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兴
(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广东 广州 511300)
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指出: “围绕教会、勤练、 常赛的要求, 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解读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时强调: “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 勤练和常赛”。 《〈体育与健康〉 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强化 ‘教会、 勤练、 常赛’, 构建科学、 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新模式”。 可见, 落实 “教会、 勤练、 常赛” 将是新时代
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 也是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 更是落实 “教会、 勤练、 常赛” 的关键。体育教学要落实 “教会、 勤练、 常赛”, 体育教师要在理解“教会、 勤练、 常赛”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乐动体育是以 “乐” 为基础、 以 “动” 为核心、 以 “赛” 为抓手, 以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经过教学实践,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深受学生的欢迎。 开展乐动体育教学, 有助于促进 “教会、 勤练、 常赛” 的有效实现。
乐动体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精心设计、 科学组织,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练中享受到乐趣,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 “动” 起来, 在 “动” 中提高运动能力, 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增进身心健康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乐, 是指乐教、 乐学。 乐教, 即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情和教学环境, 灵活、 科学、 热情地教。 乐学,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体验参与的快乐、 合作的愉悦、 成功的乐趣, 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愿学、 乐学。 动, 是参与学练的状态, 是动体、动脑、 互动的统一, 是灵活、 高效、 愉悦的动。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动体参与技能学练, 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动得够), 还要动脑思考学练方法、 合作方式、 技能运用, 发挥创新思维 (动得活), 更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 互动, 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练氛围 (动得悦)。
1.2.1 以学定教的生本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而教。 当前, 仍有不少的体育课堂以教定学, 重教轻学。课堂上教师更重视 “如何教”, 较少考虑学生该 “如何学”“怎样练”, 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需求, 学生学得被动、 学得无奈、 学得无趣, 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乐动体育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学生的发展, 无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 都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来把握, 促使学生愿学、 乐学, 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体现以学定教的生本性。
1.2.2 寓学于乐的愉悦性
体育学习是一项体力活动, 又苦又累, 如果课堂学练没有体验乐趣, 学生就难以积极参与其中。 “乐” 是乐动体育的一个特点, 也是关键点。 乐动体育课堂教学时刻抓住 “乐” 的把握和呈现, 以 “乐” 为基础,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享受乐趣, 让学生寓学于乐,身心愉悦。 乐动体育所追求的愉悦不是简单地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 “自由自在” 地学习, 轻轻松松就可获得的、 暂时的、 形式化的愉悦, 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获得成功后的快乐、 喜悦。
1.2.3 灵动高效的实践性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 不同的体育课因课堂上 “动” 的程度不同而实践的效果各异。“动” 是体育课堂的最大特点, 更是乐动体育的一个关键要素。 乐动体育注重对 “动” 的程度和效度进行有效把控,课堂教学以 “动” 为核心,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技能学练和比赛情境, 促使学生多动。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动体参与技能学练, 还要动脑思考、 探索学练方法、 合作方式、 技能运用, 也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 和谐互动, 且动得灵活、动得高效、 动得愉悦, 充分体现灵动高效的实践性。
1.2.4 以赛育人的教育性
体育课堂教学本身就具有教育性, 有以体育人的功能,只是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 育人效果不理想。乐动体育每节课都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竞赛, 人人参赛。课堂竞赛不是为赛而赛, 而是要充分发挥竞赛的育人价值,强调以赛育人。 赛前建立竞赛规则, 赛中规范竞赛程序,强化过程落实, 渗透价值观念, 赛后总结反思。 通过课堂竞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 积极进取、 诚信自律、 尊重他人、团结协助、 遵守规则、 活泼开朗、 与人为善等良好体育品德,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彰显以赛育人的教育性。
“教会” 是指教师要运用科学、 合理、 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会学生 “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 打破上了12 年体育课没有掌握运动技能和学到健康知识的困境。 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健康知识、 运动技能的主阵地, 因此, “教会” 主要涉及体育教学, 也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长期以来,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 “蜻蜓点水、 低级重复、 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的弊端, 致使学生学不会、 学不乐, 严重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体育教师如何利用每周2-3 节的体育课, 教会学生必要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 是当前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 体育教师要摒弃过去那种 “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的教学弊病, 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 创建能够实现 “教会” 的有效路径。
