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 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研究

2022-11-01 09:11李孟荣
今古文创 2022年25期
关键词:骨肉词汇化

李孟荣

【摘要】 汉语发展过程中,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词汇构造是相通的,同义词词汇和反义词词汇的结合类型属于现代汉语联合性双音复合词,如“朋友”“眉目”“美好”“来往”“左右”等,它们都来源于古代汉语里同形的名词性并列短语,汉语基本词汇 “骨肉”就经历了一个短语属性不断减弱、词汇属性不断增强的词汇化过程,由结构松散的短语演变为结构固定的词。本文以“骨肉”一词为例,从其组成成分 “骨”“肉”入手探究其词化进程。

【关键词】 骨肉;词汇化;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5-010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5.035

一、“骨”和“肉”词义演变

具体词义表达的局限性和人类认识的日益精密性需要被表达的矛盾是语言发展的动力。人类语言表达的经济性要求使得我们通过扩大原先的词义表达范围来调节这种矛盾。

(一)“骨”的词义演变。《说文解字》:“骨,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 ①骨,是肌肉所依附的坚硬组织。采用“冎”作字根,像是“冎”的框架上长有肌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骨,肉之核也。核,实也。肉中骨曰核。” ②骨的本义就是“骨头”。例如:

1.《左传》:“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随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于某些新事物、现象的认识深化,单音词“骨” 在“骨头”的基础意义上引申出“身体”含义,以部分代替整体,在一些语境中表 “死人”。例如:

2.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由指人的身体进一步引申为人的品质、气概,词义更加抽象化。例如:

3.《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

4.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

基于相似性,又比喻人刚毅正直。例如:

5.《周礼·考工记·弓人》:“骨直以立,忿埶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

除了用于人外,词义泛化,指称范围扩大,引申为文学作品刚健的风格。例如:

6.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又比喻瘦劲的书体。例如:

7.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骨”本义为人或脊椎动物体内支撑身体的骨骼,又特指人的遗骨、身体,又进一步引申而指人的气质、文学作品的风格,因骨是支撑人的主干,也可指事物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发展到现代,“骨”字在《新华字典》里有释义“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 的骨架):伞骨、扇骨。“骨”的词义有继承也有发展。

(二)“肉”的词义演变。《说文解字》:“肉,胾肉。象形。凡肉之属皆从肉。③”释义为:肉,大块肉。 字形象宰切下的大块兽肉。“肉”本指动物的肉,动物身体可吃部分。例如:

8.《礼记》:“三月既葬,食肉饮酒。”

“肉”用于人,指人体的组织肌肉等。例如:

9.《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肉袒负荆。”

用于蔬果指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10.《齐民要术·种竹》:“淡笋竹法: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尽。”

用作形容词可专指乐音。“肉”在古代有专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之意,对乐器之声相对,言乐音洪润悦耳。

11.《禮记 乐记》:“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

“肉”本义指供食用的动物肉,又统称人的肌肉、脂肪和皮肤等或专指肌肉,亦引申为蔬菜瓜果的外部可食部分,还可指中间有有环的环状体的周边,进一步引申出果实不酥不脆、行动迟缓性子慢表性质状态义等方言用法。

二、“骨肉”的词汇化过程

词汇化是短语或句法结构分离性减弱逐渐固化而形成单词的过程。董秀芳(2011)提出汉语双音词有三个主要来源,其中由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连接的成分,即从短语降格为词,是双音化的主要来源。“骨肉”的词化就遵循这一模式。“骨”“肉”在同一句子中使用,始见于春秋战国,二者对举使用,相对成文,都是本义,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后代。如:

12.《吕氏春秋》: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13.《列子》:“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剔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14.《楚辞》:“丰肉微骨,体便娟只。肌肉丰满骨骼纤细,体态轻盈翩然来往。”

以上句子中“骨”和“肉”的距离还比较远,二者之间分立性较强,且都是“肉”在“骨”之前出现,“骨”是“肉中核也”,“肉销”才“见骨”,可见,语言的结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认知经验。“骨”“肉”在同一句子中连用,不再被其他语言单位阻隔,粘连为 “骨肉”,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例,意义是两者的加和“骨头和肉”。此时“骨肉”尚未成词,是一个并列短语,二者之间结构松散还未词化。

