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与《近溪隐君家训》碑

2022-11-05 14:48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正宗教化家训

李 丹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45)

我国自古讲究门风,注重家训家教,基于明朝“为治之要,教化为先”的治国理念,明代出现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家训,其中关于端正家风和社会风尚、倡导节俭、倡导薄葬、女子家训的内容大量增加,家训的发展历史在明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太原市永祚寺内就珍藏有一通明代大儒吕坤所镌刻的《近溪隐君家训》碑,其家训内容极富哲理,细细品味寓意深远,对修身立命、处事应物、培养品行等均不无裨益。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抱独居土,人称“沙随夫子”,河南宁陵人,是一位眼光敏锐、胸襟博大、言行一致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哲学家。吕坤言为人师,行为人法,居官有实政,在乡党有惠泽教化,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著书累百万言,笃实切近,讲求实学,注重文化教育,其所著述多出新意,主要作品有《去伪斋集》《呻吟语》《实政录》《四礼翼》《四礼疑》《闺范图说》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吕坤镌刻的《近溪隐君家训》中近溪隐君为吕坤的父亲吕得胜,字寿官,号近溪,又号渔隐闲翁。吕得胜一生热心于儿童的教育工作,其撰写的《小儿语》《女小儿语》蒙学读物,以四言、六言、杂言的韵文方式,宣扬如何做人做事,倡导传统美德,影响广泛。在其父吕得胜的影响下,吕坤为政清廉、爱民重民,极为注重德性教育,明万历二十一年(1591),吕坤将其父吕得胜对他的谆谆教诲与本身的思想整理成《近溪隐君家训》,并刻于石上。

一、《近溪隐君家训》中吕坤的思想

《近溪隐君家训》碑高2.3米,宽0.79米,厚0.25米,没有碑额,也没有纹饰,是一通非常朴素的刻石。

“存陰隲心,幹公道事,做老成人,說實在話,把天理先放在頭直上。處人只要箇谦□,居家只要箇和平,教子只要箇學好,喫穿只要箇飽暖,房舍家火只要箇堅牢,有□冠婚喪祭只要箇合禮。纔開口便想這話中說不中說,纔動身便想這事该做不□做,纔接人便想這人可交不可交,纔見利便想這物该取不该取,纔動怒便想□□该忍不该忍。處身要儉,與人要豐。見善就行,有過便認。尤可戒者,奢侈一節。今人□作無益,只圖看相强。似費了財帛誇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錢糧救窮漢性命。錦上添花何用?彼冬無破絮者皆天地生靈。案前積肉何為?彼日無飽糠者皆同胞赤子。看那慳吝儹錢之人,生驕奢破家之子。天道甚明,愚夫不悟,爾曹切记吾言!

萬歷辛卯山西按察使仲男呂坤刻石

(注:“□”为残缺字)

《近溪隐君家训》碑短短251个字,包含了立身处世原则、治国理政之道,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通篇围绕一个“仁”字,形成了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其中更是将吕坤以人为本、爱民、重民、恤民的思想,贯穿于《近溪隐君家训》整篇内容中。

吕坤晚年注释《阴符经》时,曾说自己的思想是“不儒不道不禅,亦儒亦道亦禅”。“人问:君是道学否?曰:我不是道学。是仙学否?曰:我不是仙学。是释学否?曰:我不是释学。是老庄申韩学否?曰:我不是老庄申韩学。毕竟是谁家门户?曰:我只是我。”吕坤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百家,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和铸融百家的精神,“我只是我”突出了吕坤的个性特点,也是他治学独立性的宣言。

(一)仁者爱人

“阴骘心”指对人宽厚,恻隐之心(同情心)是为“仁”也。“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各个历史时期和

各种道德中居于首位,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行标准。

吕坤讲学只主六个字,叫作“天地万物一体”。有人问他:“你这样不是另立门户吗?”吕坤说:“不,我只是讲孔门的一个‘仁’字”。他十分赞赏北宋大儒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把天地看作父母,把百姓看作兄弟,把万物看作朋友,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中,人作为天地大家庭的一员,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吕坤称:“子厚胸中合下有这般著痛著痒心,方说出此等语。”“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满六合是运恻隐之心处。君子于六合飞潜、动植、纤细毫末之物,见其得所,则油然而喜,与自家得所一般;见其失所,则惘然而戚,和自家失所一般。位育念头,如何一刻放得下。”明万历十六年(1588),吕坤任山东济南道右参政。因此,连续两年旱灾,造成山东大饥荒,灾民食尽草根树皮,又吃各种野草,有些草含有剧毒,灾民食后备受折磨直至死亡。吕坤得知此情深为痛惜,遂作《毒草歌》以悼死者,遍查药书、农书,细心了解各类植物的特性,一一注明各类药物是否可食,以诫生者。吕坤始终“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此是大担当;老者依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此是大快乐。”由此可见,其爱民、重民、恤民之心跃然纸上。

