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塔
【摘 要】新形势下,影响高校安全的因素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也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因素。针对当下的复杂状况,本文提出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组织管理、建立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综合平台、加强党建思想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策略,有效地维护高校校园的安全局面。
【关键词】校园安全;非传统;平台;教育
一、引言
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还要担负起维护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的职责。当前,高校的校园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受到各种潜在风险因素的威胁和侵害,给学生、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这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因素,也包括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因素。我们要摸清这些因素对校园安全的影响力度,并制定出适当的防控策略。
二、安全风险因素
我们调查走访了在杭高校200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情况,询问了他们认为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同时也走访和咨询了在杭高校相关的后勤、保卫部门,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四点。
(一)传统安全领域风险
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一直是高校安全事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安全领域主要包括:治安案件、火灾隐患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由于現在的高校都是开放式的,各种社会人员可以进入校园,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校园寝室管理的疏忽,往往会发生盗窃案件。杭州高校有很大一部分坐落于开发区和郊区,夜晚校外人迹稀少,也增加了发生凶杀、抢劫、强奸案件的几率。对于火灾隐患来说,部分大学生冬季为了保暖,还使用电热毯、“热得快”等取暖工具,很容易发生电器起火的状况,会给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交通安全也是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杭州高校因为大部分坐落郊外,大学生周末课余时间可能会去市中心活动,节假日也会离校游玩,这势必提高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系数。
(二)电信网络犯罪风险
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电信网络的犯罪活动侵害着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大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经常利用网络、第三方支付等进行购物、转账等经济活动。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钓鱼网站、虚假信息、木马病毒等手段,不仅令大学生蒙受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给大学生今后的生活造成隐患。
(三)不良思想侵害
大学原本是传播先进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反动思想、邪教思想也会利用互联网向大学生传播,部分学生便误入歧途。所谓的“安全”,不只是当下没有危险,受到不良思想侵害的学生,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这就是一种长远的危险。因此,不同于传统的认识,不良思想侵害也是危及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
(四)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校园安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20岁左右的年龄,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情绪也较为不稳定,加之大学生活是学生逐渐社会化的重要环节,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出现师生矛盾、同学之间矛盾和失恋之后,有的可能会产生抑郁倾向,有的则会爆发过激行为,出现自杀、伤害他们等情况。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是把潜在安全风险直接转化为现实安全事件的导火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可以说,以上四方面因素中,除了第个一方面是传统的安全领域之外,其他都是非传统的安全领域,这种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对高校的风险防控策略做出调整。
三、防控策略
我们认为针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因素的相关特点,可以有以下四点策略进行应对。
(一)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组织管理
针对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高校要与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密切协作,加强高校周边的治安力度,将不法犯罪行为对大学生的侵害降到最小;在高校内部,学校的领导部门、保卫部门、后勤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都要协调一致,共同构建应对安全问题的体系和举措。
对于高校来说,有的研究者提出要把提高校园安全的切入点放在培养和提高教职工党员干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上。[1]就安全问题来说,这种综合素质既有思想上的,也有技能上的。在思想方面,学校应该请公安、消防等部门来校园进行宣讲活动,让大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学校也可以组织多种安全知识竞赛,让大学生获得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在技能方面,学校要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出预案,并且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特别是消防演练,这样才能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技能,遇到突发事件才能遇事不慌,将损失降到最小。
(二)建立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综合平台
有研究指出校园安全工作的提升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管理的要求与大学生追求宽松环境需求的矛盾。[2]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有益成果,通过微信等媒介手段,建立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综合平台。
这个综合平台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平台要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安全信息服务。对于一般性的常识类安全信息,需要结合时机来提升传播的接受效果。对于学校而言,需要相关工作者认真把握一些主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新生入学前后、寒暑假前后以及各种法定节假日期间。这些时段人们思想较为松懈,外出活动增多,给各类治安案件和纠纷的发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在此期间推送相关信息,使大家提高警惕,注意安全。而对于各种突发事件,按照“信息的黄金24小时”法则,我们一定要通过微信平台在第一时间展示事态进展,稳定广大师生的情绪,避免引起更大的恐慌。
其次,平台在推送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感知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快等特点,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如求学、恋爱、求职、旅游等内容,适时地结合热点推送相关的安全信息,而且要结合真实发生的案例,让大学生在处于类似环境时提高警惕。在形式上,我们要改变过去单纯而枯燥的说理性语言,而是要增强叙事性,适当运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增加人文关怀,使他们具有心理认同感。安全教育是严肃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教育的同时添加相应的图片、视频,乃至歌曲、短剧,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endprint
第三,推送内容要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要作为思考者和实践者。我们的平台在传播时要把握互动性,比如说发起投票、倡议、讨论、活动等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通过建立各种微信群,开展与学生的多种互动,并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以达到线上教育和线下实践的结合。
(三)加强党建思想工作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同时,不少研究已经表明[3],高校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领导是保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正确方向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抵御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害。从内容上讲,辅导员要向学生开展人文、科学知识教育[4]有的研究者提出要通过适当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重视生命、关爱人生、敢于承担安全责任的高度责任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接受制度、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养成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趋势的文化素养。[5]
从形式上讲,我们要以学生党员的培养为抓手。学生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思想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思想先进,有的则暂时较为落后。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受到不良思想侵害的学生,我们要做到如下三步:第一步,辅导员要与受不良思想影响的学生交流,在宏观上引导他们初步树立进步的思想认识;第二步,各个班级成立若干学习小组,成员包括学生党员、学生群众和思想上接受教育的学生。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就受不良思想的危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思想、生活上制定相应的帮扶办法,让那些受影响的学生逐步融入到正常的生活当中;第三步,我们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受教育的学生去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些困难,当他们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拥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他参与的活动学习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受到教育,思想认识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有两种办法强化心理健康的教育。首先,我们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教力度,各个辅导员都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学校也要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来自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因此我们要着重进行挫折教育。通常,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直接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的研究者提出利用網络的隐匿性解决学生不敢面对的心理问题[6],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借鉴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将其引入学生公寓。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将各个寝室连结起来,让彼此缺少联系的学生增加相互沟通的渠道,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网格化的组织形式也便于开展各类实践、文体活动,创造出一个团结、开朗的生活氛围,自然大大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四、结语
做到传统安全领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统一。传统安全领域主要指人身财产安全、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内容,非传统安全领域主要指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当前的研究往往侧重一方,没有做到综合协调地对待处理。而我们提出的这四个策略,考虑了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各种问题,统一筹划,对今后的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雷亮,谭玉,孙小芬.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的路径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9).
[2]李占则.大学生安全隐患的诱因及教育管理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
[3]张靓,田穗.以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1).
[4]徐蕾.当代大学生反邪教教育研究[J].前沿,2014.(11).
[5]宋胜男.高校安全形势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分析及应急管理措施[J].消费导刊,2010,(6).
[6]赵小亚,曾程,张璐.高校安全综合立体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构建[J].河南科技,201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