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2022-11-01 00:26朱荣清钟欣颖
电影文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皮影纪录片创作

朱荣清 钟欣颖

(1.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2.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非遗文化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央视也制作了许多优秀的非遗纪录片,例如《百家工匠》《寻找手艺》《留住手艺》《传承》《中国手作·木作》《非遗中国行》等。民间及区域性的非遗题材纪录片一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趋势之快,传播之广泛,影响之宏大,成果之丰硕……掀起了制作各式各样非遗纪录片的热潮,非遗纪录片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文化载体。

“非遗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拍摄对象,利用某些叙事技巧及声画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段;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并剖析其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如何讲好故事,关键需要掌握叙事策略,非遗纪录片通过传承人的故事彰显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纪录片为载体记录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工艺的历史风采。将故事与历史以影像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诠释在岁月不断变迁中,那份代代相承的手艺、那份永不遗忘属于非遗手艺人的工匠精神,以引起观众对非遗民族文化精神的共鸣感及自豪感。

一、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叙事策略是非遗纪录片的重要调味剂,非遗纪录片本质上固然严肃,但是掌握一定的叙事策略能让非遗纪录片脱离枯燥,抓住观众的眼球,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好地展现大国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

(一)平民视角、把握共性

随着纪录片的发展,观众逐渐偏好富有生活气息的影视作品,有学者提出“我国纪录片创作应该从精英主义的‘宏大主义’解放出来,关照个体、厚今薄古、平民视角”的观点。所以,平民化视角是当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的一个重要趋向。

塑造亲切的人物形象以贴近普通百姓是许多优秀的非遗纪录片采用的叙事构架。《我在故宫修文物》围绕着故宫修文物的故事展开,作为中国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卸下了专家的光环,兴奋、紧张又小心翼翼地干活儿,无论是钟表修复师王津,还是木雕佛像的修复师屈峰,在修复千百年前的文物时,他们严谨、细致、专注,同时内心又充满了遗憾、不舍,这些场景自然又动人。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工作之余,这群中国顶级文物修复专家的鲜活生活——日常的喜怒哀乐。每天准时为故宫皇家猫后代投食的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和摹章高手沈伟,为了抽根烟要骑上车花半个小时到午门外的老师傅……他们带着这份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去和手中静默无言的文物对话,让观众感受到的不是专家的高高在上的炫耀,而是普通人的亲切的讲述,更容易接受影片所传递的文化,将修文物这份群众难以感受、了解其中各项步骤的神秘职业诠释得十分生动、温暖。同时也向观众传递这份职业的神圣感、自豪感,并且彰显了非遗文化精神,在叙事上更加打动观众的心弦,这也成为这部纪录片的动人之处。

通过平民视角进行画面语言的传递,用打破常规的镜头来表达创作者的主题观点,贴近日常生活气息。《寻找手艺》中,记录看似随性,甚至出现队员的镜头,但这并不影响客观记录,更像是一种“标新”。更为精妙的是,创作团队善用优美、精致的空镜头技法,将寻找手艺的追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需话语便能使观众身临其境,以平民化的视角与观众一同走进寻找手艺的旅程。

平民视角的创作,是俯下身子结合客观事实的主观筛选,在创作时,有几个要点:

第一,在思想表达上,要结合群众生活,从大众审美出发,由精英式到通俗化,注重生活性、共鸣性,贴近广大老百姓的日常。

第二,拍摄中要注重人与环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把人物创作置于典型的环境当中,充分展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与非遗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除了记录手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物的把握与呈现。

第三,在内容方面,从刻板的宣教转到讲好细节故事上。在主观表达上,采访所获得的内容,要符合观众的喜好导向,不要一味用说教的方式试图给观众洗脑,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正是为了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感。在客观呈现上,多用长镜头、跟拍、抓拍、抢拍、多机位的方式立体化呈现,把各方观点一一呈现出来。哪怕是随机采访,也要彰显平民化的视角,展示生活化的叙事性。

把握平民化视角的叙事策略能够更贴近当下的观众审美,让观众感受到纪录片主人公的亲和力,缩短与观众的距离,有效降低影片的说教感,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让观众接受主人公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使其萌生平等感、共鸣感。

(二)注重段落节奏、张弛有度

“纪录片的节奏是影像画面的连续与情节逻辑联系的叙述进程,一般体现在不同影像时间衔接上的快与慢,情感的浓烈与平缓,不着痕迹地剪切与刻意的转场之中。”纪录片相对于故事片而言,更讲究内在逻辑和构架。每个段落都围绕着宗旨出发,对叙事内容分点分块,不过于着重某一个点,把握整体节奏与结构。力求影片全局明确、引发共情与共鸣。

