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漩
(河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精准把握城乡关系特征及“三农”变化规律,基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而提出的全面提升乡村地位、全方位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国家顶层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我国化解各种“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定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水利部印发的《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那么,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又如何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目前学界既不乏农田水利供给问题的研究,也不乏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却鲜有研究。鉴于此,本文从交互赋能视角对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界定乡村振兴、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交互赋能的基本内涵;其次阐释乡村振兴赋能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及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赋能乡村振兴的积极效应并以成功案例加以佐证,这些成功案例分别是“农村水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案例A)[1]、“乡村振兴:农田水利设施如何提升”(案例B)[2]、“高标准建设农田水利,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案例C)[3]、“助力乡村振兴:南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战正酣”(案例D)[4]、“江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案例E)[5]、“江苏南京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案例F)[6];最后提出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交互赋能的推进策略。
何为乡村振兴?目前学界主要有四类观点的解读:一是“总体要求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就是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生态宜居”就是要“城乡互通”,使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都享受和感受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好,“乡风文明”就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体系[8],“治理有效”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出符合本土实际从而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活富裕”就是要实现农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同步富裕,使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9]。二是“五位一体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方面的发展要求,推进乡村“五位一体”的系统协调、繁荣兴盛和全面进步[10]。三是“版本升级论”,认为乡村振兴是国家之前提出和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升级版,是国家“三农”工作由内到外、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的根本性提升[11]。四是“五大振兴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乡村的“五大振兴”[12]。
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论述[13],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把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解读为乡村振兴之基的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之本的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之魂的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之环境支撑的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之组织保障的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其基本目标在于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实现,亦即乡村“五大振兴”是乡村振兴路径层面的内涵,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则是乡村振兴基本目标层面的内涵。
简言之,供给是指供给主体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或服务等供给客体提供给需求主体的过程。从纵向看,供给是供给客体制造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投入、供给客体制造、供给客体制造完成后的提供等三个环节的完整统一体。从横向看,供给客体制造条件投入、供给客体制造、供给客体制造完成后的提供等每一环节均由相应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构成,是供给主体、供给机制的完整统一体。概言之,供给内涵可界定如下:供给是指某供给客体制造条件投入、供给客体制造、供给客体制造完成后的提供等三个环节及各环节供给主体、供给机制的完整统一体。
依据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农田水利条例》第二条的相关规定,农田水利供给最基本的物质载体是农田水利工程,最基本的目的在于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灌溉(也包含排水)服务。按照“属+种差”方法下定义,农田水利供给是指农田水利工程建造条件投入环节、农田水利工程建造环节、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提供环节及各环节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的完整统一体。就农田水利而言,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固定资产,其供给不仅需要高额投资,而且建成后基本处于露天存放状态,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造条件投入环节中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管护均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建造的目的在于提供灌溉服务,没有灌溉服务的提供,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建造、管护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基于此,农田水利供给内涵便可具体界定为: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环节及该环节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机制、农田水利工程建造环节及该环节的建造主体和建造机制、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环节及该环节的管护主体和管护机制、灌溉服务提供环节及该环节的提供主体及提供机制的完整统一体。
农田水利供给质量是指农田水利供给对农户(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广义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农田水利供给对农户灌溉服务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说明农田水利供给质量越高,反之则相反[14]。基于此,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便可定义为能够高度满足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的农田水利供给。
近年来,“赋能”一词已成为学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术语之一。何为赋能?“赋能”一词原意指为某一主体(或组织)赋予某种能力或能量[15],之后的研究者对赋能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拓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及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授权赋能”,主要包括结构赋能、心理赋能和领导赋能三类[16]。所谓结构赋能是指组织以分享信息、参与决策、分摊责任、共享领导权等方式营造授权赋能氛围,以赋予员工、团队、社群及消费者权力进而增强其行动能力的赋能模式[17];所谓心理赋能是指基于员工的心理感知状态,以增强其工作重要性认知、工作胜任能力和技能、独立决策和处理权及在单位(或部门)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赋能模式[18-19];所谓领导赋能是指通过实施参与式决策、消除官僚主义、强化目标激励等方式赋予员工权力、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实现领导授权赋能的赋能模式[20]。二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技术赋能”。所谓技术赋能是指以数字技术(IT、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影响边界从组织等主体内部拓展到主体之间及价值网络之中,使主体价值创造模式由内部改革驱动型快速向外部刺激因素(数字技术)决定型转变,进而缩短组织等主体内外部信息、知识流的传递距离,提高组织等主体内外部连接、互动及合作的效率[21-22]。尽管“赋能”一词的内涵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赋能一词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赋能即是增能亦即使行动主体(组织或个人)的行动能力增强,是使行动主体获取过去所不具备的能力进而使行动效率达于最大化的有效方法[23],或在组织内部自上而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方法[24]。