(二)克己奉公

“生来不敢拂吾发,义到何妨断此发。”吕坤曾任山西按察使,主管一个省范围内的刑狱和官吏考核之事,作为一名执法者,他始终秉持着“王法上承天道,下顺人情,要个大中至正,不容有一毫偏重偏轻之制。行法者要个大公无我,不容有一毫故出故入之心,则是天也。君臣以天刑法,而后下民以天相安”的原则,视“徇情而不废法,执法而不病情,居官之妙语也。”

“政者,正也。”吕坤为政期间刚介耿直,以公道正派为做官之本分,以徇私舞弊、诽谤、背离原则、追求个人的名声为第一等耻辱的事。正人必先正己、正心。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公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吕坤批评指责一些官员为政期间把天地间真实的道理当虚套子干,把世间虚套子作实事干,富贵是图,巧恣渔夺,负国负民。吕坤告诫说:“六合都是情世界,惟朝堂官府为法世界,若也只徇情,世间更无处觅公道。”“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没了这二字,便塌了天。”他认为很多不法的行为都是一个“私”字造成的,就是这样一个“私”字,却扰攘得不成世界。倘若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市井黎民,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人人都能做到秉公办事、坚持公心,天下自然便会太平安宁,政治自然便会清明,狱讼自然能平息。

(三)笃实宽厚、谨言慎行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在待人接物上,一向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作为原则和原理,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为政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宏大的气度,以宽容待人,对有过之人如果采取激烈的态度,只会加剧他的错误并导致激化矛盾。吕坤任大同守令时,见县丞到任便拱手作揖,结果县丞顾其他未看到吕坤作揖。于是吕坤就当面斥责薄吏说:“为什么不把礼节告诉新官?”县丞很是羞愧地向他谢罪,后来一直到公宴结束那名县丞脸色依旧不是很自然。对此事吕坤甚悔之。后吕坤任山西按察使期间,每当升堂时,首领官有四个人,先向堂官作揖,然后再分班作揖。退堂时,吕坤拱手作揖,四人鞠躬后再退。有一天,有三人因公外出,只余一首领官在堂上,忘记对班无人依然作揖行礼,礼毕后觉得羞愧无言,其他人也在旁边掩口窃笑。吕坤拱手作揖说:“有事不妨先退。”那人退下时脸色变得平和多了。“急言遽色、厉声怒气,原无用处。万事万物只以心平气和处之,自有妙应。余褊,每坐此失,书以自警。”吕坤将此事记载下来,作为培养忠厚品德的开始。

“予平生做事发言,有一大病痛,只是个‘尽’字,是以无涵蓄,不浑厚,为终身制大戒。”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术最主要的是光明笃实,风貌最主要的是正大老成,说话最主要的是简重真切。“从容而不后事,急遽而不失容,脱略而不疏忽,简静而不凉薄,真率而不鄙俚,温润而不脂韦,光明而不浅浮,沉静而不阴险,严毅而不苛刻,周匝而不烦碎,权变而不谲诈,精明而不猜察,亦可以为成人亦。”吕坤认为这样的人便是德才兼备的成熟之人。

(四)能辨是非、以义取利

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明辨是非、知者不惑、文理密察是“智”的开端。儒家认为,“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也是实现仁、义的重要手段。

“为政之道,以不扰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害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弊。”明朝统治者的过分贪婪,过分聚敛财富,导致人民贫困流离失所。对此,吕坤公开上书斥责万历皇帝贪财爱货:“不知天下之财,止有此数,君欲富则天下贫,天下贫而君岂独富。今民生憔悴极矣,乃采办日增,诛求益广,敛万姓之怨气于一言,结九重之仇于四海,臣窃痛之。”

作为从政执法者,面对明朝世风大坏、乱象萌发,吕坤揭露明代官吏,“事有便官吏之私者,百世常行,天下通行,”以至“日盛月新”,“弥漫而不可救”。同时,他还指斥一些官吏“人事日精而民务疏”,一官到手便志得意骄,筵设庭陈,心不念民,口不谈政。在吕坤的心目中,官吏的职责应该是:“民生憔悴,愁苦困穷。付我生养,付我辑宁。”“才见利便想这物该取不该取。”能明辨是非、以义取利是廉明,能自我约束而不贪求是廉俭。廉的根本是在取予之间,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才能养成廉正的美德,才能受到百姓的称颂和尊敬。

