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持股、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

2022-10-31 01:41张悦王孜雷天琦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负相关审计师管理层

| 张悦 王孜 雷天琦

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所有者与管理层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管理层持股可以让管理层从管理者的身份变成股东的身份,使管理层拥有了剩余价值索取权,共同的利益使双方决策目标一致,形成了利益趋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冲突,解决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管理层持股制度已成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有效激励和约束管理层的重要制度。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严重,市场上的外部投资者想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只能通过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为了提高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在市场上公开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中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第三方。第三方审计作为外部的监督机制,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会抑制企业管理层的利己行为,减轻代理冲突;而且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更具有可信度。但是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

一、文献综述

(一)管理层持股的相关研究

有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价值具有正向影响。Oswald和Jahera(1991)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刘国亮(2000)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而对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使企业价值有所提升(沈丽萍,2016)。

也有研究认为管理层持股不利于企业发展。Jensen和Warner(1988)认为持有股权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管理层持股超过一定比例会使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减弱,难以对管理层起到约束作用,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侵犯其他股东的利益。Frank和Lynch(2009)整理了美国153家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程度越高,企业价值越低。张冬冬和卢新生(2011)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会降低企业价值。而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更像是发放福利,没有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降低了企业价值(辛宇、吕长江,2012)。王秀芬和徐小鹏(2017)发现管理层持股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提高经营风险,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管理层持股对企业发展存在区间效应。Hermalin(1991)通过研究美国企业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小于5%或者大于20%,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会降低企业价值;而管理层所持股份比例在5%-20%之间时,持股比例提高会提升企业价值。和昆(2016)研究发现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在14.79%,在其之下两者呈正相关,在其之上,两者呈负相关。娄皎虹等(2011)发现给予管理层股权并不能使管理层考虑长远利益,在短期激励下持股比例会给公司造成非线性影响。

在管理层持股与外部审计的研究中,高雷(2011)发现管理层持股能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降低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同样的,管理层持股有助于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了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需求意愿(熊婷、程博,2016)。杨华(2015)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与审计收费都呈负相关。王芳(2014)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对外部审计需求越高,并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高。袁知柱(2014)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李明辉(2006)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选择高质量事务所审计呈倒U型关系,在48%的持股比例之前会上升、之后会下降,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存在非线性关系。

在管理层持股和内部控制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激励管理层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治理能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但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内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没有帮助(朱国泓、方荣岳,2003)。逯东(2014)对内部控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给予管理层股份后,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会有所提高。

(二)审计师变更的有关研究

Burton和Roberts(1967)较早研究审计师变更这一问题,发现企业的管理层变更后,审计师通常也会发生变更,李爽和吴溪(2001)也验证了这个观点,审计师变更与管理层有直接关系。当企业不满意审计师出具的报告时,会通过变更审计师来获得满意的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意见购买(耿建新和杨鹤,2001)。但审计师对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会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变更审计师也难以缓解与客户间的意见分歧(Charles等,2012)。王芸和林君芬(2007)对审计师的自愿性变更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会导致审计师变更。赵保卿等(2013)对审计师客户变更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如果企业对审计收费的预期变低,会造成审计师变更。在研究可操控应计利润时,审计师变更会提高应计利润,企业可以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盈余管理,后任审计师独立性会受到影响,但后任审计师独立性会逐年增强(刘伟和刘星,2007)。

在研究公司治理与审计师变更时,夏文贤和陈汉文(2006)发现相较于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同时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改善了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与审计师变更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存在替代关系(方红星和刘丹,2013)。熊雪梅等(2019)研究战略变革与审计师变更发现,战略变革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公司内部战略会影响第三方审计,但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关系不显著。负面媒体报道也容易发生审计师变更,诉讼风险的高低决定了二者的关系(刘启亮等,2013)。耀友福(2016)发现审计师变更会降低审计质量,但媒体监督会改善这一负相关性。付玉和傅宏宇(2018)发现审计师变更后,审计质量并没有降低,事务所转制会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白宪生(2010) 认为市场对连续亏损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不看好,正常经营的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会对市场产生正的反应,两者差异不显著;对于变更年度前为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好,变更年度前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则相反。赵敏(2017) 发现主动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的上市公司会被外部市场充分信任,从而产生正向市场反应,而未披露变更原因的上市公司则截然相反,会产生负的市场反应。

