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的现代传播与未来发展

2022-11-04 11:04黄秋羽
今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诗词文化

黄秋羽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一、诗词文化的研究现状

诗词是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是人们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学者田瑞苗、李伟杰认为,“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总是暗含着意象和哲理,不仅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也体现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职责所在,对诗词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可为诗词文化的创新实践奠定基础。笔者在中国知网对“诗词”和“诗词文化”进行搜索,截至2022年3月1日,得到与“诗词”相关的文献资料约7万篇,而与“诗词文化”相关的仅为2171条,与其它文化研究相比,此类文献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文献对诗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缺少建设性的意见与实践,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前学者们重点研究了诗词文化传承等大类问题,而缺少对“诗词”这一主体的细节研究,比如,诗词文化在当代存在的价值、现有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等;另一方面,对诗词文化的研究多与基础教学、具体诗词作品相联系,而对其与大众生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实际上,诗词文化涉及的文化、历史面很广,其研究可以延伸至许多细节,比如,茶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节气文化研究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 《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观众感受到了传统诗词的魅力与创新发展。因此,笔者以诗词文化的传播为出发点,探讨了诗词文化的社会价值、传播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式。

二、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的社会价值

(一)提高文化素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物质条件已经得到基本保障和满足的前提下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素养,是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

首先,诗词兼具教育和引导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充分体现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中国家庭在儿童能够说话、识字时就开始引导孩子背古诗、了解词句内涵;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中,诗词不仅在语文学科中被广泛运用,高考中古诗词与哲学融合的考题也是重要考点。

其次,诗词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接近性和传承性。一方面,人们在游览古迹时总能发现历代诗人的题字,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在游览古迹时也大多会回忆起相关的诗词作品,从而与诗词作者游览时的心境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诵读、学习经典诗词等活动,能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诗词文化的魅力,从而为传承诗词文化奠定稳健根基。由此可见,诗词对人们铭记历史、开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艺术修养

诗词的情感表达是丰富的,这与艺术中所需的“灵感”不谋而合,艺术源自生活,需要情感的融入、灵感的迸发以及文艺元素的创新。

首先,将诗词运用于不同艺术门类、艺术器乐和艺术形式中,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已有很多历史名人的诗词文本被改编成了歌曲并应用于影视剧中,提升了诗词的审美价值,比如,苏轼的 《水调歌头》被改编为歌曲 《但愿人长久》,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传唱度很高;电视剧 《红楼梦》的片中插曲 《葬花吟》《叹香菱》等,也都由曹雪芹的词改编而成。

其次,古代音乐、舞蹈、诗词 (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诗与舞更是“诗舞交融,意舞相生”的关系。因此,中国古典舞蹈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源泉,而诗词背后的意境正是舞蹈的“泉眼”。此外,诗词中包含了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习俗和场景,舞蹈也可以从中汲取动作、造型等灵感,再以意象化的形式进行呈现和表达。

(三)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

“引进来”在这里包括两层内涵:一是要把国外热爱诗词文化的文人、学者、艺术家等引入中国,为其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空间,使其能够更深入地为诗词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凝聚智慧;二是把国外优秀诗词文化的历史、创意元素引进来,以此来对比不同国家、地域、话语中诗词文化的异同之处,贯通古今、求同存异。

“走出去”是要让中国的诗词文化走向国际,彰显中国特色。比如,“汉服文化”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文化,已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甚至拓展至海外,2019年,多家媒体报道了四川姑娘在澳大利亚联合华人与留学生,在悉尼街头身穿中国汉服、使用中国乐器演奏、歌唱 《我和我的祖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了祝福。这便是一种文化“走出去”的体现,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乐器,使之成为了文化符号,也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走向了世界,为强化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诗词文化的传播渠道

以往诗词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等形式,传播渠道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成为了诗词文化传播的一种渠道。一般情况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会通过朗读、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并理解诗词文化,也会通过古诗今唱、为诗配画、扩写改写诗词等创意形式进行实践;而在教学之外,人们大多是通过媒体来接触诗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积极探寻着与新媒体的融合,比如,2016年推出的 《中国诗词大会》便是其在新媒体领域传播的典范,曾被 《成都日报》《新闻战线》等评价为“传统文化精髓与新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其采取的竞赛机制能够抓住观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并且加入了专家点评,辅以“氛围感”的现场环境,能够在紧张与轻松交织的氛围中展现诗词之美,体现出现代媒体的灵活性。

孔源提出,要通过媒体与公众的互动融合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因此,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贴吧等网络平台传播诗词文化,利用其较强的互动性,加强诗词文化爱好者之间的探讨,通过思维碰撞更好地为诗词文化添彩赋能。此外,耿敬北提出,面对诗词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要打破只通过书籍传播的单一模态方式,更多地使用相应国家的媒介和体裁形式进行传播,比如,Twitter、Facebook、纪录片、影视剧等。

四、诗词文化的未来发展

(一)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在智媒时代,通过AR、VR、AI等数字化智能技术和影像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是传承创新的主题,其不仅使得许多博物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了起来,也满足了参观者欣赏、研究、游览的需求。比如,网络用户可以在线搜索“数字敦煌”,输入“飞天”二字便可全景式浏览与之相关的莫高窟,VR技术能够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全面、清晰地了解这些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成立于2015年的故宫端门数字馆,是国内第一家将古代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全数字展厅,其利用AI、VR、语音图像识别技术使得用户能够在线观赏故宫的建筑、馆藏的藏品,甚至能进入现实中故宫未开放的空间,让故宫变得“可感、可触、可视”。因此,诗词文化可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与各种场域空间、艺术设计相联系,形象、生动地将诗词深刻的内容表现出来。

(二)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相结合

研发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将文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和艺术神韵“播种”到公众心中,使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因此,也可作为诗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说:“比物质更有意思的是精神生活,这种生活一则来源于享用,二则来源于创造。”诗词供人们所“享用”,能够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创新、研发诗词文化创意产品可以让诗词成为一种“IP”,拥有自己的品牌、头衔和衍生品,从而在新时代依旧焕发勃勃生机。比如,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IP,将“宫廷文化”“古建筑文化”“古诗画文化”展现给公众,并推出了“皇帝的一天表情包”“太和殿的脊兽游戏”“韩熙载夜宴图APP”等文化创意产品,获得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

创意开发也是一种变现渠道,能够让诗词文化在IP传播的力量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诗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有多种方式,比如,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专业的互动账号或研发诗词文化APP、手机游戏等;通过商务研发与合作,设计印有诗词作品的茶杯、书皮、扇子等文化创意产品,将诗词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学习、办公和生活中,从而让诗词文化的传播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新意,更具新鲜感和生活感。

五、结 语

纵观古今,诗词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当代与未来都有历久弥新的传播价值。智媒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为诗词增添新形式和新内容,同时利用各类智能终端,让诗词文化“走”出书本,更具生活化,从而使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诗词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谁远谁近?
猜诗词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