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程中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

2022-11-05 18:35:05刘治菊安顺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7期
关键词:美术民族特色

刘治菊 安顺学院艺术学院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为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强调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民族美术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和创造的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生活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具有美学趣味和形式的文化结晶,它反映了各个民族特有的审美取向,承载着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具有鲜活的生命气息,通常以本民族具有特色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形式存在。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美术文化资源,将乡村振兴与民族美术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推动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提升、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与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互动

实现乡村振兴可以从文化传承发展中吸收养分,文化传承发展可以通过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契机、动能。乡村振兴与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可以形成共生互促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这种价值互动关系能够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美术文化传承的双向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的推进可以为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满足村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农村的产业、经济等会得到全方位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的各类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持续改进,农村的人居生态环境持续得到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后必然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体现为文化层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诉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支撑,物质生活的发展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动能,当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持续提升,人们追求乡风文明、文化精神生活的愿望和意识才会越来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推进必然会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全球化、城镇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美术文化在多元文化、文化趋同的影响下,其传承和发展也遭受到了严重挑战,不少特色、浓郁的民族美术文化面临着消亡危险。因此,传承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民族美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美术文化,能够很好地展现民族美术文化的魅力,让人们对本区域内的特色艺术文化有更多认知,产生浓厚兴趣和感情。

第二,乡村振兴的推进可以厚植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人才基础。文化是属人的产物,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化正是在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才是民族美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定区域内只有具有一定数量的人才,民族美术文化才能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必须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升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聚集更多人才到乡村来发展,这样有利于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发展打下厚实的人才基础。乡村振兴是对乡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振兴,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村各项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尤其是通过乡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乡村建设和规划、村庄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实施的建设等措施,可以持续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发展的吸引力,有助于乡村人口人才的回流、荟聚,同时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能够鼓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中,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软实力。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相关政策、各类社会资源大量投入到广大农村地区,必将吸引更多人才汇聚到农村地区,使农村焕发新的生机、增添新的活力。

第三,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有利于乡村社会道德文明风尚内聚力的提升。乡村振兴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的振兴,乡村振兴既离不开乡村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文明风尚和精神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乡风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乡村的经济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健康全面协调发展。通过乡村文化建设,优化和完善乡村文化生态,提升村民精神面貌,营造良好乡风文明,能够更好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凝聚各方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 ‘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因此文化建设可以成为促进乡村社会道德文明风尚内聚力提升的推进器,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思想灵魂。民族美术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对审美、艺术的认知和凝练,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世界,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性等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人文风貌,带有很多地域特色的文化色彩,作为具有典型特色地域文化的民族美术文化,其具备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浓郁精神魅力,对于彰显乡村精神风貌、体现乡村风尚特点具有重要价值,将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进程中,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社会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丰富乡村振兴的文化面向,促进村民精神文明素质提高,从而提升乡村社会的团结力和内聚力。

第四,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特色人文情怀的彰显。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各有千秋,不同区域的乡村都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环境。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和乡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广大乡村地区各方面取都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传承发展区域特色、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和倾向,针对这种问题,可以丰富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将特色民族美术文化融入乡村发展中,可以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彰显乡村振兴特色文化情怀。民族美术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特色审美取向和体现人们丰富情感的产物,它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深入挖掘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特色元素和价值,可以促使乡村振兴更具特色,更富人文情怀。通过传承发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发展,可以提升乡村发展魅力,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们对乡村振兴的认同和自信,进一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乡村振兴进程中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物质、精神等各类载体凸显其独特性和丰富性,民族美术文化凝聚了一定区域的人们不同历史时期在美术创作领域的物质和精神结晶,体现了民族特色,是特定区域民族生产生活、审美表达的重要承载载体。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过程中,加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探索不同地区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激发人们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进而更好地留住乡村生动、多彩的生活和记忆。

