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评析:周素颖
校刊《寻味之旅》的三个栏目正在征稿。请根据对栏目导语的理解,选择一个进行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40分)
美味篇美食意义在于吃前的期待、吃后的回味;在于滋味的美好、过程的有趣……能够真切感受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情味篇一草一木,一行一走,一经一历,即是一生一世。人间有情亦有爱,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浓浓真情味。兴味篇人生有没有兴味,全在于自己的体会;兴味索然与否,全在于自己的经历。酸甜苦辣皆是人生滋味,要活出自己的态度和境界。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该题目所提供的三“味”代表了三种表情达意的写作方向,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同时,将美食与情感相勾连,具有真实性和生活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感受美食的味道中、留心生活的点滴中、回忆人生的经历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阐发自己的人生态度。
◎罗佩芸
尝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每每在高邮鸭蛋、昆明菌子以及院子的南瓜、豆角间大饱眼福时,我就想起自家炊烟中的扑鼻香气。
母亲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变形金刚”——这是儿时我给她取的外号。煎、炒、炖、煮,柴、米、油、盐,无不被母亲玩弄于股掌间。
母亲的刀法很好看。剁肉,“嘈嘈如急雨”;切葱,“切切如私语”。最爱看她做清蒸鲈鱼:洗净鱼,然后在鱼背上“写”三横,蒸煮完毕,撒上葱花,浇上热油,那香气如丝如缕般钻进鼻孔,躲也躲不开。看我吃的馋样,母亲用她沟壑纵横的手在我脸上一捏,也笑了。
母亲拿手的菜式很多,也许够一桌满汉全席了。但我记得最深的,还是那碗冒着热气的葱油拌面。那是一个结霜的冬日,年幼的我闲得无聊,便开始在厨房“逍遥”,没想到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瓦盆。别以为它只是普通的瓦盆,它的年龄比母亲都大——这是母亲的外婆留给她的唯一一件物品。母亲是我的太外婆带大的,感情格外深,当她看到我和地上的一片“遗体”时,一言不发地把我赶回房间。看着母亲在锁门前投来的忧伤一瞥,我心都碎了。但无论我怎么哭喊,怎么忏悔,门外都无动于衷。最终我累了,趴在床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一股麻油与葱花的香味把我唤醒——我面前的书桌上竟放着一碗热腾腾的拌面!我立刻狼吞虎咽起来,吃着吃着,我又想起了母亲。纵使我摔坏了她最心爱的东西,她依然爱我如旧。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和着那面的香一起被我咽了下去。之后母亲仍给我做过葱花拌面,但我再也没吃出那天的味道——一种混合着泪与爱、独属于母亲温柔的味道。
《读者》上有篇文章叫《一条红鲟是爱意》,那位作者的母亲节衣缩食,只为满足孩子在年夜饭上的口福。但当孩子长大,母亲却因病去世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正如母亲在灶边忙活时总跟我念叨的:“以后你可别飞远了啊。”儿时的我梦想远走高飞去做一番大事,而如今,我却只想着母亲的那条鱼、那碗面、那顿饭,陪母亲在氤氲香气中度过春夏秋冬。
我只愿每天看着炊烟升起,看着饭香里汗流浃背的母亲的笑靥。
人间有味是清欢。
【点评】
优点:这是一碗饱含母亲的宽容与爱的葱油拌面,小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小作者观察细致、情感细腻,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母亲的形象特征,在活泼自然的语言中流露真情。
不足:主要在于叙事方面略显拖沓,塑造的母亲形象比较生硬,且在立意上给人刻意拔高的感觉,缺少水到渠成的提升。先介绍瓦盆的来历再去叙说葱油拌面中蕴含的母爱,情感的起伏波动不够明显。
提升建议:可以在行文结构上稍作修改,将葱油拌面的出场前置,为瓦盆背后的故事留下悬念,使情感愈说愈浓烈。
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该文得分:32~33分。
◎罗佩芸
尝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每每在高邮鸭蛋、昆明菌子以及院子里的南瓜豆角间大饱眼福时,总会想起自家炊烟中的扑鼻香气。
母亲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超人”,煎炒炖煮、柴米油盐的门路母亲早就了如指掌。
母亲的刀法很好看。剁肉,“嘈嘈如急雨”;切丝,“切切如私语”。最爱看她做清蒸鲈鱼:洗净鱼,然后用刀在鱼背上“写”三横,蒸煮完毕,撒上刚切的葱花,放上新捣的蒜末,最后浇上热油,那浓郁的香气便如丝如缕钻进鼻孔,躲都躲不开。看我的馋样,母亲便用粗糙又温暖的大手在我脸上一捏,笑了。
在母亲的食谱里,我最爱那热气腾腾的葱油拌面。儿时的一个冬日,我闲得无聊便在厨房“逍遥”,好奇心驱使我东摸摸、西碰碰,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不起眼的瓦罐。母亲闻声赶来,看到一地碎片中呆立的我,马上用粗糙又温暖的大手拉起我的小手,连声问我有没有受伤。在检查无虞后,她一言不发将碎片小心拾起。不知是不是错觉,我好像听见了母亲低低的啜泣声。当母亲直起腰时,她只是轻轻地说:“天冷,吃碗面吧。”于是厨房里又传出锅铲的锵然声、香油的爆破声、热油的“刺啦”声。
