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娜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的钢琴艺术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以李盖蒂为代表的几位西方现代主义作曲家创作的钢琴练习曲轰动了当时的国际乐坛。其中,钢琴练习曲《悬而未决》就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也是李盖蒂所有钢琴练习曲系列中长度较短、篇幅较小的作品。对于钢琴练习者而言,李盖蒂的《悬而未决》 作品中的曲目包含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弹奏方式与技艺,其不仅超出了常规的演奏方式,更在曲调中加入了一些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元素,使整个音乐表现较为独特与鲜明。由于《悬而未决》的曲调与音乐形式特点影响,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演奏方法极为独特与超脱寻常,进一步对他的钢琴练习曲演奏方法进行研究,是正确理解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技艺与特点的现实需要。本文将以钢琴曲《悬而未决》 为例,分析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风格形成根源,一步步探析他的钢琴练习曲演奏技巧与方法,从而推动我国音乐领域的创作与发展。
钢琴艺术诞生于西方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钢琴演奏作为一门音乐技艺就不断被音乐者所重视与创新,很多音乐家着力于钢琴演奏形式的创新与推翻。尤其是以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为代表的音乐大师,他们推动了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与形成,率先创立了钢琴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及曲式的原则与范例,夯实了德奥音乐的核心地位与根基。但是,随着西方钢琴练习曲的发展,以李盖蒂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家开始将钢琴创作从欧洲大陆转移到非洲大陆,李盖蒂在非洲大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深入非洲本土生活,从本土生活中寻找钢琴练习曲创作的源泉与演奏思想,从而推动了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演奏风格的形成,使得各种钢琴练习曲在主体上有着鲜明的曲式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辩证统一特征、内容上有着传统音乐感与现代元素交融的风格特点、演奏方式上有着听觉与错觉交互且灵活多变的特征。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与欧洲大陆的钢琴练习曲相比,它在演绎风格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尤其是在曲调结构方面,他抛弃了以往曲式结构中的框架原则,彻底瓦解传统的曲式结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钢琴音乐形态。另外,从19 世纪中叶开始,钢琴的表现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演奏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很多钢琴艺术家的练习曲特点逐渐显现出来。在浩如烟海的钢琴音乐文献中,有许多非常优秀的练习曲,它们出自贝伦斯、贝尔蒂尼、海勒、莱施霍恩、孔空、雷库贝等一大批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或钢琴教师之手,这些作品蕴含的技术类型丰富、完整。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创作背景与很多钢琴艺术家有着本质性区别,同时,又得益于他深入非洲本土生活,因此,他在创作钢琴练习曲的过程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非洲音乐元素,更减少了原有音乐的机械性,其音乐表现性更强,对激发演奏者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灵性,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从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演奏特色、风格的形成根源上来讲,它与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更与李盖蒂在非洲大陆上的音乐创作经验及本土体验密切关联。