表5 变量及其释义

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所有者对管理者监督的难度,企业内部控制、外部监管都有助于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管理层持股一方面能够使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利益趋于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管理者对审计师变更的决策,会对财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离不开第三方的高质量审计。企业股东、管理层、注册会计师都对财务信息质量起着各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只是财务报告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并非唯一的一环,资本市场上的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不能简单地完全归责于注册会计师,而应当辩证地分析其问题和原因,厘清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样才能有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关系,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第三方审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

(一)管理层持股现状分析

我国管理层持股最早是因国企改革和内部职工股而出现的,之后随着我国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股权分置改革也不断完善,管理层持股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在2004年和2005年国务院和证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持股健康发展,规范了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现了有序发展。自此之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我国上市公司和管理层持股公司数快速增加。为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证监会于2016年又重新修订了管理办法,2018年又作出相应修改。本文选取2014年至2018年五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对管理层持股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中存在管理层持股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存在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占比越来越大,管理层平均持股比例基本也是稳中有升。

表1 2014-2018年管理层持股公司数量及占比

(二)审计师变更现状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近十年来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但同时外部审计乱象丛生,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频繁。本文选取2014年至2018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进行具体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8年,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数量连年增加,2014年仅为135家,到2018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291家。从变更比例来看,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

表2 2014年-2018年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数量统计

审计费用是公司与审计师博弈结果的体现,两者对审计定价有分歧,就会造成审计师变更或者审计质量下降。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整理,分析审计费用变化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审计师变更后审计费用增加的公司占比最大,达到了40.07%。

表3 2014年-2018年审计师变更前后审计费用变化统计

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在做完审计工作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看法和所持的态度。上市公司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规避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形成审计意见改善或审计意见购买。本文整理了审计师变更年度前后的审计意见,来分析审计意见变化情况。从表4可以发现,审计师变更后有89.38%的审计意见没有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后任审计师依然秉持谨慎性原则,整体上保持了独立性、合理保证了审计质量。有5.72%的审计意见得到了“改善”,说明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并不是普遍现象。

表4 2014年-2018年审计师变更前后审计意见变化统计

审计师变更的时间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变量,可以通过其判断出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潜在动机。本文以季度为标准对审计师变更时间进行了划分,并进行了汇总整理。在四个季度中,第四季度是审计师变更概率最高的季度,其次是第二季度,但前三个季度的概率差异并不十分明显,说明审计师变更存在着时间选择特征,倾向于选择在年末即第四季度变更审计师。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管理层持股与审计师变更呈负相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和管理层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使股东无法及时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管理层持股是一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让管理层获得剩余索取权,使其利益与股东一致,减少监督成本和代理成本。第三方审计可以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也可以监督管理层,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有学者研究管理层持股和外部审计时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了公司对外部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意愿(熊婷、程博,2016)。王芳(2014)发现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对外部审计的需求越高,并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高。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H1: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师变更存在负相关关系。

2.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储一昀和王妍玲(2007)研究发现公司产生事务所更换行为时,后任审计师会更加谨慎,提高了审计服务质量,财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后任审计师出于稳健性原则保持审计独立性,挤出财务报表中的不合理水分,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我国的企业有特殊的产权性质,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治理效率存在差异,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做决策的出发点不同,这些差异均会导致企业对审计师选择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关注度不同。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H2:审计师变更后,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会下降,挤出财务报表中的水分,从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变更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3.管理层持股与财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趋同效应,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两者的利益追求不同,股东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使管理层按照股东意愿进行决策,而管理层持股会使管理层拥有股东的身份,与股东利益相符,可以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减少代理成本,使管理层减少短视行为,认真经营。唐丽华(2010)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梁杰(2004)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财务舞弊显著负相关,因为持股会使管理层有动力为企业的长期利益打算,减少虚化财务信息的短视行为。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H3: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这一正相关性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4.管理层持股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审计师变更会挤出财务信息中的不合理水分,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而管理层持股会缓解代理冲突,使管理者与股东利益趋同,使管理者认真经营决策,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高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管理层持股会弱化审计师变更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正相关关系。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以2014至2018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了筛选,以保证数据准确,实证结果可信:(1)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公司经营、盈利模式和使用的会计准则与其他行业的公司有较大差异,将金融和保险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剔除。(2)ST公司由于已经连续两年经营亏损,财务数据存在异常,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对ST公司的数据进行剔除。(3)有的公司上市年数不足五年,对财务信息缺失和上市年份不足5年的公司数据进行了剔除。

