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璐(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日趋快速发展和进步,高科技产品对当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也已日益显现与深远,两者应该彼此汲取融合,相互促进。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很大,如果说文学传播主要获益于印刷术,雕塑得力于刀斧,绘画离不开颜料,书法需要文具,音乐仰仗乐器,那么,它们的发展成熟都享受过科技发明的恩泽。目前,在学界正在开展的现代美术有关课题研究工作时,基本只停留在对当代科学技术手段与现代美术手法之间的一般比较关系,科学技术方法和现代科技艺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缺少对当今高新技术方法在现代绘画领域所产生的实际运用与创新价值意义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着力于对高新技术方法在美领域产生的实际运用价值意义,展开更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力求给广大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支持和帮助。
(1)高科技与美术内涵的界定及释义。高科技是一种知识、技术、人才、资金、信息、产业密集,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优势,对市场有着较强的渗透性,合理利用高科技对人类整体文明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前端科学技术能有效促进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具有较重大社会影响效应的创新型科学技术。相比较于其他传统和常规科技,高科技是发展的、动态的,统合了技术、科学、工程的内容,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集中体现。在享受高科技成果为生活带来颠覆认知于便利的同时,也必然面临重新塑造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指艺术家将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作为创作媒介,以绘画、塑造的形式,呈现某种相对静态的社会艺术视觉形象,以绘画表现的方式,展示出与艺术家思想主题相同融合情感的空间性艺术,也泛指其中任何一种社会生活静态化创造的各种空间视觉艺术,还包括传统民间艺术绘画、书法、建筑、雕塑、摄影综合艺术和中华传统民间服饰等。实用型综合建筑艺术,一般是指一种生活实用性技术、生活理性、审美价值技术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空间艺术。比如,古代传统建筑、陶瓷、园林、工艺美术产品等,还有一些现代装饰造型的设计作品等。
(2)高科技与美术的本质联系。最早代表人类文明起源活动的产物就是美术艺术,美术是人类思想与文明的结晶,承载了中华美育大德至善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我国的民主意识与民主精神,是人文科学范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科学就是发现真理,针对具体客观科学现象,最终构建起了有关自然界生命中的所有确凿科学事实,以及与其理论相互关联的一切有关现象和有关学说。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包豪斯的课题组就已开始了创新现代美术理论体系,积极探索在科学现代艺术领域的理论建设和当代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创新相结合的新型中国的现代美术科技,并致力于促进科学的现代艺术理论与社会建设之间相互调和,从而明确的揭示到了现代艺术科学创新与发展,并对于现代艺术领域在新科技应用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由于西方近现代艺术科学手段的迅速发达、现代化社会技术进步、大量使用的现代艺术产品,已相对以往,显得更加日益普遍,实用的现代美术产品也随之开始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要,平面、环艺、服装、工业产品造型等应用现代造型设计应运而生,致力于艺术作品与其他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实现对人类社会对艺术物质文化以及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定义和要求,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联系密切,能够实现相辅相成的目,因此,美术界注重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创新艺术创作手段,达到艺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寻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文化与现代科技美术文化,从本质上看,两者之间的内在相互制约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中世纪以前的时期,艺术已同前中世纪时期新科技文化产生相疏离。而文艺大复兴以前的各个时代美术作品,也都必须从这种由新科技时代产生的文学艺术的新生过程中,重新出发走向文学艺术新辉煌。因此,艺术家们应当也更应该更加努力倾向地去探索艺术,意在塑造一切客观和真实的事物时的科学真实性。马萨乔使用的双焦点透视法则表现了完美空间感受,而达·芬奇研究的身体解剖学则在身体内部组织构造中,反映现出了一个最接近现实最自由的人类生活面貌。其后发展的画家都有印象画派,本质结构上也是由于画家们应用了色彩物理光学原理,而又逐渐地产生形成了今天的这一门崭新独特的色彩空间和表现学艺术观念,得益于人类智慧的发展和艺术家依托各种科学形式,深入探究自然色彩的规律,丰富艺术魅力。
(1)现代高科技在建筑绘画、雕塑设计和风光摄影艺术领域里的实际应用及其表现。
①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代表,有别于西方现代的绘画,造型本身不受色彩因素和空间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是对一种主观意象造型特征客观表现。这无疑又决定了未来我们面对中国写实传统国画作品,艺术造型特征及其审美的发展方向。大部分传统绘画科技运用在古代传统国画中,产生的社会影响作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封建社会被瓦解后,在进行国画创作时,会更多地接受一些西方近现代绘画科学思想。目前,科学理念已经逐渐改变了许多古代国画,改变了原有的审美价值观念和绘画传统的造型观,国画技法在现代展开了其创造性地探索。
②油画是西方当代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主要以“具象造型观”为题,目的是为了追求再现社会客观生活世界。它亦是现代绘画表现科学的方法,从直接描绘自然表面特征到透视描绘等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也试图着通过对人体透视科学史和人类透视解剖学,发展史上的深入系统地研究,运用了当代透视技术和机械工具科技等的许多新科学发明,可以进一步地去增强观者对人体油画视觉形态的原真感觉。而以前也有尝试通过透镜房,即在一种外形上类似于摄影镜头的暗箱结构上的小暗房,来实现摄影辅助绘画。印象派画作中五彩斑斓光影中的户外反射光的现象,来自于牛顿三棱镜中折射光线折射的光学原理及其影响。科学原理,不仅仅是直接影响到了当代青年油画家们的不断探求创新的方式,而且有助于现代艺术家具备了模拟这个客观现象和真实世界的才能。
