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
摘要:传统建筑技术课程存在理论知识陈旧、与实际工程脱节、学生应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化教学的方式,对建筑技术课程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实践化教学中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技术,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文章从建筑技术课程现状入手,指出建筑技术课程实践化教学的构建意义,并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分析建筑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筑技术课程中实践化教学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技术;实践化教学;人才培养;“建筑构造”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8-0113-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沈阳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G2021016);2021年辽宁省民辦教育协会课题(课题编号:LMJX 2021036)
实践化教学,就是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建筑技术是指与建筑采光、取暖、设备、环境以及建筑构造、建筑节能、防震、抗震等方面相关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技术课程主要包含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力学等课程,其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技术应用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三大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教师在建筑技术课程中实施实践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筑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为其成为满足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下面,笔者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对基于人才培养的建筑技术课程实践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其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大部分高校建筑学专业在本科教育阶段都更重视建筑艺术方面的教学,而对建筑技术的教学通常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实践项目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设计,然而没有建筑技术支持的建筑艺术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日后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也很容易出现上手慢、上手难等状况。为了让这些新进职场的学生日后能够达到岗位要求,建筑企业不得不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经费对他们进行培训,这对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因此部分建筑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从而导致建筑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实践化教学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又不同于仅是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化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学,动手学”。实践化教学的“实”是指实际、实例、脚踏实地,实践化教学的“践”是指践行、身行力践,实践化教学的“化”,是指“从里到外”“从头到尾”的过程。实践化教学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逐渐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从仅依靠耳朵听变为实际动手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根本保障。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关精神,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多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建筑技术课程教师应积极进行建筑技术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研究,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实施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技术课程实践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而自己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可通过启发、引导、指导、帮助和鼓励等方式,促使学生“从里到外”“从头到尾”地“动”起来,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表达,用大脑思考,用笔总结,用心感受,以此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就能成为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1.重视建筑设计,忽视建筑技术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建筑技术课程分开设置,两者的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必要关联。一方面,部分教师仅从建筑的空间利用、建筑美学、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建筑设计课程内容的讲解,仅关注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建筑技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建筑设计学习缺乏有力支撑,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绘图技巧的培训,致使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绘图表现上,没有特别关注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而建筑技术的知识点又相对复杂,这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教学模式呈现单向化
当前,大部分高校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的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学生实际体验为辅的单向化教学模式。即便部分院校增加了实验实训环节,也多是在教师设定好的特定环境下实施的。在这种单向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兴趣明显不足,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加之,建筑技术课程本身具有理论知识覆盖面广、基本原理和概念抽象难懂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建筑技术能力可想而知。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这门课程时,都以图片展示和语言讲授为主,而学生对其实体及构造要点的掌握往往仅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建筑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根本无从谈起。
3.建筑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很多建筑专业学生没有树立实际运用意识,其所学的建筑技术课程的知识内容通常仅停留在书本上或者考试中,导致他们所做的设计极不符合常理,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应用。以“建筑构造”课程的重点内容楼梯设计为例,受考试时间的限制,试卷考试中的楼梯设计类题目通常比较简单,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但到了实际工作中,学生按照考试的思维去设计楼梯,完全不考虑楼梯是否能够合理使用的话,其所设计的楼梯不是没办法施工,就是没办法使用。
4.建筑技术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各高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均为建筑专业的理论专业课,大多数采用的考核方式都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这使得大部分学生迎接考核的方式都是临阵磨枪式地背诵。这样一来,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会与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即便取得了较好考试成绩的学生也难以应对实际问题。以“建筑构造”课程中关于“墙体保温”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在试卷中通常以填空、简答或画图题的形式出现,答案也是唯一的,但实际工程项目有其独特性,所用的构造手法也多种多样,导致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
5.忽视行业需求和课程思政渗透
当前,部分高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存在专业知识更新不足、内容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整体知识框架不清晰、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另外,当前建筑行业对职业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也非常重视,然而部分高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却较少涉及相关内容,导致学生没有树立起专业的服务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也不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因此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1.增加建筑技术课程在建筑专业课程中的比重
高等院校的建筑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设计课程与建筑技术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匹配程度,以及建筑技术方法原理的应用要求,合理增加建筑技术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制订建筑技术类课程开课计划,以保证专业课程的互相连接和渗透,并帮助学生在掌握某项技术后,能够将其与建筑技术课程进行衔接应用。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的“建筑构造”课程是在学生的大三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在此之前,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建筑构造组成的原理和方法,这为学生深入学习“建筑构造”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在考虑建筑设计创意、空间组织创造的同时,兼顾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节点设计,并把它作为设计课程评分指标的一部分,以此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2.注重建筑技术课程的理论联系实践
