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周制礼作乐对当下舞蹈教育的启示

2022-11-05 14:48王欣悦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4期
关键词:雅乐乐舞舞蹈

王欣悦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西周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社会意识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以天为德,以德为本”的文化。周朝统治者将颂扬上古人文始祖的祭祀乐舞纳入少年国子的教育体系,在遵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基础上,舞祭乐教用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辅助社稷、安邦治国。《礼记·乐记》篇载“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这种“尊礼重乐”的文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雅乐体系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存续数千年之久,时至今日,西周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当下的舞蹈教育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乐以载道,养外修内

西周礼乐本质上是体现着人本主义内核的善美兼修的生命教育,它从个体心灵出发,注重良知、德性的焕发与理想人格的塑造。《论语·泰伯》言,士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故国家之发展、社会之稳定、人民之安康,须先彰明为人之道,使人人知所以为人,而此非礼乐之教化难矣。少年国子习文舞以修仪操、养心性,对行为举止形成导向与规范,使其“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习武舞以强健体魄,培养昂扬的风韵、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并使他们提前掌握一定程度的作战技能。而宫廷雅乐的主体——六大舞、六小舞从内容层面为上古黄帝、尧、舜、禹、成汤、周武歌功颂德实际是弘扬至精至诚的仁、义、礼、智、信之性德。所以通过外在舞蹈动作的训练可以激发内心的情感,在特定的氛围下强化内在认知,由表及里地实现 “习性”“养性”“长性”,达到美育与德育的双重目的。西周所重视的乐舞“成人”教育,即将一个现实中的人升华为道德意义上真正的人,亦是当下舞蹈教育所应注重的。

(一)人文内涵与外在形式兼顾

舞蹈教育是实现身体、道德、智力、情操、心灵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多元化教育,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身体教育上。作为艺术的一种舞蹈除具备富有感召力的形式外还兼备内生的文化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教育承载着舞以载文,培根铸魂的职责与使命。而当下舞蹈教育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肢体动作,似乎培养气质,训练出漂亮、洒脱、规范、灵活的肢体成为舞蹈教育的终极追求,逐渐背离西周礼乐“成人”教育的意趣旨归。课堂教学自元素训练起至成品舞蹈结束,舞蹈背后的人文因素往往被忽略掉,相关理论知识普及与“文化预热”活动开展力度不足,那些民族舞蹈中所蕴含的“自信”“坚韧”“豁达”“友爱”等优秀民族精神、传统舞蹈中所渗透的“中和”“谦恭”“仁义”“廉洁”等普世价值理念没有被很好地注入其中。舞蹈人文内涵的缺失成为当下舞蹈教育尤其是舞蹈表演教育最大的遗憾。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学说之屮均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发展,因为人只有凭借心灵的发展才能实现“成人”。舞蹈教育亦如是,它不仅是一门专业教育,也应成为一种美育、德育,外在形式是必要条件,而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应该被兼顾到,唯有将“灵”与“肉”结合,动作性与文化性并重,它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舞蹈教育也需时刻明确动作的背后应有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和艺术价值的自我思考,舞蹈家们更应主动承担起探索人类精神、弘扬优秀品德、塑造完美人格的伟大重任而非仅仅成为舞蹈表演的工具或没有个性的匠人。《礼记·乐记》曾有言:“知乐,则几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把“乐”运用于政治上,则可以使“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争,天子不怒。”由此可见知乐达礼的精髓在于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提升。因此当下舞蹈教育也应将感性、理性相融合,注重提升舞蹈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发掘乐舞的伦理道德功能。