《悬而未决》作为李盖蒂的主要钢琴练习曲代表作,其在曲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辩证统一的风格特点。一方面,《悬而未决》的曲式难度在于它要求演奏者做到调性上的左右手分离,要求演奏者的双手在不同的调号与和声下同时进行演奏转换,并且时刻保持着左右手均能够精准按到指定键上,实现节奏的对称与非对称交互更迭。尤其是曲式变换时,在曲式结构上要求做到严格、均等的小节线划分。同时,又强调节奏形态的内部非对称性划分,最终实现曲式上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辩证统一,为听众营造出一种音律交互更迭的美感。另一方面,钢琴艺术界常见的钢琴练习曲演奏方法一般都是要求练习者手指快速跑动、三度、六度等双音以及双手快速八度等各种演奏形式的练习,而李盖蒂的《悬而未决》则改变了这一传统的练习形式要求,其强调钢琴练习者的左右手主次关系分析与掌握,如:当右手降D 大调时、左手为C 大调时,需要演奏者的左手跟随右手更迭转换。因此,这一演奏风格与手法特点,可以看到《悬而未决》的本身曲式讲究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辩证统一。
钢琴演奏本身是一种声音艺术,它与美术图案、歌唱、泥塑等一样,同样具有视觉、听觉、错觉等多种元素。尤其是听觉,它是钢琴演奏的第一要素,也是人们聆听钢琴韵律、音乐旋律的基本能力前提。李盖蒂作为西方钢琴演奏的创新者,它在非洲大陆上进行钢琴练习曲创作时,注意到了音乐听觉与错觉的辩证关系,他从非洲大陆民间音乐理念中的复节奏、复速度中得到启发,在钢琴练习曲演奏时,提出了一种听觉错觉的概念,并基于听觉错觉的概念,创作出一系列全新钢琴练习曲作品,而《悬而未决》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这一概念是轰动当时欧洲乐坛的主要理论成果。以《悬而未决》为例,由于作者加入了听觉与错觉的元素,因此,在节奏韵律上呈现出听觉、错觉交融的特征,这一奇妙的音律组合,使得钢琴演奏时各声部节奏型不断变换,实现了重音、轻音的规律性更迭。
纵观中国内地的钢琴教学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汤普森、拜厄、哈农、车尔尼、巴赫”的传统教材序列,且直至目前仍是主流。然而。随着钢琴教学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很多有识之士都发现这个序列已经非常僵化,甚至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因此,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作为一种具有现代型意义的钢琴音乐作品,不断被钢琴艺术界所重视。由于李盖蒂的《悬而未决》在曲式、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因此,钢琴练习者在以《悬而未决》为参考本进行钢琴演奏与练习时就需要注重钢琴曲式形态的辩证统一,注重左手与右手之间的协调转换。从《悬而未决》的演奏实践技巧上来看,本曲的挑战难度就在于它要求演奏者时刻注意左手与右手之间的灵活变换,使得整个音乐曲调具有规律性律动,但又不能相互混合影响。并且,从《悬而未决》的演奏特点上可以看出,李盖蒂旨在鼓励演奏者进行钢琴演奏的思维转换,突破以往的演奏习惯,着重训练演奏者的指法。因此,以《悬而未决》的演奏技巧获取相应的启示,演奏者进行钢琴练习时,需要明白《悬而未决》的曲式用意,强化自身左手与右手的协调变动,例如:按照《悬而未决》进行演奏时,演奏者可以先右手降D 大调,然后再左手操C 大调,如此进行节奏音律上的重复,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左手跟随右手规律性的转换。而在曲子的后半部分演奏时,左右手调性转换规律则反之,有意识地让右手跟着左手,如此不仅能够带领整个调式规律性的演奏训练,更可以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于黑键较多、记谱较复杂的部门。并且,从音乐本身来讲,采用该种训练模式也有利于钢琴音律的层次感构建与多彩和声的展开。
钢琴演奏时,虽然根据人们的感觉,音乐的表达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事实上它却可以划分出无数的细节,以致人们很难同时将所有的细节纳入音乐表现之中。此外,大多数的演奏者习惯笼统地听一部音乐作品,却很少注重它的细节,因此几乎无法在自己的演奏中听到音乐表现的细节,并加以控制。而李盖蒂的《悬而未决》就旨在强化弹奏者对复合节奏的把控,强调音乐内容调性的把握,在注重音乐整体表达的同时,关注到音律细节上的处理。例如:《悬而未决》的复合节奏训练中,四套三是指以十六分音符为基准单位,然后三个音一组加入重音或音符组合及变化。这种节奏通常会给人三连音的错觉。进行该部分练习时,首先,可以先每小节单独反复,单独练习时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重音可以省略。其次,每小节熟练后可以三小节循环;练习中要注意节拍位置、小节感,还是要以四拍、四小节的感觉去循环练习。最后,先慢速,熟练后逐渐提高速度,直至能下意识反应且能达到160 以上的反应速度。又如音节调性把控练习,可采用缓慢的练习方法,在本曲演奏时,注意音质、乐章的每一个细节连贯,注重乐曲层次感与和弦均衡、踏板方向感、音符的长度。尤其是在处理本曲的滑音时,注重左右手节奏的精准配合与连贯,在慢节奏、快节奏的交替变换中去感受钢琴音律的细节交替,实现在钢琴练习时对音节调性的细节把控。并且,由于李盖蒂的《悬而未决》强调听觉错觉,因此,也只有当演奏者处理好音乐整体与音乐细节时,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演奏音乐作品,并在原音乐基础上进行升华。此外,《悬而未决》演奏中十分讲究重音位置的处理,其阴郁的基调使练习曲具有小调的特性。像托卡塔一般的,几乎是在不断反复的左手音型与右手的和弦形成对比,在旋律节奏上呈现出轻快与凝重的交错感。因此,演奏钢琴曲《悬而未决》时,必须把常规节拍与逆行重音配合恰当,和弦方面,像是由和弦生出来一般,在高音部有弱起拍的旋律,当它一进来,旋律正好转慢,略有迟疑感,在流畅中有心神不宁的感觉。演奏者也只有处理好音乐作品的曲调与韵律,才能将钢琴作品中的艺术内涵演绎出来。
