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霞
(广西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为更好地与世界交流、融入世界舞台,我国长期以来推行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为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打下了基础。随着时代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只掌握英语或者其他一门外语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发展,多语交流能力逐渐成为未来国际化人才的标配。多语人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需要加大多语人才培养力度,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予以推进[1]。目前,我国多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多语教育[2-4]、多语政策[5-7]、多语应用实践[8-10]等方面,其大多论述多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政策导向及应用,但是未从宏观角度对多语人才培养进行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基于此,本文从政校企协同培养多语人才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政校企协同培养多语人才机制的构成要素与构建措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语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审视并系统地思考和规划多语教育[11]。多语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我国人才语言能力以及全球教育能力、推进国家战略部署、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培养多语人才中要充当规划者的角色。
首先,政府应将多语教育纳入国家规划,增强我国人才语言能力,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水平和全球影响力。语言文字属于文化和经济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战略资源来提升我国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水平是当下思考的重点。我国高校开设的外语语种有90多种,其中英语的教育面较宽,其他的语种如日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均开设在大学,尚未在中小学形成规模。基于此,我国要将多语教育及早纳入国家规划中,增强我国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其次,政府应将多语教育纳入国家规划,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多语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增强语言文字的保障能力和交流能力,这说明多语交流对于促进国家对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与上百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涉及上百种语言,多语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家只有积极实施多语教育才能积极推进多语人才培育,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多语人才短缺的问题。
最后,政府应将多语教育纳入国家规划,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时代在进步,人才单一的语言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多语种的复合型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前,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国际交流都需要多语人才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以及国外的优秀文化“走进来”都需要多语人才助力。而这些都需要将多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规划才能达成,可见,将多语教育纳入国家规划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总之,多语人才能够帮助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抢占话语权,提升国家软硬实力。为此,政府需要从国际眼光和战略的角度制定语言政策,出台相关的规划,架起产学研结构,支持多语人才培养,打造多语人才发展环境。
校企合作指的是教育机构与社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领域开展合作事宜。校企合作主要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重点,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和高校教育环境、教学资源达成合作。在多语人才培养中,高校是具体措施的主要落实者,企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教学与语言实践结合。因此,高校与企业双方应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首先,校企达成教学与实践结合。高校的多语人才培养大多基于理论教学,而实践才是多语的最终检验标准,高校与企业结合能够将教学与实践有效融合在一起,推动语言类教学发展。如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多语理论教学,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在大学二年级开设翻译实操课,促进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企业实习课,使大学生逐渐形成系统性多语框架,具备多语意识和语言转化能力,可以进行各种场合的多语种转化;在大学四年级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继续跟踪学生的实践情况,取得形成性反馈以改进多语人才培养教学,逐渐达成教学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校企达成资源共享。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实现有效沟通。高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企业有大量的实践资源、设备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互相分享利用。目前,多语人才培养需要用到的资源有“双师型”教师资源、设备资源(如同声传译室、其他同传设备如耳机等)、电脑软件资源(各种iWrite、口语App、单词速记App等)等。高校和企业达成资源共享就可以形成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多语人才可以紧跟“双师型”教师学习,同时这些人才毕业后可进入企业为企业作贡献。
最后,校企达成良性互动沟通。校企合作能够及时互动交流学术和行业的多语人才信息,如高校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所需的培训课程、行业动态发展,企业可以知晓高校的多语人才培养进度、学术研究深度等。校企合作有利于双方重新充分沟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型教师编撰新教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此外,校企经常沟通来往也能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强化“双师型”教师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共建共管的“双师型”教师办公室将共享长期有效的沟通,充分满足培养多语人才的信息交流要求。