(二)美育与德育和如羹焉

在提倡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背景之下,部分院校开始重视舞蹈教育文化缺失现状,关注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纷纷在教育中增设人文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舞蹈教育“重成才,轻成人”的状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美育、德育“两层皮”现象。实际二者之间应巧妙地找到契合点,如盐入味,有机相融,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情感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想道德教育学习的兴趣,进而将德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关注到舞蹈生具有一般学生的普遍特点,同时也具有张扬的个性,他们内心情感世界丰富但往往缺乏抽象的理性思维,不擅长或排斥纯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枯燥的道德理念渗透和灌输性的理论课程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课在堂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预先拟定具有针对性、文化性与趣味性的教材,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课堂情境构建并注重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美育与德育两方面的对话和融合,提升二者的实效性;二是在舞蹈课堂上平铺直入地讲思政理论、人文内涵往往事倍功半,也极易把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文化课混淆变成不伦不类的综合课。所以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对舞蹈美的感知,同时从贴近专业和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达到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正如西周礼乐教化,所依赖的是乐舞的柔性吸引力而非无味的文字、说教,在习舞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的关系,拓宽艺术视野,实现“全面育人”的价值目标。舞蹈教育不仅是一门专业教育,也是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文学科,新时代舞蹈教育需要注重将舞蹈美育和社会主义改革内容相整合,与政治文化教育同频,共同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人与天合,顺时而动

西周乐舞教育在教学上呈现出因时而序,循序渐进的特点。一是教学进度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和身体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形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育体系。《礼记·内则》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说的是少年国子到了十三岁时开始学习乐器,诵读诗歌,学习舞《勺》这种偏重文舞的形式,到了十五岁,则开始接受如舞《象》之类的武舞的训练,并配之以射箭和驾车。及至二十岁,举行“成人”的加冠礼,则开始学习五礼,穿皮、帛制之衣,舞《大夏》并接受各项礼仪教导。是根据年龄阶段与少年国子能力水平和心理特征进行乐舞教育,三德六艺是学习根基,先文后武,先培育气和体柔、容貌得庄、容止可观的形体与高尚的节操,随后培育他们威武雄壮、风韵昂扬的精神气质并提前积累一定的作战技能,再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借助乐舞渗透为政之学,为日后参与社会管理、国家政治奠定基础。从“小学”至“大学”,每个阶段都有相互关联的乐舞系统教育,循序渐进。二是教学内容上呈现出因时制宜的特点,按照四季时序,顺应时节气候来分类学习,把乐舞教育活动与自然万物的运动相协调。《礼记·王制》中有:“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之说《礼记·文王世子》中亦有“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习舞时间与四季轮转相合,这不仅符合中国自古的宇宙观,蕴含“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念,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纵观当下舞蹈教育教学内容与进度设置往往按照能力开发次序由简到繁,但“因时而序”“人与天合”在教学过程中日渐被忽视,舞蹈训练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似乎成了不必要考虑的条件,殊不知顺应二十四节气规律运动与“整体、自然”天人理念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医学、生物学经验的结晶,可以成为舞蹈科学训练过程必要的参考。

在我国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天人相应”观,易经、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甚至是西方马克思学说中也都有“天人合一”理论观念,主张人与自然的调解、协和,倡导以天地为法则,观日月之运行,辨星辰位置,顺从阴阳消长,据天地自然四时之气候的变化来使心神、形体应和阴阳变化,调适四时气候之更变。这也是舞蹈教育可借鉴的传统之精华,在教学过程中除培养学生的肢体肌肉能力、软开度以及情感表现力外还要注重“人与天合”,兼顾内(脏器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等)外(地域、气候、社会环境)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相互维持,重视阴阳、气血、脏腑的动态平衡,具体则是在二十四节气中顺时而动。