开篇段落节奏紧凑,吸引观众。《中华百工》中开篇便是百工们的一段快剪,让观众能留下对于中华百工的整体印象。许多细节镜头穿插在人物独白中,节奏随着叙事发展有快有慢,引人注目。

正片段落节奏与事件环环相扣。《成都皮影》采用逻辑线性结构与总分总的方式,首先向观众展现精彩的皮影表演,使其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其次,由皮影传承人周军引出三代皮影世家由盛转衰的过往,让观众了解皮影的历史;再次,讲述皮影的做工技巧,进一步让观众了解皮影,为欣赏皮影做好铺垫。最后讲传承,采用客观展示和主观评论相结合,总结非遗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性,唤醒人们心中民族精神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片尾节奏沉稳不可过急。片尾在纪录片中起到升华作用,操之过急草草结尾只会有虎头蛇尾的效果。《造纸》中结尾部分工人的劳作,配合沉稳的解说词以及缓慢的音乐,让观众在舒缓的节奏中消化前篇的内容,最后呼应主题,达到整体的升华。

把握段落的节奏,就是把握观众的注意重心。在创作中,不仅要注意每个段落的时长,同时要注意每个段落的自然衔接,真正做到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从而抓住观众的眼球,使得影片每分每秒都有吸引观众的精彩点。

(三)以小见大、微末叙事

纪录片不能没有细节,纪录片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作品内涵,细节叙事更能流露创作者的细腻情感,呈现更加生活化、日常化的内容,也能在这些细小的事物中,充分展现创作者的用心,且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是影片的闪光点。

从宏大叙事到微末叙事,用微末叙事表现宏大精神,是非遗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的理念创新。如果单说非遗文化这一话题,是十分宏大的,过去关于精神的表达,更偏向于意象化,通过镜头的连续组接构架,折射出凝聚的哲理,普通人很难感同身受、产生兴趣和共鸣。“在具体作品中,宏大叙事又往往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与细节描写相对,与个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相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舍弃了许多宏大的仰拍镜头,不刻意渲染高高在上的专家和令人仰望的文物,着重刻画细节,通过表现文物的细节以及修复文物的专家来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此类微末叙事,并不影响影片的宏大核心主题,反而更能激发人们对这些匠人的敬佩之情。《中华百工》中亦是如此,在讲述制造宣纸的篇章里,从一个宣纸的订单,引申至宣纸的制造艺术以及遇到的困难,从小的点出发,以小见大,将故事娓娓道来,推动着观众的情绪、节奏及观看兴趣。

用细节镜头表现深刻意义。《大国工匠》中表现的零失误、零误差,通过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就是通过细节镜头直观展现的。《成都皮影》周军家中,墙壁上挂着巨大的等身皮影是家族代代相承三百年的祖传皮影复刻。作者用光影细节,刻画出皮影在漫长岁月光影中依旧熠熠生辉,展现出皮影的五光十色与独特魅力。

用微末叙事传递深刻感情。对于细节叙事的手法等同于在客观写作上对其真实的深度刻画,让微末叙事成就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成都皮影》中周军仔细地雕刻着皮影,为皮影画上艳丽的色彩。他那明亮又坚定的眼神,仔细地注视着手上的物件,画面鲜活入木三分。正是这些微末叙事,让观众看到周军对皮影的感情,皮影对周军来说更是他的生活和信念。

细节叙事在传递给观众客观事实的同时,又是对创作团队主观意图的表现与解读。通过以小见大的视角,诠释了现代手艺人带给观众的传承思想,其中饱含了悠长过往与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未来熠熠生光的盼望。

(四)情景再现、丰富层次

情景再现是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手段,是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增强画面的直观性,丰富画面的可视性。非遗作为我国数代人积累的宝贵财富,具备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有些因年代久远或没有影像资料,通过“情景再现”方式弥补,以保证还原技艺本身的历史感与真实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情景再现被广泛应用,通过再现布朗族村寨的茶祖节摘花、祭牛、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的盛况,展现出布朗族人对茶祖的敬仰以及对茶文化的传承,真实、生动地再现过往情景,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细节,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历史再现,丰富时空层次。《留住手艺》中的《玉屏箫笛传凤声》,是一篇讲述万历年间关于吹奏洞箫人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有人在朝堂上吹箫的画面;从而丰富视听语言,使观众具有沉浸感。

