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枣庄市立医院中医科,山东枣庄 277100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室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高血糖代谢。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均由患者自行体检或实施相关临床检查得知患病[1-2]。对于已经处于症状期患者来说,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三多一少”,指多饮、多尿、多食和体质量减轻[3-4]。多饮是指患者因尿液增多,体内水分缺失而经常饮水。多尿是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疾病出现。多食是因为患者因疾病常会倍感饥饿,从而引发多食。体质量减轻是因自身因高血糖症状无法合理利用体内葡萄糖,并且自身蛋白质与脂肪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患者体质量减轻。除以上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视力模糊、四肢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5-6]。若不及时给予高效护理措施干预,则会引发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进一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探究高效护理措施干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60例,对以上患者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血糖指标变化,现报道如下。
选取160例经本院就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52~63岁,平均(55.15±0.15)岁。观察组患者男60例,女20例;年龄53~64岁,平均(55.10±0.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认证批准,参与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依从性相对较强;③未参与其他临床实验研究;④符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功能异常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④合并严重沟通障碍患者。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临床检查结果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严格监护患者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给予患者专业的运动指导,对于血糖指标控制较差的患者,每日严格监测血糖指标,直至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饮酒,指导患者食用低盐低脂食物,禁止患者食用腌制食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按需求摄入主食,其中谷类、豆类食物的摄入量需占全部主食的1/3。指导患者多食用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应>500 g,其中深色蔬菜需占全部蔬菜总摄入量的1/2。指导患者正确食用水果,患者应在两餐之间食用低糖类水果,每次水果摄入量不宜过多。指导患者适量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应每日饮用300 mL无蔗糖无蜂蜜液态奶制品,日常零食可适量食用坚果类食物,摄入量在30~50 g/d为宜。患者应足量饮用白开水,适量饮用茶与咖啡,禁止饮用含糖饮料。除以上饮食指导外,患者在就餐时应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就餐,先食用蔬菜,后食用主食,就餐时细嚼慢咽,保证食物营养成分的合理吸收。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和护理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护理效果、护理总满意度、饮食规律性。①血糖控制水平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 h血糖指标,血糖指标越低,说明血糖控制效果越好。②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血糖指标恢复情况评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指标已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糖指标趋于正常范围;无效:患者血糖指标和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③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情况自行评定,主要分为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护理满意度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④两组患者饮食规律性分为规律、不规律两种,根据患者临床饮食表现评定,总规律饮食率=规律饮食例数/总例数×100.00%,总规律饮食率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值P值空腹血糖5.19±1.237.85±2.368.939<0.00110.58±1.3716.79±2.9617.029<0.001餐后2 h血糖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n(%)]
观察组患者总规律饮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饮食规律性对比[n(%)]
血糖为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同时也是保证人体组织器官能量运转的重要指标。血糖需要合理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若长期人体血液内血糖含量过高,则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8]。糖尿病患者可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影响,严重损害原本血糖调节能力,从而导致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该病的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症状。糖尿病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种,对于遗传因素来说,家族聚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糖尿病的遗传倾向,具有遗传基因的人群其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9-10]。对于免疫因素来说,人体在遭受病毒感染、化学因素、饮食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会产生胰岛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胰岛β细胞,使胰岛β细胞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引发糖尿病。对于肥胖患者而言,长期的高糖高脂肪饮食、长期酗酒、缺少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患者自身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降低,从而使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相对减弱,被临床医学称为“胰岛素抵抗”。除此之外,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胰腺疾病等多种因素也可引发糖尿病[11-12]。
糖尿病根据患病原因的不同,具体可分为4种疾病类型,分别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3-14]。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因自身免疫因素受损导致,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到一定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所以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该类型糖尿病可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引发疾病,使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调节血糖能力下降[15-16]。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患病原因为患者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该类型患者血糖指标在分娩后即可恢复至正常范围。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该类型患者较为罕见,该类型疾病的发病原因由其他多种特殊因素导致。例如成年大病型糖尿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线粒体基因突变。根据不同的发病类型,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糖尿病不仅会影响胰腺、心、脑等重要脏器器官,还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和组织,如血管、神经系统等。该病虽无传染性,但是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目前治愈疾病的概率相对较小,只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从而缓解糖尿病的发展速度。由于该病的复发率相对较高,所以必须严格监测血糖指标,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疾病复发。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性,在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口已经高达10.9%以上,并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总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7-18]。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特征,患者会出现排尿频率增加、饮水频率增加、用餐频率增加、体质量下降幅度加快等。除以上症状,患者还会出现疲乏、昏迷、视力模糊等症状。疲乏症状临床表现为患者精神状态相对较差,全身无力,休息后无法缓解。对于昏迷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为无意识、无法自主睁眼、疼痛,言语刺激后无法唤醒。对于视力模糊的患者来说,会出现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飞动、闪光感等症状。糖尿病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血糖状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目前为止,虽然糖尿病疾病无法治愈,但是高效治疗方式与护理措施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消除糖尿病症状,维持基本生活质量。由于患者疾病的发病与发展均与患者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指导,其护理效果、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饮食规律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饮食指导可有效帮助患者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合理订制饮食食谱,增强患者对合理饮食的重视程度,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饮食指导干预糖尿病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