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研究

2022-11-05 15:50:42付世权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馆藏文物

付世权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重庆 405400)

引言

革命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很多革命文物年代较为久远、材质不易保存,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前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多革命文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由于相关工作的滞后,馆藏革命文物自身价值很难被发挥出来,进一步限制了革命文物的利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就革命文物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及各部委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革命文物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博物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带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红色文化发展。

一、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过程中,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实行以农村包围城市独有特点,我国革命活动中心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带,而且呈现出多点分散、集中连片的特点。随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被人们发现,进入公众视野,让更多的现代人通过革命文物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让各类文物走出大山,将分散较广的文物进行整合,进行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减少革命文物损毁的现象。有关部门也对革命文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此分析出不同地区的革命文物保护情况,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让人们重意识到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此提高社会关注度。此过程更能促使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文物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也不难看出革命文物自身的重要性。当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革命文物所处的环境或者位置都会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对革命文物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意识,再结合地区管理特性,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重视研究工作,调动文物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后续工作可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在制定完相应计划后,严格落实计划内容,同时借助革命文物本身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渠道打造出宣传需求的红色文化产品,或者开发相应的旅游业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感人的革命故事,以此促进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形成良好的健康循环状态。

二、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现状

(一)相关文物老化破损严重

我国有关部门对革命文物的含义重新进行了定义,在此过程中很多群众和博物馆中的馆藏组织对革命文物有了新的认知,但是仍然存在了解不透彻的问题,因此在落实馆藏工作时仍然找不到方向,整体工作并未得到严格落实,由于意识方面的缺失,此项工作一直流于形式,很多工作并为对革命文物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整体价值也未得到发挥。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现象,主要的原因是整体宣传工作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

(二)缺乏保护和管理经费

博物馆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文物并且有效利用文物,此过程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所以经费也是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博物馆运转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进行保护还是有效利用,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可发挥出馆藏革命文物的重要作用。很多革命文物自身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收藏和教育意义,但是却由于文物质地不易保存、保存状况不理想等原因,在文物的保管、修复、展示等方面都需要相当高的标准和近乎严苛的条件,后期的维护工程量较大,需大量的经费支持,才可保证工作质量和文物安全。虽然我国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意识较强,并且开启了众筹通道,以此积累基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此类资金解决方式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管理工作而言,整体质量和效率由管理人员决定,基于此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结合此类问题,我国有关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前革命文物馆藏组织在资金方面出现了各类问题,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馆藏组织工作,并且也削弱了整体队伍的建设质量。当前我国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相应技术能力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才可完善此项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人员自身能力有限,很多人员并不能在相应岗位中发挥出自身作用。因此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此项问题,并且结合当前实际需求进行整改。

三、馆藏革命文物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革命文物陈列分布不平衡

当前革命老区的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因此博物馆也整合了陈列方式,安排了专门的陈列室进行展览,通过革命文物或者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资料展示,同时以宣传的形式进行展出。虽然改变了传统的陈列方式,但也只是对革命文物的介绍较为详细,对于革命文物的研究和解读仍然呈现出匮乏的趋势。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结合馆藏革命文物的利用流程进行划分,但是此过程也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与其他展览文物相比较,革命文物的陈列较为逊色,很难吸引参观人员的目光,导致革命文物自身价值并未得到体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在博物馆中革命文物的展览需要按照时间线和故事线进行陈列和展览,主要的目的是对革命文物进行有效运用,让观众能够通过对革命文物的深入了解,感悟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在革命文物展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展览过程中整体形式一直未发生变化,展览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在展览过程中未有工作人员对展览物品进行介绍,只可以看展览馆内部的一些简单介绍,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参观人员的体验,导致其对各类革命文物均不能留有较深的印象。

四、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记录了当时年代的革命事件,同时还记录了事件的过程,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者。其中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此需要在博物馆中发挥自身价值。传统的文物保护工作和管理方式并不能发挥出革命文物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还需加快馆藏文物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博物馆革命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还可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此时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研究价值进行分类,标注出各类文物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同时还要制定数字化方案,以此为目标不断对文献资料进行录入扫描,或者对图文资料进行编辑,将其内部应用在数字化信息系统之中,此时文献的利用率逐步提升。革命文物的电子文件资源需要进行归档处理,以此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此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机制,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革命文物还需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再或者结合AR技术以事件具体的时间为基础,将其设置成时间轴,对各个时间段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展示,以此逐步展示文物的感染力。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国某个博物馆革命文物整体以红军东征为背景,不断展示红军的事迹。此博物馆的当地投资较多,并且整体占地面积达到一万五千平方米。此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以时间线为基础,将当地的革命、战争、解放后的内容完全展示在博物馆中。其中还包括了油画、照片、电子书等内容,整体以投影仪的方式展现给参展者,其中还包含了版画等内容。因此应用现代化信息还可以模仿当时战争的场景,充分展示我国革命精神。此类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视觉冲击,以此让更多的人珍惜和平年代。