春令之气升发舒畅,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人体阳气亦处于一个开发的状态,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动时保护体内阳气充沛,使之逐渐旺盛,体能训练应适度,避免津液消耗太多损伤阳气。同时,由于春季六节气风气当令,更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损伤阳气,所以乍暖还寒时节,还要格外注重避免学生受风;夏季气干热风,外部环境较为湿热,需宣泄阳气,气血流通,可加强肌肉训练与身韵训练强度,并使二者在训练时间上达到相对平衡,让学生保持平和稳定的精神状态,减少阳气的波动。服装上尽量选择吸汗性良好且宽松自然的衣服,避免束胸绷腰太紧而影响湿度外排,加大心脏负担。形体上要使筋骨舒展,毛孔疏散,并开放穴道以使体内阳气外散。同时,由于夏季人体体内水分较多,筋脉伸缩度、关节活动范围相对较大,所以夏季也是柔韧性训练的最佳时期,可以加大软开度的训练强度;秋季阳消阴长,四肢易软弱倦乏,应潜藏阴精,慎防津气耗散,所以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西周乐舞教育中“秋冬学羽龠”而非学习执干戈的武舞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是在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同时,秋季人体肌肉和韧带会随着气候逐渐降低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伸展度下降等问题,关节幅度也在减小,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下降,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训练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关节韧带、肌肉拉伤等问题;冬季六节气则应注重“养藏之道”,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严守而不外泄。舞蹈教学过程适当减少地面训练,增加热身时间,注重体能的培养以及训练间歇提醒学生做好保暖工作。同时,冬季骨骼较硬,应相对减少基本功与软开度的训练强度。在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也要坚守适度原则,不可过多发汗,正如《千金方》中所言:“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舞蹈教育的意趣旨归不仅在于美的肢体,更在于健康的肢体。《内经·灵枢》中有言“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和月相应也。”可见世间一切运动均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相互收受同应,舞蹈运动与之相适应才能求得人体与大自然环境的统一而保持健康,这是科学训练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中和多元,雅俗共赏

雅乐体系在西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统摄性地位但西周末年礼崩乐坏之后,乐舞又从理性、程式性、功利性的桎梏中脱离而出,以民间乐舞“郑、卫之音”的声色自由为态势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乐舞的发展。分析礼崩乐坏的原因,在周王失势,诸侯国群雄并起下,为维系周王统治之“礼”的崩溃自然导致其手段——雅乐的式微,同时从自律性角度看雅乐自身的原因更是不可忽视。由于承载了太多礼仪教化、三纲五常,荷载沉重的政治负担,久而久之日渐僵化、枯燥、呆板是必然,于是有了魏文侯的“闻古乐则唯恐卧,听新乐之声则不知倦”,有了孔老夫子的“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这是乐舞发展的必然规律,基于前车之鉴,我们也应明白西周制礼作乐的白璧微瑕之处并加以改进,促进舞蹈教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功能性的中和发展

