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同黄俊青
(1.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2.聊城市莘县王奉镇耿楼小学 山东 聊城 252415)
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中传统儒学甚至将心性论作为长期探讨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心性论雏形就已经初显,孟子构建了以“心善言性善”的心性论体系。孟子对心性论的探索是中国心性论研究的开端,其所提出的“尽心、知性、知天”模式,对心性论理论系统构建有非凡的意义。后世对心性论的阐释多借鉴孟子所秉承的“性本善论”和“性向善论”,儒家对于心性论研究也正是从此开始。
但自汉代以后,倡导经世致用,对于心性论研究并没有展开,心性论在历史中几经沉浮,在宋明时期迎来了大发展,甚至与佛教心性论所融合,逐步开启“三教合一”的理论模式。宋朝朱熹以“理气”重新阐述“性命”,将性命各分为二“命有两种,一为理命,一为气命;性分双重,一是体现理的天命之性,一是体现气的气质之性。”朱熹以加强道德修养为途径,提倡人们应尽性至命,但却走向了极端,从道德本位蜕变为禁欲主义。
至王阳明心学的创立,对儒学心性论研究达到极致。王阳明在融合佛道两教关于心性修养的理论基础上,依托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等基础之上直指人之当然的义理本源。更重要的是,王阳明心性论思想更重视人的道德实践,要求通过道德的实践不断地生成、完善人性,为人生寻求生存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修为与体悟始终贯穿于道德实践中,也即需要“致良知”。
阳明心性论的理论基石是“心即理”,王阳明承接朱子“性即是理”,性依托于外在事物,所以寻求理需在外物之中。王阳明对此进行了发展和延伸,认为理并非是来自于外部事物,而是取决于自身本心,并终化为心即是理。由此可见,儒家心性论研究侧重点开始进行转变,由宋代理学的外求之法,开始转为内求身心之法。这一点开始与佛家对接,最终也奠定了王阳明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地位。
致良知本体是“良知”,“良知”一词在其著作语录中多处可见。良知的深层意义在于传统道德的善恶分辨,在于向善而非恶,正如王阳明所言“知善知恶是良知”。“知善知恶”遵循传统道德之行为为良知,将“良知”作为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视为立世之基石。这与传统中华文化道德要求的“善行”一脉相承。正如阳明先生所言“良知即天理”,何为“天理”,此天理非宋理学所言之“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是客观存在之事实,自然社会之规则,而维系这个规则的是自然之“道”,即顺应自然规律即为顺天理,也即天理在人心。所以天理即是良知也就可以理解了。最终在良知的本体之上,一个“致”字即告诉后人如何进行内心的选择。
人人皆具有此工夫,一旦心为私欲所蒙蔽,则隐而不现,那王阳明又如何实现这种致良知之工夫的?或许可以从龙场悟道看出端倪,类似佛家所言之顿悟。在内心沉静之时,反观内省,无私无欲,公正客观,此时内心被私欲所蒙蔽之真心显露,则可以格物、感知内外之不同,在进行道德选择之时,亦不会由私心欲望所引导,始终保持“良知”之心。正如蔡仁厚对此的解释:“致良知即扩充人之恻隐之心,使阻碍良知之私意全部去除,使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毫无滞碍。”致良知最终要落实在“善恶”之上,并非泛泛而谈。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落脚点,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反复磨炼这种心性选择的范式,从而使内心得到不断的提升和磨炼,在实践中用功,不断反省自身,扩充善端。正如其所言“今日良知见是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闻悟,便随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工夫。”良知非一日之功,是在生活中用心感悟、学习道德之规范,从而使自己行为、心智符合自然之理。这即是“致良知”。
道家心性论在历史中并未明确提出,罗安宪将蕴藏于道家思想中的心性论称之为与儒家心性论、佛家心性论迥然相异的心性论的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在众多典籍中实际是以另一种模式出现的,即所谓的“性命”学说。性命学说是道学理论的核心之一,道学的大部分以至于全部内容都是围绕“性命双修”进行,道藏传世千万言,性命双修学说是其核心关键。心为何要修?为什么要符合于道德?这些问题传统儒学并未阐释清楚,道学给出了它的答案:心性修持大道生。《西游记》中有一段话,简单而又高度概括了心性修炼对目的。大道至简,心性修炼是为了最终的“至道”。从道医生理学道角度而言,如果心中能量不充足,元气不能输布四方,则不能控制身中脏腑精气运转,五脏六腑所主的负面情志就会因此产生,表现在个人情志上则可能出现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出现。
道家文化从道学发端的先秦老庄学说开始,性命学说即已经开始发端。性命学说应分开来看,性为心性,命为身体。道家追求心灵与身体双向提升与升华,从而可以认为心性论是性命学说大框架下的重要组成方面。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本源,“道生之,而德畜之。”万事万物皆是在道德的框架影响下而产生的,“道德”二字也是道学的核心理论,也即道学性命观之本体。
随着道学发展,“尊道贵德”俨然已经成为道学发展的基石之一。道家对于心性的研究是立足道德根本进行展开的,马王堆汉墓中所出土的《德道经》以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以德而进道,在道家修身之中坚守德的品格,从而由德而归于大道,这都充分说明了德性品格的重要性。
对于心性修持,道家更重视直入心性本源,从道与德的根源进行修炼,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发展。并非是道学不重视道德的修养,而是所遵从的道德理念、观念,早已深化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百姓日用而不知。