总之,多语人才培养的定位需要兼顾方方面面,归根结底是服务国家大方向,结合地方特色而形成语言产品、语言服务等。因此,高校和企业要紧密联合,由高校落实具体的多语人才培养措施,企业全程参与其中,构成有机合作体。
1. 出台多语政策,为校企合作打造良好环境。其一,制定全面多语政策。从全球范围来看,语言的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跨文化沟通能力[12]。如今,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区域发展等都预示着我国应该实施全面的多语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多语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多语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呈现比较分散的状态。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语言与区域知识发展计划》等语言政策和举措[13],出台全面多语政策、区域多语政策以及保障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政策,成立相关多语产学研机构,推动多语从语言本身向产品和产品服务方面转化。此外,全面的多语政策还可以参照欧洲的多语发展模式,具体为从小学开始实行母语及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加强第三语言的训练,大学时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这三种语言。其二,制定区域多语政策。我国幅员辽阔,边疆省份与多个国家接壤,考虑到边境交往的密切、区域发展的合作等,我国在制定区域多语政策时应明确各种语言的定位,即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英语是国际社会通用语言,而除汉语、英语外的外语或民族语言等应该根据区域发展需要进行调节。由表1可见,我国有9个省份陆地接壤14个国家,涉及的官方语言为16种。语言的沟通交流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多语政策可以根据区域调整,模式可为“汉语—英语—陆地接壤国家官方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亦可将少数民族语言添加进去,如“民族语言—汉语—英语—陆地接壤国家官方语言”,这样的多语模式将助力区域发展,同时保护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促进文化繁荣。在没有与其他国家陆地接壤的省份,可以将多语政策与当地发展需要相结合,适当调整为“汉语—英语—当地民族语言”模式。全面多语政策和区域多语政策能够促进人民对多语的了解,提高全民多语意识,为政府全面打造多语人才培养环境作铺垫,继而助力校企合作培养多语人才机制构建,也为下一步落实校企合作政策提供良好的环境。
表1 我国边疆省份陆地接壤的国家及其官方语言表
2. 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推动互惠共赢。多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职能就是为校企合作提供环境和条件保障。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高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双方在目标上并不一致,因此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校企双方各自的发展,将双方联合起来培养多语人才。其一,制定面向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与高校合作,如企业参与高校多语人才培养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企业购买相关的同声传译软件硬件应用于校企合作培养多语人才方面,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多语人才产生的费用可以抵扣应纳税额等。同时,给予企业适当的资金扶持,如校企合作中,企业愿意出资建立多语翻译合作实习中心的,政府可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在学生到翻译企业或外资企业实习期间,企业支付了相应实习工资的,政府可给予减免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等。这些优惠政策将激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并形成良性循环。其二,加强面向高校的教育基金扶持。多语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完备的软件硬件设施(如配备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教室等)、引进企业“双师型”教师,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而政府设立相关教育基金可以减轻高校压力,提高多语教学效果。此外,政府可以打造“教育种子基金”,成立“合作教育基金”等,支持多语人才进行海外实训,这样习得的语言才有强劲的生命力。目前,校企合作机制还不算完善,政府应出台保障政策,打造企业和高校都乐于参与的合作环境,给予企业和高校优惠扶持政策。面对校企合作可能产生的问题,政府应提前摸底排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和公布解决办法。同时,面对校企合作产生的良好现象应进行奖励,如校企合作达到多语人才培养要求,长期良性发展,可以继续享受优惠政策或得到物质奖励等,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和发展,稳定双方合作关系。
3. 设立校企多语产学研机构。政府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和经济部门可以联合成立多语产学研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相关事宜并促进校企产学研的良性发展,确保其能够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合进入产学研过程,将学习和知识的转化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发展纽带。设立校企多语产学研机构并加强相关管理,可以加快多语人才的产学研进程,助力多语人才将语言转换成“生产力”:多语人才培养达到要求后可以作为翻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帮助驻外员工了解更多的他国文化,更好融入当地社会发展;多语人才可以翻译一些国家的优秀文字作品,同时将我国的文化精华翻译成其他文字,助力文化输入和输出;多语人才可以采用语料库等工具,协同帮助发展翻译理论和实践,将翻译理论和实践从英语与汉语互译扩大到其他小语种如高棉语、基隆迪语、科萨语、摩尔多瓦语、南索托语、斯威士语、文达语、宗卡语与汉语的相互翻译转换等,大大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繁荣。这些翻译作品将传播知识、弘扬优秀文化,为贸易往来、文化沟通、技术交流奠定基础。在多语人才经历工作实践后,可以返聘其为“双师型”教师,扩大多语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推动多语人才培养。还有其他很多的产学研转换等,这些对校企合作而言,大大增强了高校语言学科的科研力,也从实际上促进了企业发展。
1. 结合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企业发展特色多样化,在培养多语人才方面,高校应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企业发展特色来确定多语包括哪些目标语言。在培养多语人才之前,高校应与企业联合采用大数据方式、问卷调查形式确定区域企业的语言需要,从而确定重点培养语言,以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广西毗邻东南亚,广西的很多企业依托东盟发展,对东盟十国的小语种人才需求较多,因此广西高校在开展多语教学时,可将东盟十国的语言纳入教学规划中。广西民族大学就针对广西的地理优势和企业发展设置过9个外语专业,包括柬埔寨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泰语、英语、马来语、老挝语、缅甸语和法语。实践证明,一旦形成多语人才培养环境后,可以逐渐形成多种多语格局,如“汉语—英语—第三语种”,或者“汉语—法语—第三语种”等。