顷刻间,面好了,金黄色的香气驱散了冬日的寒气。顾不上心中的疑虑,我贪婪地吮吸着面条,没有注意藏在雾气后的母亲,一滴清泪滑过了她的脸颊。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个普通的瓦罐,是我的太祖母留给母亲的唯一一件物品。祖母年轻时去新疆支边,母亲是太祖母一手带大的,这个瓦罐一直是母亲的心爱之物。可是那一天母亲却没有对我大发雷霆,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和宝贝相比”——这是母亲常说的话。而那碗面,也成为我迄今吃过的最好吃的面,因为那是以泪与爱为调味剂、善良与宽容为佐料的人间至味。
记得《读者》上有一篇名为《一只红鲟是爱意》的文章,作者的母亲节衣缩食,只为满足孩子在年夜饭上能吃到红鲟的愿望。而当孩子长大后想为母亲做一顿红鲟盖饭时,母亲却因操劳过度而去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也许就是母亲如此珍惜那个瓦罐的原因吧。在一代代的母爱传承中,母亲把她的那份深情融入人间烟火。生命有长度,也有宽度,由我家四代人的点构成线,而在由线织成的网中,是千千万万的母亲以佝偻与白发换来儿女的幸福。
母亲在灶边忙活时总会念叨:“以后你可别飞远了啊。”儿时的我梦想着远走高飞去做番大事,而如今,当我想着母亲那条鱼、那碗面、那顿饭时,才明白母亲对我而言就像风筝上的线,既是羁绊,更是牵挂与依托。
在炊烟中细数流年,在饭香里看母亲的笑靥,这些构成了人间最动人的画卷。
“人间有味是清欢”,母亲给予我的,又何尝只是美味呢!
【点评】
小作者在修改时,将“粗糙又温暖的大手”重复两遍,以突出母亲给予“我”的温暖,并在文章结构上做了调整,以母亲哭泣的情节作为伏笔埋下,以突出“我”在恍然大悟后的感动。在文末,小作者有意安排了对时间长河的想象,展现了在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背后,是一代代母亲以爱孕育和呵护孩子的主题。情感在最后收束,又集中在母亲身上,通过“我”与母亲的相互陪伴,衬托了母亲润物细无声的爱,主题由此得到升华。
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该文得分:37~38分。
◎侯兆星
“味道”一词,本来是形容食物的口味。食物有酸甜苦辣咸、鲜麻辛甘涩,每一种千变万化的“味”之中,都是无数种“道”的相加。“道”如颜料,有了“道”的层层渲染,才会有“味”的多姿多彩。
所谓“道”,既指食物的制作工艺、选材的精良独到等客观因素,也指师傅的经验、食客的心态等主观因素。因此,“道”复杂而抽象。与之相对,“味”只是食客的内心感受、真心评价,常只有好坏之分。“味”是简单而具象的。因而,有“味”,必先有“道”。
以“道”生“味”,见于食物加工者的功夫。做菜如作画、演奏。练习时间长了,自然如滔滔江水倾泻而下。功夫到了,“味”也就到了。古有庖丁解牛,今有潮汕牛肉。厨师们费上一个小时打牛肉丸,在千万次锤打中成就牛肉的美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想让呈现的食物“细”下去,这之中,下的血本不言而喻。我曾见过做炸鱼的老师傅满胳膊的红色疮疤,仿佛也被“炸”过一般。从这些人身上,可见功夫对于“味”的大作用。
以“道”生“味”,亦见于食物品尝者的态度。在苏轼的《猪肉颂》中,我们看到一个刚被贬官的文人对“价钱如泥土”的肥肉的赞美;在李白的《将进酒》中,我们亦能看到一个不得志的文人对“钟鼓馔玉”的不屑。食物的味道,并不总是以材取胜,下江南的康熙帝就曾为寻常的“豆瓣汤”而痴迷。心志影响了食客对食物的评价,若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切皆是“好味”。
食物有酸甜苦辣,生活亦有阴晴圆缺。美食中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生活。
人生在世,登每一座高塔,达成每一个目标,都需要有“心血”与“心志”的共同作用。举个例子:为何新中国成立初始一穷二白却能研发出“两弹一星”?那是因为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深居大漠、隐姓埋名十余年的心血,还因为他们的心志:以中华之崛起为己任、对全中国人民负责任。
如今,奋斗路上的青年们,生活如同制作与品味一道珍馐,只有拥有了乐观坚定、宁静致远的心态,拥有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功夫,方能从“道”中寻得大“味”,从“道”中取得大“味”,感受生活的美好。
【点评】
本文的总体写作思路可以归纳为:引—议—联—结。小作者从食物的味道出发,进而引出“味”与“道”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小作者从食物的造就者和食物的品尝者两个角度,阐述“以道生味”“有味必先有道”的中心论点,让本篇议论文有一个清晰可见、贯穿始终的主心骨。
在展开议论的过程中小作者博古通今,不管是古代的庖丁解牛、当今的潮汕牛丸,抑或是苏轼、李白的故事,尽显小作者的功力,也让文章生色多姿。而在议论的结构中,也彰显出小作者写作议论文时论述观点的一般理路:“亮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做总结”。且用语简洁,不拖沓。
值得赞赏的是,小作者在第五段,由美食的“味道”上升到人生的“百味”,使得文章具有了更高的立意与定位。既流露着小作者对“味道”的深刻理解,也饱含着小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该文得分:37~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