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秋收起义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2022-11-03 13:52吴陈舒
当代旅游 2022年15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旅游

吴陈舒 李 平

1.萍乡学院,江西萍乡 337000;2.甘祖昌干部学院,江西萍乡 337000

引言

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湘赣边区域合作进入加速期。如何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成果,全面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湘赣边秋收起义是发生在此区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湘赣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进一步挖掘秋收起义这一具有历史社会价值又跨越湘赣边多个地区的红色资源路线,更是携手推进湘赣边老区人民点燃新时代乡村振兴“燎原之火”的必由之路。

一 秋收起义是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

(一)文化根基扎实:秋收起义是发生在湘赣边的重大历史事件

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即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在攻打中心城市湖南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率部队退到湖南浏阳文家市集中,并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秋收起义是湘赣边人民引以为豪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见证湘赣边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精神的现实写照,是湘赣边革命老区为党和国家奉献牺牲的真实映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途经湘赣两省多县区,沿线的遗址遗迹承载了秋收起义发展的历史,是湘赣“老表”携手共谋发展蓝图的共同记忆和共有财产。

(二)理论渊源深厚:阐述好中国共产党对湘赣革命老区的庄严承诺

湘赣边秋收起义是著名的三大起义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毛泽东迈向天安门的起点”。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索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鲜明地打出共产党旗帜的历史事件。因此,进一步阐述好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研究好秋收起义的时代价值、探索好革命老区建设新路子新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对湘赣边老区人民走向富裕道路的庄严承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重点务实举措。

(三)实践探索丰富:纪念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是湘赣边革命老区的共同传承

秋收起义历史事件在湘赣边具有认识与接受程度高、认可和达成共识程度强的特点。为纪念秋收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地都建设有纪念场馆。最典型的属秋收起义“一线九馆”,主要涵盖了修水县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铜鼓县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浏阳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芦溪县卢德铭烈士陵园和秋收起义烈士纪念陵园、安源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广场(秋收起义萍乡陈列馆)、莲花县一支枪纪念馆、永新县三湾改编纪念馆、井冈山市革命博物馆等。在探索纪念秋收起义历史意义的传承路径上,各地都在纪念场馆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制度保障有力:提高秋收起义沿线发展水平是湘赣边革命老区的共同愿景

湘赣边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受限于区位较为偏远、交通不够发达等因素,整体经济发展仍显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在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打造全国知名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品牌,围绕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湘赣革命斗争三条主线,串联湘赣边区域红色资源,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的红色研学游。这对湘赣边老区给予了众多的政策支撑,为湘赣边老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高秋收起义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相对孤立的秋收起义路线红色景点串联成精品旅游线路,从而推动全域旅游,契合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要求,也是真正意义上将秋收起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旅游产业优势,推动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目标更高质量实现。

二 秋收起义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特点与困境

(一)秋收起义红色资源分布特点

1 沿线红色资源丰富,且与绿色、古色资源相互交错

秋收起义红色文化资源种类较多。既有秋收起义革命遗址、旧址、革命故居、旧居等红色遗址类资源,也有秋收起义烈士陵墓、革命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等红色纪念类资源,还有反映秋收起义的文艺作品、革命标语等红色遗产类资源。从地理分布上看,秋收起义红色资源分布较分散,且主要分散在各个偏远的山村,这与当年秋收起义行军路线主要偏向于偏僻农村山区的因素有关。从省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江西西部地区以及湖南东部的浏阳等地。

沿线红色资源开发力度大。沿线地区对于秋收起义主题的相关场馆建设高度重视,对秋收起义沿线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增量投入较大,对秋收起义相关主题场馆的修缮与建设带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较高的认同感,已形成了“一线九馆”在内的秋收起义沿线场馆建设。不仅如此,在当前秋收起义沿线地区的红色名村建设、红色小镇建设上也不予余力地推进落实。

秋收起义沿线“红、绿、古”三色文化资源共存。修水县的秋收起义馆附近有庐山、云居山、黄庭坚纪念馆;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附近有天柱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萍乡秋收起义系列场馆附近背靠武功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永新三湾改编纪念馆附近有青原山吉州窑遗址、文天祥纪念馆、白鹭洲书院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就处在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内。浏阳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附近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湖洋梯田、西溪磐石大峡谷等。

