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山西段的市镇、茶叶贸易及历史意义*

2022-11-01 03:55:16张月琴
农业考古 2022年2期
关键词:祁县晋商茶道

张月琴

学术界对于万里茶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万里茶道的起止点、路线、沿线文化遗产的考察考证、万里茶道和商人、商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对万里茶道山西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万里茶道与晋商关系的研究,成果涉及晋商茶叶贸易史、万里茶道各节点的研究(如晋商故里、杀虎口、得胜堡等)和万里茶道价值的研究等。万里茶道山西段指茶叶进入山西之后,晋商在山西运输茶叶的具体行走路线。本文拟考察万里茶道山西段的走向、路线、市镇和茶叶贸易的情况,进而剖析其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万里茶道山西段的走向

山西传统的商贸交通主要依赖境内的驿路、驿站、军站和铺舍,在便利国家政令下达、民情顺利上传之时,也方便了商旅。清代之前,山西已经建立了晋南以临汾、运城,晋中以平遥、祁县、太谷、太原,晋北以大同、朔州为中心的相对完善的驿路体系,驿路沿线有驿站、军站、铺舍等。为了安全和便于信息的沟通和联络,商人运输货物都要利用驿路。万里茶道就是沿着驿路、驿站体系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条商路。

辽宋时期,汉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榷场贸易,到明代逐步发展成了茶马互市。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茶叶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之一。山西是长城沿线区域生活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重要的贸易、互市区域。清代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长城两边蒙汉民族双方经贸往来的加强奠定了基础。晋商行走杀虎口,开辟了通往归化城的主要贸易通道。此外,还有从大同出发,经过天镇,到张家口,去恰克图参与各民族间或者边境贸易的通道。在清代杀虎口税关管理的长城沿线广袤的区域,还存在多条横跨长城,由各关口延伸至草原深处的商贸路线。清代山西的各路驿站,为万里茶道上每一条具体的茶叶运输线路的形成和沿线商贸往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一)茶叶从河南进入山西的路线

万里茶道从河南进入山西的路线,可以称为豫晋段,起点是赊店镇,终点为山西省祁县。在晋商史料《大德诚文献》中,一首歌谣清晰地描绘了河南赊店到祁县的路线。装载着大量茶叶的船只,从襄阳而来,在源潭镇改换成一只只小船,将茶叶分批运至赊店镇码头。从码头上岸之后,在社旗换成牲畜运输。晋商在河南境内行经裕州、旧县、襄县、石固镇、新郑、郑州、荥阳、温县、邗邰镇。至邗邰镇,河南段的行程即将结束,然后开始进入山西晋城市拦车村。拦车村地处晋豫交界处,有“晋南屏翰”之称。然后,茶叶运输队伍翻越太行山至泽州、乔村驿、长平驿,到大堡头、鲍店镇、裭亭镇,经沁州,过西汤,到武乡县土门村,继续北行至祁县。《大德诚文献》中还较为细致地记录了贩运茶叶的商队每日行走里程、中途休息和住宿的地点:“由泽……四十五里至邗邰宿,五十里郭村打尖……至温县宿。……荥阳县宿。六十里至郑州宿。……五十里至赊旗镇。”祁县、平遥、太谷为晋中三大晋商云集之处,祁县商人出行的路线,也可能是平遥、太谷商人行走的路线。但是,在具体向草原行进的过程中,每一路商队都有自己固定的、与其他商队也有一定差异的行程和方案。

(二)山西河北之间的茶道路线

山西与河北之间,晋商的行走路线一般为出祁县、平遥、太谷之后,向北出太原,至忻州,继续向北过雁门关到岱岳镇。在光绪年间《重修雁门关道路布施碑碑文》中,可以看到榆次常家商号、祁县乔家商号等当时著名茶商的捐款记录。出雁门关后,晋商经怀仁、大同继续向北,转往杀虎口、张家口。从大同至张家口共计340里。“张家口堡,共六十里万全左卫、右卫、柴沟堡……天城卫……阳和城,六十里聚乐堡……共四十里,大同镇。”大同到达张家口后,再往北走,经过荒漠,就要换骆驼运输。这条线路是晋商北上的主要行走线路。还有一条路线,是从晋中出发,沿太行山麓东北部出山西达张家口,进而沟通蒙地。

