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毅 曾祥喜
(洪湖市沙口镇水产服务中心 湖北 433205)
针对传统的种养殖方式阻碍全镇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实际状况,洪湖市沙口镇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市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农业、转型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按照全镇已形成的优质再生稻种植板块、优质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板块、优质虾稻共作种养板块、优质水生蔬菜种植板块的“四优质”农业板块的发展新格局,洪湖市沙口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确定和细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全面发展优质再生水稻,大力发展稻虾共作,加快发展稻鳖套养,创新发展稻虾鳖共生,努力发展水生蔬菜种植产业,形成沙口“四大特色”农业。
一是再生稻生产实现新发展。全镇再生稻已超过2万亩,比前五年增长了10倍,全镇再生稻总产达到800万公斤,总产值4800万元,仅种植再生稻就增加农民收入共计2560万元,亩平增加农民纯收入1280元。沙口镇在黄观公路旁、车马垸内以新场村(董口片)为核心,带动周边村组,辐射全镇。现已有13个村实现了再生稻大规模种植。
二是“稻-虾-稻”共作实现新增长。沙口镇党委、政府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技术,加强引导,到目前为止虾稻共作面积已达到2.5万亩,稻谷产量26222吨,水产品产量1096.7吨,亩产值7405元,亩纯收入4660元。重点分布在沙口镇地势低洼的新千垸、鸭新垸和系马垸。其经济效益比过去单纯种植水稻增长5倍。
三是“稻-鳖-稻”种养实现新进步。2015年由座落在沙口镇的洪湖市家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大规模实施稻鳖稻种养,全镇共建基地面积500亩,采取股份制合作,实现稻田养甲鱼(中华鳖)。利用“一水两用、一田三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该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50人,2021年稻谷收入为104.64万元,甲鱼收入为416.4万元,共计收入为521.04万元。该模式深受全镇农民喜爱。
四是水生蔬菜种植实现新增加。沙口镇濒临洪湖边缘,发展水生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年,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把发展水生蔬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垸内废沟、废塘、废堰、小子湖培植天然水生蔬菜,如莲藕、茭白、藕带、芡实、刺梗等,现己发展2万亩,比前五年增加了8倍,全镇水生蔬菜收入可达3000万元。此外,全镇还成功推广了稻鸭共生、蟹虾套养、鱼猪、鱼鸭、鱼鸡、鱼猪果等配套养殖以及乌龟专养模式,真正形成了陆上畜禽、水中鱼鸭、空中果蔬的“海陆空”立体配套综合种养模式,达到全方位开发、多梯级循环、多环节相扣、多层次增值的良性发展格局,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