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伟
摘 要:审美教育除了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外,在帮助学生健康生活和实现全人发展方面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业学校实施美育要始终遵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加强“五育”的协同与融合,对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美育与课程建设契合点,构建“四课程三模块”的美育课程体系,旨在打通专业壁垒,挖掘多专业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合作,提升教师审美素养,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最终将美的观念、美的追求贯穿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文科;农业院校;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6-0065-05
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新文科”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时代的文科教育要遵行创新性发展,新形势下“如何振兴文科,推动文科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1]。教育是系统工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和正确的世界观,变得文明、文雅、有教养。创建文明和社会化的社会,教育是唯一的手段。党的教育方针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有能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为建设者,大学生除了专业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还要胸怀家国,担当使命职责。文科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福祉的重要基础,也为人文主义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基础。文科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审美和修养,体现在社会责任感上,对高校青年的“三观”树立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与综合性院校相比,农业院校主要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社会主义可用之才,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是专业知识保证,而了解我国农情,体会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之美是人文内涵塑造的根本,因此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文科教育至关重要,起到价值觀支撑和伦理道德保证的作用。
高等教育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院校是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主体,协同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是关键内容,更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美育工作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围绕加强美育工作连续出台多项文件,将其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必须优化当前的美育工作,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评价工作,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2-3]。学校美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情操和心灵教育,以影响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体验、感受和享受,以平衡当代学校力求在智育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学生人文个性的其他维度,例如情感、感受和态度等方面的理性世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和美的能力,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具有培根铸魂、人格全面发展,拓展育人价值的重要意义。因此,高等院校应关注改革美育教育,协同“五育”全面发展,任务艰巨,形势紧迫。
一、新文科视阈下农业院校人文素养与美育育人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4]论述中美育被提到了与人文素养培养同频共振的高度,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美育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塑造完美人格,从而筑牢文化自信,这不仅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弘扬人文内涵、美育精神的需要。
(一)审美求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美育内涵的统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看重人文教养和人文精神,对修身格外重视,这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传统美育不仅能以艺术形式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其中还蕴含着道德精神、家国情怀,也融入了社会理性。“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5]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美育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美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艺术和美育密不可分,艺术中美的教育功能能够丰富人的内涵,培养人的修养,使人产生真正的人性意识。美育具有发展观察和认知方式的潜力,会影响所有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敏锐观察者,并影响其思维习惯。历代中国社会,人们崇尚艺术,将艺术看作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手段。崇尚礼乐精神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塑造高尚人格、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基石。叶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重视人文精神,人文教养的传统对于新时代价值体系的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只有经济和物质的追求,还应该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6]这对一个民族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7]。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侧重点就在于人文教育和美育内涵的阐释和培养。中国美育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审美教育之外,还涉及心灵、情操的教育,并与一直以来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形成协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争取了独立、民主,建立了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经济腾飞,而今,中国走向新时代,一步一个脚印,人们接受着大美的教化,民族在大美中得到塑造。
(二)重视人文素养:大学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
