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诗中,苏轼把自己比喻为拉磨的牛,一直在重复枯燥乏味的事务。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但是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官场,一直在忍受这样的工作,这是为何?可能是身为士大夫的使命感。他曾说过“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他和杜甫有一样的理想。也可能是宋朝的政治环境相对自由,他没有必要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
所以,苏轼一直在实现他的理想,即使数次被贬,也努力为当地百姓谋福利,用豁达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风雨。豁达是一种人生选择。面对困难,你可以选择抱怨也可以选择豁达,苏轼选择了后者,并用一生来践行。
苏轼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我们应如苏轼般豁达,顺境不骄不躁,逆境也不抱怨,而是保持豁达的心胸,用尽全力把生活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