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探“融”,打造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2022-11-04 02:58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周晓兰
华夏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汉化少数民族材料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周晓兰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突出的特点是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关预防。积极心理学与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诸多契合之处。例如“健康生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其中有一个基本点是“健全人格”,即“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积极心理品质的任务中切实发挥好学科优势。现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为例,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上承秦汉,下起隋唐,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和动荡。说到“分裂”一词,学生内心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因为这个词语之下充斥着战争和动荡。但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分裂时期的政治或分治、自治的政治也曾发挥过各自的作用……应该对它们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过程来加以考察”。本文尝试用“乱”与“融”两个字来高度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一课的灵魂,引导学生“乱”中探“融”,从“分裂”中找出一系列推进“统一”的积极因素,让学生明白乱世并不是绝对的黑暗,其中许多积极的因素孕育着新的生命力,从而推进统一,推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一、大分裂下的“乱”象丛生

(一)观“乱”象之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年代、世系较为复杂的历史时期。我首先使用一张清晰的政权更迭时空坐标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填写,主要政权兴起和灭亡的时间(主要包括魏,蜀,吴,西晋,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方的东晋、宋、齐、梁、陈)并让学生计算分裂所占的时间比例。接着再节选《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一文中关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间段战争次数的材料,通过时空坐标和材料让学生谈谈对这段历史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数据比较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且时间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动荡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乱”世。

(二)体“乱”象之苦

在学生对这段“乱”世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紧接着出示“冉闵屠杀羯族人”(材料讲述的是冉魏开国皇帝冉闵对羯族人不分贵贱男女少长都进行了残暴的屠杀,甚至还出现因外貌与羯族人有相似之处而被滥杀无辜的现象。材料出自《晋书》)、“邓攸弃儿保侄”(材料讲述的是晋人邓攸在战乱逃亡的途中遇到盗贼,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不好逃脱,最后只好将自己的孩子抛弃以保住其弟之子。材料出自《晋书》)和“西晋到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人口变化数据”(材料讲述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与西晋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材料出自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史》)三段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体悟“乱”世给百姓带来的深切痛苦:北方统治者视人命如蝼蚁,任意屠杀;南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也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体会当时黎民百姓对早日结束战争,祈盼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那份强烈的渴望,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分裂和战争的积极心理。

(三)探“乱”象之源(对应教材“三国与西晋”一目)

在观“乱”象之局、体“乱”象之苦之后,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的便是这“乱”象背后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找出当时结束分裂,重新建立统一国家的重要突破口,以除“乱”世之痛。

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这些“乱”象与五胡等少数民族内迁有很大的关系。此时,引用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关于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中国经历的第二个寒冷期的介绍,材料讲述了中国的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这次寒冷期引发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动乱岁月。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当时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遭遇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危机(北方多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东汉末期遭遇寒冷期,植被无法存活,马牛羊等牲畜面临粮食危机,进而影响到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

接下来,材料二引用《三国志》一书中关于曹操将乌桓百姓迁入关中并编入军队的材料,让学生知道当时中原农业和战争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是少数民族内迁重要的因素。材料三中,引用《晋书·刘元海载记》中刘宣与部下私议的材料(材料讲述的是匈奴左贤王刘宣与部下私议乘西晋八王之乱中司马氏骨肉相残的有利时机攻打西晋)。通过这段材料使学生理解西晋的“八王之乱”给少数民族内迁提供了有利时机(另一方面这段材料也再次从实践上证明了分封制已然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材料四《徙戎论》中有关记载中原人士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材料讲述的是官员江统主张将少数民族迁徙到外围,因其认为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有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对中原汉族充满了仇视)。通过这段材料让学生明白民族隔阂深、民族矛盾尖锐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彼此战争、屠杀的重要原因,综上,学生不难发现“乱”像之源是多方面的,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积极心理的角度进行理解,既然少数民族内迁已成定局,那么结束“乱”象,重造统一的重要突破口必须要解决民族隔阂,化解民族矛盾,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关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二、大迁徙下的民族交“融”

(一)察交“融”之象

一是“江南地区得到有效开发”。这一部分可以运用葛剑雄老师所著《统一与分裂》一书中关于两汉时期长江流域江南地区“疾疫流行”,“中原人望而生畏”的描述(材料讲述的是两汉时期长江流域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有很多原始植被还没有被清除,气候湿热,降雨量大,导致这一地区流行性传染病比较多。《史记·食货列传》中有“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说法,所以很多中原人士都非常害怕到南方生活)和教材28页“学思之窗”的材料(此为证明江南得到开发的经典史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段史料出自《宋书》,从南方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来说明江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学生通过两汉和东晋两段不同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进行对比,进而概括出东晋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有效开发这一历史结论。

二是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汉化。这一部分可以引用樊树志老师所著《国史十六讲》一书中有关南朝梁武帝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前后心理的巨大变化(材料讲述的是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抨击北魏虽然呈现出繁华的景象,但仍然是胡人,真正的王朝正统还是在南方汉族人士的统治下,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但是后来当陈庆之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后,他的观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承认北魏经过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后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族的文化,不论是风土人情还是典章礼仪,南朝与之相比只能是自叹不如)和龙门石窟中“孝文帝出行图”,以文字材料与图片史料异源互证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深刻地了解这一历史现象。

