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的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盘点*

2022-10-31 06:04赵会霞孙书芳王同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采供血冷库血站

——赵会霞 张 进 孙书芳 王同显

血液资源在日常医疗救治、突发事件应对及灾害应急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对19种血液制剂的保存条件、保存期限等作了详细规定[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67号)要求采供血机构须根据临床需求确定各种血液制剂的最低库存量,并对血液库存定期盘点[2]。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血站452家(血液中心32家,中心血站342家,中心血库及血站分站78家),无偿献血量达到12 560万U[3]。血液库存管理一直是采供血机构面临的难点。青岛市中心血站设计研发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实现了血液库存盘点的自动化、批量化,从根本上加强了血液库存管理。

1 传统血液库存盘点存在问题

采供血机构运行成本及风险较高,各类血液制剂保存条件和保存期差异较大,合理的血液库存是临床血液供应的保证[4],因此必须对血液库存进行定期盘点。传统模式下的血液库存盘点由人工完成[5],存在以下问题:

(1)盘点周期不定。尽管采供血机构对各类血液制剂的盘点周期、盘点频次均有明确规定,但库存盘点不是日常常规工作,遗忘、延期情况较为常见,甚至一年、数年不盘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盘点耗时长。采供血机构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盘点流程,加快盘点速度,但仍需人工盘点,将实物与信息逐项核对,如遇库存量大、账物不符,需逐袋逐条核对,有时还需分次盘点,盘点耗时过长,直接影响血液制剂出入库。

图1 基于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的血液库存盘点操作流程

(3)冷库温度波动,影响血液质量。盘点时,冷库门需多次开关,导致冷库温度波动较大。同时,人工盘点核对效率低、耗时长,血液在非保存温度条件下长时间暴露,会对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4)无法精确定位目标血液。库存盘亏与盘盈或与账物不符时,无法精确查找到目标血液。

(5)传统条形码可靠性不高。条形码标签信息存储量小且为只读信息,在血液制备、储存和发放过程中需扫描数个条形码进行信息一致性核对,工作效率较低,可靠性较差,在条形码标签有冷凝水、标签不平整或受到磨损时,较难识别,甚至产生误读或不能读取。

(6)盘库人员安全健康风险。人工盘点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进出冷库,低温作业对其健康不利。

2 基于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的库存盘点

RFID主要通过发射信号方式达到识别目标电子标签并获取相关数据的目的,识别过程既不需要人工干预,又可在恶劣环境下运行[6]。其具有非接触式、工作距离长、可识别运动物体、使用场景多等优点,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7]。国际输血协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于2006年成立RFID特别工作组,研究并起草《RFID在输血医学应用指南》[8]。应用RFID,结合物联网智能血液保存设备,可对血液储存和转运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血液信息全程可追溯。同时,实现血站对医院库存血液的监控,使区域内血液调配成为可能。此外,协助建立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血液仓储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青岛市于2020年完成智能化血液存储系统建设[9],在血液放行端启用电子标签[10]。青岛市中心血站作为当地采供血机构,建立了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在RFID支持下实现了血液库存的智能化、无接触式盘点。

2.1 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包括射频识别标签(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仪、智能化血液储存库等。其中,智能化血液储存库包括自动化冷库组合式存取货架系统、自动化冷库视频监视报警系统、自动化冷库制冷运行控制系统、自动化冷库机械手抓取系统(托盘)、自动化冷库智能自动定位系统、读码系统(RFID箱码/条码识别系统)等子系统。

2.2 软件部分

软件部分即自动化冷库智能存取管理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端口,链接血站信息管理系统,随时进行数据交互和备份。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操作者的分级授权,做到血液出入库的分级管理和信息可追溯。同时,该系统具备库内读码系统(RFID箱码/条码识别系统)RFID自动识别血液信息功能,可以一次扫描12袋血液。

2.3 库存盘点操作流程(图1)

2.4 库存盘点功能模块

点击“盘点”按钮,在左侧查询需要盘点的产品信息,在右侧点击“常规盘点”。盘点过程中出现异常会发出声光报警,盘点结果与库存信息自动比对。系统的盘点操作是由带有读取装置的机械手自动对全库进行一次性扫码操作,统计后与信息系统库存进行实时比对,即可得到盘点数据。血液库存盘点操作功能模块见表1。

3 应用及效果

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使血液智能化库存盘点成为现实,能够提高盘点效率,实现对盘点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血液质量管理水平。

(1)随时设定或调整盘点周期、频次。操作者可以根据血站具体业务设定盘点时间和频次,如为了不影响日常业务操作,将冷库盘点设定为夜间进行,血浆盘点周期由半年调整为每周,每次盘点结束后自动上传保存数据等。

(2)盘点速度快、用时短、节省人力。该血站的红细胞库存约为10 000 U,血浆库存约为20 000袋。传统盘点一次需要6人~8人操作2 d~3 d,一旦发现盘亏或盘盈需要重新开始。智能化库存盘点将时间缩短为1 h~2 h,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与时间。

表1 基于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的血液库存盘点操作功能模块

(3)最大限度保障了血液质量和安全。库存中的血液制剂均有定位,盘点时由机械手批量存取目标制剂,通过RFID阅读器一次性快速读取、清点、核对,对目标制剂和库存内制剂温度影响小,破损风险小。

(4)使用便捷、高效。不用操作人员频繁打开冷库门,仅需在软件上输入盘点指令,由机械手自动进行盘点操作。

(5)血液信息管理智能化。实现了自动审核与盘点,实时监控血液出入库记录,多用户、多权限管理,避免了人为错误发生。

(6)安全性高,降低了工作人员健康风险。避免了操作人员频繁接触深低温冷空气,降低了低温冻伤风险。

4 讨论

血液制剂库存管理是采供血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库存盘点是其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医疗救治需求和血液库存量的增加,实现血液库存智能化盘点将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岛市探索建立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库存管理和盘点的自动化。

智慧血液管理系统采用智能控制、仓储式存储和安全保障技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血液库存管理的安全性,降低了人为操作错误,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将RFID与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有机融合,对血液库存进行24 h全程监管,精确掌握血液制剂品种、数量、时间、效期、规格等信息,达到了按需盘点、实时链接、快速监测的效果,从而排除了血液存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隐患点,防止了质量安全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以信息化技术确保血液库存管理安全,解决了血液批量盘点管理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对采供血行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智能化库存盘点也存在一些问题:(1)RFID在血液管理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还未形成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流程。今后应进一步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尤其是电子标签成本,在广泛应用后探讨建立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2)需进一步加强库存数据安全管理,从初始数据到后期数据均即时备份,避免数据丢失,未来还须通过安全机制保障系统以及交互控制节点的信息安全。(3)需加强系统软件研发,提高信息获取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并解决库存盘点与日常出入库不能并行问题。(4)升级系统硬件,改进机械手功能,研发更为适配的血液托盘和血液转运箱,确保库存盘点安全和故障排除的及时性。(5)将智能化库存盘点与血液预警系统深度融合,每次盘点结束后按照品种、效期、数量等进行分类预警并生成预警信息。(6)鉴于电子标签信息的可读写特性[10],还应建立废弃标签销毁/回收机制。

猜你喜欢
采供血冷库血站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大型冷库建设发展趋势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分析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