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梁
(湖南海利化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但同时面临的经济压力也不断增加,除了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竞争外,在成本价格、现金流盈缺等财务资金管理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有利于企业进行稳定的运营,通过资金筹划,可以有效地调配和周转各类项目资金,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灵活使用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资金管理作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资金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运营管理,可以说,资金管理是否健康运营关系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发展状态。资金管理涉及企业“增”“减”“存”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增”指企业如何通过筹融资,使其始终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与发展动力;“减”是企业如何通过投资决策,拓展发展空间,从而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存”是企业如何通过谋划现有存量,让企业长、中、短期的需求达到动态平衡。
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急剧增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想加强资金管理,势必要对占据流动资金较大比例的应收账款给予高度关注。但是,事实上部分企业并没有对应收账款加以重视,更是缺乏有效的措施加快回款速度,给企业资金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一,坏账率居高不下。从拖欠时间来看,一般情况下,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80%可能性是坏账,也就是说,这样的应收账款基本收不回来,这对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等造成很大的损失。第二,催收力度不强。从催收力度来看,一些企业一味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只顾盲目赊销,对收款、账款回收等缺乏重视,造成收款不利、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等问题,严重地影响资金的流动性。第三,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缺乏重视。从管理意识来看,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并没有将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或者说这些管理者缺乏足够的经营理财观念,对资金调动缺乏统筹谋划的能力,再加上没有跟进客户,并制定应对措施,导致企业产生大量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
制造业企业生产流程包括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保证研发、设计、试生产、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正常运转,制造业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借助高新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即时分享,以便于管理层及时掌握生产线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出有关资金使用的正确判断与决策。造成资金管理滞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制造业企业没有在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造成企业财务各系统之间存在传递不及时和数据失真等问题,同时对市场信息的更新也不及时,造成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资金使用的效率;二是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时刻关注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信息,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难以对资金使用做出正确的判断,无法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转,最终导致企业投资失败、资产大量流失。
很多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体系是引进同行优秀的资金管理模板,甚至有些都没有对其进行调整与完善就直接应用到企业中。由于资金管理体系与本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不吻合,无法保证资金管理的实效性,造成资金管理混乱、人员职责凌乱等问题。此外,不完善的资金管理对制造业企业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一,企业内部没有针对客户信用情况构建信用评价体系,这造成一些应收账款回收难,继而出现资金缺口,为资金管理与调配等增加难度,最终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第二,存货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也有待提升,制造业企业如果对存货这一环节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货物积压、资金占用,继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等严重危害企业发展的问题。
制造业企业资金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缺乏认知。第一,业务部门对资金监管工作认识不到位。业务部门作为制造业企业的核心部门,它直接关系整个企业的利润,但是,有些业务部门自我保护意识较重,对内审部门执行的监督行为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进行。第二,监督部门对资金的运行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些企业设置了内审部门,但也只是为了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而并非为了与高层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因此,这些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未能将其监督与指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预算管理的执行有利于企业组织和协调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更快地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目前许多制造业企业往往只采取初步的预算编制,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对于后期的预算执行不够彻底,造成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的低效率、低水平。以某制造企业为例,公司每个年度会定期进行成本预算编制、销售预算编制,但在后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对前期的预算编制贯彻执行,也没有针对预算制定后的执行情况做定期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且预算的执行标准未能与绩效考核相联系,各部门管理人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导致预算的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
在过去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以人工成本为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成本主体发生了变化,成本结构也随之改变。以K制造公司为例,其大部分生产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制造中人工占比已大幅度减少,因而公司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对各项成本归类划分,例如原材料费用、人工操作费用以及其余费用等。企业以产品耗时为主要成本控制点,却疏于对人工成本的管理控制,许多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造成人工成本增加。此外,企业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总体生产效率偏低。