“交互赋能”这一概念最早由谷歌(Google)的首席执行官(CEO)施密特提出,用来解释互联网公司发展[25],之后的国内外学者将交互赋能这一概念引入平台经济研究之中,并将其内涵界定为开放性平台以硬件载体、软件算法为支撑,以跨界、交互的方式获得新发展势能的现象[26],表现为知识网络、业务网络、制度网络之间的多重交互[27]。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交互赋能的内涵以平台经济为边界,较之赋能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事物之间互联、互动、互促的意蕴,进一步延伸了交互赋能这一概念的内涵。因此,本文从更广义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所谓交互赋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之间以互联、互动、互促的方式获得新发展势能的现象。就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交互赋能则是指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之间的交互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交互效应。
第一,乡村产业振兴可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乡村产业振兴是指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共享农业等综合发展下的现代化农业振兴,其基本参与主体是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集体农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乡村产业振兴可产生三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一是激发农田水利供给的内在动力。需求是供给的内在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9],乡村产业振兴意味着现代化农业的振兴,也意味着对农田水利需求程度的提升,亦即农田水利供给内在动力得以激发和激活。二是强化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治水功能。与传统小农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大、对农田水利的需求强度大、参与农田水利供给活动的意愿强烈,是乡村振兴时代农田水利供给的重要参与主体,乡村产业振兴意味着现代化农业振兴,也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具有的明显规模经济优势(其种粮收益高出个体农户的10%左右)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必将增强其作为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治水功能[30]。三是强化农田水利供给机制。随着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农田水利供给机制将建立起来,农田水利供给机制将由此得以充实和强化。乡村产业振兴所产生的上述三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意味着农田水利供给满足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程度的提升——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实现。
第二,乡村人才振兴可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就是要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善管理、爱“三农”的乡村实用型人才。乡村实用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参与主体,其中的涉农主体亦可成为农田水利供给活动的基本参与主体。而乡村适用人才中的涉农主体多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种粮大户的户主、农业企业的企业主、集体农庄及农民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亦即自然人(个人)层面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大的生产经营规模、更高的经济效益、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乡村人才振兴同样会强化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治水功能、强化农田水利供给机制的积极治水效应,这两方面的积极治水效应则意味着农田水利供给满足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程度的提升——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实现。
第三,乡村文化振兴可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乡村文化亦即乡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乡土文化和乡村社会的过程。就农田水利而言,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乡村社会中的优质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诚信文化、合作文化等将大行其道,进而产生两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一是在乡村合作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下,一般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公共意识将被有效激活,其参与农田水利合作供给的治水功能也必将由此增强。二是在乡村诚信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下,农田水利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得以有效协调,各供给主体之间合作供给农田水利的各种机制将得以创新、完善和强化。乡村文化振兴所产生的上述两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意味着农田水利供给满足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程度的提升——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实现。
第四,乡村生态振兴可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乡村生态振兴意味着美丽乡村的建成,美丽乡村可产生“筑桐引凤”效应:优美的乡村环境必将吸引各类人才进入乡村并参与到包括治水活动在内的乡村振兴活动之中,这在有效破解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人才“空心化”困境的同时,也可有效破解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人才“空心化”困境,进而促进农田水利的高质量供给及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乡村生态振兴还可进一步产生富村与富民效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富村与富民目标的实现可奠定村庄基层组织及农户主体参与治水活动的财力基础、强化其参与农田水利供给的治水功能,最终促进农田水利的高质量供给及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乡村组织振兴可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乡村组织振兴是指乡村基层组织治理功能的增强,从治水角度看,乡村组织振兴则意味着乡村基层组织治水功能的增强——乡村基层组织在农田水利供给活动中的资源聚合、引导协调、社会动员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功能的增强。乡村基层组织治水功能的增强将产生两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一是有助于引导、动员其他相关主体参与农田水利供给活动;二是有助于引导、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促成农田水利合作供给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乡村组织振兴所产生的上述两方面积极的治水效应意味着农田水利供给满足农户灌溉服务需求程度的提升——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实现。