(三)长城各口北通蒙俄边境的茶道路线

在长城沿线各口北通蒙俄边境的茶道路线有很多,其中以山西北部的大同、杀虎口为中心的商路是通往蒙俄的必经之路之一。商人运茶出境,在出关口岸需要办理凭证。在办理凭证时,必须写清楚是与蒙古进行商贸往来,才能通过绥远将军署,领取货物通行的凭证。“先运往外蒙,然后才能再转售给俄国”。万里茶道山西段在晋北的路线具体有三:一以大同为中心,北部经得胜口通往蒙俄,南达太原的南北向道路;二以大同为中心的东达张家口,西至杀虎口的东西向支路;三以杀虎口为中心的北向支路。从杀虎口出关,可以北上蒙地之路有很多条,可以通往俄罗斯。而且杀虎口仅是一个经过长城沿线北上的通关口岸的总称,实际上包含了从今陕西到河北长城沿线的很多关口。这些通道既是大同经杀虎口、得胜口、助马口等长城各口北通蒙地路线的支线,也构成了大同北通蒙地的主要交通网络。

(四)民国时期万里茶道的新发展

民国时期万里茶道的新发展主要依赖于山西公路、铁路建设。其中重要干线有贯穿全省的大同到蒲州风陵渡、祁县到晋城、太原到军渡的公路。与此同时,也相继建成了正太、同蒲、平绥三条铁路。民国山西道路建设逐渐改变了明清时期山西以驿路为主的交通方式,构成了华北交通网络的一部分。而这一时期铁路、公路建设又与万里茶道线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万里茶道山西段沿的市镇

清代,山西以临汾、运城、太谷、平遥、祁县、太原、大同、朔州等为中心的道路,既是明代驿路交通的拓展,也是蒙汉关系变化和晋商努力开拓的结果。商路的拓展,非常有力地促进了山西商业的发展,同时在沿路各城镇、沿边各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货物聚散中心,为前述城镇为中心的商业分布格局奠定了基础。

(一)晋城、临汾、运城为中心的晋南市镇

晋城,处于山西和河南之间的交通咽喉,是人们南下、北上必然经过的地方,也是万里茶道来来往往的商队贩运茶叶和货物的必经之路。晋城的拦车村处在万里茶道整条道路的中间地带,是泽州南路的主要关隘。古泽州的碗子城是晋城通往河南的重要关口,曾一度因万里茶道而盛。清代平阳府所辖地方,基本上和现今的临汾、运城市所辖地方及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灵石县辖境接近,平阳府的府治在临汾。到了采摘茶叶、买卖茶叶的繁忙时节,流传于山西的民歌中唱道:“九月里采茶茶成堆,平阳府里大车推。大车推上头前走,小车推上随后跟。”虽然歌曲是在歌唱晋商茶队在平阳府忙碌穿梭,但是,一定程度上记录了茶道沿线城镇的繁荣和发展。运城是因盐业兴起的市镇,明代即成为商埠,直至民国时期,商务部的调查认为其“群商所处,诸路所通,百物所聚,商旅辐辏,卖贩云集”,这一点也证实了万里茶道上的晋商在运城的活跃。

(二)平遥、祁县、太谷为中心的晋中市镇

祁县、平遥、太谷是茶商故乡、策源地和茶道必经地。地处晋中的三县,交通便利,朝东北方向行进,有山西和直隶之间的驿道,出了娘子关口、进入井陉地界,向北可以到达京师;向北行进,则有山西和绥远之间的驿道,从太原或者是晋中出发,向北越过石岭关,经过忻州、代县,过了雁门关之后,可以到达大同、归绥;向西南方向行走,是山西与陕西的驿道相接之处,从南下经过临汾、蒲县,过风陵渡之后,再行进就可以到达西安;向东南,是山西和河南之间的驿道,由太原沿着太行山西边的山麓,经过上党地区、凤台(今晋城),进入河南洛阳、开封。除了陆路交通线外,晋商还可利用黄河、汾河两条水运线路运输货物。便利的交通,茶商在长途贩运之后回乡休整,使平遥、祁县、太谷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中心。