2.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校企协同培养多语人才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语言与专业的结合。如美国许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不开设专门的外语授课学院,而是将外语课程开设到各个研究系,较好地实现语言学习与区域研究一体化[14]。因此,多语发展决不能忘记学科的导向。单纯的语言学习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而是要结合学科发展,尤其是要结合企业所需专业发展。哈佛大学在2013—2014年开设了95个语种,单单是非洲与非洲裔美国研究系就教授29种语言[15],而这些都是用来协助研究非洲及非洲裔美国文化的语言。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可效仿哈佛大学的语言设置,在涉及学科发展的语言方面,尽可能安排对应的语言学习。如医科类专业,除英语的学习外,可加入拉丁语或希腊语学习[16]。
3. 校企成立“双师型”教师办公室,开展多语教学模式。校企协同培养多语人才最基本的要素是师资问题,多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双师型”教师和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便利,可成立“双师型”教师办公室。“双师型”教师办公室的教师由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和高校专业教师组成,办公室的作用在于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通过设立“双师型”教师办公室能够有效沟通企业与高校在联合培养多语人才过程中的事宜,同时能够促进企业教师与高校教师的交流,便于其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多语人才培养问题,促进教学改革等。同时,高校教师也可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了解企业内部人才需求构造及专业要求等,在促进多语人才专业建设上大胆创新,培养出更具有实际效能的多语人才。成立“双师型”教师办公室最重要的是实现多语教学模式。多语教学模式来自欧洲,源于“欧洲语言学校多语教育计划”,这是欧盟成立后诞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消除语言障碍,协助整个欧盟发展。该计划从小学开始执行,学校采取同一门课开设9种语种的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某一语种上课,被选的语种将作为母语贯穿他们的全部教育过程,此外他们还必须选修第二语言,例如从法语、英语和德语中选择一门,第二语种的定位为工具语言或者媒介语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必须加入各种欧洲语言混合的语言学习小组,强化练习和实践,由此习得第三种语言。此教学模式不但在欧洲的小学中被广泛采用,在一些国家的大学也经常被采用,如瑞士的佛里堡大学、荷兰的莱顿大学、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和中博腾理工学院就经常采用该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校整体形成双语教学,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一直贯穿于高校教学中。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多语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提上日程。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占外语教师的主流,其他语种师资比较紧缺,因此校企协同合作中,可以由企业选送“双师型”教师,此类教师精通除英语以外的语种,具备实践经验,可以和英语教师或其他语言教师一起形成多语教学模式。
4. 校企开发多语人才实践基地。第一,建设多语种翻译实践基地。高校与企业打造的多语种翻译实践平台,旨在保持高层次紧密合作,大范围扩大多语实践,打造集语言服务、翻译培训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平台。一方面,平台能够给多语人才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企业口笔译资料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学习;另一方面,高校也为企业扩大了影响力,为企业以后招聘人才宣传造势,间接为经济加把力。第二,建立多语同声传译在线服务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多语言服务可以逐渐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依托在线服务网站,更加便捷、高效转化多语服务能力。例如,国际医学远程服务就涉及多语同声传译服务,有些病人迫切需要实时在线翻译服务与外国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就医质量与效果。高校提供多语人才,企业联系需要翻译的服务人群,双方利用创建的在线服务网站可以高效、实时地提供多语服务。实时服务网站将紧密联系多语人才,根据多语人才的专业、语种和口译笔译能力派发任务,非常方便、快捷。第三,成立多语跨境电商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是一个契机。高校提供多语人才,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及语言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多语人才,联合开创多语跨国电商直播平台,不仅能够锻炼多语人才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销售能力,助力我国电商发展走向国际。第四,打造中国经典文化多语研究基地。我国经典文化的传承、发展及走向国际化,需要多语人才来助力。高校与文化相关的公司可成立中国经典文化多语研究基地,选送多语人才帮助文化公司开展中国经典文化多语种翻译、审核、校对等工作,助力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第五,搭建多语在线培训平台。掌握多一门语言日益成为人们的期望,除日语、德语、法语以外的小语种也得到了青睐,搭建多语在线培训平台可以让人们在家就可以得到语言培训。多语人才也不必前往实地教学,而是直接与教学培训的企业签订合同,在网上进行教学即可。此外,高校可以跟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让多语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国外交流和学习。多语人才实践基地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多语人才,拓宽多语服务范围,为多语人才的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多语人才培养向更深层次发展。
多语人才培养道阻且长,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推进。多语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仅靠一个部门即可实现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达成。政府出台支持多语人才培养的政策,打造多语人才培养环境,出资支持高校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通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专业发展、成立“双师型”教师办公室、共建实践基地等措施来推进多语人才培养。总而言之,不同言语的人能够正常交流,离不开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的了解,多语人才培养有利于持不同语言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