原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他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多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8]“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8]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习一门技术,毕业之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工资高又稳定的工作。然而,技能训练是无法培养大学“全人教育”中所看重的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毕业后雇主看重的也不仅仅是学生今天的技能,而是未来能够迎接挑战的宝贵经验。职业技能教育是为特定类型的工作做准备,依据的特定目标而完成的,最终的目标是让毕业生能够胜任执行特定岗位,因此职业技能教育又可称为技术培训、职业教育。虽然最初的工作需要一些特定的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在招聘员工时,无论是毕业生还是非毕业生,雇主都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入职培训,但这与高等教育的职责是有所不同的。高等教育是关于知识、理论和思维技能的教育,是在为需要大量背景知识和思维技能才能完成的,能长期工作、在不同岗位以及跨部门工作的工作能力做准备,是为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岗位做准备的。由此可见,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其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品格。基于这一目标,在大学中,专业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忽视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素质,就要将其摆在与科学技术教育对等的位置上[6]。
(三)弘扬美育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促进人的发展
在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前,人们普遍不重视美育,也看不到人文教育的即刻作用,在高校中,许多人认为比起人文学科,科技更加实用,常常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一些人对人文科学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这类知识脱离实际,学习人文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会失业。他们认为只有实用化、数量化和技术化的学科才是值得学习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人文科学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并由此形成民族精神。刘献君认为:“科学与人文虽性质不同,但两者是相通的,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9]如果再对人文学科持轻视态度,整个民族将逐步丧失精神内涵。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人文学科的外延非常广,它包括了语言学、历史学、艺术理论与实践等多門学科。这意味着人文艺术,文化宗教、心理等都可以纳入人文学科范畴。它所研究的是人文世界,包括人类的文化和精神。人们受到人文学科的引导,对人生意义、目的和价值进行思考,追求更完美的人生。人文学科的作用在于完善人格,实现人性的发展,而不应该被看成实践工具。人们不应带着功利眼光去看待人文学科,它的作用在于教化民众,凭借其社会功能,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寻求正确的人生道路。青少年必须接受人文教育,人文学科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品格,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积极作用。在人文学科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建设将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体现多个领域。受此影响,整个民族会更具有智慧,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会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建设,需要人文设计、咨询与论证,在人文学科的推动下,民族文化也会走出国门,为更多外国人所了解。综上所述,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社会发展,人文学科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
习近平总书记从现实国情出发,放眼民族未来,把握时代形势,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奋斗精神”这六个方面下功夫[4],由此培养出来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与国情相符,与时代相符,也与民意相符,寄托着党和国家寻求发展的理想信念。六个“下功夫”提出之后,美育有了具体的精神基础。这意味着高校美育可以培养出更多拥有健全人格和高水平专业素质的人才,既有科学技术知识,又有人文主义情怀,顺利肩负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担。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也许不知道未来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但一定需要具有创造性和思辨性的独立思考者。美学的价值在于它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提供了支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需要在教育教学中纳入审美维度,促进人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正如吴为山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树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养性,以美怡情,以美治言,以美导行,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沉淀文化自信沃土,塑造文化秩序与培养文明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美。”[5]
二、地方农业院校新文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地方农业院校,在《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文科建设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农业院校是加强中华耕读文化与文明教育重要的载体,更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10]。新文科教育是地方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价值观支撑和道德保证,但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教育理念滞后,专业发展视野窄化
教育理念滞后导致地方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发展受限。文科教育“狭窄于专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输入导向、教师本位、注重传承”等理念根深蒂固,致使所培养的学生呈现知识结构单一、操作水平偏低及创新能力羸弱等问题。新文科建设理念下地方农业院校可以融合“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重建文科知识体系,以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突出创新和创造性思维与目标模式结合,推进文科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践。
(二)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地方农业院校文科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与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及流动化的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对标社会和行业需求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型文科人才培养机制。
(三)学科专业固化,专业融合力度不够
地方农业院校专业门类多且各自为政,出现“学科专业固化、专业融合度偏低,文科人才缺乏跨界整合能力,加剧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新文科”建设理念下优化文科专业布局,突破文科间深层次融合,突出“文+农”特色,兼顾“文+理”“文+工”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在跨界、融通、整合与合作中实现文科专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资源分散,知识结构体系单一
地方农业院校教学资源分散,缺乏有机整合与交融。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三个维度打造新文科课程体系,重点打造“通专融合,文农结合”的文科专业课程群,推动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文科课程教学效果。
三、新文科视阈下农业院校美育课程体系之实施路径