样本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经过剔除后,共得到11785个样本数据,其中审计师变更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2014-2018年的年度审计快报,经手工整理后得到,数据处理和计量分析均采用STATA15.0。

(三)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管理层是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本文使用管理层持股比例(Msh)来衡量管理层持股水平的高低,即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股份总额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

使用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Auditor)来衡量审计师变更,根据2014年-2018年中注协官网发布的年度审计快报获得数据,如果上市公司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则变量Auditor=1,如果没有变更,则变量Auditor=0。

使用企业总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来衡量财务信息质量,结合环境分析判断财务信息质量的变化。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前后的总资产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变更审计师前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2.96%,而审计师变更后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下降为2.59%,因此变更审计师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变化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

控制变量定义如下:

(1)企业规模(Size):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行为方式,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影响力较大、品牌效应明显,更容易获得投资者青睐,提高企业价值。但是企业规模过大也可能使得内部层级复杂,会使管理层可支配的资源变多,管理层的影响程度变大,管理层对审计师变更的决策和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更大。

(2)负债水平(Lev):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的负债水平。一方面,债务融资的利息费用可以抵减税收提高企业价值;另一方面,过多的债务意味着财务风险,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管理层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也会影响审计师变更。

(3)每股收益(EPS):每股收益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每股收益高的企业会倾向于提高审计质量、选择大型事务所,进而影响财务信息质量。

(4)独立董事比例(INDR):用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通常是技术或者财务方面的专家,具有独立性,发挥监督管理层、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作用。

(5)管理者权利(Dual):用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来衡量管理者权利,若有兼任则DUAL=1,没有则DUAL=0。

(6)公司成长性(Growth):用营业总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公司成长性。

(7)实际控制人性质(Gov):用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来衡量实际控制人性质,当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家或国有法人股时,GOV=1,否则为0。

(8)有形资产比率(RTA):一般而言,有形资产监管难度较小。

(四)模型设计

因为审计师变更是一个二值选择变量,只有变更和不变更两种情况,所以采用logit模型验证假设。

为验证假设1,构建模型(1):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见表6。从被解释变量来看,总资产收益率roe的平均值为4%,而最大值为96%,最小值为-186%,两者之间相差巨大,标准差也大,说明了样本中各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差异较大。在解释变量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均值为11.2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9.18%和0,标准差为17.76%,不同的公司对应的激励方案差别很大。审计师变更的平均值为0.06,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比例较低,但标准差较大。

表6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来验证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表7可以看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师变更为负相关关系,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管理层持股会降低更换审计师的可能性,与本文假设1相符。

表7 主要变量相关系数表

审计师变更与总资产收益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变更审计师会挤出财务信息中的水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与假设2相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Roe正相关,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管理层持股会激励管理层减少短视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与本文假设3相符。企业规模、每股收益和两职合一均与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资本结构和独立董事比例与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三)回归结果分析

1.管理层持股与审计师变更的回归分析。通过构建模型对假设1进行验证,由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管理层持股比例Msh与审计师变更Auditor的影响系数为-0.010,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管理层持股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假设1得到了验证。

表8 管理层持股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

对于控制变量,负债水平lev与审计师变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这说明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容易变更审计师,原因可能在于过高的债务水平会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层可能会为了盈余管理而变更审计师;独立董事比例indr与审计师变更audito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可以反映董事会的监督程度,董事会能发挥的监督职能越有效,就会促使董事会变更审计师来获得更真实的财务信息;企业规模size与审计师变更audito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负相关,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越低,原因可能在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体制越健全、管理会越规范,所以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就越低;两职合一dual与审计师变更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对样本公司按照国有、非国有进行分类后,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管理层持股会显著降低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而国有企业中二者关系并不显著。

2.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对假设2进行验证的回归结果见表9所示。由审计师变更的单变量回归结果可知,审计师变更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63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加入控制变量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3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个结果与假设2相符。变更审计师之后,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大大下降,财务报表中的不良信息、虚假成分得到了修正,会计信息更加公允、真实、可靠,提升了财务信息质量。

