”到“学员内化提升”需要团队的共同参与,在讨论过程中还要做到“把自己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
“把自己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是指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设计练习方法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讨论问题时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是指要基于自己的学情和能力出发,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集体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这样的研磨过程,使思想相互碰撞,使观点相互交流和分享,进一步夯实了学员的教学实践力。
正是有了工作室的这种磨课氛围,无论是公开课、优质课,还是说课和试课,学员们都会寻求团队的力量。大家会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利用好任何可以把握的机会。比如,工作室学员陈教俊老师在2019年第5次工作室活动期间,邀请大家一起磨课。磨课场地从食堂餐厅换到酒店房间,磨课形式从说课变成模拟上课。钱勇老师常说,人一辈子上两节课,一节是为自己上,一节是为学生上。什么是为自己上?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这些是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上的课。那什么是为学生上呢?就是常态课中,真心真意,从学生视角出发,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工作室倡导的是将课堂研磨形成一个学习闭环,以工作室团队之力助学员转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达成“理解获取”直至“内化提升”,最终运用到自己的常态课,夯实教学实践力。
工作室理念文化倡导“人人参与、民主和谐、平等对话,共享教研智慧”。工作室非常注重学员之间的专业思维表达能力,通过专题研讨的方式,为学员搭建“共建、共创、共享、共进、共赢”的交流平台。
工作室活动的“专题研讨”一般有两种模式:工作室内部学员的专题交流和参与专家的讲座学习。工作室内部学员一般采用“主题确定·学员申报·观点报告·团队交流”的模式。参与专家的讲座学习,一般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着自己的实践思考去学习。这两种类型的专题研讨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现场”,可以促进学员间彼此分享专业知识、交换观点见解,从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由此提升了学员的专业学习能力。作为骨干教师,必须要具备这种专业学习力。钱勇老师一直强调“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相对的不同”。他要求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思辨意识,理性地看到教育现象。然后将学习后内化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让学生受益,让自己受益,让同伴受益。
学习力的具体表现是如何将他人优秀的经验做法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室常邀请贾齐教授作专题讲座,其观点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他认为体育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实生活中笔者确实对学优生特别是社团学生、训练队的学生关注比较多,其实那些能力不突出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体验学习的完整过程。因此,笔者逐渐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笔者三年前所任教的班级,有两名女生在体育课学习上属于学困生,具体表现在手脚不协调、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学习排球时,不敢触摸排球。如在学习排球“一对一垫球”练习时(第3次课),要求两人之间完成3次垫球。在讲解完练习方法和要求后,笔者巡回指导。在操场的角落里,看到了一幕令人感动的画面。原来这两名女生总是完成不了要求,导致她们原本搭档的同学也无法完成。最终,两名女生凑到了一块儿,她们知道教师在课上讲过“为了掌握正确的击球点和击球时机,可以采用垫固定球的方式,体会击球瞬间球的位置以及手臂触球的部位”,于是两人一组,一人辅助,一人垫球。她们这种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方式,正是工作室主张“品德无痕”的具体表现。
笔耕不辍,就要坚持不懈地写作,将实践的思考、教学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就像工作室标识里展现的“书”和“笔”,鼓励大家要勤于思考和写作,勇于交流与表达。文字的记录有助于培养学员专业思维的表达能力。
为了提升学员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员经常记录,给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留痕”。工作室每一位学员都要学习“活动报道”“学习体会”“阅读札记”“教学论文”等四种文稿的写作形式。第一,每次工作室活动会指定1~2名学员撰写活动报道,至少做到文体规范,较好地将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表达清楚。同时,还会邀请助理和学员协助修改把关。第二,每一次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求撰写一篇学习体会,要求能够抓住重点,将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说清楚。第三,完成阅读任务后,要求写一篇读书札记,将文中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摘录出来,同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尝试思考如何拓展运用。第四,每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围绕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成论文形式参加评比。
除了常规的活动报道、学习体会、阅读札记撰写,工作室还会组织体育教学论文交流活动。一年一次论文评审之前,工作室都会组织教学论文撰写的交流活动。钱勇老师多次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作《体育教学论文的写作及例析》专题培训。以今年为例,工作室将所有成员分成四组,分别由钱勇老师和三位助理作为导师,根据学员提交的论文提出修改建议,经过几轮修改后,专门组织线下指导交流活动。现场交流时,根据学员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使每一位学员都知道如何撰写体育教学论文。在论文指导过程中钱勇老师不停地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写得好,要先做得好;写好了以后,做得要更好”。正因为有这么用心的指导,参评的论文中有九成获得区、市级奖项。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成长的道路上,笔者非常庆幸能够成为钱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在此,感谢学习路上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特别要感恩精心组织、悉心指导的钱勇老师。正如钱老师说的:“前方如‘跨栏比赛’之跑道,还有一个又一个的高度等待着跨越。”在工作室文化理念下,相信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能走得更远,走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