审美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终身对艺术的兴趣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外,在帮助学生健康生活和实现全人发展方面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高校的美育工作并没有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也没有适用全面培养人才的需求。当前,需要积极促进“新文科”建设,在此背景下,必须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推进美育课程建设,为学生发展审美拓展空间,将农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出来,利用评价激励机制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色功能,旨在将美育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
(一)引领方向,探讨“新文科”教育下农业院校培养什么人
“新文科”建设理念下,高校的教育内容不应该只包括专业学习,还要加强通识教育,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培养健全人格,在育人方面与经济社会形成协同作用,推动“通”“专”融合、“通”“跨”融合培养模式,文科教育关系到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乎高校青年人才三观的养成。对于农业院校而言,新文科教育为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价值观支撑和伦理道德保证。
(二)明确美育概念,树立美育育人培元的教育理念
高校加强美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与情意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成教学目标。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文化桥梁,高校在“重德育,强智育”的基础上应明确德育蕴于美育,美育引领智育的桥梁作用。实施美育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美的修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心美引善,学生在发现榜样的美,从而在学习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以美导真,探索真理的奥秘,推动科学研究。
(三)确立主体责任,探讨美育与课程建设契合点
结合农业院校办学特色,以人文类学科为教学主体,与其他学科类专业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在人文素质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中挖掘美,渗透美,对专业课程进行审美化改进,开设专题讲座,把审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将美育融入专业课程当中,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成长为知农、爱农、兴农的人才,形成专业创新内驱力,在兴农工作中发挥作用。
(四)深化美育改革,搭建“四课程三模块”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应建设美育课程体系,寻求多条途径,比如开设美育教育专题讲座,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或者为学生提供影视艺术课程等,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多样化发展。
图1中的“四课程三模块”美育课程体系,即选修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以及讲座模块的课程体系。选修课模块以影视艺术类课程和人文素质类课程为主,开设音乐鉴赏,影视赏析,文学与文化,北大荒文化等选修课程,紧扣大学生的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专业课模块主要是将审美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探索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园林园艺景观与审美、土木建筑之美、动植物之美、英语诗歌审美、智能化审美文化等课程,将美育元素和专业知识、思维、方法等融合。通过学习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审美知识,形成专业审美素养。讲座模块以美育综合讲座为主,设置讲座主题,打通专业壁垒,集合优秀教学团队,开展大学美育、审美与人生、校园环境与审美、语言行为与审美、服饰姿态与审美等讲座,全校协力创造美的育人氛围,让学生以新的创造性方式运用知识,提高跨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五)打通专业壁垒,构建多专业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合作模式
结合农业高校调研实际,在美育师资严重匮乏、教学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培养现有师资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色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升教师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组织多专业教师形成美育教学团队,开展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与美育元素契合的研讨会;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在一起合作,在教学上形成合力,从不同专业背景角度出发,结合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共同设计美育课程改革,尤其以文科专业课程为例,开展专业课程中审美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设计,形成教学案例库。审美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设计,形成教学案例库。
(六)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构建“双评估”体系标准,在评估课堂效果时,提高美育效果指标占比。在课堂教学专项评价中纳入教师美育教学效果评价,实行师生双向打分机制。优化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以育人为己任,在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时,除了考查专业课程育人效果,还要对美育教育成绩进行考核,平衡专业教学和美育教学,让校内师生对两种教育都予以高度重视。
四、结语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育工作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教育使命,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师审美素养,推动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统一,促进高校美育工作实现纵深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实现创新。通过开展美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素养,强化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提升审美的同时拥有人文素养,使中华美育精神持续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吴岩. 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 中国编辑,2019(02):4-8.
[2]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5):19-2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10-16(04).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 党建,2018(10):4-6.
[5] 吴为山. 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N]. 光明日报,2019-02-01(11).
[6] 叶朗. 意象照亮人生[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彭峰. 美学的意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 吴勇. 嘉言懿行:大学教师成长之路[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9] 刘献君. 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2(05):1-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印发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 将耕读教育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EB/OL]. (2021-09-1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9/t20210918_564379.html.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