人物表演丰富虚实结构。《成都皮影》中,周军提到他祖辈世世代代相传的皮影箱子,里面存放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珍贵皮影,并口述了幼时父亲教他学习皮影的情景,影片模拟了当时的教学场景,通过情景再现,从而让影片虚实相结合,更具有层次感。

通过情景再现,能让观众沉浸于创作者所创造的空间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纪录片所描述的情景,也能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并且不同层次的叙事内容可以使非遗纪录片更具看点。

(五)巧设悬念、营造氛围

悬念是对已知事件的提前预告,更是吸引观众的一种叙事策略。对于非遗题材而言,本身就与观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恰巧这种未知感带有天然的悬念,处理好了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创作中,巧妙运用悬念设置,就如百宝箱被层层打开一样,带给观众无穷的惊喜。在设置悬念时,我们需要对所设悬念制造氛围,在段落上合理铺叙,让观众期待即将发生的情节。

开篇使用悬念可以在观众的心里埋下问号,吸引并留住观众。《中华百工》中讲述宣纸的篇章中,正片第一个镜头便是六个人同排,一起拉下数人大小的巨大宣纸,整个屏幕都被宣纸占满,工匠们同心协力的工作情景又增添了画面的丰富度。“中华百工”标题四字正好出现在雪白的宣纸上,开篇第一个镜头便巧妙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指尖上的传承》中有一集讲述玉雕。开头并不是直接讲述如何制作玉雕,而是跟着故事的主人公宋师傅去玉料市场寻找合适的石头,正当观众以为是讲述如何挑选好玉石时,宋师傅却无功而返。这便留下了悬念——宋师傅要寻找什么样的玉石?要做什么呢?随后,通过剧情发展,为我们揭开层层疑惑:原来宋师傅是想为偶像梅兰芳的120周年诞辰做一件玉雕。

正片悬念带动观众情绪,继而带领观众逐步解开悬念。不仅是开头,在中间叙事中也有悬念的设置。《中国宣纸》讲述完成造纸任务时,不断凸显造纸的困难。解说词说道:“最严重的挖破又一次出现。”随即音乐节奏变得缓慢沉重,“工人们都知道,这批订单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迟迟做不完美,让她们十分焦虑。”镜头闪过众人落寞而疲惫的身影。此时观众也会随之焦虑,并产生疑问:要怎么才能解决呢?随后,将宣纸制造的数道工艺和烘焙的时长、材料的挑选,一步步用小悬念引出。吸引着观众跟随影片步步探索,继而揭开造纸艺术的神秘面纱。

巧设悬念的作用不仅是纪录片的调味剂,更能凸显平淡叙事之中的曲折性,增强叙事的节奏性。创作者应该巧妙运用悬念的设置,逐步引导观众揭开非遗文化的神秘面纱,从而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二、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的意义

我国非遗纪录片饱含了中华历史文化诸多的生命记忆,也是代代相承的人文智慧,在创作中,运用叙事策略去装饰纪录片的故事,挖掘传承人精神,追溯非遗文化与人的羁绊,呈现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一)增添非遗纪录片的可视性,引发年轻人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而传统,有些还有着较高的欣赏门槛,普通人想要深入了解并不容易,而纪录片恰恰可以充当人们走近非遗的“桥梁”。一部有价值的纪录片应该是好看的,能让观众看得进、看得懂,有所思、有所想。借助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把故事讲得有趣、有味、有看点,使不会说话的文化遗产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满足当下受众审美和观看需求,提升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甚至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非遗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的创新和突破还能引发年轻人对于此类纪录片的关注,增强非遗纪录片的传播。《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是在央视播出,虽然只有三集,却获得了意外的好口碑,更是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截至2022年2月18日,在90后观众集中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播放1063.6万次,一部央视已经播出过的纪录片,在用户平均年龄只有17岁,一向被视为动漫二次元文化基地的弹幕网站引来观剧热潮。可见叙事策略的改变,用故事代替说教,用镜头讲述故事,也同样能引发年轻人情感共鸣,事实上,年轻人对优质内容也有更高的需求。

(二)挖掘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本就依托于人类的智慧结晶,所以在构架影片时,必不可少的便是以人出发,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魅力去感染、征服观众,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要具有权威性,以便使多种趣味性融为一体,有利于非遗文化形态的展现和非遗文化的传承。

从人与物的羁绊挖掘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千百年前的文物,在专家手上被抚触、修复、完善,到最后重新看起来别来无恙,这对于专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需要考究用的漆是不是天然能和旧的融合,哪根弦调错了就彻底坏了,等等,通过讲述修复文物以及修复师们的生活故事,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手工艺人二者血脉相连。王津带着徒弟一起忙活了8个月,只为将一只乾隆皇帝私人珍藏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修复完好。他们奉献一生,又带出徒弟,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故宫里这份沉甸甸的珍贵文物,这是匠人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我们不仅能看到传承人为古老文物重添生气的过程,更可以看到岁月更迭中美好的沉淀,是人对职业的热忱和热爱赋予了文物温度和灵魂。