(五)纲常伦理、万物本意

“天理”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本体。“人伦者,天理也。”(二程《外书》卷七)“理者,五常而已。”(朱熹《晦庵文集》卷七十四)

吕坤要求自己时时体悉人情,念念持循天理,将为人辨冤白谤,作为第一天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者也。”吕坤非常重视心性道德的修养,如谓“吾儒学问,只讲‘心’之一字。”他认为七情都是欲望,但只要欲望是正当的,就是天理,五性,总的说都是仁心,只要不仁了,就都是人欲。即便是天理,也要知道反省检查是偏面之见还是自然法则。

“万事都要有个本意,宫室之设只为安居,衣之设只为蔽体,食之设只为充饥,器之设只为利用,妻之设只为有后。推此类不可尽穷。苟知其本意,只在本意上求,分外底都是多了”。“人生在天地间,无日不动念,就有个动念底道理;无日不说话,就有个说话底道理;无日不处事,就有个处事底道理;无日不接人,就有个接人底道理;无日不理物,就有个理物底道理。”吕坤认为细小的事务尚且要求合乎自然的道理,何况天地人的常道这样的大节,哪能超越法度呢?如果每个人都恣情纵欲地实现自己的欲望,那就称不上万物之灵了。

(六)谦和之德

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和”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

“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世离一温厚不得,故曰:‘泛爱众’,曰‘和而不同’,曰‘和而不流’,曰‘群而不党’,曰‘周而不比’,曰‘爱人’,曰‘慈祥’,曰‘岂弟’,曰‘乐只’,曰‘亲民’,曰‘容众’,曰‘万物一体’,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只恁踽踽凉凉,冷落难亲,便是世上一个碍物,即使持正守方,独立不苟,亦非用世之才,只是一节狷介之士耳。”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才开口便想这话中说不中说。”所谓道不可执一,必有经有权;理不可片面,过犹不及,应求中正。吕坤认为“‘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祥失中,则万物殃;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故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得其职,此之谓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立天地万物之极。”

“才动怒便想□□该忍不该忍”。吕坤说,“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妇雍雍如也,兄弟怡怡如也,僮仆欣欣如也,一家之气象融融如也。义者之家,父子凛凛如也,夫妇嗃嗃如也,兄弟翼翼如也,僮仆肃肃如也,一家之气象栗栗如也。仁者以恩胜,其流也知和而和;义者以严胜,其流也疏而寡恩。故圣人之居家,仁以主之,义以辅之,洽其太和之情,但不溃其防斯已亦。其井井然,严城深堑,则男女之辨也,虽圣人不敢于家人相忘”。圣人处理家庭事务时,以仁为主,以义为辅,使人的自然之情融洽和谐。“仁”者爱人以孝悌为根本,“为仁由己”,只要克己修身,笃实躬行,便可成为“仁人”。

(七)勤俭戒奢

明人顾炎武说:“国初,民无他嗜,崇尚简质,中产之家,犹躬薪水之役……后则靡然向奢,以俭为鄙……而奢靡之风,乃比于东南。”

吕坤在《近溪隐君家训》碑中认为:立身处世,对待自身要简约朴素,对待他人要慷慨大方;见到善言善行就去实行,有了过错就应该立即改正。最应该戒掉的就是奢侈一事。“余参政东藩日,与年友张督粮临碧在座,余以朱判封,笔浓字大,临碧曰:‘可惜!可惜!’余擎笔举手曰:‘年兄此一念,天下受其福矣。’判笔一字,所费丝毫朱耳,积日积岁,省费不知几万倍。充用朱之心,万事皆然。天下各衙门积日积岁,省费又不知几万倍。且心不侈然自放,足以养德;财不侈然浪费,足以养福。不但天物不宜暴殄,民膏不宜慢弃而已。夫事有重于费者,过费不为奢;省有不废事者,过省不为吝。余在抚院日,不检于纸而戒示吏书片纸皆使有用。比见富贵家子弟用财货如泥沙,长余之惠既不及人,有用之物皆弃于地,胸中无不忍一念,口中无可惜二字。人或劝之,则曰:‘所值几何?’余尝号为沟壑之鬼,而彼方侈然自快,以为大手段不小家势,痛哉!儿曹志之。”

明万历中期,世人奢靡之风甚重,有些人物质方面稍不及人,便觉得是一种耻辱,认为是低人一等。吕坤告诫儿子说:“你看那老成君子,宫室不如人,车马不如人,衣服饮食不如人,仆僮器用不如人,他却学问强似人,才识强似人,存心制行强似人,功业文章强似人。较量起来,那个该愧耻!”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标准不是物质享受,人要“攀比”的也并不是衣着美食、随从扈佣,而应是学问、才识、心气和文章。在吕坤看来,这些方面不如人,才是真正应该羞愧的。