正确处理建筑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动手学”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进行建筑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PBL、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模式,让理论知识通过多种渠道输出,并引入多维度参考书目,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宽度,以帮助学生对建筑专业知识体系形成更清晰的认知,有效将相关知识刻入脑海中。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带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依据不同章节、模块、单元进行课程设计,并合理增加小组调研、实训项目、课下作业、课下讨论等工作任务,以实际项目为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中间过程需要真实的触摸,需要走得更近,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在建筑技术课程中安排相关专业实践环节。以“建筑构造”课程中“墙体细节构造做法”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直接將课堂搬到建筑构造实训楼,在墙体构造柱前为学生讲解构造柱、变形缝、过梁、圈梁等墙体细部构造的设计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真听、真看、真做、真感受,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初步进行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建筑技术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是高等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直接走进实际运作的项目中,亲身感受职业者的责任和担当,从而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有效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无论是产教融合,还是校企合作,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要求,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眼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高等院校的建筑专业以培养建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必须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学视野禁锢在校园内部,而要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到社会、企业中,以保证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走出校门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积极引进建筑实际工程项目,并以项目驱动教学过程,让学生实际参与其中,结合设计理念通过建筑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其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设法加深学生对建筑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努力提高学生对建筑技术理论的应用能力,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更好地运用建筑技术原理,完成建筑设计工作。最后,教师要坚持“岗位能力为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开展,以提高人才岗位适应能力,使之成为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例如,教师应积极鼓励大三、大四的学生提前进入实习模式,让他们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真正的建筑市场,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职业化思维,以此让学生可以更加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
4.积极更新建筑技术课程考核模式
笔者所任教学院的建筑技术课程中的“建筑构造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重视对学生“自主学,动手学”的考核,涵盖学生课堂表现、理论测试、小组任务、实训任务等内容,占总成绩的60%。过程考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实际训练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实际考核中,学生除了要在课堂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外,还要在课下解决相关问题,这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答案,并获得感悟。结课考核主要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设计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任务设定要涵盖课程所有知识点。例如,在课程结束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接近市场需求的建筑技术成果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将来加入第一线工作时更具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
5.加速BIM技術与建筑技术课程的融合
BIM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数字模型应用技术,是我国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的前沿技术。2020年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试点推进BIM报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目前,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建筑业的广泛认可,并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迫切需要高校建筑类专业围绕BIM技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自己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以“建筑构造”课程与加速BIM技术的融合设计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BIM技术进行建筑技术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节点建模,以此将建筑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的三维模型,以此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建筑技术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解“楼梯”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绘制楼梯图纸、创建BIM三维模型的任务,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的对应关系,有效掌握楼梯设计原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祥,梁爽,徐龙.改革技术课程体系,推进建筑师职业教育[J].安徽建筑.2019(11).
[2]郭剑飞,冯静,吴玉华.建筑学技术类课程与BIM技术融合的教学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04).
[3]王奕麟,张梦,黄丽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20(02).
[4]林超.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20(02).
[5]刘运林,丁克伟,马巍,陈东,朱士涛.面向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18(03).
[6]屈高阳.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
[7]黄骏,林燕,王世晓.澳门气候区校园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方法及其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
[8]李伟.生态建筑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urse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Take the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Li Te
(Shenyang City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urses, such as outd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disconnection from practical projects, weak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difficulty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practical work.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teachers can reform the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by carrying out practical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fully train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master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can truly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by taking th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the reform strategie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Key words: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practicalteaching;talentcultivation; architectural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