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超银
(扬州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成为高校的一个共识,课程思政的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课程思政的建设已成为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自觉思考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育人的主力军,教师本身担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尤其是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思想互相冲击,学生个性有余,理想信念不足,教师出于初心和职责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教材不变的前提下,课程思政讲什么,即哪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思政元素,是老师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内容确定后,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是摆在老师面前的另一个问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课程思政并非具体的课程,而是传输一个理念,其主要功能是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在课程思政的口号下,移植思政课程的内容,在专业课程上大讲政治理论;同时,也不能过于生硬地引入思政元素,内容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或是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分开进行。这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内容和融合方式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比于基础课程、通识课或公选文化课,专业课的知识点主题单一,紧紧围绕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展开,定位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科专业,在长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偏重应用,致力于最快速、稳定、有效地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科思维。这种思维不仅在学生中存在,从事工科专业更长时间、更深入的教师更是如此,在教学中常常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而要在短时间内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对专业课教师无疑是一项新的任务,需要在备课上花大功夫、下大力气才有可能完成这项新的任务。
农田水利学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学习灌排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灌排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内容包括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作物需水量计算与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研究、灌溉水源选择及引水方式的确定、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原理与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等内容。从内容构成上看,大部分授课内容是原理、计算、规划和设计,逻辑性强,需要学生专注、缜密的理性思考,是典型的工科课程,缺乏感性的人文气息,对于课程思政有一定难度。但换个角度,工科课程具有应用的特性,农田水利学也不例外,作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型学科,农田水利被称为农业的命脉,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本课程具有显著的德育内涵和更高的德育要求。此外,由于人们对农业的固有印象,导致学生对农业水利专业热衷度不高,不利于农业水利技术的沉淀与发展,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信心和热情也十分必要。这说明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农田水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和具体举措,同时也为农田水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切入点。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资源。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发展农田水利、克服旱涝灾害的斗争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就有灌溉种稻的农业活动,公元前1600-前1100 年出现灌溉排水的沟洫。西周时沟洫工程进一步发展并出现蓄水工程。约公元前600 年,中国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由孙叔敖主持兴建,从此,农田水利工程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引漳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与之相应的是灌溉机具和灌溉管理的发展,从抱瓮取水到桔槔、辘轳、翻车提水,从均水约束到水部式、农田利害条约等。无不展现先人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尤其是在灌溉工程的建设,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治水哲学和人水和谐的理念。而从不同时期农田水利发展的特点,如屯田水利、圩田水利、陂湖水利等,可以看出农田水利与国家富贫、社会安定和动乱息息相关,一方面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受社会条件制约和影响,从历史进程看,农田水利建设是安邦、定国、裕民的战略措施。因此,作为一个农田水利人,应具有历史责任感,并且应以选择了农田水利专业而自豪。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灌排能力严重不足,粮食生产能力低下。70 多年来,国家持续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建成大中型灌区7 800 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 000 多万处,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灌溉面积超过11 亿亩;建成比较完整的农村供水体系,可服务9.4 亿农村人口;同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落实“两定”“两费”,灌排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农田水利的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70 多年的建设成就体现了农田水利工作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职业初心,有爱国精神,有奉献精神,有协作精神,更有耕植大地和不畏艰苦的拼搏精神。在建设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农田水利的大力支持,尤其是2011 年以来,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为农田水利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农水人除了抓住机遇外,更要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期望。
工科专业课的知识内容最终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在技术发展中遇到瓶颈亟待突破,也有可能是传统的方法与社会生产力或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相协调等,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应将技术原理与解决问题的意义有机结合,唤起社会担当,变革创新的精神。如根据土壤持水机理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和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通过灌溉或排水进行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会根据土壤含水量或土壤吸力计算土壤有效水量、灌水量或排水量等参数外,还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田间地头的灌溉排水看似粗放,实则有理可循;其次,不同地区土壤类型存在差异,就要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作物需水特性结合,合理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匮乏的压力,减少因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等,而科学的排水不仅能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灌溉水量的需求,还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现。再比如农田水利规划,现有教材中,农村水利规划不作为独立章节,相关的知识点较少,以讲解规划原则为主,简单的文字蕴含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理念,同样在灌溉技术的选择中,高效节水灌溉也含有节约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智慧水利的内涵。