③早期发现的版画作品集结于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展,印刷术的出现,创造出了中国古代留存至今始于唐代的《金刚经》版画。版画美术发展的空间演化,往往与现代传承和传统媒介形式转变密不可分。
到了近代,尽管传统版画中原有的石版、铜版本等古老载体形式已逐步趋于衰败,但是,现代版画已经以其更加丰富宽泛多变的“复制粘贴”艺术观念和新颖多变的媒介表达艺术方式,与信息科技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综合发展的“印刷艺术”的跨界技术有效结合。
④摄影艺术作品,是新型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解读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由科技创造出来的表象真实,是人们追寻回忆、将美好瞬间转化为永恒的艺术手段。信息化与科技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现代数码拍摄技术的形成,亦成为最为接近电影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电影视觉艺术表现工具,许多演员及电影人共同期许,可以利用电影美学原理,继承电影般的构思拍摄技巧,从而创作另一部摄影艺术作品,艺术家们的曾经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的摄影技术的深厚功底,也随着现代数码科技的进步,成为现代摄影作业的重要手段。而未来更强的移动通讯5G 技术,也可以让数字影像技术作为未来世界最经济价值的获得者,而产生了一个更巨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吸纳更多中国人进入到新兴艺术领域。而高科技也产生了强烈的空间再现效应,可以复原自然世界的视觉特征,使得西方造型美术家,也开始寻求一个创造出主观现实视觉形态的空间内在美的能力。而今天,计算机虚拟美术空间正在形成另一个审美新趋向,更独特的是VR 科技也实现了当代画家们在计算机虚拟美术空间里的艺术创造。高科技美术,以视觉载体、表现空间和空间开辟出了中国现代造型艺术新的一个崭新领域,也昭示了现代美术对传统表现形式的全新颠覆。
(2)现代高科技水平在民族工艺产业的应用特点及其表现。现代生活美术材料的生产发展,与我国大多数人们对审美需求紧密相关,为了能逐步的实现符合人们对精神物质上提出的实际需求,手工工艺技术正在逐渐被现代工业化高科技手段取代,同时,人们为了能够保证审美艺术的质量,不断地要求有更多新科技成果被制造出来,因高科技手段的有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生产力,而且还能缩短人们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有利于我国技术的创新,也利于提高我国艺术作品的创作上线。
(3)现代高科技水平在工业建筑园林艺术领域里的实际应用成果及其理论表现。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人们逐渐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因此,现代园林设计与景观建筑开始成为当代人们追求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设计师正在通过不断的努力,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构建出兼顾工程学与园林美学功能的设计方案。园林、景观的建筑依托信息科技的功能,不断探究突破人类建筑艺术的最高极限,为人们的生活给予更多的便利。现如今,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环境养护设备、施工管理技术以及生态技术来设计当代城市的各种园林景观,合理安全的建造施工,提高工作效益。景观、园林的建筑依仗这现代化科技,形成不同特点、美观的艺术风格。高科技设备正进一步优化改善人类日常生活,建造智能化技术层面的快速提高,也极大地满足了人类每日不断增加的各种物质需求,同时,有效规避了各种材料产品和居住环境资源等,避免过度重复开发制造和过度使用情况。
科技创意文化和西方现代的美术创意文化,可以分属成两类的不同文化分支,但又同时二者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与生活追求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将美术也看作成依托行新型科学技术手段,以更加多元和新颖的方式充分展现的艺术魅力,创造出全新的艺术成果,高科技成果也能通过它们本身在应用实践中,启发创作者的灵感,从而建立更为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在其中蕴含的许多发展或创新构成的要素,可以结合实践应用的情况,两者之间相互交叉、依存吸收和转化。高科技研究成果能够在未来迅速推广,并应用所发挥出来的这种创新互利和双赢的共生和发展效应价值,它的潜力是有着相当的巨大且持久空间的,不仅可以有利于促进当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当代中华美术文化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促使了这二者朝着更为全面有序化方向进行协调与发展,而且,两者都能有效促进,我国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改革,实现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体系建设和谐进步,以及整体共同文化繁荣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科学艺术文化快速发展。现如今,还有许多艺术家开始利用VR 工具在三维虚拟立体空间场景中,进行创作一些具有三维虚拟效果的绘画摄影作品,彻底地摆脱掉了以往传统的材料媒介的设计制作展示手法,为“架上绘画”找到了一条新探索的展示方向,同时,还适应了中国目前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平台与商业展示两种新的业态,凸显出来了这种跨界交叉融合创新的趋势。高科技手段,也能够提升我国工艺美术领域的经营效能,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现代科学设计与科学能更好地服务自然界,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高科技手段同时也是能更高效地快速地提高着其实际生产力,将会促进人类逐渐从重的体力的劳动与生产活动中完全地解放出来,参与工艺美术设计的工艺理论探索和工艺研讨。建筑工程和生态园林艺术领域建筑的整体建造,已经充分依赖科技全方位系统的全面支持,同时,依靠高科技不断创新突破,持续完善相关领域产业发展。
科技与美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精神世界与生活领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可预测原则,解决了许多艺术问题,通过探究高科技在美术领域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利弊关系,促进发展。立足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去审视、研究、相互比较参照,开阔创新空间,拓展视野深度,提高数据分析和现代艺术思维能力,基于人文科学基础理论,科学合理的创新科学美术的新路径,同时,要规避高科技文化发展中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消极影响,拓展科学美术领域对世界人文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