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豫
(南京市羽毛球运动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5)
作为一项风格独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率较高,也深受青少年的喜爱。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是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基础,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培养工作的开展,已成为我国羽毛球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只有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才能不断地为我国竞技羽毛球发展提供后备人才。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力量性、技巧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所以必须注重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学习动力很多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因此,为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学习动力,首先需重视对其兴趣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热衷游戏的外在表现,因此,针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应注重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训练法以及竞赛训练法,游戏与竞赛的形式可增强羽毛球技战术训练的趣味性与竞技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提升训练的有效性。(2)应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训练中,羽毛球教练员应做到尊重与热爱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去激励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其平等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在这样一种轻松和谐的训练氛围下,能够更好地调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从而稳定其运动兴趣。(3)羽毛球教练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羽毛球专业素质,注重训练的专业性,在示范动作时做到规范、优美,以此来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之所以在世界羽毛球比赛中处于高水平,其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能够做到顺应世界羽毛球技战术的发展与规则的变化而不断地提高自身技战术与战略意识。例如,发球得分制→21分制→11分制的转变,表明了羽毛球运动在逐渐向着快节奏的方向发展,快节奏的比赛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欧美运动员,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更多地以技术见长,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羽毛球比赛的发展,教练员必须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首先,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来看,应特别重视其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训练与比赛中,不管是快速移动过程中的急停与急起,还是在跳杀过程中空间的平衡控制,都对羽毛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可通过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运青少年动员的核心力量。其次,应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在高水平羽毛球竞赛中,经常出现耗时许久的拉锯赛,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没有耐力的支撑便无法确保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长时间的体力消耗中仍能稳定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因此,在青少年羽毛球日常训练中,应注重有氧长跑与无氧耐力跑训练的有机融合,使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从而有效提高其心肺功能,增强其耐力水平。最后,应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隔网对抗类的技巧性小球运动,要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具有准确的时空判断能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比赛中,要能根据场上局势的转变,快速调整方向、动作与节奏,以争取赛场上的主动权,这便需要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灵敏素质。因此,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可通过迷路跑、十字变向折返跑等变身移动类训练方法以及按口令做相反动作、各种跳步组合练习等动作转移类训练方法来提升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
在羽毛球比赛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赛场局势也是瞬息万变,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骄不躁,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寻求突破,便需要羽毛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其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赛场上的心理状态容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因此,教练员需要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日常训练中,仔细观察不同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表现,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以确保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稳定地发挥自身的技战术水平。
首先,重视培养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强大意志品质。强大的意志品质是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克服困难、保持良好心态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讲,一场羽毛球比赛时间约为1h,但若对战双方实力相当,需要打拉锯战时,一场比赛下来可能需要2h,这种情况便是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体能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往往意志力坚定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更有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可通过增加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难度,逐步提高训练要求以不断磨炼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能够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助于其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挑战。
其次,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球感一般包括运动员对羽毛球的感知、对羽毛球拍的感知、比赛手感3个方面。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球感是一种精细化的专门知觉,是一种心理反应,有效的球感训练能够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击打羽毛球的肌肉运动感觉、视觉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教练员必须重视球感训练,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控制能力。
最后,重视放松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放松活动,不但能帮助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快速恢复到放松状态,而且也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具体来讲,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可通过呼吸调整、冥想意念等方式放松。坚持每天进行放松活动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焦虑、紧张情绪,使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能够以一种轻松、自信的状况面对不同情况,从而减少比赛中由于情绪不佳而出现的失误。
羽毛球比赛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比赛洞察力。比赛洞察力主要指运动员通过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来感知并判断对手的动机、动作路线等而做出正确攻防策略的能力。实战比赛是检验运动员技战术训练效果的平台,在实战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不足之处都能够展现出来,教练员可以结合运动员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运动员也可以通过实战来积累战术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战术意识以及技能水平。因此,教练员可通过实战训练法来训练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洞察力。在一个阶段训练结束之后,教练员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羽毛球比赛,在比赛之前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讲解比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努力观察、积极思考;在比赛结束后,不应过度在意比赛的胜负,而应做好赛后的分析与总结工作。通过这一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洞察力以及分析能力。
综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羽毛球战术具有进攻的主动性、防守的积极性、攻防的目的性、行动的预判性、动作施展的隐蔽性、战术运用的灵活性等特点,在高水平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战术水平的发挥,影响比赛的胜负。因此,教练员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教练员在组织战术训练时,一般通过固定战术球路训练、多球战术球路训练等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水平,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在实战过程中,由于战术意识不足,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常难以充分、灵活地运用战术,且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比赛的失利,打击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信心。事实上,在战术训练中,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所做出的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是需要意识参与行动的,教练员在指导其进行战术训练时,应引导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积极思考,如思考不同发球抢攻战术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最有效。教练员要有效地运用示范讲解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式让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牢固地掌握各个战术的动作环节、动作顺序及动作要领,帮助其较快地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战术训练中,教练员还应多组织一些实战模拟练习,让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能够通过实战来检验战术意识的合理性。
随着世界各国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羽毛球竞赛也越来越激烈,欲在世界羽坛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则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多方位人才培养道路,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以适应竞技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