制造业企业要想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需要根据行业特征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一套针对不良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体系。首先,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制度,对客户企业业务运作情况及其他基本信息进行分析。例如,根据客户是否为上市公司或者国企,对客户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企业需要慎重考虑那些信用度不高的客户企业,通过评估分析与其合作风险程度,再决定是否与之合作,这样能有效地预防坏账发生。其次,构建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从交易、产生应收账款到最后回收,每一个过程都要加大监控力度。再次,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尤其是对无法如期回款的应收账款,尽可能地消除债务,例如采取财务让利清收等方式强行收回;对于那些老懒客户,也就是具备债务偿还能力,但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还,或者不重视企业自身的归还款项客户,制造业企业可以借助法律手段强制老懒客户或企业执行,尽可能地收回资金。最后,对于资金实力雄厚但应收账款拖欠较久的大客户,制造业企业可以在银行办理相关转让手续,将这类客户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盘活制造业企业运营资金的流动性,达到缓解资金紧张及回款压力的目的。
要想提高资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制造业企业需要引进一套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软件。信息软件的高速运作,能够使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好地掌握资金的使用和回笼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市场情况,由此可见,制造业企业购买或研发专属自己的资金管理信息软件十分重要。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一线的信息系统的有效耦合,一方面,便于管理者获取实时生产数据,在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数据失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便于管理者分析数据,依据数据间的差异找出生产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并进行干预与调整,以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制造业企业还应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规范的资金使用制度。通过加强内控建设,落实重要岗位相分离政策,同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控制及相互监督的企业文化,以此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良好的制度体系是企业治理和管理的基础条件,制造业企业要想发挥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杠杆政策,这样才有可能改善资金管理混乱、人员职责凌乱等问题。首先,制造业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变化及未来市场发展形势等综合考虑,对企业现有的资金结构和资金比重进行优化与调整。其次,在对资金比重进行合理调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管理内容侧重点的不同选择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实现资金管理精准化和精细化,以降低非生产环节中资金部分的占比。例如,对于原材料资金占比,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管理,对原材料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状况、库存大小、供货周期等进行综合性评估与分析,拟定某一时段内原材料最为合适的库存量范围,以避免出现原材料囤积过量及资金占用比例过大等情况,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浪费的概率,从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管理者要想持续优化内部管理,除了要恪守职责、勤勉履职外,还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将其作为治理企业的手段。对此,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巩固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组织地位,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与汇报渠道;其次,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人员在开展资金监管工作时有据可依;最后,配置专业的审计人员,并明确其权责。为了将内审作用发挥到极致,制造业企业必须明确员工禁止踏足的高压区和红线,并对此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地防范资金舞弊、侵占等行为的发生。
实施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财务资金计划与财务资金得到合理控制。通过不断优化制造业企业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严格实施企业资金管理预算编制,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规划管理好财务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优化资金预算管理流程,实现合理调度企业资金,保证资金安全。其次,预算执行必须严格实施,通过细化措施,严格要求预算执行标准,将预算编制作为企业实现长远利益的必要条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实现长期效益。最后,对岗位人员工作实行奖惩制度,对严格实行标准,业绩良好者给予实质性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于违反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者,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以加强对员工的约束,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推动成本管理精细化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企业要以成本会计制度为基础,结合企业现有的成本结构,对各类生产项目成本做合理计划,对制造成本做精细化管理。良好的成本管控有利于制造业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一,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成本管理的价值,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中层和基层员工对加强成本管理观念的认知,让企业全体人员认识到规范和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从而转变工作理念并落到实处。第二,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对各管理环节加强监督和跟踪,对各类项目成本定期做分析报告,对成本规划实施进行实时动态调整,科学地调用企业财务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降低生产项目成本。第三,要对企业生产制造成本做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企业历年的生产成本投入情况,并且将其与同行业其他竞争企业对比,从中发现自身成本管理的缺陷,优化企业成本管理路径,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制造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营是否顺畅,是企业产品制造、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应将资金管理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目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本文从加强应收账款回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杠杆政策以及强化企业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加强资金管理的路径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期为制造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