从工匠精神升华到非遗文化传承。《成都皮影》传承人周军与皮影的不解之缘,向人们传递周军的皮影情怀,传递非遗文化精神的质朴美好。类似这些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融合、更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符号。古往今来,手艺人、文人骚客将其艺术口传心授,代代相承到今天,阐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凝聚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缩影,也留下了祖祖辈辈传递的工匠精神。

(三)呈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影像这一直观的媒介方式,对非遗文化可以直接地再现和记录,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非遗文化精神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使其更加直观与通俗易懂,也更具传播性。

宝贵的非遗文化,是一代代先辈凝聚下来的智慧结晶,不仅浓缩了文化内涵,也包含了技艺手法。“弘扬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培养我们深厚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非遗纪录片通过影像的方式向群众传达优秀传统文化,也帮助相关研究人员与后人更好地了解、认识非遗,更好地诠释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技能。

通过记录展示非遗文化。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二集《绝技》),主要表现非遗文化中的五个非遗项目:鄂温克族驯鹿风俗、麻山绝技、里下河渔具渔法、乐清首饰龙制作技艺和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记录了各种各样古老的传统技艺。知了青年(中国)文化有限公司和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3·拜见师父大人》尝试去诠释东方文化里更深层次的“师徒关系”,各行各业的“一代宗师”以传奇性的师徒故事颠覆观众对“师匠”的定义想象。广州大像无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纪录片《黄金之纱》讲述在“世界工厂”的大环境下,中国广东依然保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默默无闻,生存在行业的最底层,但都身怀绝技,秉承传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制造出世界最昂贵的丝绸之一——香云纱。

通过纪录片传承非遗精神。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加大,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地方性的保护以及演出展览,人们通过影像记录非遗及非遗人物故事,传递文化精神和传统技艺,是对非遗文化的最好诠释,而国家也十分鼓励此类纪录片的创作。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在纪录片中注入民族文化传承精神,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但是“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传统工艺、文化形式不能及时地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挖掘非遗的艺术性与史料性,需要在尊重客观事实及历史的基础上记录这些宝贵文化的衍生、发展,而这些文化背后所传承的精神则是创作团队想传递给观众的艺术表达。

通过纪录片表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成都皮影》中从汉帝妃子剪桐叶的历史故事,引出皮影的源头。从描写皮影的诗句展现出一个皮影艺人的高超技艺以及潇洒从容,从而为皮影艺术添加一份神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艺术渐渐被电影与电视艺术所取代,皮影艺人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大街小巷中。周军说,曾经皮影手艺不可外传,只能一脉相承,而到如今,却子弟稀缺,就算有,也很少能坚持下来。这不得不在人们心中敲响警钟——这些宝贵的民间手艺、传统文化需要加以保护!对于艺术方面,周军从五行之说讲述皮影的用色,其上色严格按照五行对应的色彩描绘,力求有根据、有来源,以使众人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风格。而皮影制作的十二道工序,也是严格把关,缺一不可,这种既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往往是历朝历代手艺人的魅力所在。

非遗文化精神是依附于我们生活、日常、信仰所产生的文化精神,也是源于历史的需求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成千上百年所累计的智慧与经验。因此运用叙事策略传递非遗传承极具重要性,多方面展现非遗文化精神势在必行。

三、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的注意事项与反思

随着我国非遗文化与技艺的大力宣传与传播,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通过纪录片这一影像载体向观众们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把握好叙事策略是重要的研究方面。

(一)实际创作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掌握好影片的全局,不仅要在创作者视角下构架整部影片,更要站在观众视角反思自我,以客观、真实、有趣的方式呈现非遗,讲好非遗故事。想方设法提高影片质量,用心刻画人物的形象,注重节奏的把握和悬念的设置,以小见大的细节捕捉,丰富的视听语言,等等,这些叙事语言与策略,都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性与观赏性。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拘泥于技巧与策略的框架,正是因为不断地推翻与创新,影视行业才会有不断的跟进与发展。

在实际创作中,应如何把握叙事策略呢?