(三)大同、杀虎口为中心的晋北市镇

因为,清代山西晋商开辟的茶道走向基本与官方的驿路以及沿长城附近形成的长城道互相重叠,所以,山西北部的商业市场基本上是以大同、杀虎口为中心,东西沿长城孔道,南北沿驿路分布,层级明显。在这一体系中,大同城、杀虎口是清代晋北的商贸中心,长城沿线的各城堡,如得胜堡、助马堡、新平堡等沿长城孔道分布的城镇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集市,满足了民众生活的日常需求,方便了蒙地和汉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大同为中心的主要交通干线上沿驿路分布的城镇,如阳和、天镇、灵丘、广昌、蔚州、浑源等县城、卫所城镇,是明代驿站和卫所的延续,在清代也成了地区商品和货物的流通之地。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多的县城,有固定的集市,成了周边村镇商业相对活跃的地方。此外,清代长城以北蒙地新垦地,如大同府属丰镇厅下的丰镇和隆盛庄发展成了新的市镇。

三、晋商、茶叶与商品贸易

万里茶道从其诞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起点不唯一,终点多样化。由于沿线各省地域环境差异、物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货物搭配方式。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晋商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万里茶道沿线各地市镇的商贸发展主要依靠晋商商队。“运货来往关外诸地,虑有盗,往往结为车帮,此即泰西之商队也”。民国时期日本人德富苏峰经过八达岭长城时,“站在长城上向北望去,看到远远地走来一支骆驼商队,骆驼颈上挂着驼铃,好像一幅北门锁钥图,他们正悠悠地朝关门走来。据说自铁路开通以来,在这条路上来往的骆驼商队几乎比以前减少十分之一,即便如此还是这么容易就能见到,铁路开通以前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

万里茶道之所以被称为茶叶之路,是因为“晋商运销俄国的大宗商品……其中尤以茶叶出口为主”。不过晋商也贩卖其他物品。清人松筠《绥服纪略》载:“由张家口贩运烟、茶、缎、布、杂货,前往易换各色皮张、毡片等物。”卷37,P15-16)总体而言,晋商贩运的商品中,烟酒糖茶、绸布杂货来自于山西南部或者是黄河以南的其他省份,皮毛、牲畜、盐来源于山西北部或者蒙古等地。万里茶道行程长,涉及诸多省份,沟通长江、黄河两岸,晋商“返程时又将哈喇、呢子、毛毯、钟表、金砂、皮毛等运回内地”。京绥铁路行经的路线,大致和包头到大同,经张家口再到北京的路线在一条线上,“京绥铁路从北京开始经张家口、大同一直到绥远为止,我们沿着已经建成的四百多里路线打了个往返。这条铁路沿线有山西的煤炭产地,蒙古的羊毛、皮革、农产品及其他数不胜数的物产的产地”。民国时期如此,在晋商开辟万里茶道时,亦是如此,蒙古的牲畜、皮毛、农产品及其他物产也被晋商沿途贩运至所需之处。

四、万里茶道山西段的历史意义

万里茶道沟通中蒙俄,在中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既是一条商贸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一)万里茶道是中俄贸易通道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往,以陆路为主。可以说,明代中后期开始的联通中俄的绵延万里的茶叶贸易路线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延续。在17至19世纪中期的人们的观念中,经由陆路的茶叶要优于海路所运之茶。俄罗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西茶叶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中俄双方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用条约的形式正式承认了边境贸易的合法性。中俄贸易之初,交易的物品为地方土产,贸易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这种边境贸易在双方商人的交流与互动中逐步发展到官方的贸易。不过,清王朝并不允许外国商人进入中国内地采购茶叶,晋商凭借山西所处的中俄贸易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经商传统,几乎把控了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开创了“‘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贸易格局”。之后随着更多的俄商和晋商的参与,以茶叶作为主要贸易物资的商贸通道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将恰克图的贸易口岸地位确立下来。张家口到库伦的大道成了万里茶道的必经之路。这就意味着,从18世纪开始,茶叶北上经历在河南、山西、河北的转运之后,到达张家口,运往库伦,然后到达俄罗斯。