重视政治性、教育性与表演性、娱乐性的相协平衡是舞蹈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儒家乐舞观中曾强调“质中和”,其主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乐舞情感基调的适度把控使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是对用乐规模、频率的规范节制,以防上层社会过度追求声色享乐。实际上对乐舞功利性的理性匡正也应遵循中和适度原则,即乐舞多方功能性的平衡。西周雅乐主体六大舞与六小舞形式大多简单,动作幅度小且含蓄温和,甚至类似于做操动作,加之处于繁冗的礼仪教化、祭祀的框架之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雅乐丰富多元发展的可能,久而久之雅乐僵化有余而创新不足,教化过度而情感欠缺,逐渐被各诸侯国的新兴阶级所摒弃,与此同时,清新率真,充满人间情爱的民间俗乐高度兴起,君王贵族们宴飨从来都不会有耳目一新的乐舞缺席。而雅乐体系在建立之初也是具备强烈的感染力的,因其诉诸感性的形式优于枯燥乏味的文字和强制性的法律说教而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有力的“情感牌”,潜移默化中就实现了区别尊卑、移风易俗等教化目的。而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乐舞的政治性色彩愈加浓厚,观赏娱乐性受到极大压制,人们越来越在乎教化的目的而忽视了教化的过程与效果。乐舞艺术,之所以成为乐舞而不是法律、政治等其他的关键在于它具备丰富的感召力、情感性,而过度的压制情感,屈从于政治教化长此以往乐舞必沦为教化的附庸,扭曲而不得健康的发展。当“情感牌”失去情感究竟能否成为一副好牌着实是有待商榷的。是故当下舞蹈教育在发挥艺以载文功能时,也要兼顾舞蹈艺术的抒情本质以及必备的欣赏娱乐性,毕竟好的形式是内容的最强助攻。如舞蹈编导课堂,除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外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如何在正式走上编创道路之时让所编创的作品既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彰显社会价值,同时又能禁住时代的考验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下历久弥新是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诸如春晚等大型联欢晚会抑或是大型政治、商业演出,由于特定需要难免存在一些“诟病”,编导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千篇一律的大齐舞大合唱太过于官方性,政治气息或商业气息浓厚,内容枯燥而古板,形式老套而缺乏新意,相对忽视观众的审美娱乐需要,而一些非专业大众对舞蹈的认知也可能停滞于这种“大歌舞”的层面。多少年来,我们似乎在这些歌舞表演中找到了一丝西周雅乐的影子——其功利性远超艺术性,并且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之内歌舞的生机活力大打折扣。而近年来各大媒体平台上舞蹈《丽人行》流量热度不断,使普罗大众对中国古典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些非专业人士也竞相模仿。春晚舞台上《朱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经典蒲扇舞深得大众喜爱,也向我们展示了政治性、教育性、联欢性与观赏性是可以和如羹焉,融洽并存的,关键在于对“度”的把控。舞蹈社会功利性太强或是形式过于喧宾夺主而挤压内涵实际都不利于艺术的长足发展,唯有中和各功能性,适度开发才是正道。

(二)审美性的多元开发

纵观西周雅乐的发展,我们发现其形式相对单一,不论文舞还是武舞都带有鲜明仪式性色彩。“乐则韶舞”“好雅弃俗”“崇古贬新”可以说是西周时期儒家乐舞观的思想核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与人文背景之下多姿多彩的民间乐舞受到挤压,少年国子所学习的实际均为同质化、雷同化的动作内容与形式。虽然雅乐具备自身特殊的功能性但就美育而言并未满足学生多方位审美素养、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传承的需求,但是仍需要提升学生对美的多样性理解与内化,使其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而非囿于单一审美中。不同地域的民间乐舞语言形式不同,美感表现不同,身体样态也不尽相同,均有着某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传承环境。故而当下舞蹈教育在课程开设时要考虑内容尽可能丰富,可适当发挥地域特色开设当地民间舞蹈课程。同时,多元化舞蹈教育还具备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文艺传播过程中会存在“文化折扣”现象(当一个艺术作品具备浓厚的文化特征时,就可能吸引具有该文化背景的观众,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而言,吸引力会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对各方面认知还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对一些陌生的民族文化很可能产生排斥、难以理解甚至不尊重等现象,通过舞蹈身体语言可以帮助他们在趣味中感受文化差异,尊重民族特色,培养民族认同感,接续传承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艺术教育肇始的西周礼乐为巩固西周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乐心”还可“行道”,体现着“成人”价值,其因时而序,注重天人合一的教育观念也十分值得当下所借鉴。在历史格局的不断作用下,雅乐也在反观自身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功能性,一方面依靠声色自由的审美性和娱乐性优化观者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依靠理性规训体现着乐舞艺术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用。时至今日,在舞蹈教育工作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多元审美思维的开发以及舞蹈艺术各大功能性的平衡仍需舞蹈教育工作者不断上下求索。

①《论语·泰伯》[M].

②《礼记·乐记》[M].

③《礼记·内则》[M].

④《礼记·王制》[M].

⑤《礼记·文王世子》[M].

⑥《千金方》[M].

⑦《内经·灵枢》[M].

猜你喜欢
雅乐乐舞舞蹈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论宋代宫廷雅乐中筝的使用
舞蹈课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雅乐的来龙去脉
中国雅乐史
从祭孔仪式的乐舞看文化的传承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