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冰雪运动

2022-11-04 16:19柯马凯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5期
关键词:冰场友人遗产

今年,北京举办了一届了不起的冬奥会!上千名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欢聚北京、延庆、张家口等地,获得了卓越成绩。无数破纪录的精彩时刻,振奋人心!奥运起源于欧洲,大部分冬季运动项目源自欧美,中国能在本届冬奥会上得到那么多奖牌,彰显了其国际化的程度。

1991年北京第一次申办2000年奥运会,我参与了口号征集活动。记得当时在新桥饭店开会,我提出一个英语口号“Great Wall, Great Olympics”(了不起的长城,了不起的奥运)。当时大家兴致很高,看到主要竞争对手是澳大利亚悉尼,我们院里有一家人还给新生儿起名“胜悉”,以期申奥成功。可惜那次没有成功。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我有幸被聘为外语专家,做些外语方面的工作,编了一些外语手册,内容包括场馆设施周边的标牌、相关体育运动等。考虑到成千上万的外国友人有机会体验中国美食,我还给《中国日报》特设的增刊投稿,介绍了很多中国的美食。后来专家团队决定专门出一本书,规范中文菜单的英文译法。此外,我还借此机会帮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历史,增进中外友谊。例如,驰名全球的“马可·波罗桥”——卢沟桥附近有一个抗战纪念馆。外国友人参观时,可以了解中国在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其实,那次战争有许多了不起的国际主义战士,如中国人大都知道的白求恩、飞虎队,还有鲜为人知的印度医生、“西班牙医生”、英国公谊救护队等。我和一些国际友人提出建议并参加策划,后来纪念馆增设了一个专门介绍外国援助的展厅,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我感到尤其得意的是,我和朋友一起创办的北京京西学校,不仅荣获“奥运教育示范校”,还在校园里设立一个“奥运之家”,为来华参赛的团队提供后勤、休闲的场地。当时的校长是澳大利亚人莫约翰,所以,最终选择为澳大利亚团队提供服务。奥运会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还来到京西学校同师生员工和奥运团队联欢!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组建专家团队以改善外语环境。我有幸再次受聘为专家顾问,普及冬季运动的英语,参与编写一些英语读物。我自小滑冰,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期间爱上滑雪,所以对相关术语、表达有一定基础,编的小册子可读性强。我曾好几次在位于北京首钢园的冬奥组委开会,当时没有想到那里的工业遗产也将成为冬奥遗产!

北京是第一个“双奥之城”。本届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带来了诸多奥运遗产,比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奥运公园。这些体育硬件设施分布很广,没有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因此便于广大居民使用。在我看来,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就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冬奥会后,北京不少市民和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冬季运动。我酷爱滑雪,通往崇礼滑雪场的高铁和高速路由原来的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减到了1个来小时,我已经在盼望下一个雪季到崇礼畅玩。

关于冬季运动的几个想法。一是恢复冬季户外冰场。从20世纪50年代起,北京许多单位小区入冬后会在空地上泼冰场,这是个健身娱乐的好办法。然而这个做法近几年越来越少见,希望可以恢复。二是借助环境优势发展冰上运动。中国与欧美多地不同,寒冷却干旱,所以冰多雪少。此外冰上项目占地面积往往比雪上运动占地少得多,因此建议北京多建室内冰场,多开拓冰上运动。三是鼓励更多人参与冬泳。虽然我已经七十岁了,但每次冬泳后,都感觉年轻了几十岁!建议冬奥会将冬游列入比赛项目。

本届冬奥会期间,我还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应运而生的新型体育运动。比如,一些学校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光滑材料代替雪,开展变种“雪”上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本只能在寒冷地带开展的体育运动,在全球都可以开展。科技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冰雪运动。

猜你喜欢
冰场友人遗产
滑冰,冬季走向四季
致友人(组诗)
遗产怎么分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遗产的分配
千万不要滑野冰!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千万遗产
火烧衣裳
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