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2022-10-31 15:52王燕晓李子煜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0期
关键词:非传统国防军队

■ 王燕晓 李子煜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立足于国家发展与安全大局,深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涉及到的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鲜明地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强军改革的根本遵循。

一、“不为战”和“不畏战”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不为战”是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形象表达,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防御。“不畏战”是敢打胜仗的形象表达,是指敢于同来犯之敌较量,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一流军队,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

(一)“不为战”是“不畏战”的目标

“不为战”是“不畏战”的归宿,防御性国防政策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满足了实践的需求。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价值导向和原则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秉持的处世之道”,防御型国防战略也内含着传统文化中“兼爱”“非攻”的基因,同时“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贯作为我们处理战争问题的理想途径。但是积极防御不等于被动挨打,而是防守与进攻兼顾。《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中指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目的是为了一旦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受到侵犯或出现受侵犯的可能,国家能够快速有效反应,保卫国家利益。

“不畏战”服从并服务于“不为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军各项工作和建设都必须贯彻和体现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把战斗力作为根本的和唯一的评价标准,塑造一支敢打必胜人民军队,是新形势下军事战略能否实施的关键,只有确保建成“不畏战”的军事力量,才能确保完成“不为战”战略指导下的各项任务。

(二)“不畏战”是“不为战”的保障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扎实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工作是避免战争的关键。只有“保持部队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军队才能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力,从而有效避免战争。

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一流军队是打赢战争和遏制战争的重要支撑。“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在强军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必须把提高战斗力水平作为军队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根本的唯一的评价标准,由此不断提高部队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的能力和水平。军队必须是一支敢打仗的部队,“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战争不仅是经济与科技领域的较量,更重要的是作战双方在战斗意志层面的较量,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昂战斗精神的战斗队同样是打赢战争的关键。强军改革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必须保证军队能够应对任何形式的战争风险,保证打赢战争,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保障和平。

(三)“不为战”和“不畏战”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新时期将积极防御和敢打胜仗相结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那就是既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绝不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既不去惹事挑事引发争端,也绝不惧怕任何侵犯和威胁,既坚持防御原则,又强调打赢战争、遏制战争的必要性,既坚持战略上的防御,又强调战斗和准备战斗上的进攻,只有将积极防御和敢打胜仗这两方面结合才能正确指引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在必要时以战止战,维护和平稳定局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确保顺利实现这一伟大事业,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展开。实行积极防御是综合国内外复杂的安全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主动规避战争的体现,其目的是捍卫国家发展权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长期和平的发展环境。敢打胜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军队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安全保障。“不为战”和“不畏战”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在本质上都将实现伟大复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不为战”和“不畏战”结合的辩证法思想,才能强军和巩固国防,才能真正做到敢战、能战、能胜战,中国梦”的实现也才会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统筹处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一于对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类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涌现,并与传统的军事、政治安全掺杂在一起,这对国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安全问题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军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三个主要领域,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把维护制度安全和政权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的、坚强的政治保证。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人民军队必须提升维护国土安全的能力,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当下我国处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内社会稳定、创造安定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同时也是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必要准备。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传统安全问题的延伸

在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国家安全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甚至是个人都要被纳入国家安全的考量范围。例如,得益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信息技术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攻击、信息战等一系列影响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随之而来,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目前最严峻、最复杂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不同时期的国防面对着不同的安全问题,分析和把握安全问题就是要发现其特点和规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体、客体以及表现形式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对于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侵犯层面来讲,其危险程度和破坏性仍然较大。我国目前面临复杂严峻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分裂势力阻挠国家统一进程,境外势力加紧对华渗透,全球军事科技领域的竞争逐渐升温,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逐渐增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对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考量,虽然与以往的战争制胜机理区别较大,但仍有内在规律可循。因此,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有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提高国防安全能力和军队作战水平,给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局面。

(三)统筹处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一于对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已经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局面,如何应对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回应广大人民对于国家安全的诉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守正与创新之道,建设形成了符合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将应对传统安全问题与防范和化解非传统安全问题相结合,指明了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前进道路。

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理念上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统筹处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过程、全领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制度与措施。同时也要明确一点,战争一旦发生,即使打赢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伤亡和损失,因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不论传统安全问题还是非传统安全问题,都要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在处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时,必须首选非战争和非军事手段规避风险、化解矛盾,尽最大可能保障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和平的发展坏境,将战争和军事手段作为紧急情况下的“保底手段”。

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行动上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准则来统筹部署,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要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做全面部署。善于抓重点,要重点关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和科技安全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用整体统筹和重点部署的办法为国家利益织一个严密的保护网。

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民主建设统一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队民主建设的灵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建军之本,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有自身特殊的规定和纪律,所以军队的民主必须是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民主。从人民军队成立之初发展至今,军队民主制度日益完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军队民主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背离党的领导,军队民主就会走下坡路。

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民主发展才能有不竭的动力之源。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党开创伟大事业的底气,发展军队民主的过程是党探索领导军队的实践活动,一定能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获得力量和支持。其次,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在思想上引领广大官兵,在行动上团结广大官兵,从而不断提高部队凝聚力,促进军队民主的发展。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部分官兵开始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身利益诉求,只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牢牢武装全军,狠抓基层民主建设,才能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博弈中,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塑造一支讲政治、顾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人民军队。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才能回应不同时期面临的复杂情况,发挥军队集中统一领导的巨大优势,牢固确立党在军队的领导地位,确保部队稳定、忠诚。

(二)军队民主建设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保障

军队民主制度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指出:“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当下部队管理更加注重保障官兵民主权利,更加重视官兵诉求,在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程度上进一步提高,这极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推动了军队民主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由此推动基层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改善党对军队的领导。

军队民主管理有利于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官兵对党的认同。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用心带兵、用情带兵,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军队的民主是高度集中统一下的民主。发扬好军队民主就是要将官兵自觉自愿的民主与党领导下高度集中统一的民主相结合。极大激发了官兵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拓宽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在解决官兵现实问题的同时增进了对部队管理的认同,最终内化为对党领导军队的认同。

(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民主建设统一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推进军队民主建设,首先要使广大官兵深刻理解军队民主的实质,了解军队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将军队民主内化于心,有了思想上的认同,才有转化为行动的可能。同时,新时期军队的使命任务不断丰富和发展,军队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军队民主建设也必须守正创新,不断拓宽民主管理的范围,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在军队的训练、教学等方面坚持民主决策、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将民主管理落实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坚持党的领导与军队民主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局面。

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军队民主只能在特殊的时间和地点用军队特有的方式进行,其民主所涉及的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限制。人民军队开展民主必须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军人在民主活动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必须严格遵守军队的条例条令。事实表明只有将推进军队民主建设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合力,促进军队建设更好发展。

总之,习近平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他坚定维护和平、坚决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核心理念。这一思想辩证地体现在习近平的强军改革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新时代强军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非传统国防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春到
大数据实践客体的非传统分析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中学语文传统文化的“非传统” 教法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论在杭高校校园安全事件的风险防控策略建构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巴基斯坦国防日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