当然,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连接中俄的“万里茶道”路线并不唯一,陆路与水路并行,其中陆路以从山西、河北向北出发,越过长城一线,纵贯穿过蒙古地带,经由西伯利亚,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最为突出。这条道路上茶叶是主要的贸易物资,但是并不仅限于茶叶,其他如粮食、煤炭、铁器、盐、丝绸也在其中。可见,万里茶道在沟通中俄贸易的重要性是其第一价值。

(二)万里茶道是中俄文化交流之路

在万里茶道开辟之前,中俄文化的差异就已经存在了。一方是积极进取的俄国,另一方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茶叶在沟通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茶叶在西方最初是作为礼品馈赠,之后随着茶叶进入西方市场,才逐步地发展为商品。崇祯十三年(1640),俄使瓦西里·斯达尔科夫将茶叶作为礼物献给了沙皇,这时候起,中国茶叶开始进入俄国。

茶叶作为礼品出现在西方,其主要原因和明清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的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明清时期,中外的贸易主要以朝贡贸易为主。所谓的朝贡制度,即称臣的外藩君主派遣朝贡使臣到中国请求封赏、进呈方物,这些官吏到达京师之后会受到明清官府的赏赐。明清时期负责接待使臣的部门是礼部,地方官则负责在使臣出入关的一路上为之提供便利的食宿。

在俄罗斯势力没有扩张到西伯利亚之前,中俄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俄罗斯的势力扩张到西伯利亚之后,开始了同中国的沟通与交往。1656年3月,巴伊科夫带着沙皇的书信到达北京。但是,清廷不了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将俄国视同为前来纳贡朝拜的藩属国。中俄外交礼仪的差异,使得俄使拒绝行觐见礼。与此同时,俄罗斯商人的一些不法行为也引起了清朝官府的不满。所以,在清初中俄的关系仅限于礼物的交换。茶叶的身份由礼物向货物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双方在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和发展。

(三)万里茶道是中西交通的要道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往,以陆路丝绸之路为主。公元14世纪之后,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的一段长时期之内,欧亚大陆寒冷的气候使得中原通往西域帕米尔高原地区的交通路线难以顺利通行,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对中西商贸交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域各古国“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绸之路辉煌的遗迹”。明代长城沿边开放的互市成为汉族和蒙古族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场所:“明长城从北京东部的怀柔开始,就分成两道……明朝‘土木之变’,茶马互市,都在这个地带。”长城沿线的蒙汉之间的茶马贸易成为中俄贸易往来的基础。此后,晋商依凭优越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开辟了一条联通中俄、绵延万里的茶叶贸易路线,使中国同外界通过商路继续保持着联系。可见,万里茶道为沟通中国内地同俄国之间的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现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做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五、结语

万里茶道的开辟,拓宽了山西和其他省份的商品市场,沟通中蒙俄、连接欧亚,使沿线所经之地,逐渐走出封闭的经济形态。沿线市镇和贸易的发展,为清代的山西带来了活力,从这一点上讲,万里茶道是山西走向世界的经济之路、文化之路和重要通道。2014年9月,中俄蒙元首会晤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山西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万里茶道”申报文化遗产为契机,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可以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在世界寻求自己的坐标,重塑晋商精神。这对于当今山西及其他内陆省份由封闭型和内向型转为开放型和外向型,进而改变中国经济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猜你喜欢
祁县晋商茶道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亮相祁县“全民读书年”活动
人民周刊(2024年9期)2024-05-29 13:29:22
岩骨花香通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2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36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0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6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戏曲研究(2021年2期)2021-03-09 05:19:56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