在李盖蒂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钢琴音乐的创作无疑占有突出地位,而在钢琴音乐中,练习曲无疑又是其重中之重。李盖蒂的《悬而未决》钢琴练习曲自发表之后,受到钢琴艺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该作品不仅总结与继承了传统钢琴艺术的优秀基因,更结合了现代化音乐理念进行钢琴演奏形式与曲调上的创新转变。当然,对于演奏这些练习曲的钢琴家来说,要想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关键在于对作者音乐演奏形式的处理与分析。因此,以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悬而未决》为例,在本曲的演奏与练习时,做好延音踏板的使用也是核心要点之一。目前,很多练习者进行钢琴演绎时,往往注重指法的弹奏,忽略了延音踏板,或者延音踏板与指法的节奏不契合,从而导致钢琴演奏技巧训练距离音乐作品的表达精神越来越远。并且,大部分人练琴五六个小时,其中一部分时间是手指在琴键上机械地运动着,而李盖蒂的《悬而未决》的弹奏训练要旨,就是在于强化人们对延音踏板的训练,真正运用到钢琴的每一个机械部门,实现演奏者与乐器的精神合一。以李盖蒂的《悬而未决》 演奏特点与技法获取启示,人们弹奏本曲时,可以重点训练常用的延音踏板,例如:常见的延音踏板一般分为直接踏板法、音后踏板法两种,而直接踏板法又称之为跟和弦根音法,演奏者进行踏板时,左手的第一个单音或和弦弹下去的同时,延音踏板也跟随着音律同步进行。音后踏板法即切分踏板法,旨在换和弦时左手的第一个音或和弦弹下去后,再迅速地把延音踏板踩下去。值得注意的是,《悬而未决》中的部分曲式强调重音的处理,因此,对此部分演奏时,应重点关注左手白键滑音与右手间的节奏联系,通过左右手之间的连续滑音转换与延音踏板合理介入,实现对音乐作品演绎的目的。
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悬而未决》尤为强调曲调的节奏快慢与形式处理,从《悬而未决》的内容上来讲,曲调内容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传统音乐元素,更涵盖了大量的现代性音乐元素,因此,当演奏者弹奏《悬而未决》时,需要时刻跟随着音乐作品内容而进行曲调节奏的快慢处理,整体上遵循着“快慢有度”的原则。并且,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悬而未决》与其它钢琴练习曲不同的是,它尤为强调演奏者双手之间的交叉练习与使用,即演奏者将左右手交叉互换位置进行钢琴弹奏,而在钢琴练习曲中,这一演奏形式也是钢琴练习的难点与重点。因此,通过对李盖蒂钢琴练习曲的演奏特色分析可知,该音乐作品旨在强调演奏者对复合节奏处理、双手交叉复合形式的练习及曲调节奏的全程把控。通过《悬而未决》带来的相关启示,钢琴练习者对《悬而未决》进行演奏时,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实现对音乐内容的精准处理与曲调形式快慢的把控,其一,采用双手协调并进的形式进行演奏,尤其是对于《悬而未决》的1~8小节,这8 个小节是练习曲中最辉煌明亮的演奏环节,也经常会在音乐会上演奏。而曲子的1~8 小节,左手是主题的主要演绎者,右手用“练习”音型来修饰它。全曲具有活泼的性格,四个结束和弦,从左手低音用琶音手法一直传送到右手最高音,这是李盖蒂惯用的演奏手法,因为古典的琶音多是两只手同时进行的。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可通过对双手节奏的合理处理,实现对整个钢琴曲调的把控。其二,演奏者融入情感与音乐之中,注重气息与曲调节奏的统一。如《悬而未决》中的16~17 小节,这一演奏部分,主要是触键练习曲,右手弹喘气般病态的旋律,突出强烈的悲愤之情以及尖锐的对比性,曲中焦躁的情绪很像是李斯特。虽然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与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有着一定差异,但是很多音乐演奏技巧处理方式却是相通的,这也说明浪漫主义使他们内心是相通的。急促的快板与缓慢的节奏相结合,ABAB 尾声,呈现出一个动静相连、快慢结合的曲调旋律。因此,通过小调、大调、尾声的合理处理,将强烈的悲愤之情与柔曼曲调相结合,实现对音乐内容的演绎。
综上所述,李盖蒂是西方音乐的创新者与钢琴演奏形式颠覆者,它的钢琴练习曲《悬而未决》就是良好的体现。受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演奏风格、特色的形成根源与历史背景影响,《悬而未决》 与李盖蒂的其它练习曲一样,在内容、曲式、节奏韵律上主要体现出演奏技法对称性与非对称辩证统一、节奏韵律上听觉与错觉交叉融合等风格特点。从李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演奏技巧上来判断,《悬而未决》更加强调练习者对左右手不同调式的学习与思考、对曲式结构的辩证分析、对节奏音律的合理把控等。因此,根据李盖蒂的《悬而未决》演奏技巧与特点,从中获取启示,可通过左手右手协调转换、音节内容调性把控、钢琴延音踏板合理使用等方法,实现对《悬而未决》的有效演奏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