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

2022-11-04 08:55:53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教游泳体育教师

梁 爽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9)

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技能,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通过游泳学习,能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小学生普及游泳运动,并将游泳运动引入体育课堂。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开始将游泳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游泳运动的独特性奠定了其育人的作用,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更是为促进体教融合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础。游泳课程一体化是将课上游泳理论知识教学和游泳技能培养与课外游泳实践活动和竞赛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融为一体,使游泳课程的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日常活动与专业训练一体化,让小学生通过感悟和反思游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从而保证小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游泳技能。

1 构建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必要性

首先,游泳课程本身存在较强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决定小学游泳课程需基于一体化模式开展。与以往较常见的体育课程存在本质区别,游泳课程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小学生的热情,使每位小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到实际课程学习中,从而达到教学效率和质量双项提升的目的。可以说,对体育教学而言,游泳课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但若仅凭借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不足以支撑学生长久发展,学生难免也会因其他新鲜事物而丧失对游泳课程的学习热情。因此,针对小学生开展游泳课程一体化教学具有必要性,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打造更适于其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小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点的同时,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其次,构建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必要性在于能够有效且合理地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在开展游泳教学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体制亟待完善。虽然各地区的教育局和体育局都开始实施体教融合的管理方式,但依旧没有解决学训突出的矛盾以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式较单一等问题,影响了体教融合的实际开展进度。(2)游泳运动的普及程度不够。游泳运动在小学的普及率较低,虽然很多小学生喜爱游泳,但却依旧有很多小学生从来没有在学校上过游泳课。(3)多数小学不具备开展游泳教学的场地。很多小学没有建设游泳场馆,即使有专门训练游泳特长生的场所,也没有提供给普通小学生进行使用。(4)师资力量匮乏。大多小学没有专门聘请游泳教练员进行游泳教学,也严重缺乏能够教授游泳技巧的体育教师。(5)小学举办的游泳竞赛小学生无法全员参与。很多小学开展的校内游泳比赛只是少数小学生参与竞争。(6)小学在进行培养与选拔游泳人才时没有进行一体化的思考,导致建设和实施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力度不够。因此,若能基于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构建解决问题,势必引导小学游泳课程走向更为良好的发展,对小学生而言意味着更有效的提升。

2 实施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开展游泳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建立游泳教学、管理、竞赛等一系列相互协调的一体化教育体系,从而有效实施游泳课程中的体教融合,让“育心、育体、育技”的三大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2.1 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体教融合

小学要以游泳课程为切入点,对专业体育训练与普通体育教育之间在管理、教学、课程等方面的一体化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构建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管理模式框架,探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开展游泳课时需要遵循的管理模式和基本要求等,保证游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与培养小学生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能实现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在小学生体育课表中列入游泳课程,将游泳课程与正常的体育课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形成让小学生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小学生共同推动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实施。游泳课程一体化让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得到改变,通过采用体教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管理,让教育资源与体育资源共享,从而让小学生真正参与游泳课程学习。

2.2 对课程进行整体融合,丰富一体化教学内容

小学可以借助体教融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游泳课程内容以及游泳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从内容方面实现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小学不仅可以采用单科切入的方式开展游泳课程,还可以采用多个学科互相交叉的方式开展游泳课程。通过将单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构建不同学科间与游泳课程一体化发展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也为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小学要将游泳课程合理排入课表,保证小学生每周都能参与1~2节游泳课程。在上课时,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给小学生相应的游泳技能,还要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在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制作一些与游泳相关的手抄报、海报以及卡通画等,还可以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设计游泳黑板报,通过这种方式,在小学生心中播种游泳知识与游泳技能的种子。

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课时,可以为小学生播放一些游泳比赛的视频,小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游泳过程中发生的故事,鼓励小学生将这些故事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小学生感受回忆游泳的乐趣。

2.3 基于游泳课程一体化,拓展小学教育资源

小学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将校内教学与校外训练结合,从而实现小学游泳课程的一体化。为了对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教学深入探究,小学可以通过研究不同课题来完成。例如,可以对以下课题进行研究:(1)研究小学游泳运动生态式推进方式;(2)对开发与运用游泳校本课程进行研究;(3)研究小学游泳校本课程的实施;(4)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视野下的适应性;(5)研究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开展的适切性;(6)研究开发与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实际情况;(7)研究小学在改革过程中建设体育教研组的情况;(8)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养成情况;(9)研究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10)研究幼儿园与小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略。通过研究以上10个课题,不仅能让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小学游泳课程一体化内容得到有效实践,还能反映各个研究内容之间一体化的融合关系。对于课题(1)~(6)而言,可以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个方面着手,以体育课、课间时间等为平台,让课内外一体化活动形式变得丰富起来。课题(7)与课题(8)主要针对教师,可通过建设校园体育教研小组,从而实现小学游泳课程教学、管理以及评价一体化的开展。课题(9)与课题(10)通过研究培养游泳特长生以及选拔游泳人才的方式实现游泳课程的一体化。

2.4 采用多元化的融合评价方式,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

为避免体育教师开展游泳课程教学时出现固定思维,只按照固定的教学步骤对小学生开展训练式教学,因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将游泳技术教学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从而打破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定向思维,且体育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对小学生掌握游泳技术的情况进行考核。例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水中进行“企鹅走路”或“踩地雷”的游戏,并让小学生之间进行比赛,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游泳技能教学,不仅能让小学生在水中获得本体感觉,还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在水中的身体平衡能力进行评价,使体育教师能够快速了解小学生的游泳技术掌握情况,且小学生在完成游戏时,也会对游泳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不仅能获得快乐,还能掌握游泳技巧。

在对小学生游泳技能进行考核时,要以《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为依据,测试小学生达距项目和达时项目完成情况,制定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级制度,以等级的形式进行评分。小学还需要测试、评价小学生的体质情况,在每学期结束后,向小学生家长发放《体质健康报告书》。

体教融合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融合,同时在价值取向上也是教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因此,学校在对体育竞技人才进行培养时,要在普及游泳课程一体化的基础上,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合理运用体教融合管理模式,选拔并培养游泳人才。在对游泳教练员进行选拔时,选拔范围要从学校的体育教师扩大到校外,如可从寻找专业运动员的角度出发,以外聘形式聘请游泳运动员对小学生进行指导,或聘请退役运动员作为小学生的教练,于游泳课程中为小学生普及专业知识,实现科学合理的训练,将小学游泳课程的效果最大化。由此类方式而言,现役运动员或退役运动员能够为教学带来更为专业的评价方式,亦能够使小学生打好基础,使小学生的游泳技能从小学阶段便实现科学合理的提升,且此类方式具有先例可循,可参照其他开展较好地区校园教练员的选拔方式展开借鉴,尝试使相关策略本地化,最大限度地匹配当前教学情况。同时加大对本校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最终达到带动区域体育快速发展的目的。

3 结 语

在开展小学游泳课程教学时,体育教师要积极运用游泳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让小学生的游泳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还能让小学生在参与游泳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健康的体魄。因此,为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运动特长,在今后开展小学游泳课程时,应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起来,保证小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体教游泳体育教师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0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2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