农田水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工程实例不可胜数,在课堂上讲述知识点时引用工程实例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而在一项工程中除了实用功能外,往往还具有精神领域的内涵。远到古代神话中大禹治水工程中体现的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严明法度、尊重自然、艰苦奋斗和以身为度等精神;近到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努力创造的工程奇迹。如讲到灌溉渠道系统时,以红旗渠为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经济困难时期,红旗渠的建成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讲分区水利问题及其治理时,教材中即以淠史杭灌区为例作为多河取水多渠首灌溉系统的典型,而灌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民造福、敢于担当,胸怀全局、牺牲奉献、科学求实、攻坚克难,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的“淠史杭精神”同样在中国水利史上熠熠生辉,值得学习、传承。再比如,在讲解调水排水措施时,一般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作为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改变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状况是工程的实用功能,其蕴含的团结协作、求实创新、担当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更彰显了中国力量。
工科专业课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按照课本教材来进行讲述,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即使是思政元素内容,教师也是在课堂中对某一种思想观念或者理论反复讲述,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在教学之前充分备课,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和专业知识无缝连接,思政教育自然而真诚;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思政元素的理念了解透彻,在育人时能够既生动又有深度地表达出来。具体融入方式,根据农田水利学课程特点,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和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
课堂是思想和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识点中,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即可以接收到思想理念和专业知识,效率较高、容量较大、时间较少。尤其是在绪论课上,绪论是课程的第一课,将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农田水利学的绪论是对农田水利史作了一个精要的回顾,对当前世界各国农田发展概况的简介以及提纲挈领地介绍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如农田水利史的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必将触动到学生灵魂深处,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还有利于树立国家荣誉感、责任感及使命感和对职业的认同感。而在讲授技术理论和应用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参与项目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熟练知识的运用,同时也能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诚信和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
工科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通常会设置实习以获得感性认识,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认识实习在专业课学习之前,主要通过参观等活动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课程实习或综合实习在专业课学习之后,可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习不仅是走马观花的认识或知识简单的融会贯通,应该让学生看到参观的项目或工程存在的价值、时代意义和蕴含其中的精神和理念;应该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碰撞让学生用心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对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此外,结合实习进行思政教育可使学生在体验中真切感悟、净化和升华,效果更为直观。
课程设计是农田水利学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基本任务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受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训练。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设计的选题,在选题的背景中增加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在选题内容上侧重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技术,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需求而奉献的精神等。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设计,既是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除掌握新技术的知识外,可进一步深刻了解国家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在设计解决问题中从相关知识点延伸,如关键参数的选取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既可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精神、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
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学习全过程,课程的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课外学习同样要注重思政教育,这既可以弥补课时短、课堂思政受限的缺陷,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双轨并进。课外阅读具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作用,是专业课程课外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外阅读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课上提供推荐阅读清单,除了专业技术参考书外,列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形成宏观的历史观,激发热爱国家情怀,树立解民生多艰的志向等引发思考的书,如《中国农田水利史》《中华水文化》《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研究》等。二是抛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主题自行查阅文献回答,如农田水利与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关系;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水利的思考等,激发学生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进一步思索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
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合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改变目前专业课教学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价值塑造的现状,实现立德树人的功能。同时,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不仅为枯燥的工科课程增添了人文气息,还可以提升课程的内涵价值,提高艺术魅力,给单调的课堂增加趣味,比单纯思政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达到课堂育人效果。
作为农业水利工程的专业核心课,农田水利学课程对于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十分重要。课程内容关系到粮食安全、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为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农田水利史,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专业知识点和工程实例中发掘思政元素,并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和课外阅读等方式融入,实现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当中,专业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知识能力与教书育人协同并进。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目的是为了学生,但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全面的学习、思考和掌握;需要教师能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对课程重新梳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并不断优化思政元素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因此,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应根据教师认识深度、教学能力和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