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教会”即“学会”,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聚焦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会”“掌握”为主旨,抓实体育教育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会”是指学后能够运用。从学生学习体育动作技能的角度分析,“学会”分为以下2个层次:一是学的层次,包括学生学习动作名称、动作知识、动作方法、技术技能等;二是会的层次,学生能够做出完整的技术动作,能在游戏、比赛等场景中熟练运用。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就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再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取适切的教学方法。在选取动作完成系数难度小、学生不需保护与帮助就能完成的教材内容教学时,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如,进行跑步、跳绳等安全系数较高的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不需要从头到尾地统一教,可以让学生在原有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学练,实现“授之以渔”,不只是“授之以鱼”;在选取动作完成系数难度大、学生需要在保护与帮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学练的教材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接收式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息正确,再加以重复练习、循环练习、多组别练习等,达成快速学会。江苏朱延成、山东李永杰在对学生教授安全系数较低的技能动作时,提出: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一个标准的动作示范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除正确、优美外,最重要的是第一次就要成功,千万不可做错误示范,以防误导学生。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会,一是教师要有深度、有广度地研究和选择教材,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施教;二是针对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发现式”和“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三是基于“学会”规律,打破教学窘境,引导每一名学生主动跳起“摘桃”。
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学生在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又可能遇到学练障碍,从而难以达成“学会”目标,这正是体育课上教师进行教学指导的关键所在。基于学生“学会”,教师必须排除障碍,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技巧破解学习问题,让课堂没有“孤岛”,学生不再“孤单”,助力学生成长进阶。
青海刘洁认为,教师讲解时语言精辟,动作口诀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重点,突破动作难点。如,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编成顺口溜“持球后引前后站,蹬地收腹挥臂猛”等;教师也可根据动作基本要领,将有难度的技术动作拆分学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正迁移,逐个击破障碍。山东于秀芳指出,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则,使用诱导性练习,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突破障碍,体验成功。安徽张俽提出,要灵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要增加练习次数、经常组织比赛,学生就能更快学会,毕竟运动技术从学习到掌握是一个系统递进的过程。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不难发现,破解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学练障碍,一是使用诱导性练习方法,通过讲解诱导、示范诱导、同伴诱导等方法,使学生对已有技术进行正向迁移;二是降低教材难度,将有难度的技术动作拆分,把教材难度控制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三是降低练习要求,在学生普遍出现练习障碍时,教师要及时降低练习要求,降低练习难度系数,以解除学生练习障碍,帮助学生快速形成运动技能。
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赋能学生学练,逐步形成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和提升体育能力。
山东崔从峰提出,由于每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不同,会导致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按照学生体能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让相同条件的学生在一起互助互学,建立信心。同时实施差异化教学,让基础差、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有的放矢”。安徽李厚余认为,对于基础差、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群体,可以降低学练难度,减缓学习进度;对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练习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总结如下:一是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实施分层教学;二是设计针对性、有差异的学练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练步骤、评价标准、动作要求等,对不同群体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三是针对体育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学习内容难度及要求、采用低标准的评价方法和“不平等”的竞赛办法等。针对学习能力强、有特长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学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分工,以强带弱。分层教学法可以把教师的“教会”转化为学生的基本“学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都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