“勤练” 是指教师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技能学练, 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 “动起来”, 在 “动” 中掌握技术、 形成技能; 课外组织学生围绕课堂学练的运动技术、技能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 提高技能, 发展体能, 养成锻炼习惯。 “勤练” 强调课内外相结合, 课堂上教师要将“以教定学” 观念向 “以学定教” 转变, 给予学生更多独立、 能动的学练时间和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进行技能学练, 掌握运动技能, 享受乐趣;课堂外, 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 充分发挥兴趣小组、 体育社团和体育骨干的带动作用, 强化技能体能, 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常赛” 是指教师经常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 做到课课有赛、 周周竞赛、 人人参赛。 以往,“无比赛” 体育课非常普遍, 课堂上学生只是单调地学习运动技术, 没有机会体验比赛, 也无法在比赛运用技术、 技能, 严重影响学生兴趣和对运动技能掌握。 课外体育竞赛往往只是少数学生的专利, 场外呐喊加油成为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唯一方式, “常赛” 根本无法实现。 新时代背景下, 如何落实课课有赛、 周周竞赛、 人人参赛的“常赛” 要求, 是当前体育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
“教会、 勤练、 常赛” 三者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从运动技能形成的角度审视, “教会” 是实施 “勤练” 和开展 “常赛” 的基础, “勤练” 是促进 “教会” 和开展 “常赛” 的保障, “常赛” 是检验和促进 “教会” 与“勤练” 的有效抓手。
运动技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某项运动技能, 必然不会对该运动项目产生兴趣, 自然不会也难以参与该运动项目的锻炼, 更不会也不能参与该运动项目的比赛。 体育教学教会学生运动技能, 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乐趣, 对该项运动感兴趣, 才会有能力、 有动力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该运动项目的锻炼和比赛。 所以说, “教会” 是实施 “勤练” 和开展“常赛” 的基础, 如果体育课没有 “教会”, 勤练和常赛只是一厢情愿。
运动技能形成是一个系统过程, 一般需要经过泛化阶段、 分化阶段、 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课堂上学生初步掌握的运动技术还需要通过大量、 反复的强化练习 (勤练), 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才能逐步熟练、 巩固, 达到自动化程度, 形成运动技能 (学会)。 如果没有通过大量、 反复的强化练习 (勤练), 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难以提升, 运动技能难以形成。 可见, “勤练” 是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没有 “勤练”, 学生就难以掌握运动技能, 自然不会参加体育比赛。 因此, “勤练” 是促进 “教会” 和开展 “常赛”的保障。
比赛既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 也是提高学生技能运用能力、 发展体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更是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 实现以体育人的重要途径。 “常赛”,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运用技能、 展示技能的机会和平台,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另一方面, 可以在实战中检验学生的运动技能熟练程度、 运用效果, 发现优势与不足, 促使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 “教” 与 “练” 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不断螺旋上升。 因此, “常赛” 是检验和促进 “教会” 与 “勤练” 的有效抓手。
长期以来, 体育课堂重教轻学, “一刀切” 的现象较为突出, 致使学生学不乐、 学不会, 不少学生上了12 年体育课仍没有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乐动体育以 “乐”为基础,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练中体验参与的快乐、 成功的乐趣。 学生在体育学练中体验到乐趣, 自然会对其感兴趣, 会乐意、 积极参与体育技能学练, 从而逐渐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 享受运动的乐趣。 动而生乐、 乐又促动。 学生在 “参与学练—体验乐趣—积极学练—享受乐趣” 的循环过程中, 运动技能螺旋上升, 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得以实现。
当前,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方法单调的现象仍很普遍, 很多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不高, 课堂上学生动得不足, “勤练” 难以落实。 乐动体育以 “动” 为核心,以富有挑战性的学练内容, 促使学生多动, 促进 “勤练”实施。 多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技能学练的时间多, 动在的形式多。 乐动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学为主、 导 (教)为辅的教学方法, 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给予学生 “自主、合作、 探究” 学练, 为 “勤练” 创造时间保障; 强调动体、动脑、 互动的统一联动, 创新学练方法, 提高技能运用能力, 激发学练兴趣, 为 “勤练” 注入充沛动力。 时间的保障、 动力的注入, “勤练” 自然水到渠成。
长期以来, 体育课堂教学重教学、 轻竞赛, “无比赛”体育课非常普遍, 严重影响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育品德的培养。 乐动体育以 “赛” 为抓手, 创设竞赛平台, 每节课安排约10 分钟的课堂竞赛, 保证课课有赛、 人人参赛。 通过课堂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让学生在复杂、 对抗的竞赛情境中提高技能运动能力, 逐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课堂竞赛不拘泥于正规的比赛, 竞赛的形式可以多样, 围绕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 细致安排, 强化规则的落实, 价值观念的渗透, 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实现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