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歌
传统音乐
Ⅱ—148
2011 年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
国家级
哈萨克族民歌是一种传统音乐,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和塔城、阿尔泰地区,木垒、巴里坤,甘肃省的阿克塞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哈萨克族人民群众多从事畜牧业生产,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具有浓厚、独特而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特征。哈萨克族是“歌的民族”,他们喜欢把对生活中的各种感受编成美丽的诗歌,用流利的歌声表达出来,其民歌内容丰富、旋律热情、曲调优美、奔放粗犷,是哈萨克族人在各种喜庆节日、家庭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民间娱乐方式。
哈萨克族民歌中既有欧洲音乐体系,又有蒙古利亚音乐体系;既有欧洲大小调式,又有中国五声性调式;另外还有融合两种调式体系的混合调式,源于人种学和族源。
哈萨克族民歌从内容上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劳动歌曲包括牧歌、狩猎歌、幼畜歌等,许多民歌以家畜、飞禽走兽和野生动物为起兴的对象。颂赞歌曲主要以赞颂家乡、歌唱英雄、赞美山河为题材和内容。爱情歌曲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占有较大比重,很多情歌用丰富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思念、离别、愿望和懊悔的心情,赞扬了忠贞不渝而富有感情的人物。
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热情优美,奔放粗犷。旋律多以扩展、模进、重复与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旋律中的跳进较为多见,有时还出现调式交替和置换的现象。在音乐旋律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带有呼唤性音调。这种呼唤性音调通常用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关系,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歌曲的开始部分,往往是歌曲的核心音调。这种呼唤性音调还可以发展成为六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用不同的曲调变体出现在民歌旋律的结构内部,特别是某一首歌曲的内容转折处和句逗的地方。哈萨克族民歌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而成的套曲。从音乐上讲,一般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容易上口。节拍有自由与规整两种复合形态,规整节拍中又以2/4、4/4 等拍居多,还有3/8、3/4、6/8 拍和5/8、7/8 等混合复节拍。此外,还可看到更多变化的复杂节拍。
哈萨克族民歌统称为“安”,从音乐风格上划分,“安”又包括二级分类的“安”、“约令”和婚礼歌曲的“托依吉尔”等。“安”,就是指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的歌曲,可根据内容和场合分成若干类。“安”类民歌多为独唱歌曲,一般曲调优美,容易上口,节奏有明朗、急促的特点;音域宽广而高亢,感情真挚,欢快热烈;旋律则有跳跃、悠长之感。演唱“安”的歌手称为“安奇”,为“安”伴奏的乐器通常使用“冬不拉”。“约令”是“诗歌”“歌谣”之意,一般无固定曲名和唱词,歌手随意即兴编唱,歌词内容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类民歌短而精,节拍多变,节奏灵活,乐句长短比较自由,旋律简洁、明快而悠扬。在哈萨克族传统节日和人生礼仪庆典等大型娱乐集会中,经常会唱“约令”。“托依吉尔”是哈萨克族婚礼仪式歌曲,带有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古朴而典雅,婚礼中除举行传统的民俗礼仪外,还会开展各种民族文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婚礼歌曲以组歌的形式贯穿仪式全过程,其中有《怨嫁歌》《哭嫁歌》《劝嫁歌》《送嫁歌》《挑面纱》《加尔加尔》等。
哈萨克族民歌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玛依拉》《我的东不拉》《我的黑眼睛》《阿尔达克》《送嫁歌》《白鹿》《婚礼歌》《谜语歌》《询问家谱歌》《求歌》《我的花儿》等。
哈萨克族民歌不仅是哈萨克族人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反映社会和历史面貌的一面镜子,集中体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近年来,由于汉语盛行,哈萨克母语式微,哈萨克族民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托勒傲处在面临消失、变形、失调走样的濒危状态,急需保护与传承。
20 世纪中叶,特别是50 年代初期、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搜集和整理了大量哈萨克族民歌并陆续出版,如《哈萨克民间歌曲集》收录121 首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民歌》译配73 首优秀的哈萨克族民歌,《新疆少数民族歌曲选·哈萨克族歌曲专辑》收录45 首歌曲。2019 年9 月22 日至28 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2019 年度第三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宁夏银川举行,哈萨克族民歌等几十个非遗项目参与培训。同年11 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获得“哈萨克族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11年5 月23 日,哈萨克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