2 沿线红色资源各具特色,且是当地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

秋收起义沿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沿线区域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修水强调第一面红旗升起的地方;铜鼓主推毛主席脱险处;萍乡力推秋收起义策源地与主要爆发地;文家市强调秋收起义会师的光辉起点。永新县则以“三湾改编”强调在思想建军上的重大意义。简单概括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地浏阳市、秋收起义出发地铜鼓县,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修水县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安源区等4个县(市、区)、以及秋收起义沿途经过的芦溪、莲花、永新、井冈山等。各个区域在秋收起义的大主题下,又都立足当地特色讲好秋收起义故事。

(二)秋收起义红色资源的开发现状

1 围绕秋收起义开展系列党性教育活动为主

自2007年起,由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组成的一线九馆协作会成立,构建了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的良好格局。2021年成立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联盟,开启了湘赣边党性教育培训新篇章。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联盟共同把秋收起义“一线九馆”红色资源有机整合串联起来,深化机制联盟、课程联建、资源联合、培训联动,以秋收起义关联旧址为主阵地,合力打造“重走秋收路·追寻初心源”党性教育精品教学路线,共同打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品牌。同时,各县区党员干部通过“一线九馆”等秋收起义相关场馆开展“重走秋收起义路党员主题日活动”“重走秋收起义之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党校培训活动等,围绕秋收起义学习教育路线开展红色圣地体验之旅、革命老区溯源之旅、红色文化传承之旅、红色研学之旅等。

2 表现秋收起义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开始增多

2017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秋收起义》再现了毛泽东、朱德、卢德铭等革命先驱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武装夺取政权的传奇岁月。2021年全国公映的《三湾改编》讲述了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的故事。2017年,大型革命历史题材京剧《秋风起》在修水县首演,以1927年秋收起义为背景,取材于修水县著名烈士余经邦等革命先驱英勇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武装力量在第一面军旗的引领下,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的艰辛过程。萍乡市以秋收起义为背景制作的动漫微电影《安源娃娃》在江西卫视等电视频道和视频网站上热播。通过围绕秋收起义题材拍摄影视作品,不断增强秋收起义红色资源的影视作品开发。近年来,湘赣边以秋收起义等红色文化为底色,发布了湘赣边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宣传片、“魅力湘赣边”旅游宣传片、《游在上栗》等宣传片,进一步加大了湘赣边红色文化资源的推广宣传。

3 围绕“秋收起义路”的系列文体纪念活动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重走秋收起义革命道路”户外徒步活动、骑行旅游体验、“重走秋收起义路”红色马拉松赛等活动增多。湘赣边秋收起义九馆巡回展、“穿越湘赣边·重走秋收路”自驾游等系列主题活动陆续开展。2017年莲花县举行“全民健身暨万人重走秋收起义线路”大型活动、铜鼓县“薪火相传,重走秋收起义之路”(泛湘鄂赣)全国自行车邀请大赛;2021年萍乡市举办的“重走秋收起义路”红色马拉松比赛。2021年,“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秋收起义·湘赣红旗”精品线路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名单,涵盖江西修水、铜鼓、萍乡、莲花、永新和湖南炎陵、浏阳等县市的相关纪念场馆和旧址,对游客全面了解秋收起义革命史实、传承红色基因大有裨益。围绕“秋收起义路”的系列文体纪念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进一步催生了秋收起义相关主题文化体育活动“井喷”现象。

4 围绕秋收起义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型

以文家市秋收起义文创产品为例,通过不断拓展“文家市的秋收”文化创意产品类别,不断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将秋收起义主题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发掘相结合,在形成品牌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通过布局红色文化演艺厅项目,构建好“演艺+文创”格局,通过舞台带火文创衍生品;布局湘赣边民俗文化风情街项目,为“文家市的秋收”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建好平台,不断汇集湘赣边文化、美食、民俗体验、土特产等。进而把文家市秋收起义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加快文家市红色文旅小镇建设步伐,从而推动文家市不断探索打造红色文化主阵地、初心之旅目的地、文旅融合试验地、湘赣合作前沿地。