三是汉人胡化。可以运用魏晋画像砖中的“汉人胡食图”等材料让学生概括得出这一现象,让学生理解民族交融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单向行为,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少数民族汉化的同时,汉族也在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引导学生领悟汉文化的包容性和文明不分优劣的理性民族观,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

通过以上三部分的学习,学生领悟到“乱”世之中的民族融合,包括南迁北方汉族、内迁少数民族与当地土著的交“融”,是后来推动中国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进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一环节的学习,同样在学生的心理品质中植入要学会辩证看问题,积极解读现象背后的心理或是行为表象外的内心诉求的积极思维观念。

(二)析交“融”之因

1.南迁汉人与南方土著的交“融”(对应教材“东晋与南朝”一目)

此部分内容可以引用葛剑雄老师所著《统一与分裂》一书关于西晋末年大规模人口南迁人数多,阶层广(从皇室、贵族、文武大臣、官吏、学者、商人,到工匠、僧尼、士卒、奴仆、农民——几乎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特点介绍以及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对南方经济开发、中原王朝政区的扩大和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对于南迁的中原人士来说,在每次的南迁浪潮中他们感受到了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宽松的治理环境,他们越发深入的向边区挺进,从而起到经济开发和扩大中原王朝政区的作用),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南迁的汉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等。

紧接着再引用田余庆老师所著《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关于晋元帝司马睿与王导、王敦为代表的士族关于统治权力分配的材料(晋元帝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配合教材28页“历史纵横”的材料一起阅读,让学生理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政治前提即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也就是说南渡的东晋政权必须得到以南方士族为代表的南方人士的接纳(毕竟西晋篡位前的魏国和吴国是对峙关系,并且篡位后的西晋最终灭亡了南方的吴国),在这一点上,北方士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的材料可以说明。南渡的东晋皇室因号召力有限,需要依靠北方士族的社会地位和力量来支撑起自己的统治,于是南方逐渐形成了皇权和士族权力相结合的“门阀政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皇权和士族为了维稳而达成的智慧妥协。而“门阀政治”因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权夺利最终走向衰落这是后话了。

2.内迁少数民族与北方汉族的交“融”(对应教材“十六国与北朝”一目)

在之前探“乱”象之源一目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结束这四百年“乱”象,重造统一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民族隔阂问题,因此,这一子目的教学是本课的重中之重。而解决民族隔阂的有效方法就是促进各族之间的交“融”,特别是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的交“融”。这一部分首先引用《晋书》中关于后赵石勒(羯族)、前赵刘渊(匈奴)、前秦苻坚(氐族)、北魏拓跋焘(鲜卑族)等少数民族首领采取的汉化措施(后赵石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前赵刘渊尤好《春秋左氏传》……《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前秦苻坚八岁请师就家学……性至孝,博学多才艺;北魏拓跋焘“宣”文教,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经典),让学生理解因汉族的政治、经济相对少数民族较为先进,故而内迁的少数民族,特别是他们中的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具有出色的政治、军事才干,适应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建立政权后制定一系列措施,从不同程度上开始学习汉文化。可见,汉化是当时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原文化的先进性推动着少数民族汉化的自觉性。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0页第一段正文,让学生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孝文帝改革是顺着这一趋势将汉化自觉性推向了当时的制高点。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所言:“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以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相较之其祖辈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汉化,孝文帝改革的彻底性由此可见一斑,他的汉化是由外向内,最终将汉文化“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内心”(此中,亦可与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的根本原因做个对比。苻坚在淝水之战时,氐族并未能够很好的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故其几十万人马南伐时并非是一个团结的组织,战斗力自然比不上人数少但为保住政权而极为团结的南方汉人)。

孝文帝改革不久之后,鲜卑六镇发动兵变,出现了一股鲜卑化的回流,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所言:“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正如西汉初年和西晋出现分封制的反动,我们不能因此责怪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是错误的一样。我们要将孝文帝的汉化放在历史的长时段进行评价,由此引入本课最后一个子目——思交“融”之果的学习。

(三)思交“融”之果

最后一目的教学首先引用陈寅恪老师《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一书中关于“李唐一族崛兴”原因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从长时段看,以孝文帝改革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汉化的深远影响是为隋唐结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并开创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最后再出示田余庆老师所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关于“中国人在分裂时并不自安于分裂,而是各方努力寻求恢复统一的路径,最终使中华民族重造统一”和葛剑雄老师所著《统一与分裂》一书中关于华夏族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是因为大量吸收了其他民族,凝聚了各民族的精华”这两段材料。通过材料回归本课主旨——“乱”中探“融”,学生通过本课所学,真正领悟到“乱”世并不是绝对的黑暗,只要人们不自甘颓废,积极探寻,定能找到结束“乱”象的济世良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良方便是这“乱”世中的民族交“融”,这次大分裂时期的充分交“融”,不仅使得中国重新走向统一,也使“华夏”的概念在地理空间、民族种群、文化内涵上得到了扩大,最终使中华民族汇聚出今天的伟大力量!学生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深刻认识到遇到困难,不要畏惧,因为畏惧只会产生反作用。要保持积极的心理,努力在实际中分析问题,积极向上,最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汉化少数民族材料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可爱的小瓢虫
“汉化”产权保险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材料
摇摇鹅
软件汉化之路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