道家心性论是心性修养与身体修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重视心灵道德的生活,也重视身体的健康长寿。而且认为心性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两者是一体的,所以道家却是以“性命”二字统括了自身的核心观念。正如《性命圭旨》所言“命而身也,而一气之周流。”“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命即此身,此身又包括有形的身体。性命本质一体,如吕祖所言:“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性与命偏废其一则难以入圣成就,因此性命双修与传统与儒家学说,又有截然的不同,在重视“心性”的基础之上,道学更加全面兼顾了身体的修证。
道家心性论反映在道家医学上,则要求医者在修身时间的基础之上,达到知性、知命的层次,“己得度,方可救度别人”。道家医学角度认知性命二字,则更为深刻。性命双修道实质是认知生命实相,在天人合一的大系统之中,完整修证人的性命。道医学即是修证道德助缘,也以实际修证为基础,深化道医学理论。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如《黄帝内经》《难经》有明显“内证”修炼痕迹。所谓“内证”为“旨在通过气功锻炼的内向性运用意识,体察、认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提高人的生命活动机能,以实现体悟中医学理论、促进中医学的临床发展”。
道家心性论所包括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对心性崇尚道德的追求,还包括对身体健康长寿的实践。道家性命双修是对心性论的展开和实践,在历史中,历代都不乏通过性命双修而到达更高心灵境界的人。道家心性论在历史中还形成了系统的可实践的步骤,如道家修身过程中要求先修炼心性,然后通过特定的功法达到更高层次,即“十年练己修心性,百日功成尚可待”。
道家对“命”的认识,集中体现在道家传统医学中。在道学长期修炼性命的过程中,逐步感悟自然规律,随着对自然万物的领悟提高,对人体生理、生命规律也就认识对愈发清楚。直至达到“道”的境界,也就真正完成了性命双修的实证。实证境界是与个人修炼水平和“德性”相关,道医学因为在长期内证中发现了奇经八脉的运行规律,进而将这种规律引入至传统中医,道医对于奇经八脉的认识是可以达到重复验证的。紫阳真人对于奇经八脉的描述正是出于自身的内证观察。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明确言明奇经八脉需要“返观内视”才可以见到,这种反观内证修炼之法,正是道医的修习方法之一。道教内丹学形成以后是道教修炼,有了逐级的层次指导。
汉唐道教的兴盛,是一部分具有慈悲度世之心的修道之士,入世而以医传道,济世救人,广演学说,积攒功德。其中最著名道当属孙思邈,他犹如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后世学子。针对命体的修炼,产生出了不同的修炼方法,如静坐、导引、太极、呼吸等等方法。命体修炼的目的是以人体生理规律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精气神,开通经脉,与修心、修神相辅相成,从而成就大道。因为是建立在内证修身的生理基础之上,因而这些具体方法也可以借鉴至医学中来。道医学诊疗的核心是精气神,而命体修炼的核心也是精气神,因此两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精气神充足,则容易去百病而延年益寿。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道教多长寿老人,多年修证,自身的精气神充足,也就不会被疾病缠绕,从而年老而身强体健。
王阳明在人生低谷之时,于贵州龙场悟道,所谓龙场之悟道,是借鉴了道家乃至佛家的方法从外求诸物转为内求诸己,由外而内的转变体现了王阳明在对心性追求的道路上发生了转变,进而在静坐冥思之中悟道。这与佛道两家修炼得道方法如出一辙,因此在悟道之后王阳明多次在不同场合中谈及儒释道三家一体的理论。
心学的形成与王阳明对道学的融合密不可分。何静认为:“心学的心本体是一种客观的宇宙精神,同时因阳明的心体跟主观精神相挂搭,所以又是种主体本体。从阳明的‘心外无理’和致良知说所体现的心本论来看,阳明统摄了道教的道本论和心本论的义理。”
阳明心学之本体为致良知,而道学之本体为“道德”。两者本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阳明“致良知”与道学“道德”是一体两面。道德一词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共同尊崇的核心概念之一。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乃至佛家“慈悲”之学,皆与道德二字有密切关系。
以上诸多学说都是在“良知”“善”“道德”等本体基础之上展开学术,其核心又是一致的,因此王阳明所谓心学,实质是对儒家心性观、道家性命观、佛家慈悲观的集合理解。虽然历史中不乏三教合一的学者,但如王阳明般深入浅出,以良知统合三教的学者却是罕见。所以在不同学派外衣之下,心学与道学乃至于佛学又有着相似的本体理论基础。
在一个境遇中自然生成的源初的道德感动和道德意识就是“无欲一念”,它由直接的价值感而来,不掺杂任何私欲。时刻保持这种无欲之念,是形成心性论功夫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时时刻刻保持良知心态,也就是所谓的“致”之工夫。本体与工夫是动态变化的,本体之中有工夫,工夫之中又蕴含着本体。本体既是工夫的出发点,又是工夫的结果,本体与工夫界限模糊,呈现出即本体即工夫的动态循环。而道学性命观所论及的本体与工夫,与此大同小异,道学本体在于“道德”而工夫可以归纳为“尊道贵德”“心清意静”,在实践中也需要以“修炼心性”为基础,做到“少私而寡欲”,时刻关注自己的心性变化,这与心学至本体与工夫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历史中随着儒家、道家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心学作为传统文化的统一体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鲍希福认为后世心学家确认“心”为三教所共通的基点;在建构其思想体系之时,心学家融纳了佛道的本体论、心性论、修养论与境界观;在对三教进行取舍之时,心学家总是以归宗儒学为底线从而坚守了儒家本位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