骨头和肉之间的界限区分不清楚,精神专注,达到忘形的境界,“骨肉”是它们本义“骨头和肉”的加和,这一意义后代也有文献用例。

15.《敦煌变文》:“于是刀山入炉炭,髑髅碎,骨肉烂,筋皮析,手胆断。”

16.《西游记(下)》:“唬得妖精心胆皆裂,唐僧的骨肉通酥。”

“骨肉”连用单指肉,“骨”只作为陪衬,如:

17.《黄帝内经·素问》:“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骨肉者,有在脉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此句据后文已经有“有在骨者”可以推测前文“有在骨肉者”的“骨肉”单指肉,否则语义重复。“骨”和“肉”是人体重要组织,“骨肉”意义进一步融合,凝固成词后二者共同表示一个上位概念,专指人的身体。事物的多种属性中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其中最突出、最容易记忆、理解的属性,用部分来代指整体,用骨肉来代指人其原因是人构建了一个网络,被突显部分映射的个体(骨肉)代表了整体(身体)。如:

18.《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19.《敦煌变文》:“父母骨肉在堂内,又领攀发出于堂。”

“骨肉”转指身体这一义项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法,后世也有文献用例,还可以表示一个人的“身材”,如(20)句“骨肉匀”说的是身材匀称适中。

20.《 隋唐五代 唐诗三百》:“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作为人体重要组织的“骨肉”,二者之间关系紧密,“骨,肉中核也”,肉包裹着骨,亲人之间亲密的关系就像骨肉的关系一样,基于二者之间隐喻的相似性,“骨肉”有比喻至亲,亲人之义。

21.《墨子》:“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

22.《汉书》:“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

骨和肉紧密结合以后,用来比喻至亲,亲人,这是现在最常用的义项,可以说是“骨肉”的中心义,将部分(骨)和部分(肉)整合在一起,整合以后的概念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此时的大于部分之和的意义是从概念整合中得出来的新创意义。词所表达的意义是单纯的,具有凝固性,相比较短语的意义一般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当“骨”和“肉”不再表示二者简单相加之时,通过转喻、隐喻等方式词义扩展,具有不可预测性时我们可以说“骨肉”词汇化开始成词了,对此学者董秀芳有论述④。如果说骨肉的义项一开始还停留在指人的身体上,那么到此其比喻至亲、亲人的含义已经是词汇化程度很高的产物。成词后“骨肉”意义从较为宽泛的外延变成表示比较专门的意义,专指。可指同姓的人,例如:

23.《汉 史记》:“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可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如:

24.《平山冷燕》:“莫怪文章生骨肉,谪来元是掌书仙。”

语料中还有因词类活用造成“肉骨”的逆序用法,例如:

25.《左传》:平子曰:“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26.《魏晋六朝 梁书》:“遂漏斯密网,免彼严棘,得使还同士伍,比屋唐民,生死肉骨,岂侔其施。”

27.《清 续资治通鉴》:皆拜谢曰:“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而)肉骨”意为使死人复生,使枯骨再生出肉来,“生”“肉”用作动词,这是因词类活用造成的逆序用法,句(27)是廷臣对宋太祖表示感激时所引用的话,意指陛下有使人复生或再生的大恩大德,言感激之情。

三、“骨肉”的词汇化基础和机制

(一)“骨肉”的词汇化基础。“骨肉”一词能够从表义松散的短语凝固成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内在语言基础和条件为“骨肉”的词汇化提供保障,外部社会原因加速词汇化进程,双音节词“骨肉”的词汇化是语言自身和外部合力的产物。

1.语言原因。(1)语音基础。汉语复合词首先是一个韵律词,其形式标记是两音步,也即标准音步。据董秀芳:“当短语是双音节时,就满足了一个音步的要求,构成一个韵律词,具备了造词的形式基础。” ⑤单音节词“骨”和“肉”刚好满足一个音步的要求,也就具备了作为一个韵律词的条件。

汉语双音化趋势从汉代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骨”“肉”自身语音条件为其词化提高了可能。