第一,乡村振兴带动了农田水利供给模式创新。(1)投资模式创新:投资渠道多元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湖北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补助用于个人、农户用水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利用自筹资金实施的塘堰扩挖、渠道硬化及泵站兴建等方面的治水活动,与此同时,湖北省大力实施和推广农田水利筹资建设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并通过相关优惠等政策措施激发各方主体投资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案例A)。(2)建造模式创新:建造模式系统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把农田水利建造与脱贫攻坚、河道整治、人居环境治理、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高标准规划和创建“水田林路示范园区”,2017年冬至2018年春,该县已建成“水田林路示范园区”17处,新打机井531眼,挖修沟渠433条共计256.23公里,造林绿化1.2万亩(案例B);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力推进以“百千万”示范区建设为内容的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一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的“沟”“渠”“路”“桥”“涵”“闸”“站”“林”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套、有机链接的农田水利供给系统(案例C)。(3)管护模式创新:农田水利管护主体—管护职责匹配明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湖北省实施了以“四个一”为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的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模式:对每一农田水利工程均确立“一份管护档案+一个管护主体+一份管护协议+一套管护机制”与之相配套并由此形成自建自管、受益户共管、参与式管护、专业化管护、市场化管护及政府以钱养事式管护等的管护模式,全省132.86万处小型农田水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保姆”“管家”和“护工”,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案例A);四川省南充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履职”的各级河长及河道警长约5000名,同时启动了基层河段的清河、护岸、净水及保水等四项行动以实现河道管护的“全域化”和问题整治的“全方位”(案例D);江苏省坚持“建管并重”,全省绝大多数行政村(98%以上)完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确权颁证工作,落实村级水管员4万人左右(案例E)。(4)灌溉服务提供模式创新:灌溉服务提供精准化、节约化。为有效解决灌溉服务提供环节存在的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湖北省各地大力推进田间水利计量设施建设工作,同时启动了农业初始水权的分配工作,部分县市初步建立和实施了灌溉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及节水奖励机制,灌溉服务提供模式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案例A)。
第二,农田水利供给模式创新带动了农田水利的高质量供给。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省农田水利供给模式创新带动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11.23万亩、除涝面积新增10.21万亩(案例B);总面积达2030亩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胡寨镇高标准农田千亩示范区(坐落于吴双楼村)已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机宜耕”的要求被打造成有特色、有亮点、有效益、有规模的高标准农田样板,该示范区内的1条大沟、2条中沟、15条小沟已得到清理疏浚,30条毛沟、70条腰沟、350条丰产沟已得到整修开挖(案例C);四川省南充市新建了高标准农田16.8万亩、修筑地埂16494千米、修建灌溉水渠516千米,各建设示范区内的山坪塘、蓄水池及提灌站等水源工程已全部配齐,不仅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的目标,而且土地的肥力也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南充市南部县八尔湖镇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已全部实现智能化,东坝镇打鼓山村的节水灌溉系统已大面积使用,窑场乡杨家嘴村的路网、林网、水网已全部打通(案例D)。以上案例中获得的成效意味着农田水利供给对农户灌溉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实现。
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向乡村振兴赋能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在于:助推乡村振兴基本目标的实现——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基本目标的实现。
乡村振兴之基在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之基在于农业振兴,农业振兴之基在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没有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农业振兴、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既意味着农田水利投资质量、建造质量、管护质量、灌溉服务提供质量的提升,也意味着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得以夯实,“农业强”的目标也因此得以实现。
在案例D中,四川省南充市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塘堰、渠系的整治和建设,以加快实现灌溉与排水之间、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套,有效打通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的旱涝保收;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及各方力量,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特别是西充县的青狮、观凤及义兴等三个乡镇已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效农业发展格局。南充市以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为载体、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抓手集中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了农业的由小变大和由大变强。
在案例F中,南京市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强农战略,全力提升农田水利的管理质效,有效夯实和筑牢了实现“农业强”目标的农田水利基础,既让农田“喝饱了水”又及时进行了农田排涝。例如,2018年杨桥河排涝站建成并使用,该排灌站开机后的排涝流量为10立方米/秒,仅该排涝站排涝范围所及的横梁、石庙、上马、王子庙四个村的受益农田面积就多达9000亩。
一方面,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可助推乡村人居环境之美的实现。农田水利既是乡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要素,农田水利系统既是乡村发展所需之水的主要供给来源也是调节乡村气候、改善乡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提升农田水利供给质量、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是打造和营造乡村生态宜居水环境、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之美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可助推乡风文明之美的实现。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在长期的农田水利供给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人翁精神、合作精神,不仅能够有效激励各相关主体在治水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更是乡村健康精神风貌、乡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具体体现。因此,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过程——农田水利投资、建造、管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不仅是农田水利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水文明不断形成和沉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必将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乡风文明的水文化内涵,助推乡风文明之美的实现。
在案例A中,湖北省以绿色、可持续为宗旨不断推进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的创新,既满足水量的供应,更注重水质的提升;既注重渠道、泵站等农田水利工程实体自身运行的生态要素,更注重强化农田水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具有的水生态修复及服务绿色发展的功能。(1)在农田水利建造方面,湖北省把生态、绿色及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强力推广和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确保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是生态的、绿色的和可持续的。例如,在襄阳市引丹灌区、三道河灌区启动的“百里生态丹渠”和“绿满长渠”项目建设中,文化元素、地理特征、现代理念被融入其中,绿色生态旅游长廊得以建成;又如,仙桃市泽口灌区、潜江市兴隆灌区等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把城镇发展需要与园林建设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及居民的生活品质。