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韫嘉,杨翠霞,程佳敏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2021 年是开拓进取、创造辉煌的一年,同时也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9 周年。根据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64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8.70%。而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3.26%,增长35.44%。未来5—10 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不容忽视。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23 项举措,系统地提出了“健全老有所养,打造创新融合”等多方面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中出现“养老”41 次、“老年人”6 次、“适老化”2 次、“无障碍”3 次、“老龄化”3 次,并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相关学者从适老化环境建设、适老化社区改造的城市更新等层面讨论了适老化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但从相关政策方面分析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从国家及相关部门政策中分析对适老化无障碍的具体要求,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人居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减弱,灵活性逐渐降低,行动不便,对生活问题都存在着极大的困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正发生在我们身边。幸福的晚年生活不仅需要家人的陪伴,更需要老年人独立自主地充实生活,因此,一个适老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从2021 年1 月至10 月,国家出台涉及“适老化”近30 多个相关政策文件。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程,并且国家围绕适老化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相应政策支持,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美好。在信息化无障碍上,切实研究老年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提供适老化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促进智能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可见国家对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非常重视,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有助于促进所有公民享有基本平等权利的保障。
“适老化”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维护老年人口的信息无障碍权益,加速推进“适应老龄化”工作的发展。本文整合国家适老化近五年的相关政策,并从以下四部分侧重说明。
城市更新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原有的城市老旧设施与现今城市发展不再适应,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只有积极落实城市更新政策,才会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城市更新既是转变城市开发的建设方式,也是治理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时期。其重点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进行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的完善以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设安全完善的设施及居住社区,并大力进行城镇的老旧小区改造等。
2020 年5 月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中强调,要结合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等地积极扩建停车设施,将停车资源高效利用。2021 年5 月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结合城市更新,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2021 年7 月8 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在乡村建设、城市更新中要推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及文件去解决城市更新的适老化问题,着力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历史文化保护、推进新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防洪等,并就不同层面问题进行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研究,这是推动城市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营造国民幸福家园的关键要素。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2020 年7 月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居民自愿、注重历史保护以及建管并重的五项基本原则,从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文化休闲设施,对养老、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等不同层面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建设。2021 年3 月11 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棚户区等场地,并推进老旧小区中的楼宇改造,以确保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便与安全。2021 年5 月24日,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要实施配合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地方各省市对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也提出相应政策。比如,2021 年6 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天津市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要其中提出,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建设改造,包括整治小区周边绿化、无障碍设施、养老服务站等。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现状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我国的养老模式多以居家养老为主,落实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政策是切实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家将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列入政府规划日程,其中蕴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家老龄化发展的大局观念。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2020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解决了老年人在交通出行上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在交通运输领域对老年人出行的政策规划,确保老年人日常出行的安全、便利。该通知提出,改进“健康码”查验服务,在公交、铁路等地为老年人及特殊人群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并在售票支付上保留人工服务,支持现金支付和凭证打印。在打车出行上增加“一键叫车”、老年及特殊群体优先派单等功能服务。在公路出行方面,要认真解决目前无障碍设施需求量十分巨大的问题。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会议中认为,低碳化是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将交通运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共享绿色出行,构建多层次的出行系统。比如加快交通领域的脱碳速度,提倡群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
信息化建设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温度。2020 年11 月印发全国老龄办《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行动通知》,要求建立健全“智慧助老”的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等障碍群体使用智能技术的幸福感与安全感。通知中强调,通过组织智能技术小组、媒体传播等方式去营造“智慧助老”。2020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针对老年人日常医疗、智能化产品等7 类事项提出了20 条具体要求,包括完善“健康码”管理、老年人多渠道就诊、网络消费等等。2021 年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分别就标准规范、测评要求、标识授予、企业信用评价、成果宣传进行了说明,明确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从政策层面给出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的设计标准,强调人机交互要以人为本,对于老年人应做到界面简洁、信息扁平化,在智能化上加强辅助技术、语言识别应用,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这些文件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适老化融入了国家重点工程,为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入信息化社会提出了强有力的指导。
为维护老年人无障碍权益,加速推进应对老龄化问题,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出台了相应法律政策。本文基于适老化无障碍的相关政策研究,对交通、信息化、老旧小区、城市更新等四方面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在交通适老化政策上国家仍在大力解决老年人公共出行的安全、便捷问题,并通过智能技术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更新的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居住环境,并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政策,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这些,都蕴含着国家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努力加强并保障老年人的无障碍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