(二)加大革命纪念馆的投入

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均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并且还具有研究价值,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减少历史性原因而造成的破坏,认识到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对革命文物进行保护,站在客观因素面前,尽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以此满足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需求。此项工作首先需要让博物馆馆藏工作提升保护力度,才可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当前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在一定基础之上还建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以对于革命文物而言,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还要不断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出台相应政策后,革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得到了相应保障,此时则需解决博物馆的资金问题。此类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并且设立专项资金,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该定期开展革命文物的普查登记工作,及时掌握革命文物总体情况。随着我国革命文物的不断增多,博物馆需要设立保护与管理多元化机制,以此不断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流投入。

有关部门还需不断对革命文化进行宣传,吸引社会资金或者个人团体的支持,以此不断推进社会对文物的保护积极性。博物馆要尽可能减少对财政的依赖性。对于社会公开征集文物,从而丰富革命文物资源。

(三)提高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而言,随着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的不断加重,文物的保护工作更需重视人员培训工作,让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选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且让员工不断了解我国革命文化,感受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以此从思想意识进行改变,从而更加重视自身工作责任。革命文物还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群了解革命文物的重要性,同时还可合理改变课程,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课程时可以与博物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共同学习,让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身,不断熟悉相关技术的操作,以此完善信息化设备的支持。当前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也属于一种系统性性较强的工程,其中涉及各类技术和法律法规内容,所以对于管理人员自身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以此改善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后续工作进行铺垫。

(四)做好革命文物的普查和征集

当前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主要出现了文物陈列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不同馆藏组织对革命文物进行分类和普查,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制定相应的制度用来管理和保护革命文物。制度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不同的地区建设不同的文物普查和征集工作,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有效循环,因此博物馆中的馆藏革命文物数量会逐渐增多,此时则可降低革命文物分布不均的情况的发生。

(五)拓展革命文物的教育形式

当前在博物馆中馆藏的革命文物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同质化的展览和设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教育效果的实现受到一定限制。基于此此类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要结合观众的实际需求,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接受革命文物,发自内心热爱红色革命文化,保持革命文物在教育层面的价值。此时可以对展览形式进行创新、应用新的展览手法、改变传统被动的教育理念,开发出游客喜闻乐见的展览形式、易于接受的展览手法和发挥主动服务工作理念。博物馆主动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专门展览以此吸引客流量,在一定基础上此类方式更能拓宽受众群体,同时还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历史教育。

(六)开发革命文物文创产品

博物馆的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需要长时间维护,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内容,因此除了在博物馆中进行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以外,此时管理人员还需从多个渠道进行革命文物产品的开发利用。通过革命文物产品的影响力和魅力,尽可能开发出更多的玩具产品,或者是一系列的纪念品,此过程更能将各类革命文物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

(七)开发宣传册页

游客到博物馆进行参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阅历,接受教育,拓展知识面。整个参观过程,由于要时间限制和相关展示手段的局限,游客对整个展览的内容只有一个相对浅显的认识,特别是对展出的藏品并不能全面了解。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编辑一些与其内部相关联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宣传意义的杂志,将整个博物馆中与革命文物相关联的内容全部列入其中,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购买或者借阅,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革命文化的需求。在博物馆中每一样藏品都有一定的历史故事,所以只有完全了解后才可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事件,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历史事件。如果是基层县级博物馆,则需选择一些历史意义较强的摆件作为藏品,结合实际情况分批次进行处理,将其制作成为画册供更多的人选择。

(八)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展览

当前我国网络较为发达,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类资料和信息视频内容,因此网络环境也在逐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网上冲浪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时博物馆也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发展趋势,顺应网络潮流,将革命文物进行录入,设定相应的数字博物馆,在网络上进行革命文物的展示,以此丰富网站博物馆的展品。在网上设置博物馆可以对内部进行细致划分,并且还可以介绍更多的文物知识,整体在资料方面不再受限制,并且博物馆的展览也减少限制因素,同时网民还可以在数字博物馆进行互动,此过程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同时也减少了管理人员工作量。“数字博物馆”实际上是博物馆实体的延伸,更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尝试,所以此时博物馆需要对藏品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窗口进行对接。当前博物馆中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并且也是互相依存的,基于此需要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不断为博物馆提供更好的资源,同时有效利用文物,发挥其价值,以此保证各方面需求,实现建设博物馆的意义。

(九)开展党史教学活动

革命文物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党史国史教育,以此为依托开展党史教学活动。在展览过程中可以联合机关、部队学校或者其他企业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例如,我国某个纪念馆就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宣传地,同时也是红色大课堂,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当前我国各个地区此类别的红色教育纪念馆较多,因此可以发挥纪念馆的作用,让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保证在展览过程中可以满足更多教育示范需求,保证后续教育的可行性。

(十)开展社会教育

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资源,以多样化的形式对社会群体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增强我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在一定基础之上还可以让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我国革命历史,更加尊重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我国革命传统。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关管理人员首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此类问题,搞清楚我国当前革命文物工作的现状,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科学的预判。当前我国博物馆馆藏中的革命文物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文物从业人员需要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理念,学习革命文物保护专业技能,研究、解读革命文物背后故事,用游客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展示,开发游客感兴趣的文创产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让红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馆藏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文物的栖息之地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中国博物馆(2019年1期)2019-12-09 08:42:02
文物的逝去
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