(2)在农田水利管护方面,湖北省在渠道、塘堰的管护中积极推广和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农田水利工程有了“管家婆”或“掌门人”,此前一大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灌区及泵站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农田水利供给模式创新、供给质量提升,湖北省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已经为“农村美”目标的实现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水利对农业的基础性、保障性功能所决定,没有农田水利的高质量供给也就没有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及乡村产业的高质量振兴,富村、富民目标的实现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水利兴则乡村富、水利衰则乡村贫——凡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良好的乡村地区,农户多处于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富裕状态,反之则相反[31]。此外,在“山”“水”“林”“田”“湖”“草”等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绿色资源和绿色宝库中,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乡村水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他绿色资源、绿色宝库才能被有效发掘和利用,才能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富裕及“农民富”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而充分发掘和利用乡村水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推进农田水利的高质量供给及农田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可见,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农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民富”目标的资源基础和助推器,我国的扶贫、治贫实践已经证明,在那些具有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的乡村地区,农户往往可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帮扶下充分利用当地的绿色资源和绿色宝库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案例C中,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于2020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2021年3月4日,该项目的土方工程已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土建工程已完成计划任务的89%,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已达到高产高效的农田标准,亩均粮食增产50公斤、人均增收200元/年。案例D中,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青狮、观凤、义兴三个乡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陆续打造成优质水稻、有机蔬菜等产业基地,各项目区的粮油、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统计显示,每年项目区可新增粮食产量3800万公斤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20元/年。
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之间的交互赋能效应及相关成功案例说明,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乡村振兴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现进一步带动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基于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可通过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同时构建以“投—建—管—灌”互联互动为内容的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体系,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从而推进乡村振兴与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交互赋能。
第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现代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克服乡村小农经济所固有的局限性,增强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由此,激发农田水利供给的内生动力,强化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治水功能和供给机制。
第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鼓励和支持地方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培育各类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到乡村投资兴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在乡村建立实习基地以便就地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充分利用“移动课堂”、网络学习程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乡村现有人才的文化技术水平;构建“引智回乡”的制度和机制以吸引本土人才回乡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由此,培养一大批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的基本参与主体。
第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从治水角度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就要推进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的乡村诚信文化、合作文化、公共精神的建设和发展,以促成农田水利相关供给主体的合作治水行为。由此,增强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等。
第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从治水角度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就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理念,把水利的多重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有机融合起来,以加快推进乡村水利生态产业的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库、湖、塘、河、渠等水利设施互联、互通、互动的乡村水利生态共同体。
第五,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推进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使其真正嵌入乡村社会,更加有效地发挥民事民定、民事民议及民事民管的社会治理功能[32];推进乡村基层经济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以充实和壮大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乡村组织振兴,有助于引导、动员其他相关主体参与农田水利供给,并合理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通过强化农田水利供给主体治水功能、创新完善农田水利供给机制,从而构建以“投—建—管—灌”互联互动为内容的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体系(见图1)。
图1 以“投—建—管—灌”互联互动为内容的农田水利高质量供给体系
第一,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强化投资主体特别是政府主体、村庄基层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农田水利投资功能;构建各投资主体在农田水利领域积极投入的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激励机制。
第二,强化政府水利部门、水利工程建造施工企业、村庄基层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建造功能;构建政府水利部门协调、规划设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造项目规划设计机制;按照水、田、路、林一体化思路构建农田水利项目系统化建造机制;构建政府水利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理部门对农田水利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构建由政府水利部门、监理部门及项目受益方代表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项目竣工验收机制。
第三,强化灌区水管单位、乡村基层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管护功能;根据《农田水利条例》《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的相关规定,借鉴本文案例中的成功经验,构建产权归属明晰、管护主体多元、技术手段先进、分类组织实施的多元化和高效率农田水利管护新机制。
第四,强化灌区水管单位、乡村基层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利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的灌溉服务提供功能;构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嵌入为主要特征的灌溉服务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提供机制,构建以节水灌溉技术嵌入为主要特征的灌溉服务集约化、节约化提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