5 秋收起义沿线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有序推进

江西结合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把红色名村建设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红色名村。根据红色资源总体分布情况,确定了秋收起义线等“三线五区”红色名村总体布局规划。以萍乡市为例,围绕秋收起义主题申报的省市级红色名村有芦溪山口岩村、芦溪报恩台村、安源张家湾村、莲花高滩村、莲花花塘村、莲花县沿背村等。以党建“三化”推动秋收起义沿线农村乡村振兴发展之势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三)秋收起义红色资源开发困境

1 “红、绿、古”三色互动有限

尽管秋收起义路线地区“红、绿、古”资源丰富,但是在“三色互动”开发上缺乏有效的嵌入式协同式开发模式。红色资源、绿色资源与古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尽管有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带动大江边村“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但统筹整个秋收起义路线而言,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古色资源依旧是“单线发展”的居多,协同带动的偏少。

2 开发同质化现象明显

秋收起义沿线地区多数围绕秋收起义建设相关纪念场馆,布展的介绍内容大同小异,建设思路上同质化现象突出,容易给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沿线地区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表述过多强调本地区的重要意义,从而容易造成在细节叙述上的口径不一致现象。例如修水、铜鼓和安源等地秋收起义纪念馆,为突出各自历史地位,对一些基本史实表述不尽一致。各个沿线县区在同质化现象明显的背景下,竞争性需求大于协同性意愿。同时,由于地理等因素,各个地区对秋收起义路线的整体规划发展意识不足,过多重视本区域秋收起义红色资源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秋收起义路线与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不足,沿线地区多数围绕历史事件展开交流讨论,过多强化秋收起义的历史文献价值,由于沿线老区建设的示范带动能力有限,以秋收起义为“媒介”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等话题实际契合并落实能力有限,对秋收起义沿线地区如何融入湘赣边合作、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如何融入长株潭经济圈建设等思考仍停留在布展合作等“浅”层面。

3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

秋收起义行军路线多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上存在差距,大量的农村红色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与开发,多数处于“孤立状态”,部分旧址破损严重,尽管当地相关部门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多以旅游公路、宏伟广场、高级宾馆等形式加以建设,追求“标志性建筑”带来的观光效应,对沿线丰富的绿色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古色人文景观不可避免地造成破坏,游客自然而然对秋收起义的革命艰苦奋斗精神旅游体验度较弱。多数沿线地区沉溺于“大基建”的旧开发思维,无法对沿线农村地区众多处于零散孤立状态且知名度一般的红色遗址加以保护和利用。尽管各地区在纪念秋收起义重大周年活动中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但主题活动的旅游辐射范围有限且缺乏连续性,秋收起义红色的宣传影响力度有限,相关秋收起义品牌活动知名度和群众参与度不强。

三 盘活秋收起义沿线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探索

(一)旅游共同体:构建“重走秋收起义路”打卡激励模式

以县域为活动范畴建立“重走秋收起义路”红色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赛事,激发广大群众投入“重走秋收起义”的历史自豪感与自信心。“秋收起义路”大约400公里,绝大部分位于江西境内以及湖南的浏阳,更适合户外旅行者采用徒步、骑行、自驾等方式完成。以湘赣边秋收起义路线相关的八县区为整体,构建“重走秋收起义路”打卡奖励模式,也可结合湘赣边旅游一卡通、文旅惠民卡等手机软件完成打卡的电子凭证确认,按照等级、完成路线情况发放折扣福利与荣誉证书。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秋收起义沿线零散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资金投入的有效性,以秋收起义为主题,以发展“红色户外旅游”为突破口,打造驰名全国、享誉世界的“红色户外品牌”,占领全国“中外户外旅游”的制高点。进而加大湘赣边秋收起义沿线地区场馆景区串联成线,加快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的建设。

(二)三色协同发展:打造湘赣边“红绿古”旅游发展新业态

不仅湘赣边秋收起义沿线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性,其绿色资源、古色资源在旅游市场也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性。通过以“红色引领,让老区变景区;古色添彩,让古村变新村;绿色赋能,让农产变文产”的开发思路,加快“红色+古色+绿色”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小镇、红色名村、美丽乡村、森林乡村。例如大力建设乡村秋收起义步道,发展深度体验游和红色研学旅行,开发秋收起义文创产品,提升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创意衍生产品的吸引力。

