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李兴龙 李丽玮 于建
1研究对象 自2022年3月7日~13日,545名医务人员自愿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参与问卷调查,填写一般情况包括:从事专业、性别、年龄、医院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级别和工作所处地域,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简称:自评量表)。根据从事专业,将参与调查问卷人员分为:输血专业组266名,非输血专业组279名。
2评定标准 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受他人影响下作出自我评定。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10个维度项(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共9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没有”到“严重”(1~5分)进行自我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总症状指数是指自我症状评价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各水平,分数在1~1.5表明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不频繁;在2.5~3.5表明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表明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度到严重;在4.5~5表明有症状,且频度和强度很严重。
3研究内容 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和10个维度项因子分,分析输血专业组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2])、非输血专业组区别;分析输血专业组与非输血专业组在性别、年龄、医院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级别和工作所处地域单因素方面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区别。
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AS9.4分析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和M(IQR)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并对秩次进行SNK事后检验分析组间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不同专业医务人员与中国人常规模式比较 输血专业组人员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项因子分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因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无睡眠及饮食项因子分未比较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睡眠与饮食的总症状指数均>1.5;且强迫项总症状指数达到最高(1.94),其次是抑郁项(1.70),见表1。
此外,非输血专业组人员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除恐怖和偏执项因子分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因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无睡眠及饮食项因子分未比较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睡眠与饮食的总症状指数均>1.5;且强迫项总症状指数达到最高(1.80),其次是抑郁项(1.60),见表1。
当然,这都是比较低级小儿科的方式,这位人士还透露,更高层次往往是参股外部公司的方式,这种方式更隐蔽,甚至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表1 输血专业人员与中国人常规模式SCL-90评分比较()
表1 输血专业人员与中国人常规模式SCL-90评分比较()
注:*输血专业与非输血专业间比较,P>0.05。
2输血专业与非输血专业人员比较
2.1总均分和维度项因子分比较:输血专业组与非输血专业组人员的总均分和10个维度项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相关因素的项因子分比较
2.2.1性别因素:输血专业组和非输血专业组男性人员与女性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各组内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输血专业与非输血专业男性人员、输血专业与非输血专业女性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输血专业人员的SCL-90评分比较 [M(P25,P75)]
2.2.2年龄因素:输血专业组和非输血专业组≤40岁人员与>40岁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各组内分别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输血专业与非输血专业≤40岁人员和>40岁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输血专业人员的SCL-90评分比较[M(P25,P75)]
2.2.3医院级别因素:输血专业组和非输血专业组二级及以下医院人员与三级医院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组内和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医院级别输血专业人员的SCL-90评分比较[M(P25,P75)]
2.2.4专业技术职称因素:输血专业组和非输血专业组初级+中级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组内和组间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专业技术职称输血专业人员的SCL-90评分比较[M(P25,P75)]
2.2.5地域因素:输血专业组和非输血专业组北方+西部人员与南方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各组内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输血专业组与非输血专业组北方+西部人员、输血专业组与非输血专业组南方人员的10个维度项因子分,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不同地域输血专业人员的SCL-90评分比较[M(P25,P75)]
1975年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 编制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疾病门诊诊治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90个项目,涉及内容较广泛,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评定个体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主要是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以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和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强迫症状主要是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
想、冲动和行为,以及有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抑郁主要是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主要表现;焦虑主要是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敌对主要是思想、感情及行为,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不休甚至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恐怖主要是对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恐惧,以及社交恐怖;偏执主要是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精神病性主要是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睡眠与饮食等[2]。
本调查研究表明输血专业人员除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项因子分与普通人群(中国人常规模式值)比较无区别外,其他各项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人常规模式值(P<0.05);强迫项总症状指数达到最高,其次是抑郁项,且均比非输血专业组高。由此说明目前医疗机构输血专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强迫症状、抑郁较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害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等操作错误,而反复进行自我操作验证,导致心理压力过重。
本调查研究表明三级医疗机构输血专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比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输血专业人员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级医疗机构内输血专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也比非输血专业人员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说明目前三级医疗机构输血专业人员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中伴有较为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类群体,可能是由于在日常工作中临床用血量大导致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的相关操作较多等因素有关。
本调查研究表明无论何专业在性别、年龄、工作所处地域方面,女性和男性人员、>40岁和≤40岁人员、北方+西部和南方人员相比,前者伴有心理问题均比后者严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可能与女性处事更细致和更敏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来自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气候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尤其是输血专业人员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及时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3-5],对伴有躯体化症状特别明显的人员建议可给予适量的相关药物治疗[6-8]。此外,著者希望输血从业人员能正确面对心理健康问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应积极调整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参加健康有意义的文体活动;注重健康饮食和避免辛辣食物;合理安排时间锻炼身体,提倡有氧健身操,避免剧烈与具有危险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参加有意义的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学会倾听和沟通,避免出现各种矛盾。从输血科(血库)管理者角度出发,应尽量完善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整合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从业人员值班休息的舒适度,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工作餐的质量,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另外,从社会尤其是医学界角度出发,在关注一线医生和护士辛勤劳动付出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输血从业人员默默无闻的付出,只有有了他们“才有在人体受到伤害时有鲜红血液的保障,人的生命才有重生的机会”。救死扶伤是我们输血从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但也不应忘记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应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只有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