第一,建立健全民族美术文化的乡村传承发展机制。提升对乡村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在传承和保护好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是乡村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要素。面对当前社会出现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传承发展优秀文化势所必然,广大农民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自觉承担保护、传承优秀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为营造优良的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生态作出积极贡献,促进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发展。村民作为传承和发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主力军,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技能传承等多种方式提高当地村民对民族美术知识的认识、了解,掌握和运用民族美术技艺的能力,让村民受到民族美术文化的熏染,感受其魅力,使他们在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有所担当。还应结合区域特色,完善各类乡村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机制,定期组织人员到乡村开展艺术采风实践活动。

在保护和传承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元素,赋予传统民族美术元素新的意蕴,契合新的时代需求,吸取其他优秀文化因子,使乡村民族美术文化在当今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下绽放蓬勃生机。因为任何一项传统技艺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必然要求传统文化随之变化、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健全乡村民族美术文化传承发展机制,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民族美术文化教育等为民族美术文化大传承大发展提供全面支撑。传承发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时要尊重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传承和发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法律法规,有效保护诸如民族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民族美术文化。通过多种手段对濒临失传的民族美术文化元素进行抢救性保护,搜集整理相关民族美术文化元素,建立乡村民族美术数据库,制作和拍摄有关民族美术文化的专题纪录片,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为乡村民族美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提供场所和平台。围绕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乡村振兴实际,通过举办相关特色民族美术文化展、民族美术传承发展比赛等形式,引导当地群众自主自觉地展现乡村特色风貌,营造乡村团结、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重视民族美术文化教育,探索民族美术文化特色示范学校的建立,围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民族美术技艺如民族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的培训和辅导,通过优化和完善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人制度,为乡村民族美术文化能够持续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的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要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不同地域的乡村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同会导致各地人文环境出现差异,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经济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保障力量和重要支撑,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经济发展的助力和支撑,加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保障,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强调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实施特色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赋予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动能。实践证明,各地特色文化生态乡村的探索和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民族美术文化是乡村特色文化的生动展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促使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情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乡村的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可以立足本区域内传统民族绘画、雕塑、手工艺、建筑等美术元素,进一步整合其他文化元素,提升美术文化载体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将承载美术文化的物质实体如民间刺绣、蜡染等各类非遗传承场所等作为体验旅游的重要方式。结合乡村实际,基于美术文化元素,加强特色文创产品的研发,着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美术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美术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集群综合体,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感受特色文化,促进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将民族美术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特色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在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深挖乡村特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生动、便利、互动等优势,宣传、展示乡村民族美术文化元素,增强乡村美术文化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提升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将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发挥民族美术文化价值,有效推动乡村文化发展。随着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乡不断融合发展,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美术文化出现了趋同化现象,缺乏特色、亮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来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有的民族地区单纯的追求民族“特色”,为吸引游客,盲目打造艺术展演区、非遗传承区,跟风举办各种文化节等,同质化现象日益显现。有些地方只注重对乡村美术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忽视对本身美术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凝练,造成民族美术文化建设趋于表象化,失去了本身的美术文化原本气息和活力。因此,在传承发展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地美术文化资源的实际,根据当地美术文化资源情况,将体现其特色的美术文化元素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起来,更好地打造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品牌,丰富民族美术文化品牌内涵。想要凸显民族美术文化特色,就需要整体谋划,深入调研,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将富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要素挖掘出来,梳理、凝练其精髓,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艺产品,形成能够彰显民族美术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机制。

第四,营造民族美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环境。外在的环境与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成长密不可分,环境对于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民族美术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传承发展民族美术文化的环境,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浓郁土壤。可以在乡村建筑、人文民居等各式设施中加入具有当地民族美术特色意蕴的元素,加快建设具有民族美术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如村庄广场、艺术雕塑、文化亭阁、特色路标等,建立一批民族美术文化展馆、传承民族技艺场所等,将民族美术文化作品及体现其精神价值的元素融入到公共文化场所,使生活、游玩在乡村环境中的人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体会和感受民族美术文化的魅力。通过大力开展民族美术文化展览、民族美术文化宣传主题活动、民族美术文化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增强对民族美术文化的认知和情感共鸣,为传承和发展民族美术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必将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是包括文化振兴的全面振兴,推动、发展、振兴乡村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通过乡村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乡村民族美术文化各项建设,可以更好地助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乡村的全面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美术民族特色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创意美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中医的特色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完美的特色党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