加强“红(红色旅游资源)红(网红传播方式)联合”,实现“红(红色资源)、绿(绿色发展)、古(古色古香)”三色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我说你听,我展你看”的单向输导信息方式,通过VR、网络直播等新方式加强游客线上线下“沉浸式”场景的良好体验。争取各口径资金配套支持,全方位推动红色、绿色、古色的旅游资源整合成块、打包发展,以强大的整合资源优势覆盖个体资源劣势,以整合打包的精华资源抢占文化旅游市场,着力打造湘赣边秋收起义路线“三色”品牌吸引力。聚能各县区秋收起义分主题的子品牌效应,共筑湘赣边秋收起义旅游共同体的“母品牌”影响力。着力维修保护好散落于秋收起义沿线的乡间古村落、古遗址、古牌楼、古祠堂等,将其规划建设成旅游新景,以红带古,以古衬红,增强沿线地区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吸引力。努力将秋收起义红色资源、湘赣边绿色生态资源与古色资源串珠成链,构建“红绿古”旅游发展新业态。

(三)跨省共建共管:建设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公园新模式

针对开发利用不均衡、开发内容大同小异等问题,采取共建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公园,通过跨省合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统一规划、统一文物保护、统一标识、统一宣传推广、统一设施建设,以求更完整更生动地讲好秋收起义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湘赣边秋收起义沿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一方面,相关县区围绕秋收起义建设相关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馆、纪念广场、公园等进行配套提升,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休闲需求;另一方面,在秋收起义这一大主题下,各个县区结合秋收起义在当地的实际又可衍生出具有特色鲜明的分主题。参照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打造湘赣边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公园就显得更有积极意义,湘赣两省共建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公园正逢其时,共同推进秋收起义革命文物资源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责无旁贷。

(四)联盟合作共赢:深化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合作方式

联盟合作共赢是湘赣边党性教育培训的共同愿景。各地党校和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可引导更多党员干部跨区域、跨湘赣省份开展秋收起义为主题的红色培训教育,通过生源互送、联合办班等“共享化”措施,构建以秋收起义历史事件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培训环线,进一步挖掘、弘扬、传承秋收起义的革命精神,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对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湘赣边区域合作与发展,强化湘赣情怀、激发干事热情。通过以秋收起义历史发生地的丰富红色资源为纽带,建立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联盟机制,深入挖掘联盟区域内的红色历史故事和典型人物故事,联合开发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精炼、感染力强的现场教学课。以秋收起义干部学院为龙头引领,湘赣边各地区党校、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协同推动,聚集湘赣边各地的优质红色资源,共同推进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湘赣边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宣讲团,整合各县区宣讲团资源,构建系统化的宣讲团成员体系,将湘赣边秋收起义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全域旅游协作:推动湘赣边秋收起义沿线乡村振兴新方向

根据《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依托知名景区、特色村落、生态休闲、田园观光等,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研学旅游基地、民宿客栈聚集区、自驾车营地等旅游综合体,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的要求。可进一步细化为以全域旅游繁荣推动秋收起义沿线乡村振兴,结合秋收起义相关影视拍摄取景点,满足广大群众对秋收起义拍摄场景的现场体验感,增强秋收起义路线的亲切感。大力支持建立秋收起义旅游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大力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秋收起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秋收起义红色旅游路线的知名度。按照统一风格和标准建设湘赣边秋收起义为主题的文旅驿站、标识牌、文旅特产专卖点,融合民宿、美丽屋场、乡村旅游点,开通秋收起义路线旅游直通车,打造湘赣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和自驾车营地等旅游综合体。

四 结语

湘赣边秋收起义相关主题“全域”宣传,不仅需要各大报纸、广播电视等官方层面的宣传片加持,还需要民间自媒体、文化创意公司的“锦上添花”。深化对自媒体、小视频、互动直播等互联网资源的利用,鼓励自媒体等广大群众运营好湘赣边秋收起义相关文化旅游新媒体,让更多湘赣边区群众在参与旅游服务后共享更多发展成果,从而在裂变式传播下唱好唱响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旅游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旅游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