(2)句法位置基础。就语料库在线检索的语料来看,从先秦至魏晋六朝的許多语料中,文献中多见“骨”“肉”单用,要么是对举使用,如“骨腐肉朽”“丰肉微骨”“肉飞骨腾”“有骨无肉”等用法,二者在线性句法位置上常常被隔开。 “骨”和“肉”在语句中位置距离的慢慢缩短,并逐渐贴合直至相邻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先秦时“骨肉”的词化程度还比较低,仍然可以视为“骨”“肉”的叠加,“骨”和“肉”的大量连用使得短语性质的“骨肉”得以确立,虽然其词化程度较低但相邻的句法位置仍然是其词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3)语义基础。汉语丰富的反义关系、同义关系、类义关系的单音节词为构成双音复合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海量资源。语义基础是“骨肉”词汇化的关键。作为同一范畴的成员相比跨范畴的成员具有优势,更容易组合在一起。“骨”和“肉”具有相同的语义场,同属人体范畴,是人体范畴的下位范畴——组织范畴的两个具有类义关系的范畴成员,“骨”“肉”线性序列上的靠近不得不说也是这个原因。

2.社会原因。一些复合词的两个词根分别概括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两个词根互相补充共同指明某类现象,表明古人对这些事物所做出的区分。因为某些复合词的两个词汇所强调的事物情况不同,所以在语言发展史上把它们进行统一化的表示为某一类的事情或者物品,使其慢慢地变为复合性词语。“骨”和“肉”是属于人身体这一大类的,同处于一个语义场中, 当两个语素联合以后一般就会产生泛指的含义,转指身体,又进一步引申出“骨肉至亲”义。

(二)“骨肉”的词汇化机制。1.“组块”的经济性。丁喜霞(2004):两个类义或者反义关系的单音词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容易被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再加上韵律的制约和双音步的‘梏化作用,“在经常性的使用过程中,意义发生融合、抽象或语义失落,最终演变成一个双音词。” ⑥她还提出了“组块”,出于记忆容量和记忆负担,人在加工处理信息时会将信息分成小块处理。单音词“骨”“肉”常常高频共现在一个句子里,加之二者同属一个范畴词义比较相似,在双音词化趋势加强外力下常被人们在心理上组合在一起,词化为双音复合词,另现有词义基础上增加义项扩大表义范围表达新概念的方式,完全契合社会发展和语言表达经济性的需要。

2.象似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映射了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感知,语言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相当程度的相似。“象似性”又称“描摹性”,分顺序象似、数量象似、距离象似三种,其中距离象似指现实世界距离近的概念,反映在语言中它们在句法结构上的距离也应当是接近的。据此,客观世界中紧密相连“骨”和“肉”在语言中也应当有对应表现,这为“骨肉”从分立短语变为凝结双音词汇提供了心理现实的可能。

3.抽象化机制。认知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视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很多学者提出转喻的作用甚至比隐喻更加基础。语言中许多抽象化概念都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表达的。人们创造出词汇最初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意义较为形象具体。随认知的加深当人们逐渐获得抽象思维和能力时,常常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起来,基于二者的相似性用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在短句之中“骨肉”所表达的含义是“骨头和血肉”, “骨肉”原本多指身体,这两个单音词都是客观现实中所存在的事物具体且形象,基于相似性具象化到指文章内容、至亲亲人,这种基于隐喻的意义变化是词义从具体走向抽象的转移。

总之,语言的变化发展,离不开语言内部自身基础,更离不开语言外部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骨肉”的成词过程和演变,是语言内部自我调节和语言外部社会、认知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

综上所述,“骨肉”一词从松散的并列联合短语“骨和肉”,随社会发展和使用頻率提高,又常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密起来。因为二者的临时组合,成了一个新的词汇,在双方所表示的含义基础之上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抽象虚化,进而形成由其所组成的双音复合词词义。因为“骨肉”有着特殊的关联情况,二者之间的联系常常被人们固有印象影响,慢慢地延伸出“骨肉至亲”的含义。词汇的语法化、语义因素和人们的认知以及汉语复音化趋势、韵律的推动等,为“骨肉”的词汇化提供了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义的产生。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对此个案进行研究,希望为其他同类型的词汇“眉目”“手足”“耳目”等词新义探究提供参考。

注释:

①③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第233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四卷,第314页。

④⑤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第40页。

⑥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7页。

参考文献:

[1]孔雅婷.“完全”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2(01):71-75+81.

[2]李文贤.“领袖”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6(2):89-93.

[3]秦晴.名词“眉目”的词汇化历程及其机制探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0(06):88-92.

猜你喜欢
骨肉词汇化
颤抖
最香不过贴骨肉
最香不过贴骨肉
运动场上夺金牌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右军骨肉 禅林笔精——智永、智果二家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