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口音很难改变?

2022-11-01 06:37础德赵天
奥秘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口音成年人

●础德 文 赵天 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出了一方口音。纵观国内外,哪怕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民族,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也有着不同的乡音,且很难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口音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咱们华夏儿女都用着同样的文字,但大江南北却有着各自的方言,听上去差异甚大。以至于当大家都说普通话的时候,也难免带有或浓或淡的口音。口音究竟从何而来呢?

科学家认为,口音的形成,主要源于天南海北不同的气候特征。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空气干燥,声波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所以西北人民说话音调高亢嘹亮;四川盆地海拔低,气候湿度大,声波衰减快,声音传递距离近,所以四川话尾音比较粗长通透;而烟雨迷蒙的江浙地区,气候温润,所以“吴侬软语”的语速总是很快,声音清悦;广东湿热,海风大,因此广东人说话鼻音重;东北气候寒冷,东北人吸气慢、呼气快,主要靠嘴呼吸,所以说话时口腔共鸣多,鼻腔共鸣少。

可见,正是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方言特色。假设让福建人的后代从小在北大荒成长,让东北人的后代在闽南地区出生长大,相信数十年后,他们与父辈的口音也会差距甚大。

为什么年龄越大口音越难改?

不知各位是否发现这样的规律:当一位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跟随工作调动的父母,转学到省外某地读书后,过不了多久,小朋友说起当地方言就能朗朗上口,与当地人几乎分毫不差;但一位20多岁的成年人背井离乡,去远方打工多年,哪怕刻意学习当地方言,甭管过多少年,依旧乡音难改。这是因为口音通常形成于幼儿时期,年龄越大,口音越难发生明显变化。

婴幼儿阶段的人类大脑,神经突触丰富敏感,具备强大的语言学习能力。实验证明,人脑纹状皮层的神经突触增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在人出生2~4个月,在出生后8~12个月的时候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婴幼儿的神经突触比成年人要多50%左右。

随后神经突触慢慢减少,到十多岁时,会丧失40%的神经突触,这些丧失的神经突触是被大脑自动修剪掉的,导致青春期结束后人们的语言学习能力逐年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校和家长都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外语,相比中学甚至大学的外语学习者,小朋友们可谓事半功倍。

为什么成年人说外语都带着母语口音呢?

语言学习对儿童而言有着碾压成年人的优势,口音的形成更不例外。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年后很难改变他幼年形成的口音,即使此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但如果这门语言习得于青春期之后,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掌握正宗的口音。这就是为何当你在美国纽约或者洛杉矶的大街上遇到一位华人老哥时,只要听他开口说几句英语,哪怕再流利,也能很快判断出他是出生在此地的美籍华人,还是临时来这里出差办事的同胞。

中国人说外语难改中式发音,外国人说中文同样也有很奇怪的口音。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日本人说英语或中文、印度人说英语或中文时也带有独特的发音。为什么没有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的人,很难说一口纯正的外语?

我们很容易发现,婴幼儿在学习母语时,一开始都是吞吞吐吐的,这是因为小孩子需要通过口腔肌肉练习发音,随着越来越熟练,口腔的肌肉形成下意识的动作了,自然就出口成章了。而当我们成年后学习外语,发音时口腔肌肉已经习惯用说母语的方式发音,这就是为何成年人矫正口音十分困难。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口音成年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论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启蒙教育中的意义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