表9 审计师变更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将样本企业进行分组检验,对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审计师变更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系数为-0.763,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在国有企业样本中的回归系数为-0.179,虽为负但不显著。假设2得到了验证。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监督,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外,国资委也会对国企管理层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社会媒体和公共舆论也更加关注国企,这些监督使国企更加注重企业的体制完善和管理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更高,所以审计师变更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3. 管理层持股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对假设3进行验证的回归结果见表10所示。由审计师变更的单变量回归结果可知,管理层持股比例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04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加入控制变量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04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个结果与假设3相符。管理层持股会增强管理层的“主人翁”意识、减少虚报财务信息的短视行为、认真经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财务信息质量改善和提升。在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与Roe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独立董事比例与Roe在1%的显著水平上负相关;两职合一与Roe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而公司成长性与Roe正相关但并不显著。

表10 管理层持股比例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将样本企业进行分组检验,对管理层持股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管理层持股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037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国有企业样本中的回归系数为0.1197,虽为正但不显著。假设3得到了验证。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的监督更多,国企内部的体制更完善、管理更规范、财务信息质量更为公允,管理层持股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没有非国有企业显著。

4.管理层持股对审计师变更和财务信息质量的调节分析。对假设4进行验证的回归结果见表11所示。由表11的第1列可知,审计师变更对总资产收益率Roe的回归系数为-0.63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第2列在加入管理层持股Msh变量之后,审计师变更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522,依然显著负相关,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降低了;管理层持股Msh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04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第3列逐步又加入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师变更的交乘项,交乘项的回归系数为-0.008,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审计师变更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600,管理层持股Msh与Roe的回归系数为0.039,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第1列至第3列,拟合度R2也上升了,说明管理层持股在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假设4得到了验证。

表11 管理层持股对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的调节

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后任审计师出于稳健性原则保持审计独立性,挤出财务报表中的不合理水分,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我国的企业有特殊的产权性质,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治理效率存在差异,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做决策的出发点不同,这些差异均会导致企业对审计师选择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关注度不同。

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审计师变更对总资产收益率降低的影响就越小,审计师变更前后的财务信息质量较稳定、不会有大幅度变化,管理层持股弱化了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增强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或保持财务信息质量的较好稳定性,不能仅依靠于变更审计师、简单地完全寄托于注册会计师,企业对管理层做好股权激励、提高企业的内涵式发展更为重要,增强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真心做到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如此,不仅减少了企业代理成本,而且会大大减少粉饰报表、造假舞弊等不利于企业的短视行为,保持财务信息质量的稳定性、维护财务信息质量的客观、公允、真实、可靠。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趋同效应和信号传递理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管理层持股与审计师变更存在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会降低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2)审计师变更使得企业资产收益率大大下降,会计信息更加公允、真实、可靠,提升了财务信息质量,这一影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3)管理层持股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这一影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4)管理层持股在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审计师变更对总资产收益率降低的影响就越小,审计师变更前后的财务信息质量较稳定、不会有大幅度变化,管理层持股弱化了审计师变更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施行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管理层持股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层持股制度,根据企业现实情况制定和施行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同时恩威并重、设定相应的约束条款,使管理层既能享有股东身份、更加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又能避免财务舞弊等不当行为。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使得股东、管理层、利益相关者等多方制衡,缓解代理冲突,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不仅需要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提高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与股东会战线统一、凝心聚力,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不仅可以发挥日常监督、保障财务信息质量的作用,还可以成为管理层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沟通媒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

2.规范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管理层持股可以促使管理层尽心尽责改善公司的发展状况,也可以通过出售股票获利。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尽完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条件下,新事物、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会计工作面临着挑战以及转型,对财务工作和会计信息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例如,对数字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而言,股票价格尚不能完全有效反映公司的真实绩效,财务报表信息不能完全有效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不能完全有效呈现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规范、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公允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而言,注册会计师决定着审计的质量,审计质量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也不可能对财务报表提供绝对保证。因此,修订、完善和细化注册会计师执业工作的相关法律条款,明确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的责任。监管机构通过制定条文规范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对于实务工作中出现的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合理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厘清企业和审计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及其类型,归责有据、赏罚分明、过罚相当。

猜你喜欢
负相关审计师管理层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惠州地区脑卒中发生与天气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空中飞人”审计师
“空中飞人”审计师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