二、《近溪隐君家训》碑的教化作用

据道光《阳曲县志》所载:“城隍庙山门东墙,嵌近溪隐君家训石刻。高六尺,宽二尺,楷书字方二寸。”可见,原先《近溪隐君家训》碑并不在太原市永祚寺,而是嵌在太原城隍庙墙中。

“崇墉为城,环水为隍”。太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修,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城隍庙曾经是太原最富盛名的祭祀护城之神的庙宇,其所处街巷也曾经是明、清以来最繁华热闹的商贸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大祭城隍之日,由当时府城知府率文武官员,亲临庙内祭祀,贡品丰富,仪式隆重。官家祭祀仪式结束后,百姓就可随意入庙拜祭和游览了。《近溪隐君家训》碑嵌于城隍庙山门东墙,对官吏、百姓都是一种教育的引导,可以起到让世人的德行回归纯厚,达到风俗淳厚、家室和平、移风易俗而有利于正道的目的。

吕坤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洞彻,有着深厚的同情与拯救的实施措施,任山西按察使期间吕坤在太原展开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活动,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592—1593)间,吕坤颁布《禁约风俗》,他提出:“照得风俗俭奢,系小民生死。”意思是说风俗的俭朴与奢侈,关乎老百姓的生死。他专门编撰了《实政录》,要求属吏照此办理以正民风,婚丧简办,政务简从,以身作则,以教化官吏百姓,引导淳厚民风,以期达到教化世人之目的。

《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吕坤极为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尤其重视对时代风习和世道风俗的教化和引导。“化民成俗之道,除却身教再无巧术,除却久道再无顿法。”“言教不如身教之行也,事化不如意化之极也。事化信,信则不劳而教成;意化神,则神不知而俗变。”吕坤认为用事实来教化百姓,使人相信,相信了不费劲就能教化成功;用意志来教化更为神奇,不知不觉中习俗就发生了改变。

他规定,官吏上任时的公宴,只用鼓乐一次,以后不用。至于小唱、戏子,公庭中要绝去踪迹,缙绅知理守法,自然要节俭。吕坤还反对大建寺庙、大搞祭祀、大办节会。他认为,祈雨谢雨,只在各庙烧香即可,修建寺庙、搭建高台、铸塑神像上,只是耗费财物,尤其无益。

“今人□作無益,只圖看相强。似費了財帛誇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錢糧救窮漢性命。錦上添花何用?彼冬無破絮者皆天地生靈。案前積肉何為?彼日無飽糠者皆同胞赤子。”在《近溪隐君家训》中,吕坤提出奢靡之风是不正确的人生观,质问奢侈浪费的那些行为,不如积存些布匹粮食赈济灾民,为子孙留一些阴德,勤俭节约是美好的习俗,而吝啬奢侈则是邪恶的心性。

吕坤极为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尤其重视对时代风习和世道风俗的教化和引导,以《近溪隐君家训》碑作为其施行“移风易俗”的思想教化,在“移风易俗”中破旧立新,弘正能量,倡树新风,以便达到《移风易俗》有利于正道的目的。

三、结语

《近溪隐君家训》让人受益匪浅,读之令人惊醒,动人性情,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近溪隐君家训》碑不仅是一通家训碑,它还是吕坤为政期间施行《乡甲约》《禁约风俗》,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淳厚民风的一通教化碑,其所蕴含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文明的精华及历史发展,是我们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实物,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探究当时风俗教化活动、社会状况的历史史料,具有极高的教化作用与文化研究价值。

1《呻吟语正宗》卷一谈道

2北宋张载《西铭》

3《呻吟语正宗》卷一谈道

4《呻吟语正宗》卷三应务

5《呻吟语正宗》卷五治道

6《呻吟语正宗》卷四品藻

7《呻吟语正宗》卷五治道

8《明史·传十九·吕坤》

9《呻吟语正宗》卷二修身

10《呻吟语正宗》卷一存心

11《呻吟语正宗》卷三应务

12《呻吟语正宗》卷一谈道

13《呻吟语正宗》卷一伦理

14明代顾炎武《肇域志·山西》

15《呻吟语正宗》卷二修身

16《呻吟语正宗》卷五治道

17《呻吟语正宗》卷六人情

猜你喜欢
正宗教化家训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地 道
秋夜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Fourand More
争“正宗”实为争名分
家训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