第一,对于非遗题材的纪录片,从创作者视角是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通过“叙事”“故事”“叙述”来表达题材本身,而不是单单只讲述故事,或只是单调讲明理论,想要纪录片活起来,必须要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人有动态的交流。而在叙事的时候,运用一些叙事策略,巧设悬念,把握细节,挖掘所摄对象背后的故事,通过人物的故事支撑所想表达的理论,实现创作者和人民群众的共鸣与共情。所以,对于前期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到位,将叙事策略服务于讲好故事。

第二,无论是对所拍摄人物主角的选取上,还是对非遗对象的历史资料研究,都需要尊重事实。拍摄前一定要与所摄对象进行有效沟通,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与事件后再来构架影片。在实际拍摄创作中,除了根据前期脚本创作之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及时改进叙事内容,做到“摆中有抓,抓中有摆”。

第三,在后期剪辑中,合理的叙事性剪辑能够更好地表达创作思想,使整部影片节奏张弛有度,并且提高影片的可视性。同时通过收集历史影像资料以及数字特效合成来丰富影片,使得影片更有层次感、更吸引观众。

总体来说,创作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纪录片,往往需要分几个层次,层层梳理剖析记录对象,其中便包含了历史、发展来源、祖辈传承等。通过观看影片的过程,可以直观了解文化风俗与历史文化,以及有趣的故事,不仅能达到广范的传播作用,也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共通的文化能够让人心共鸣,从而形成民族自豪感,可以让群众深化本民族文化的共鸣感。非遗纪录片想要传递给观众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必不可少的便是注入对文化传承精神的关怀。通过对文化历史的深度了解与科普,再到手艺、作品的展示,这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许多文化。所以,在创作非遗纪录片时,要扎根于民族归宿感与认同感,确立片子整体的风格以及主观表达意向,才能直入主题,准确地向观众传递核心价值观。

在把握了非遗叙事的策略之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纪录片作为影视媒介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真实、客观的表现形式,忠于事物原貌,是其他影视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创作时,我们不能为了玩花样而掺杂虚假,最重要的还是在忠于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创作。

(二)对非遗叙事策略的思考

非遗纪录片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叙事性与艺术表达,我们也需要对非遗叙事策略进行思考与反思,以创作出亦庄亦谐,符合观众审美的非遗纪录片,更好地传播非遗的价值与其蕴含的文化、智慧、价值等。

第一,其优势是无可非议的:在非遗纪录片创作上叙事策略更能使单一的文化传播凸显魅力,生动、曲折的故事也能让观众贴近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灵活运用叙事策略丰富创作,无论是在创作前期对于影片的整体构架,还是拍摄中对画面的取舍思考,再到后期制作中的虚实结合与剪辑节奏,都能更好地为观影感受提供服务。所以,灵活运用叙事策略是每个影视创作者都需要研究与掌握的技巧。

第二,劣势也是存在的:倘若一味地计较与在意运用叙事策略,忘记了纪录片真实的本身,采取盲目堆砌的策略,就适得其反了。因此,叙事策略的运用是在正常叙事走向上锦上添花的,一切都是服务于纪录片叙事本身,而非喧宾夺主,避免使纪录片失去本来的意义。

第三,现在非遗题材的纪录片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数以万计的纪录片中,非遗相比于其他新潮题材,很难调动观众的主动性。尤其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观众在面对大量可供选择的碎片化视频时往往有些浮躁,很难有人愿意在冗长的纪录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观众是爱看情节(细节)的,在《我们住在这里的理由》中省略了一些抒情的镜头,采用极具话题性的标题以及吸引人的记录对象,完全记录主人公的故事,从故事中感受人生百态。几十分钟的影片有着强大的叙事策略,创作出不输于故事片的剧情。在真实的原则上去想象、去创造,这样的非遗纪录片才容易吸引更多的观众。

第四,在未来的非遗纪录片创作中,不断增强非遗纪录片的可视性、互动性,影片小视角切入、叙事焦点集中,采用故事化和碎片化传播、强调细节描写等。对群众思想、大众趋势、思考意识、价值观念都需要进一步认识,需要与时俱进,丰富自我文化底蕴,总结前人研究及经验并自我反思,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非遗纪录片。

结 语

叙事策略不仅是纪录片叙事的保障与升华,也是传递非遗文化魅力的有效手段。“纪录片的使命在于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增进人类的互相了解。”观众通过影像知晓、了解某一事物,从客观事物萌生发自内心的主观意向、感染力以及共鸣感。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行列中,2021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非遗与纪录片的相遇,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张力和生命力,让影像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使命。对纪录片叙事策略进行研究与挖掘,有助于对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现状、生活环境、传承过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更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其不断迎来保护、发展的新机遇。

猜你喜欢
皮影纪录片创作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皮影的来历
创作随笔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